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O2O后臺產品漫談——后臺產品的目標和作用
本文以企業內部的后端支持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分為六個部分,按后臺產品設計過程的順序,分別是后臺產品有什么用、有哪些后臺產品、業務需求怎么對接、產品本身怎么設計、如何上線和如何跟進使用情況。
互聯網產品領域,可以籠統地分為前臺產品和后臺產品。
前臺產品即是C端的產品,后臺產品可以籠統地概括為各種管理系統;BAT等大公司還會把后臺產品細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純后端部分,指的是業務流程、邏輯規則、數據結構部分,不涉及到界面;一個是中臺部分,即提供內容展示、功能操作的可視化系統界面。
我們一般所說的后臺產品,根據面向用戶群體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大企業內部,作為內部各個業務線的支持系統,常見的比如電商行業的商品管理系統、訂單系統、供應鏈系統等,我把它概括為后端支持系統。
通常以交易或者實體業務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比如電商、O2O、金融等方向,都會自己開發完整的后臺系統用于支持業務;還有一類就是我們常說的To B 的saas系統,面向各行業的企業用戶,通過某種商務合作,提供B端或者小B端產品給他們使用,比如現在各種行業中給線下機構、門店提供的管理系統,為大企業內部提供的ERP、OA系統,以及專門為特定企業定制化開發的系統,均屬于此類。
本文以企業內部的后端支持系統為主。
我們常說的用戶端產品價值在于滿足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體驗,后端產品完全不同,第一要義是對業務的支持和提升,通過業務操作和數據的線上化,來標準化業務管理流程、提升業務運轉效率,以及發掘數據的價值,進而在各環節影響到公司的成本和收入。這對于主營業務為電商、O2O等任何形式交易的公司來說尤為重要。
四五年前,當互聯網還處于線上產品為主的階段,業內會說有很多公司不注重后臺。但現在互聯網各行業各類線下服務早已層出不窮,都8012年了,如果還有認為后臺產品的價值小于前端產品的公司,可以倒閉了。
我本人在小公司做了一段時間的公司內部支持系統,總結出了一部分關于后臺產品的個人經驗。本文分為六個部分,按后臺產品設計過程的順序,分別是后臺產品有什么用、有哪些后臺產品、業務需求怎么對接、產品本身怎么設計、如何上線和如何跟進使用情況。
本文并沒有什么深度,適合小公司的產品經理或者沒接觸過后臺的產品經理看看,也歡迎大公司的產品經理來批評指正。
一、后臺產品的作用到底在哪里
1. 用戶需求的悖論
從我做產品開始一直到現在,我都能在各個不同地方聽到這句話: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在于滿足用戶需求。我們接手一款產品后,首先發現目標用戶,然后通過種種手段挖掘用戶的需求,通過功能界面等方式實現,滿足用戶需求。
剛做后臺產品的時候,我也照著這句話,把我從后臺產品的“用戶”處收集到的需求一一實現;一段時間后我產生了疑問。
后臺產品和用戶端一樣也有目標用戶,而且用戶是固定的,對于企業內部的后臺系統來說,用戶就是公司內部某個部門的人。他們的需求比廣義上用戶的需求明確的多,通常他們的需求就是公司實際業務上的事情。
但這意味著他們說什么,我們做什么嗎?如果是這樣,那產品經理在挖掘需求這方面的價值,不就很少了嗎?
這里就遇到用戶需求的悖論了;后臺產品的目標到底是不是滿足用戶需求?
經過一段時間的產品經歷下來,對這個問題,我自己做出了兩點解釋:
首先,所謂的“用戶”不同。用戶端產品是服務于C端個人用戶的,滿足用戶需求是永恒的真理;而后臺產品通常是面向B端,服務于公司的,因此后臺產品第一要滿足的是“公司”這個用戶的需求,也就是業務需求,而不是狹義上使用產品的那些人的需求。
換句話說:公司層面的需求大于用戶自身的需求。其中,面向B端企業的產品,服務對象是所處行業中的各個客戶,企業內部的后臺產品,服務對象就是自己公司。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釘釘的“釘”功能,站在用戶立場上被頻繁騷擾很不爽,但站在企業客戶的角度看,“釘”這個功能能提升企業員工間溝通的效率,有助于公司的管理,所以它解決了公司的需求,很多公司會為這個功能買單。
我做供應鏈系統的時候,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有些功能對公司的管理有作用,但對使用人來說,反而會加重他們的使用成本,讓他們很不爽。但顯然這樣的功能不得不做,因為這些功能會為公司帶來更大的價值。
