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成功背后的產品哲學

0 評論 30603 瀏覽 9 收藏 10 分鐘

微信從2011年誕生以來,以驚人的速度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目前月活躍用戶已經突破5億。正如微信團隊曾經期望的那樣,微信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微信到底是依靠什么,讓其如此火爆?騰訊強大的背景?殊不知騰訊曾經予以厚望的微博、電商、搜索業務均沒能做起來。還是搶占了移動互聯網的先機?其實在微信之前,已經有米聊這樣的產品出現。微信成功的原因可能不能單單以某個方面來概括,但是我認為微信的產品哲學,為其打下了成功的基石。

下文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微信的產品哲學到底是什么,微信又是如何將其產品哲學體現在產品上。

每個產品的都有自己的調性或者風格,產品的功能在用戶層面上體現的是滿足用戶的需求,在產品層面上就肩負起了承載產品調性和定位的重任。微信的風格概括起來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極簡、去中心化、輕松有趣、自由交流、連接一切。

極簡

微信的極簡主義首先體現在界面設計上。微信界面以綠色作為主色調,然后再輔以淺藍色,讓人看起來非常清爽。在“發現”和“我”模塊中微信還做了大量留白處理,不至于讓人看到滿滿的屏幕,感受到視覺壓力。

微信的極簡主義同樣體現在功能上,微信沒有太多太復雜的功能,其現有的功能基本上已經簡化到滿足用戶最基本需求的程度了。在這點上微信比手機QQ對比起來就非常明顯了,手Q如今功能已經太龐大,過重的產品讓人用起來很復雜,體驗也不好。對比一下同類產品陌陌,微信的極簡主義也很明顯。

不過也正是因為微信功能的簡化,導致很多用戶抱怨功能太少滿足不了需求,比如要求添加夜間模式,通訊錄分組,公眾號與聊天窗口切換等功能。對于一款走簡單路線的產品來說,肯定是不會添加太復雜的功能,但是由于產品的發展以及商業化的拓展,產品也不會一直保持很輕的狀態,以張小龍的風格,他在這方面應該會把握好一個很好的度。

去中心化

微信采用去中心化的模式是為了鼓勵用戶多交流與互動,鼓勵用戶自己創造更多內容。

騰訊是以做通訊起家的,而微信作為人與人交流的工具,就是要讓大家都參與其中。

微信剛問世的時候,正是新浪微博如日中天的時候,微博中的名人以及草根大V構成了微博傳播的主力,因而有著非常明顯的中心化特征。而微信定位于熟人社交,讓每一個用戶都發聲,從而與周圍的人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的相互聯系的網絡。

一位微信團隊的資深產品經理曾經告訴我,打敗微博的一定不是微博,以后打敗微信的也一定不是微信,可見用戶的使用模式確實很重要。

這種去中心化的模式在產品上有許多有趣的體現。比如,當微信群的人數不是很多的時候,任何人都是可以修改群名稱的,這與qq上群主的中心化管理有很大不同。群成員可以隨意的修改群名片,在某些場景下,就可能會產生很好的互動。

另一個讓用戶主動產生更多內容的例子是朋友圈鼓勵發圖片信息,引導用戶盡量不要發純文字。很多用戶對這樣的規則很不解,覺得限制了用戶的選擇。其實微信這樣做反而更好的提升了用戶體驗,增加了用戶之間的互動。

首先,對于瀏覽者來說圖片比文字會更有吸引力,更容易激起用戶去回復和點贊的沖動,這樣便更好的促進了用戶之間的互動。

其次,對于發布者來說,發布圖片的門檻更低,不用去思考怎么組織語言,而且有了圖片自己的感情也能得到更好的表達。

張小龍在接受《商業價值》采訪時也這樣說道:

“回過頭來說,微信朋友圈原本是不允許發文字,或者說不鼓勵發文字的。不光是怕泛濫,這里有個基本的假設,要一個人寫一段字的難度遠遠大于他發一張圖片,對于一個普通用戶來說,你讓他一天寫一段話出來,而且這段話還得讓別人看到,他還要寫得好,其實很難。我希望我們的產品是每個人都能用的,那么,圖片是最好的介質,圖片每個人都會發。”

輕松有趣

微信里有著很多輕松有趣的功能,這也是吸引用戶的一大法寶。

先講個故事,張小龍早期推廣微信的時候,給朋友們說,用微信可以免費給別人發短信,發表情還可以用語音,非常方便。但是大家都沒有什么感覺,覺得那又怎樣呢。當張小龍說用微信可以馬上找到周圍也在用微信的美女時,大家立刻請張小龍給自己手機裝微信。

在微信中,“附近的人”和“搖一搖”是兩個蠻有意思的功能,大家會覺得這樣的功能很新奇,都愿意來嘗試,更何況還可能認識美女呢。雖然這樣的功能并不是用戶的剛需,也不會經常使用這樣的功能,但是這些有趣的功能成功地吸引到了很多用戶來嘗試微信,然后在使用了微信其他功能之后便離不開微信了。像這樣輕松有趣的功能還有“猜拳游戲”、“表情包”等,這些功能都讓用戶在交流的時候更加輕松愉快,營造了一個很好的互動氛圍。

自由交流

微信有別與QQ的一個很大特點是,微信是沒有在線、離線等狀態的。也就是說微信的消息充當的是一個短信的角色。

當用戶受到信息后,可以像處理短信那樣,選擇馬上回復,或者稍后再回復。這樣的設計很好的符合了移動互聯網的場景,大家使用微信更多的是在碎片化的、移動的場景下。在這樣的場景下,用戶處理消息可能會有很多種情況,微信便將選擇權交給了用戶。

同時微信發送消息之后也并沒有提示“送達”或者“已閱”。之所以不添加這樣的功能一方面是出于對自身技術的自信,能夠保證凡是發出去的消息肯定能送達。另一方面不顯示“已閱”可以讓用戶更加自由地處理信息,而不用擔心對方會怎么想。

而陌陌之所以有這樣的功能,是因為產品的定位不一樣。針對陌生人社交的陌陌,如果對方看了你的消息,又沒回復,其實就是在告訴你,還是趕緊換人吧。所以在設計產品功能的時候,對人性也需要有深刻地把握。

連接一切

如果問微信的野心是什么,那么微信最大的野心就是連接一切。

連接人和人,連接人和商家,連接人和服務,鏈接一切能夠連接到的事物,這樣的連接戰略有著非常巨大的想象空間。

微信通過通訊錄好友、訂閱號、購物、微信錢包等橋梁來實現其連接戰略,特別是微信錢包因為春節紅包大火了一把之后,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應用于日常支付中。在當下互聯網+的熱潮下,微信憑借其支付工具,大力拓展線下的業務,不斷進攻著傳統的支付領域。支付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當其與微信支付連接后,必將爆發出巨大的威力。借助著連接一切的戰略,微信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通訊社交工具,它作為人們生活的一個連接器,未來不可估量。

 

本文為作者@飛云 投稿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并附帶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