「不喜歡」按鈕提高了「喜歡」按鈕的點擊量是什么心理學現象?

3 評論 15239 瀏覽 3 收藏 5 分鐘

小編導語:產品經理們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常常也會使用一些心理學的方法來引導用戶。社交app中「不喜歡」按鈕提高了「喜歡」按鈕的點擊量又是為什么呢?

問題描述:

在一個類似tinder刷照片的應用中,當原本只有“喜歡”按鈕時(不感興趣的就直接滑走照片,不記錄喜歡或不喜歡),當時統計的日均喜歡量約為7000;

改版后,加上了一個“不喜歡”按鈕(且該版本對這個功能只做了這一個改動),日均喜歡量莫名其妙增加到了12000左右(日均用戶量保持穩定,且是從改版第二天就瞬間提高了,并且之后共計1個月的數據穩定在12000)

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學現象?

回答@緣如水

此app之前其實是給了使用者兩個選擇:A. 喜歡此照片 B. 對此照片不感興趣(直接滑走)。這個時候就成了“不相上下”,甚至不感興趣直接滑走更優先的兩個選項。
在添加了“不喜歡”過后,由于大多數照片并不會讓人產生不喜歡的想法(除非你長得丑還成天發自拍),相比之下“喜歡”顯得更有誘惑,于是點的人更多了,就這么簡單。

回答@熊悉靈

更適用的解釋是“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而不是“誘餌效應(decoy effect)”。

我補充明確一下兩個效應的區別。

兩個效應的根本原理是一致的:都是通過改變選項的參照點來改變了人的選擇偏好。也就是匿名用戶所說的“認知吝嗇”,我們的認知資源比我們想象得要有限得多,在理性決策所調用的認知資源仍不足以做出明確判斷的時候,我們便傾向于做出不怎么耗費認知資源的非理性決策。

不同點在于:

誘餌效應的適用范圍是“原先沒有參照點或者參照點模糊”,通過加入了一個明顯的參照點而促進了人的非理性決策。

框架效應的適用范圍是“原先參照點很明確”,但通過改變了表述方式,造成了參照點的改變,促使人根據另外一個參照點做出了跟原先不同的決策。

回答@金渡江

我覺得討論這個問題的原因千萬不能脫離這個應用本身。
這個應用里「喜歡」和「不喜歡」按鈕的本質作用是什么?
是投票,是支持,是排名,是超級女聲的投票短信,是 YY 直播室里的鮮花。

那「不喜歡」按鈕加入的意義是什么?
想象一下吧,如果當年超級女聲的投票短信可以投反對票,會發生什么?
超級女聲的投票數,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都會大幅上漲。

把這個事情抽象來看,粉絲為了支持自己喜歡的明星,會采取排斥其他明星和更加強烈支持自己喜愛的明星的行為。
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行為——為了支持自己喜愛的事物而去排斥其他事物,反過來為了防止被他人排斥而要更強烈地支持自己喜愛的事物。

這一特征尤其容易出現在高團結的亞文化群體中——比如 ACG 愛好者在二次元題材游戲中的氪金行為。

那么,添加「不喜歡」按鈕帶來的有

  1. 反饋的提升:「喜歡」「不喜歡」同時存在的話,「排序」這一概念會更加突出,用戶感知的排序的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2. 排斥效應帶來的競爭循環:因為有了「不喜歡」的威脅,那么對于自己喜愛的妹子就更要大力點贊。

因此,我認為「喜歡」點擊的提升來自于「不喜歡」按鈕帶來的威脅與整體反饋的提升。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lulu整理自知乎問答,轉載請注明出處并保留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因為有了還行,所以喜歡的點擊不是很高,哈哈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