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背包旅行引發的對P2P旅行產品的思考

9 評論 5649 瀏覽 37 收藏 17 分鐘

前段時間獨自去西藏背包游,結束后開始了解旅游p2p產品——讓志趣相投、非常了解當地文化和生活的當地人直接為游客提供服務的旅游產品;旅游p2p是不是一種正確的模式呢?產品是否有可改進的地方和其他發展方向呢?讓我們和作者一起思考。

前段時間獨自去西藏背包游,欣賞了羊湖、布宮、大昭寺,嘗試了藏面、土豆、酥油茶,也拍了雪山、藍天、火車站。

但回憶起來,最難忘的可能是跟藏族小哥一起壓馬路,談論煨桑、壁畫、西藏教育;在西郊客運站給隔壁大巴車的小女孩拍照,她配合地比V;在藏民家中吃早餐,聊起去喜馬拉雅山采木耳和蟲草;只帶了兩盒酸奶就興致勃勃跟著當地人去山里過林卡。

我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在準備西藏之行,但實際行程與我規劃的相差甚遠,因為當我碰到當地人時,我更喜歡參與到他們中去過一種當地人的生活。

旅行結束后開始了解能夠直接幫游客聯系到當地人的旅游p2p產品,p2p即person to person,直接連接游客和當地人,讓志趣相投、非常了解當地文化和生活的當地人直接為游客提供服務,p2p旅游產品的核心是幫助用戶找到合適的當地人。

p2p旅游平臺從2012年開始火起來,下表列出了一部分:

發現很多p2p產品相繼停止運營,如表中的tagalong、哈達旅行、客贊的網址已經打不開,在應用寶和app store中也已經找不到,而且在皇包車C輪融資之前,沒有出現爆款的產品。

那么旅游p2p是不是一種正確的模式呢?產品是否有可改進的地方和其他發展方向呢?

本人對需求和現有產品做了以下分析:

一、需求分析

1. 經驗分析

首先需要明確游客對p2p的模式是存在需求的。

p2p是提供給有出行能力、熱愛自由行的人群在節假日出游時想要快速融入當地生活的一種選擇。

人們在出行之前,常規獲取信息的方式有:上網查攻略/游記等、發問題等大家來回答、找同行的小伙伴、找當地人。當地人是一個很容易會被考慮到的選擇,假如你想要出行的地方有你熟悉的朋友,你很可能會去聯系他。

2. 小范圍便利抽樣

為了更全面了解游客對當地人服務的想法,本人制作了一個迷你問卷,小范圍調查了64個樣本,其中有效樣本數59個。由于本人采用的是便利抽樣方法,所得樣本數據并不能用來估計總體,只是小范圍了解一下游客對旅游當地人服務的接受意愿。

問題和數據結果如下:

Q1:當您去陌生城市旅行時,有一個熟悉當地生活和文化風俗的當地人可以為您提供服務,您是否愿意接受?

88.14%的游客愿意接受當地人的服務,其余11.86%的游客不愿意接受當地人服務。

Q2:您希望當地人可以為您提供的服務:

Q3:您不接受當地人的原因:

Q4:如果有個平臺可以幫您找到當地人并為雙方做擔保,您是否愿意使用該平臺?

71.43%的人選擇愿意使用,28.57%的人選擇不愿意使用。(注:比例是選項人數/不愿意接受當地人服務的人數)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大多數人是愿意接受當地人服務的,對風俗講解、特色推薦和行程規劃這三項需求最強烈。

對于不愿意接受當地人服務的游客,大多是擔心安全問題和日常相處。當提出有平臺可以為雙方做擔保時,這部分游客中71%的人選擇了愿意使用該平臺。說明旅游p2p是一個能夠順應大眾心理的模式。

二、產品分析

根據上述調研結果,對仍在運營的丸子地球、鮮旅客、你來出境游和皇包車四個產品進行分析:

1. 產品定位

丸子地球、鮮旅客、你來出境游:三者均是基于社交的平臺,核心是連接人與人,讓游客能夠找到心儀的當地人。

皇包車:選擇了用戶在旅行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點——交通工具進行切入,將p2p和車結合,為出境游客提供中文境外包車游預訂服務。

