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isan T1 的設計價值觀

7 評論 14629 瀏覽 1 收藏 16 分鐘

「……偶爾你會在商場和超市疑惑為什么需要從 A 到 Z 看上去沒差別的東西中選一個,或者辨認一個產品的描述和廣告到底在說什么,這些質疑的間隙就是 T1 誕生的意義。」——Hi-iD《意義的危機,以及 Smartisan T1》

Smartisan T1 智能手機和 Smartisan OS 一樣,都是對產品本質的拷問和沉思。我們知道商品的屬性是大眾消費品的應有之義。這種商品屬性在讓產品大規模制造和消費成為可能的同時,也必然會影響甚至減損產品作為一種優良用品的屬性。換句話說,商品的邏輯和用品的邏輯在底層價值觀上的悖論,致使傳統手機廠商和他們的產品在制造、宣傳和銷售的各個環節往往會身不由己的傾向于制造一個成功的商品,這意味著很多細小但是關鍵的設計推敲往往會讓步于商品邏輯,繼而以投入產出比最大化為決策原則。

Smartisan T1 嘗試尋求不同的設計價值觀和造物觀,在邏輯上首先追求的必須是一個優良的用品,隨后是它的商品屬性。正是對「完美事物」的強迫癥一般的追求,流淌在 Smartisan 血管中的是造物的熱忱(工匠精神),我們希望一部好的智能手機首先是在尺度、比例、材質和細節上都要盡量接近完美。那如何設計一部(幾乎)完美的智能手機?

Simplicity is hidden complexity/簡約,源自隱藏的精密

沒有為了引人注目而選擇奇特的造型,T1 的基本樣式就是一個明快周正、比例適度的圓角矩形盒子,這個盒子的結構邏輯和布局亦是幾乎完美的對稱。這里沒有什么所謂風格選擇的問題,我們想做的是讓事物是它本該是的樣子,讓各種特征、細節在其該在的位置上。這些說來極其簡單的設計原則的背后,是高度復雜的元器件堆疊和機構設計,網上有許多拆機報告都被 T1 內部的復雜精密所震驚。

通常來說,某些設計風格的選擇是為了達成一種視覺上的「精致感」,換句話說就是利用一些手段去削減、消弭大量生產制造階段因公差帶來的粗糙感。例如很多時候我們會在產品上看到俗稱的「美工槽」,就是特意在相鄰零部件之間預留的一個明顯的溝槽,這樣做可使得兩個相鄰零部件即使在裝配上沒有完美對齊時也不至于那么顯眼。又或者如 iPhone4 和很多有著三明治結構的設計那樣,故意在相鄰部件之間設計一個斷差、臺階,用以規避零部件銜接平整度的挑戰。T1 沒有選擇這樣做的一個原因是:我們想追求一個絕對的「精致感」,這個看起來有些拙笨的做法給生產帶來的挑戰是非常非常巨大的,但是這種設計選擇所達成的極簡感受是任何貌似「聰明」的設計技巧所無法達到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克服一些自然法則去達到理想中的簡潔和精致,例如我們都知道的表面張力。正如你觀察杯子里的水平面,在水平面的靠近邊緣處會微微翹曲附著于杯子的內壁。T1 的主要的構成部件-中框,是由含玻璃纖維的增強塑料加上不銹鋼內部結構框架制成,中框的表面具有油漆噴涂,然而表面張力會讓油漆在部件邊緣處堆積而產生「厚邊」的現象,這也往往是許多塑料制品顯得廉價和不整潔的原因。對此我們選擇了一種繁瑣的制程去達到一個完美的平整表面:首先注塑出稍寬于最終尺寸需要的毛坯件,在噴漆之后使用 CNC(即數控機床的)加工方式切削去除多余部分。