比如我們要做的一物一碼溯源體系,站在公司的角度能規范化管理和數據追蹤,站在直接使用者的角度,大大加大了他們的人力和工作量,但結論是這肯定得做。
這就是我針對用戶需求悖論的第二點解釋:后臺產品的價值和用戶端產品不完全相同,“滿足用戶需求”只是其中一個目標,后臺產品還有更大的作用。
2. 后臺產品的三大價值體現
我做后臺產品的時候,一開始我只是接收一些具體要做的事情,比如我們要補全某某業務流程,比如要上線某某模塊,然后開始做,中途不斷和業務方撕逼后,做出來上線。
后來我想,做這些功能流程的目的是什么,尤其是有些東西業務方并不喜歡,我們為什么還要這么做。之后在產品過程中加了一個步驟,做每個需求之前,都必須和大家明確,這個事情的目標和價值在哪里。一段時間后我發現,這么些需求的目標和價值。
基本可以歸納為以下3個大方向:
1. 提升業務運轉的效率,進而節省時間和成本
一般說起來做一個后臺產品,就是將一項發生在線下的業務,搬到線上完成的這么一個事情。
對比線下手工導數據、微信釘釘私下溝通的麻煩,一項業務通過系統,在各個角色之間快速流轉,通過各環節的進度和數據的實時同步,提升溝通和操作的效率,同時通過生成、導出各類表單、統計表等功能,減少業務方手工的工作量,進而對整個業務本身的效率提升。這一點是作為中臺部分的核心價值,以效率為導向,在滿足“用戶需求”這個方向上的作用。
2. 通過標準流程,實現公司管理方式的標準化,并保證業務數據的準確性
將一項業務從線下搬到線上的基礎是流程本身的標準化。將標準化的業務流程和規則在線上實現后,能讓所有人都按照這一套統一的規則去做業務,實現平臺化管理,避免各種“人治”的人工管理。
在此過程中,保證流程涵蓋所有的業務,能支持意外情況的處理,并且做到流程中所有的業務數據準確,包括財務數據、訂單數據、庫存數據等。
這一點以平臺化管理為導向,體現在后端流程方面。一般規模較大的互聯網公司都會實現平臺化管理,后臺系統的流程會作為管理的基礎。但要做到涵蓋所有業務、業務數據百分百準確,并不是一項簡單的事情,只要業務流程沒有完全閉環,留下了人工操作的入口,就可能造成數據的不準確。
發掘數據的價值,反過來對做到業務的驅動和提升
在做到基礎流程的支持和效率的提升之后,后臺產品真正能為業務帶來實質性提升的地方,在于數據的挖掘和分析。這里的數據分析不是簡單的數據統計展示,而是在決策環節,結合各項業務數據進行智能計算、自動化調配,提升業務決策的準確度并加快時效,最終對業務本身帶來提升。在決策性的環節,算法的準確度一定是比人腦要高的。
這一點是以數據為導向,需要各環節的業務數據作為基礎。數據算法有一定高度后就屬于策略領域,會有專門的產品經理做策略算法。不過普通的后臺產品,在很多環節中同樣少不了數據的挖掘和分析,而且這一點的價值能夠直接通過業務的發展數據來體現。
以我接觸過的電商供應鏈系統的采購模塊為例,看下這三大價值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我剛接手采購模塊的時候,我們的系統只有一個采購入庫單的頁面和入庫操作,只能實現人工把庫存數據入準確這一個事情。開始做這塊之后,我根據以上思路開始思考上線系統后對業務有哪些實質上的提升。
首先,通過將整個采購流程在線上實現,可以節省采購人員、倉管、供應商、質檢等多個角色之間的進度同步和效率提升,比如說供應商發貨后倉庫能及時收到發貨信息的同步,再比如采購能在倉庫清點完貨后第一時間看到收貨的情況,然后找供應商要剩余未發的貨等等。這樣比之前只能通過線下溝通到最后才錄一個入庫單要效率高得多。
然后,在實現了采購主流程、采購價格管理規則、質檢流程后,可以保證每個貨品的采購成本數據和庫存數據準確,不再像之前一樣只靠人工輸入數字,一旦輸錯了會直接影響到計算訂單成本的財務數據,和一系列出入庫的庫存數據。
當系統運轉起來,到第二個階段,我們可以通過積累的各項過程數據對供應商進行評估,比如在制定采購計劃的操作中,根據采購數據計算出供應商良品率、供應商發貨滿足率,根據訂單數據計算庫存預計消耗量,智能計算出推薦的采購數量和供應商的選擇方案,最終提升采購的滿足率和時效性。
每個不同領域的后臺產品的核心和方向都不一樣,但總體而言,除了我們常說的用戶需求,后臺產品的價值都可以從這三個方向引申出去。
二、電商、O2O公司會有哪些后臺產品
對于電商、O2O等交易型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后臺系統是支撐業務運營的核心產品。
以我所在的一家自營模式的O2O公司為例:
我們的業務模式,是用戶下單后,系統指派給上門服務人員,相應的人員領取倉庫的商品,上門到用戶家里完成服務,在各個城市有門店作為上門服務人員的調度中心和庫存的中轉站。
我們的產品后臺體系,需要提供整個訂單流轉的流程支持、庫存進銷存業務、人員的指派調度上門、以及線上線下運營推廣規則的支持。