2. 產品功能

(1)服務類型

表2-1的五項內容,是游客在這一次旅行過程中希望獲取到的服務。

“陪伴”這一項對服務提供者“人”的屬性要求更高,例如語言、性格、興趣愛好等,這也是很多p2p產品的切入點。

例如:“你來出境游”希望給游客提供一份親切的、猶如老友重逢般的歸屬感;“收留我”希望:讓你去世界任何城市,都能找到可靠對味的當地人。行程規劃、包車、講解風俗、推薦特色這四項更需要服務提供者具有專業性,例如包車服務需要司機熟悉線路、駕駛嫻熟。

表2-1

丸子地球不論選擇哪個服務,流程都是選人—選服務。

鮮旅客在導游、接送機和包車服務的流程:選人—選服務,平臺整合了部分地區的一日/多日游行程,由當地人選擇是否提供該行程,游客選擇流程:選線路—選人。

你來出境游將以上的服務類型做成了分類,未選擇具體分類時,流程是:選人—選服務。

選擇具體分類時,可直接選擇產品(人+服務):

  • 皇包車的按天包車:填寫包車信息—選車—選人
  • 線路包車:選線路—選人
  • 境外約車:類似滴滴的預約
  • 接送機:填寫航班和出發/到達信息—選車

可以看出,問題二中涉及到的陪伴(導游)和包車服務在這四個產品中均有提供,行程規劃、風俗講解、特色推薦并未單獨列出,而默認被放在導游服務中。

(2)找人環節

在使用這幾個產品找人時,對于四個產品找人流程的體驗進行了以下分析:

游客在選擇時,當地人首先要符合游客的行程日期、旅行人數、目的地等硬性條件;由于p2p最終是對接到人,因此地人在游客對旅行的滿意度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為游客的目標是達成一次滿意的旅行,在選擇當地人時需要考慮其對于旅行服務的專業性。

同時因為當地人會在整個旅程中為游客提供服務(包括線上和線下),旅行這段期間雙方需要處理與彼此的人際關系,因此游客在選擇當地人時也需要考慮相容性(心理相容是指群體成員在心理與行為上的彼此協調一致)。

綜合考慮到行程要求、專業性、相容性的產品,會比較容易讓游客能迅速找到符合期望的當地人。四個APP的當地人列表頁面如下圖所示:

丸子地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鮮旅客

你來出境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皇包車

按照文章上述的行程要求、專業性和相容性三個指標來區分四個產品的篩選條件,如表2-2所示:鮮旅客和你來出境游的篩選條件中,行程要求指標并不完善,導致篩選出的當地人很可能不能為游客提供服務,這一問題是產品設計可以解決的。

丸子地球的篩選條件在行程要求指標上比較完善,但是沒有提供專業性和相容性的篩選,當篩選結果很多的情況下,用戶需要一一瀏覽才可做出選擇。

黃包車相比較其他三個產品,篩選條件在三個指標上都是很完善的,特別是“普通話/方言”這一選項,相同的方言不僅便于溝通,也會使雙方更容易建立信任;但目前用戶在方言中僅可選擇普通話、上海話、粵語、閩南語。

如果產品人員是通過分析游客和當地人的基本信息,得出這幾種方言使用地區的用戶占比較高而這樣設計,是可以理解的。但漢語方言分為七大方言區和少數民族方言,這樣的設計方式會使其他方言的用戶體驗較差。

如果想要更完善,需要對方言、使用地區和使用人口進行更詳細的分析再進行設計。

表2-2

按照專業性和相容性這兩個指標來區分四個產品的當地人列表信息,如表2-3所示:鮮旅客的列表信息中沒有涉及專業性指標,進入詳情頁后也很難找到接單數和綜合評分,難以讓用戶對當地人的專業性進行評估,這一模塊更像是偏社交的設計。

其他三個產品均有在專業性和相容性方面進行當地人的信息展示:其中丸子地球的照片使用的是海報方式,游客通過照片即可對當地人的形象有直觀了解。

皇包車和你來出境游均使用的是頭像方式,但你來出境游可能通過上傳照片的提示或審核等操作,APP中看到都是清晰的正面照;皇包車的頭像大多是看不清楚當地人正面照的,此時并沒有起到頭像應有的作用。

另外,皇包車中,當游客目的地選擇具體到某一城市時,當地人列表中的所在城市這一項不再顯示,也即明確了用戶的詳細目的地,就盡量減少用戶瀏覽的負擔。

表2-3

三、當地人機制

為了解決游客在旅行過程中擔心的安全、服務質量等問題,產品對當地人和服務價格方面采取了如表2-4的措施進行把控,其中你來出境游只提供了線上身份認證,其他三者均有線下認證和考核,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游客的安全性,且丸子地球和皇包車有針對服務價格進行管制,能夠規范當地的服務行為,減少不正當競爭。