老羅在 5/20 發布會簡單的提到過 Smartisan T1 在聽筒和正面攝像頭的設計創新。為了追求一個恰到好處的簡潔觀感,我們將距離和環境光傳感器集成到聽筒細節中,這個變化既是創新的也是充滿挑戰的,與此同時前置攝像頭被安置在跑道形聽筒細節的左側,兩者在水平方向上呈完美對齊,并且有著一樣的高度尺寸。最后的結果常常引發一種贊嘆:「原來就應該是這樣的啊,怎么以前沒想到,其他廠商沒做到呢?」

在白色版本的 T1 上面,這個恰當自如的細節更加凸顯它的簡潔、精致。

?Imperfect is just Perfect /不完美,才最完美

眾所周知 Smartisan T1 是一個嚴格完美對稱的設計,但事實上并非如此。應該說 T1 在數理、數學意義上并不是完完全全對稱。有若干本應該對稱的細節有設計上特意的修正,這種修正完全不是因為做不到數字上的一致,而是因為產品的最終受眾是人,作為人類我們感知中的完美往往不是數理邏輯上的完美,我們求的一個最終感知上的「完美」。

首先 T1 的顯示屏在高度上并不對齊產品的水平中線,就是說 T1 的額頭和下巴的長度是不一樣的,差了多少呢,差了 1 毫米,下巴比額頭要大 1 毫米。然而從感知上我們并沒有覺察這種「不完美」,反而認為是「完美對稱」的。這里根本原因就在于 T1 的實體按鍵將顯示屏下方的這個矩形做了一個視覺上的分割,使之看起來比實質上要更「扁」。而顯示屏上方的區域只有一個小小的聽筒細節,視覺上去感受比較這兩個矩形的時候,在不做任何修正的情況下,就是說在數理上的完全對稱一致的時候,看起來是不對稱的。所以真正的完美是在作為人類的我們來說,恰恰不一定是完美的。

這里還要再提到我們的聽筒細節,這是將我們的聽筒細節放大若干倍的效果。你可以看到這三行開孔,按常理來說這些小孔的直徑應該是完全一致的,都應該是直徑 0.33 毫米,但是最后這兩個小孔,就是最靠近跑道形狀的傳感器鏡片的這兩個,是稍微縮小了一點,其直徑是 0.30 毫米,個中的原因也是因為不做調整的話,此處看起來會很局促不自然,視覺上并不完美。

再有 T1 的耳機開孔和電源鍵都是圓形,位置上也是對稱的,但是在物理大小上是不一樣的,這不是因為我們沒法做到一樣的直徑,只是我們追求的是一個感知上的大小一致。

The essence of flat is super curved/平坦的本質,是極致的曲面

此處的解釋會變得比較專業,首先我們來談談感知性的設計,同這個「感知性的設計」相對的就是「風格化的設計」。所謂感知性的設計就是基于受者對器物自然呈現狀態的敏銳感受和尊重,用最少的設計干擾去達成一個最自然和諧的設計結果,這就是 3D 打磨的玻璃背面未被提到的設計意圖。選擇 3D 打磨的玻璃這樣的制造工藝當然不是單純的 because we can,也非錢多人傻。先來對比一下,iPhone 4 的后蓋玻璃是純平的,反光是純直線的,到玻璃邊界的時候是一個非常斬釘截鐵的中斷,精密之余有很堅硬和理性的感受。Smartisan T1 的 3d 玻璃在曲面變化幅度上是非常微小的,從高點到低點的落差只有 0.25mm,這種微妙的曲面變化更類似自然界的表面張力,而非一種人工的或刻意的塑造,這就讓它遠離了一種明顯的人為選擇的造型風格,進而提供一種更自然溫暖的直覺感知。潤澤、溫潤是很多人看到 T1 的背面會想到的形容詞,這種潤澤也讓人聯想到古玩的包漿,所帶來具歷史感和人文氣息的體驗。

