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教你打造出產品氣質——拒絕平庸
定義:產品氣質就是產品獨特的魅力,過目不忘,瘋狂愛上,一見鐘情,情感共鳴。
第一步:超出預期(預期=鴻溝)
用戶想要的產品和服務跟實際消費或使用的東西之間總是存在著一道巨大鴻溝,鴻溝代表著預期。
實例:
1,移動互聯網特征:傳感器
2,網易云音樂:提交歌詞缺失小秘書的反饋速度(本人超喜歡網易云音樂!?。。?img data-action="zoom" loading="lazy" decoding="async" class="aligncenter size-full wp-image-144411" src="https://image.woshipm.com/wp-files/2015/03/0003.png" alt="0003" width="317" height="552" />
3,物流配送:指定時間,方便用戶,減少用戶等待焦慮(對于京東的物流個人比較滿意,JD的物流是在我JD買東西的一個重要原因?。。。?br />
第二步:人性設計(禪宗)
極簡明快、直指人心、不離現實、活血活用、繼承傳統、不斷超越
一、沉沒成本:已經投入太多,難以放手和釋懷的心情
1,降低開始操作門檻,逐步深入引導
2,情感上激勵,完成百分比動態提示
3,適當加一些游戲元素
二、控制錯覺:控制客觀上無法控制的東西的傾向
1,安慰按鈕:不起作用的按鈕,為了讓人們相信他們能夠影響信號控制器,更好地忍受等待。
2,在用戶等待的場景下,適當添加安慰按鈕(一鍵加速),減少用戶焦慮
(360電腦加速)
三、選擇悖論:更多反而是更少
1,選擇范圍太大會導致無所適從,干脆什么也不選擇
2,選擇范圍大會導致作出更差的決定
3,選擇范圍大會導致不滿,選擇后越沒有把握
四、規避損失
傳單A:請每年接受乳腺癌檢查,這樣你可以及時發現和治療可能罹患的癌癥
傳單B:假如你不每年接受乳腺癌檢查,你是在冒可能罹患的癌癥不能被及早發現和治療的風險。
那種傳單效果好?
人們害怕失去某種東西的想法要比獲得某種同等價值的東西的想法強烈
五、框架效應
肉A:99%無脂
肉B:1%有脂
同樣的內容,換個不同的說法,效果完全不同。
第三步:情感共鳴(知音知己)
溫度情感、細心體貼、感情深度取決與用戶跌倒谷底時使用產品后得到的巨大反彈力
實例:
知乎:認知盈余和心愿一號
1,閉環:用戶可以看到并幫助用戶來解答疑問,而幫助其他用戶來解決問題得到的積分又可以用來獎勵其他幫你解答問題的人
2,對社群的定義:真正的人,彼此臨近,想著對方的需求,親自出售,互相幫助,帶有溫度和情感
3,提高用戶的社會參與度,讓業余時間勇于奉獻的人數增長100倍
總結:產品氣質=科技×藝術×情感
用戶真心想要的產品或服務與他們實際購買或使用的產品或服務之間,總是存在著一條巨大的鴻溝,越過鴻溝代表超出語氣(需求、產品、技術)
人性設計、極簡設計、直指人心、視覺沖擊力、藝術美的爆發力,像藝術品一樣,不斷超越,打磨成為精品中的精品(信息架構,交互設計,視覺設計)
用戶從來不會注意到很多不起眼的小事,但這些小事卻能讓用戶在使用產品或服務的過程中體驗到輕松、便捷。實惠、靈活、有趣和情感。衡量用戶與產品之間的情感深度,不在于用戶使用產品后登到頂峰時的高度,而是當用戶跌到谷底時使用產品后得到的巨大反彈力(產品運營)
本文由@趙威然整理自九城網絡產品總監閆榮在中國互聯網產品大會上的演講(部分實例有所調整)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