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引導體系,提升用戶體驗?

5 評論 14180 瀏覽 155 收藏 12 分鐘

引導系統是導航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高效易用的原則是工具性/企業型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現階段不可忽視的商業準則。如何做好引導體系,也是用戶體驗的要點之一。

對于注重效率的工作場景下,高效便捷就是產品易用性的最好體現,我們需要在產品中設計優秀的導引能力幫助用戶更好的提前決策,更好的理解操作過程和結果。

導引體系的由來與構成

每一個購物中心都有自己的『導視系統』,導視系統再關鍵的時候指引用戶下一步該怎么走,防止用戶在復雜的樓層中反復需找商店,浪費時間或者干脆找不到。

而相對于線下的實體商場,我們應該聯想到,每一款線上的產品,也都需要有自己的『引導體系』來保證友好體驗,其中:

  • 『新手向導』主要是針對小白用戶的功能層、內容層的初步介紹;
  • 『業務操作導引』主要是針對復雜業務操作的引導,降低使用難度,疏通任務流;
  • 『異常情況導引』是針對異常操作的容錯機制,這一步往往需要用反常規的方式思考用戶習慣;
  • 『復雜信息說明/提示』是對低頻/專業元素的穿透解釋;
  • 『幫助導引』或者叫問答機器人,就是針對用戶的問題庫;
  • ……

其中『業務操作導引』是產品日常使用中涉及到最高頻的模塊,接下來一起看看業務操作導引有哪些具體類別。

產品中的業務操作導引

1. 步驟型導引

將復雜的任務分解成有序的任務操作流,每個簡化后的任務都可以快速完成,以幫助用戶順利完成整體任務。

很多時候一步式的頁面信息交互就可以了,那為什么還需要分步式的導引設計呢?

理由很簡單,就是綜合考慮用戶的易用性和情感化因素,過多的信息難以讓用戶聚焦,同時產生抵觸情緒,同時在校驗上也承載了極大的分險,因為數據越多,修改校驗后的錯誤信息的難度就越大。

面對這種交互信息繁多的情況,分步分解任務后,用戶只需要按著機器預置好的一系列步奏,每完成一步對于用戶情緒上會有成就感加成,同時聚焦每一頁關鍵任務,分步校驗,避免用戶挫敗感,高效完成表單的填寫。

在上圖中,金蝶云蒼穹產品里的出差類應用,原來的長單據填寫被拆解成三步填寫,降低決策成本與用戶風險,用戶只需要關注當前步奏的結果。該方法同時適用于PC端、移動端等各終端。

對于移動端而言,需要時刻注意在錄入表單的場景中,鍵盤彈起后剩余的界面空間,此時保證信息出現在界面上方,也是易用性的細節保證。

把產品設計得簡單直觀,讓用戶按部就班地順利通過,是提升轉化率的關鍵。其中很多細節點的挫敗感都會讓用戶放棄操作。另外需要時刻切記,當在使用者已經學會使用以后,如果程序還讓帶領用戶一步一步執行,只會讓用戶感到很厭煩。

2. 內容驅動型導引

內容型導引可以通過標簽、超鏈接、人員頭像等維度形成鏈接入口,在不影響主流程的情況下,對其中的節點進行相關內容的導引和連接,增加用戶對于主場景目標的了解程度和決策能力,滿足用戶心理上的『可控感』。

在Google Play禮品卡的購買界面,下方的特性介紹卡片內置了相關內容導引超鏈接,將用戶短暫引導去Google Play音樂模塊,盡情體驗后返回禮品卡購買頁面,增加購買欲望。

在內容導引的設計中,可以針對相關鏈接的內容制定一個小場景,營造『小場景沉浸式體驗』,在游戲中經常使用該導引設計,不僅需要保證無縫無干擾的連接過去,也要保證沉浸體驗和順利返回。