后臺產品架構大致如下:
1. 訂單系統
匯總各種類型、來自不同平臺的用戶訂單,處理訂單從下單到完結正向流程,以及售后退款的逆向流程。訂單系統是整個對用戶服務體系最基本的支持;
訂單系統屬于后端的業務邏輯,作為中臺、客服工單、上門服務人員的終端等其他產品做訂單各類操作的底層支持。
比如我所在公司,一個訂單的基本流程為用戶下單、系統指派、客服聯系用戶、上門人員接單并上門服務、用戶付款完結訂單,在這個流程中,多個角色在各個環節中的各項基本操作和延伸服務,都需要通過訂單的邏輯進行。
2. 供應鏈系統
所有商品進銷存的業務,處理一個庫存從采購入庫、倉庫間調撥、物流配送,直到用戶手上的整個生命周期,以及倉庫的周轉、盤點、售后等各項庫存管理服務;供應鏈系統以庫存和資金的流轉為中心,是公司成本管控的核心。我
在現在的公司做過供應鏈系統,供應鏈直接涉及到公司的重資產,因此庫存和財務數據的準確性通常會作為系統的第一目標,而非用戶需求。而且供應鏈涉及到采購、倉管、質檢、物流等多個環節,業務流程比較復雜,梳理清楚并不容易。
3. 商品系統
作為平臺商品結構的體系,用戶下單時選類目、選SKU、選規格尺寸,就是來自于商品系統的支持。商品系統本身的東西不多,不過也是底層邏輯的一部分。
4. 運營系統
用于平臺日常線上的運營,包含折扣、促銷、線上活動、拼團、分銷等各類優惠的支持,和針對C端用戶的會員管理體系;
每個互聯網公司都有產品運營,運營承擔著互聯網公司直接獲取用戶和訂單的作用,是直接背KPI的,所以運營系統的好壞直接影響平臺用戶量、訂單量和交易額。
5. 線下網點的中臺系統
很多O2O、新零售領域、或者自建物流的電商公司,都會在線下設置幾個網點,作為作為一片區域內人員和物流調度中心。這個概念不一定看得懂,如果我說門店就比較好理解了。
我所在的公司有自己的上門服務團隊,由每個線下網點獨立管理自己區域內的訂單、上門服務人員和庫存,因此我們做了一個中臺系統,用于上門人員的指派調度和工作統計,訂單的各類操作、用戶到店訂單、售后等業務的處理,庫存配送的中樞。
這個系統屬于操作層面的,核心在于兩點,提高訂單的完成效率和服務質量,以及實現對人員和業務的標準化管理機制。
6. 客服工單系統
作為客服處理客戶咨詢、投訴、售后、回訪等業務的系統支持??头魏椭信_都是屬于系統的操作層面,以訂單系統為基礎,針對客服的各項日常業務,通過工單流轉規則提升客服的工作效率,繼而提升面向用戶服務的效率。
7. 統計系統
提供所有業務數據的統一計算口徑和出口,包括訂單數據、庫存數據、成本收入數據、頁面轉化數據等。
具體每個系統的業務流程和功能模塊就不在這里贅述了。
可以看到,以上后臺產品對公司業務的作用,不僅作為基本的數據業務支持,還對實際的業務效率有著不少的提升。
當然,以上的這些只是電商或者O2O行業中比較常見的后臺產品,還有些其他常見的后臺產品,比如面向B端客戶服務的CRM系統,面向財務人員的財務系統,供應鏈的一部分、電商行業配送方向的物流系統等。具體的后臺產品定位和架構,在不同行業、不同公司也會不一樣。
#專欄作家#
潘帕斯雄鷹,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進擊、踩坑中的產品狗一枚,關注互聯網,寫過小說,看過哲學。簡書:潘帕斯雄鷹。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對于中臺和后臺的解釋,筆者的說法和BAT的觀點貌似是相反的。
另外,價值觀體現中,業務創新(拓展)和質量提升(補坑)也是非常重要的哈~
作者您好,這篇文章我可以在公眾號轉發一下嗎,覺得您寫的非常好~期待回復
后臺產品和用戶端一樣也有目標用戶,而且用戶是固定的,對于企業內部的后臺系統來說,用戶就是公司內部某個部門的人。他們的需求比廣義上用戶的需求明確的多,通常他們的需求就是公司實際業務上的事情。
—
實際上,后臺產品的【目標用戶】可以看成【客戶】和【使用者】
【客戶】是需要后臺產品解決問題的人,可以是企業,也可以是個體戶,也可以是普通人,他們會為【后臺產品】付費,但不一定直接操作,較為關注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產出的能力;
【使用者】是操作后臺產品解決問題的人,可以是企業員工,也可以是個體戶,也可以是普通人,他們不為【后臺產品】付費,卻是直接操作者,較為關注使用體驗;
而后臺產品需要解決的是這兩者的需求,【客戶】的需求是最高優先級也最根本的,但是通過支持【使用者】的需求有時候可以更好的解決【客戶】的需求;
當區分出這二者,對于【目標用戶】就可以更客觀的理解,不用非此即彼了。
感謝分享,也發表一下愚見;
建議提升美觀度、科技感
小公司也會有很健全的后臺
作為同道,覺得不錯
不錯,對于B端和C端客戶所處的角度不一樣
三大價值體現,表示很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