表2-4

1. 產品建議

產品的功能設計應該考慮整體產品定位,但是更應從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用戶使用的場景和目的,p2p雖然是人到人的模式,但用戶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完成一次出行,而非僅僅是找到一個當地人。

丸子地球定位清晰,無論是什么服務,它都強調社交,這樣的優點是傳遞給用戶的信息明確,產品設計簡單。

皇包車從車切入,讓旅行過程中的司機也可以成為導游。同樣的例子也發生在尼泊爾的徒步過程中,以前驢友徒步時需要請背夫和向導,背夫負責背包,向導負責溝通和引路,現在越來越多的背夫會講英文也能指路,負重的同時也兼顧了向導的工作,現在驢友徒步時只請背夫即可。

鮮旅客和你來出境游中的包車、線路、體驗有點偏離其產品最初的定位,更像是旅游資源的預定而不是人的預定,從服務的內容來看,接送機并不同于向導服務,游客與當地人相處的時間只有車上短短幾個小時,對于僅需要接送機服務的游客來說,他更看重當地人的專業性。

因此個人認為這兩個產品如果考慮到僅需要接送機的游客,可以將接送機單獨拿出來做一個模塊,當游客預定接送機服務時,需要考慮人數、航班、目的地、行李、車型等信息。

同樣,當用戶有包車需求時,應該從時間、車型、座位數等與包車相關的因素進行考慮,而不是依舊讓用戶去找人。

風俗講解、特色推薦是游客在旅行中需求最強烈的一點,在沒有當地人之前,只能采用上網查的方式,耗時耗精力;定制游出現后,游客可找規劃師定制行程,在線咨詢,但規劃的基本是大眾景點、網紅餐廳。

p2p出現后,游客可以直接找當地人講解和體驗,但是在旅行過程中,游客所有的信息來源均來自于對接的當地人,信息獲取便利了,但是來源卻單一。

個人認為可以從專注特色行程的角度做行程規劃,例如在西藏,我打算去的地方是:拉薩—山南—日喀則;我實際的行程是:在倉姑寺揉糌粑、做酥油茶,在桑耶寺聽師父講壁畫,去泡拉普溫泉;在帕里草原跟當地人一起過林卡,擠牛奶,跟村民去亞東原始森林,遠望國門。

在游客為期幾天的旅行過程中,每到一個環節,有那個環節最熟悉的人接待,我不用像面包獵人去預定一個又一個活動,也不用事先找一個一直陪伴著我的當地人,而是不管我走到哪里,那里就有當地人。

以上是本人對幾個旅游p2p的一些思考,歡迎有興趣的小朋友一起探討。

 

本文由 @安妮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旅游商業化會失去民俗本心;但是旅游不商業化,服務質量和安全等就得不到有效保障,也很難運營(規?;┑钠饋?/p>

    來自湖南 回復
  2. 很好

    回復
  3. 哎呀,終于找到知己了。我是創業者,兩年前朝著這個方向去探索,但是一直沒有辦法深入下去,今天終于看到了你這篇文章,可以私下溝通下嗎?我的微信15999930470!

    來自廣東 回復
  4. 但你忘了一點,如果產業化,一切民俗將不再民俗

    回復
    1. 這個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旅行商業化是不是一個正確的事情。但是任何事物都要辯證來看待,商業化確實使得我們能快速有效獲得更豐富的信息,導致不良現象可能更多是因為大多數人是以游客的身份去旅行,且目的地也認為游客是主體,游客是上帝;但我更希望旅行的方式是:游客是以當地人的身份在那里生活一段時間,不存在誰為誰提供服務,游客尊重和融入當地人和當地習俗,民俗只是通過更多的途徑展示給大家而已。

      來自山西 回復
    2. 個人看法:
      其實任何個人行為最終大部分不可避免的都會被商業化,就最簡單的衣食住行,起初是個人需求,最終也變成了商業行為,所以個人覺得從產品設計中去避免商業行為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個事物一旦被稱為產品,就會被人為的賦予價值,從而產生利潤,將他商業化。我們只能通過游客和當地人自身的心態、素質及產品的服務界限來框定,盡量降低商業行為的影響。

      來自廣東 回復
    3. 商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產品的核心是對用戶需求的滿足,營利是需要考慮的,但是不一定完全要通過這個產品來營利;第二點是完全同意的。

      來自浙江 回復
  5. 分析的挺好的

    來自北京 回復
    1. 謝謝

      來自山西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