同樣的這種感知性的設計也出現在充電器的一個小小的圓角的選擇上。通常在塑膠制品上硬朗的邊界可以宣告一種精密感和品質感,這也是我們常常在 Apple 的充電器上看到的那樣,一個非常尖銳甚至鋒利的邊緣,以至于在手中它給人有一種危險性。我們不喜歡這種危險性,可是也不希望增加過大的圓角而喪失精密感,所以在設計的推敲過程中,制作了很多模型去找到一個平衡,這種平衡就是可以在 T1 的充電器上看到的,一個 R0.2 毫米的圓角。這個細微的圓角既消除了過于鋒利帶來的危險性,同時又保持了極簡的形態和精密感,在感知上是一個絕佳的平衡狀態。

Uncomfortable is the new comfortable/不適感,帶來了全新的舒適

當你拿著 Smartisan T1 的 micro USB 線纜的時候,你會意外的發現這個插頭的正反面有著一凹一凸的球形表面,而這個表面特征在手中的觸感是很有意思的,持握的時候,當食指貼于凸起而拇指肚在和凹陷面的時候是一種最自然舒適的狀態,這里面無關乎你的種族、文化、和知識背景,這是我們身體對外界觸感刺激的自然反應。所以當你將插頭反過來,以不正確的方向持握,這個設計特征產生的不舒適的觸感反饋,可以讓你做出直覺的應激反應,下意識的把它調整到正確的方向。因為我們的 micro USB 插頭有著如此直覺、有效的辨識性,我們在 Smartisan T1 手機這端的 micro USB 開口,就可以設計成一個完美的圓角矩形,而不用像大多數安卓手機那樣,通過一個異形來讓使用者辨識方向。

The Pride and Joy of an Artisan/喜悅的封裝與還原

我們從一開始就不斷思考:究竟以何種面目和方式呈現我們精心制作的用品。我們認為包裝就是一段凝固的體驗。而對于 Smartisan T1,像之前談到的,有著諸多沉浸式微小的細節,需要在一種凝息屏氣的專注狀態下才更能夠欣賞到這些細節,所以 T1 的包裝的氣氛是寧靜的,讓人慢下來,靜下心來在體驗上層層推進去感受每一個局部和細節。首先盒子打開時候的下落時間,其實和盒子上下兩部分的配合緊密程度以及內容物的重量有關,這下落速度是在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心血嘗試的基礎上確定下來的,最終的結果是既不太慢,也不會太急促。

打開蓋子呈現的 T1 手機和平面設計都是反復推敲的結果,呈現舒適而精致的平衡感。如果你不急于把玩手機,拿開這一層,你不會像通常打開一個手機包裝那樣立即看到一堆附件。我們在此處特地增加了一個蓋子,并且有一個精致的標題和恰當的提手。這種儀式感的設計是為了讓受者稍作停頓,仿佛是從一個樂章進入下一個樂章之間的短暫靜默,然后才可以欣賞到精心編排的附件,此處包裝不再只是一個保護收納的意義,而更像是在博物館陳列、展示作品。而上下對稱的設計原則和 T1 的整體的設計也是高度契合的。正如我們對待手機的每一處細節,我們也精心而平等的對待每一個附件,給他們呼吸的空間,并盡量去呈現各自的美。

值得一提包裝盒的紙張來自英國的 James Cropper,一家創立于清道光二十五年,歷史悠久的造紙公司,不是這個原因讓我們選擇了這個紙張,而是正是他們制造的黑色卡紙有著令人愉悅的觸感,同時也不會因為觸感豐富而顯得(北京話叫)Rua(二聲)。

至此在 T1 的設計上,我們到達了美妙旅途的終點,我們希望對于受眾卻是喜悅體驗的起點。

 

作者:錘子科技工業設計副總裁李劍葉

來源:極客公園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基礎的東西做不好,這些沒人注意到的小細節有什么用?

    來自北京 回復
  2. 電話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看的。這幫人練葵花寶典已經走火入魔了。

    來自四川 回復
  3. 產品——藝術品,兩者能隨便牽強等同起來嗎?產品需要用放大鏡來鑒別細節嗎?

    來自四川 回復
  4. 還在炒回鍋肉呢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