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設計是回歸產品本身
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買了個靠譜的VPN,才得以到墻外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不只一次的聽身邊的上過Facebook的朋友說Facebook的體驗很差,還不如國內的人人網和QQ空間。其實在我上高中的時候登錄過Facebook(那時候還沒有被墻),當時我也覺得Facebook的產品很爛。
可時隔多年后,再次以一個用戶的心態訪問Facebook卻有不同的感覺。到墻外的這幾天,把Google+、Facebook、Twitter、 Youtube這幾個知名的網站都看了一遍,感覺國外的產品設計思想上跟國內的產品有很大差異,而我自己將這種設計思想稱為“回歸產品本身”。
本來想將題目寫成回歸用戶需求的,但是后來一想對用戶需求滿足的表現就是在產品上。而所謂的回歸產品本身從本質上講基于的出發點也是滿足用戶需求,在設計產品時不花哨、不添彩。前面說的一直比較空洞,下面就說一下回歸產品本身在產品設計上的幾種體現。
1)簡單的交互,讓用戶更便捷的找到信息;
現在很多產品都會采用鎖定導航欄的設計方式,在我使用Google+的時候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在我從主頁中跳轉到其他頁面的時候是如此的順暢。假如說一個網站是一個國家,那么無論你到達哪個城市中,都是非常的順暢。
其實細究起來就會發現Google+之所以會給用戶如此好的體驗就在于采用了鎖定導航欄的設計方式,這種方式的好處在于無論是身處在網站中的哪個位置,我們都可以當即跳轉到其他頻道,而不會像以前那樣必須返回頂部,通過導航欄才能點擊到別的頻道。
蘋果的首席設計師曾說過一句話,最好的設計就是讓用戶感覺不到設計的存在。好的交互會讓用戶的操作行為順其自然,而絲毫沒有刻意。
也許我們在交互的過程中會添加一些效果,而這種效果雖然很炫,但是在技術層面上講,也增加了頁面加載的負擔。當用戶想要跳轉或者查看別的信息時,不要一味的做頁面跳轉,而是在頁面中以彈出框的形式把內容呈現給用戶(當然這取決于內容的數量)。
交互的回歸在于讓用戶通過簡單的方式最便捷的找到信息,去除過程中的雜音,不在交互的過程中刻意加一些效果和修飾元素。
2)文案不花哨,直接表達意思;
文案是帶有感情的,中國又有幾千年的悠久文化,而體現在文字上的就是語氣,同樣的意思但是用不同的語氣表達給人的感覺就會有很大的差異。最簡單的比較,如果你跟人說“親,最近好嗎?”和“最近好嗎?”,對于大多人看來,顯然前者會更加溫暖一些。
現在很多產品也都會使用一些網絡上的詞匯,例如一些網站會將網站中的“什么”故意寫成“神馬”,這種方式流行、很時尚,但是如果說用戶的性格比較傳 統的話,那么產品的這種做法也會引起用戶的反感。如果說想不引起用戶反感,那就保守一點把文案寫的中規中矩,直接表達意思,雖然不出彩,但是也避免了風 險。
3)不掩飾廣告,將廣告和內容分類;
行業里很多人都在講好的用戶體驗,對于產品中的廣告,我們總是想盡量的包裝掩飾,本意的出發點是想減少給用戶的騷擾。如果是在電影或電視劇中植入廣告,由于劇情內容所創造的環境襯托,所以廣告也會顯得順氣自然。
而對于互聯網產品而言,除了視頻外,網站中的信息形式也就是圖片和文字了,偽裝后也還擔心廣告效果不夠。說到底,廣告終究是廣告,特別是對于那些敏感的用戶而言,不管怎樣他們總會察覺。
倒不如換種思路,直接把廣告展示出來,我們看到不管是Google的搜索結果還是Facebook中的廣告也都會將廣告單獨標注展示出來,只是在廣告的展示上UI設計的不要優于核心內容。
4)最本質的呈現內容,不給用戶強加功能;
隨著產品發展,產品設計師們會給產品增加越來越多的功能。在用戶需求和產品發展的共向發展中,產品發展的速度有時候會超過用戶需求。產品中新添的功能有很多也是出于商業目的或產品人員自身設想出的,當然這些功能有可能是需要的,有可能是不需要的。
回歸產品本身意味著我們只做用戶需要的功能,在體驗Twitter的過程中,也會發現這個微博的鼻祖比起國內的新浪微博要簡潔多了。最核心、最關鍵 的就是信息流,然后再添加一些用戶互動的功能,所以在閱讀信息流的過程中也沒有太多的東西干擾。雖然這么說,但也不代表產品設計師不可以做嘗試。我們依然 可以新加功能去引導和促進用戶,只是這種引導不能完全基于商業目的。
除了不對有用戶價值的信息造成干擾外,還要做的一點就是只推送用戶需要的信息。無論是亞馬遜還是Youtube的首頁,呈現給用戶的都是推薦的內容(這似乎是內容型產品的理想化形態)。
雖然推薦機制要有很大的數據基礎,而且還面臨推薦不精準的問題,但是國內的產品卻大多沒有這樣的思路,即便有推薦,也還是有所保留,只是在頁面中拿出一部分位置展示推薦內容。在我們的思想中總是希望給用戶更多,讓用戶在看到需要的信息后再看點別的東西。
總結
回歸產品本身講的更多的是產品設計的一種思想,并不是說以上列舉的做法就一定正確,而是借著這幾種表現說明回歸產品本身的思想關系產品設計的出發點不同。也許你會說如果都是這樣回歸產品本身的話,那產品就會少了一些人情味,也可能會少一些美感。
也許對于文案或交互上來說,確實如此,但是對于用戶需求,產品的回歸卻是對用戶需求更好的滿足。舉個例子,對于博客產品而言,你是希望更好的在內容的展示形式上下功夫,還是希望在內容旁邊放置一些商業圖片廣告呢?
上面所舉得的例子中都是國外的產品所采用的方式,所以我也在想回歸產品本身的設計思想,是否更適合成熟型用戶,再優秀的產品也要有商業收益,產品基于商業目的的一些做法成熟型用戶接受程度會更高一些。這樣一來,產品層面的很多意圖也都得到用戶的理解。
(注:本文配圖源自twitrcovers)
轉自: 雷鋒網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