3. 任務驅動型導引

任務驅動型導引主要表現在用戶需要完成相應任務操作才能繼續往下的場景,設計原則體現在正確易懂的文字說明和直接有效導引方向,同時需要減少不必要的操作次數,達到最快解決問題的體驗目標。

「餓了么」「美團」中,當用戶未填寫收貨地址時提交訂單,系統做出提示反饋,筆者認為此時應該直接導引(跳轉)至收貨地址新增/維護界面,節省操作成本。

而在「盒馬鮮生」中,這個導引細節處理的相對合理連貫,更加符合用戶的操作流。

對于新手用戶而言,使用產品本身就是在學習的過程,其中的小磕碰可能都會導致不少時間端的浪費,而產品如果做到適時自動導引去相應的任務操作,就是在極大提高操作效率。

4. 前置導引

對于一個人而言,主動展示自己、善于表達自己,一定會在社交場或者足夠的歡迎,相同的道理,一個產品如果可以主動的展示和表達,必定會讓用戶覺得是個友好的人機交互。

前置導引主要講的是一個場景下初次人機交互時,產品自動展示相關內容的預估展示,例如”需完成”操作或者”警示”信息,從而讓用戶提前了解預期,保證操作風險。

在金蝶云蒼穹資金模塊場景中,當初次進入賬戶信息界面時,系統自動校驗任務項,前置導引,讓用戶快速處理,避免用戶手動處理任務后再進行判斷和導引,優化體驗與明確目標。

此外一些常見的場景如:注意事項、轉賬須知等都是前置導引的最簡化體現。在支付寶中的轉賬場景,系統預判到”收款方”長時間未登錄支付寶,前置提醒,告知用戶風險項,幫助用戶做決策。

5. 反向導引

《用戶體驗五要素》 將產品分為5層,其中在結構層中所講的就是頁面之間的流轉關系,即『頁面流』,整個產品的體驗貫穿與頁面流中,所以,頁面流的合理設計是影響用戶體驗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在谷歌的Materia design中,頁面流下定義了前進導航、橫向導航、反向導航;前兩者說的是遞進式的鉆取與水平層級的跳轉,而反向導航可以是時間(操作路徑)上或者結構上的回退導引,注重反向導引才能為用戶提供更為完整的頁面操控跳轉能力。

在PC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文章閱讀場景下,右下角會有「返回頂部」的操作,這樣的設計就是保證用戶在操作路徑上的回退導引,快速返回,高效便捷。

同樣對于PC端的電商類產品中的面包屑的設計,同時承載了層級結構和操作路徑上的回退任務,,靈活結合,保證在電商類復雜層級、多部操作下的不迷失。

而單純的層級結構上的反向導引較常出現在移動端設計中。主要是用戶在一系列操作之后,由于種種原因,可能是已經完成操作或是需要放棄操作流,而決定退出/回退,這個時候需要在界面上有相應的反向引導:「取消」、「撤銷」、「返回」等。

此類操作在移動端需要時刻注意,因為移動端頁面空間匱乏,弱導航設計情況下的反向導引變得無比重要。

總結

產品中的信息由頁面承載,而頁面中的信息流轉由導引承載,頁面流的合理組織、復雜任務的操作分解、導航模式的巧妙運用、內容元素的靈活鉆取等都是業務設計中的向導設計體現。

避免用戶沒路走和走彎路,是導引設計的核心所在。

 

本文由 @小偉同學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為什么花兒這樣紅~

    來自上海 回復
  2. 學到了,之前一直沒重視過后退式引導

    來自江蘇 回復
  3. 很棒的文章,特贊同“挫敗感”這個觀點。當一個產品設計的路線和用戶想的不一樣時,用戶一定是崩潰的。像極了清晨起床拉來窗簾,TMD竟然是一面墻。

    來自北京 回復
    1. 是的,好的交互是需要帶給用戶‘’可控感‘’和‘’驚喜感‘’的體驗。

      來自廣東 回復
    2. 住了無窗,心里還期待著有窗,錯誤的設計是因為那窗簾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