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時候使用APP應用往往是通過一些偶然的渠道下載并安裝應用的,熟稱被動用戶,對于這類APP用戶,有調查顯示:4個月后僅有20%的存留率,12個月后僅有4%的存留率,這使得建立一個長期成功的應用成了一個艱巨的任務。
如今,成功打造一個APP并讓它擁有長久生存的能力,已成為每一個APP產品開發者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標,那么,一個優秀的APP產品該如何留住用戶,牢牢拴住用戶的心呢?
一、APP使用數據
首先,先看幾組2011年—2013年期間的來自美國APP的數據:
使用智能手機的比率從38%上升到50.4%
Android和iOS用戶由3800萬上升到8400萬
花在APP和網絡的時間比,從73%上升到81%
下載到手機上的APP數量從32個上升到41個
花在排名前50APP的時間從74%下降到58%
二、最受消費者青睞的3種APP類型
APP的推波助瀾源自于智能型手機的普及化,加上平板電腦的熱賣,消費者可以自由決定要下載什么樣的APP在自己的桌面上,隨著iOS設備良好的銷售,App Store上應用程式下載也逼近百億。
根據數據來估計,平均每臺iOS設備所下載的應用程式數量高于60個,下載到手機的APP數量日益增加(32個到41個),這樣就相對地也加速了廠商開發APP的速度
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當可供選擇的越多,APP也就越難被注意到,對此,有3種類型的APP是最受消費者青睞的。
1、實用的工具:如天氣預報,交通工具時刻表、圖片剪輯等;
2、打發碎片時間:如游戲、書籍刊物等;
3、社交性:如微博、社交網站等。
善用這3大誘因,再結合自身品牌的優勢,你就能發展出一個讓消費者愿意長期留在他桌面的APP!
三、APP要擊中用戶的痛點
任何一個成功的APP必然能夠擊中用戶的某一個或幾個痛點,但我們該如何準確地找到用戶的痛點呢?
對于這個問題,據了解業內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以競品分析為代表的數據分析方法,比如搜索引擎公司會設置指標,開展搜索,評估搜索結果,從而對用戶需求做出判斷。
另外一種則是“答案在現場”,開發新產品的團隊往往會更多地采用這種方法。
比如一位朋友是做酒店APP的,開發團隊的成員每人每月都有3次公費入住快捷酒店的機會,親身體驗自己開發的產品是否靠譜,客服人員會通過接聽用戶電話以及社交網絡搜索等方式實時收集用戶的反饋,團隊成員甚至會在周末去客戶的酒店做前臺,觀察那些拿著手機到前臺展示訂單的住客究竟是怎樣的狀態。
總之,APP發展時期不同,獲得用戶洞察的方式也會隨之變化。
用戶樣本量較小的初期多采用現場體驗發現的方式,在用戶量級達到一定水平后,則可以通過數據挖掘來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分析,幫店長把握其周邊客戶群體的性質,分析每天有多少人看過他的店,有些人最后沒有預訂是什么原因等等,未來甚至可以據此探索用戶預訂酒店方式的改變。
四、APP該如何留住用戶?
設計APP產品必須學會放棄,通過大而全綁定用戶始終是一種誘惑,但當你想要的東西特別多的時候,得到的就會特別少。
一個優秀的APP產品往往要具備三方面的特點:
性能好,通俗講就是加載速度快。
用戶第一眼就能夠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設計有人情味兒,也就是現在很多人常說的“有愛”。
針對這些特點,我覺得想要做好一個APP,還要有以下3個要點:
1、APP響應速度要快
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APP產品的性能好,用戶無需等待與忍耐,這是判斷一個APP好不好用的重要標準。
微信的性能就相當突出,在網絡環境很差、很多APP都無法打開的情況下,它還能夠使用。
但性能并不是一個純技術層面的問題,也包括策略層面的考慮,開發者需要對速度與效果進行平衡,比如在點擊查看微信的消息時,它總是會進入到消息列表,而不是只顯示單個消息,在我看來,此舉雖然會犧牲一些速度,卻可以使消息的到達率更高。
2、必須學會放棄
通過大而全綁定用戶始終是一種誘惑,但當你想要的東西特別多的時候,得到的就會特別少。
作為在手機等移動終端上使用的APP來說,簡潔很重要,因為設備屏幕空間有限,用戶完成的任務也有限。
但如何理解“簡潔”?它其實是一種合理的整理,飛機駕駛艙里有無數儀表,你能說它不簡潔嗎?它必須那么復雜,所以并不是說少和簡單就是簡潔,我覺得APP的簡潔應該指核心功能非常突出,不核心的功能可以找到,不需要的功能沒有。
3、“有愛”是一個好APP的重要特質
APP總要跟用戶交互,交互過程應當盡量讓人感到愉悅,要做到令人愉悅,就必須認清自己的用戶群體,根據他們的特征喜好不斷增加細節元素。
過去打開地圖,附近的酒店會一下子顯示出來,缺乏特色又十分生硬。后來考慮到我們的核心用戶群體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的QQ皮膚會很花哨,微博模板也個性十足,也就是說,他們追求的是張揚、好玩、酷,于是我們將酒店的顯示方式改成了從天上嘩啦嘩啦掉下來的有趣方式。
五、讓用戶感覺APP是活的
并非所有的用戶流失都是不良的,我們也應該適當的進行用戶管理,有時候還要故意“逼走”一些用戶,“凈化”用戶隊伍。
對于一個APP來說,用戶的下載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下載后的用戶流失是必須面對的問題。據數據顯示:APP產品在下載后三個月內平均會失去76%的用戶,維系用戶確實是個難題。
用戶流失的原因各不相同,常規來說有以下2種:
一種是3分鐘效應,甚至有人說是60秒效應,就是說如果在3分鐘之內用戶無法找到你的亮點,或者說他急需解決的問題你無法解決,就可能會直接把你刪掉,或者無限期打入“冷宮”,這是產品自身的問題,需要做出根本改變。
第二種是用戶確實在某個特定時段沒有需求,比如訂SEO最新動態就不是日常需求,如果APP因為這種原因被擱置,那就需要通過不斷的運營讓用戶在需要的時候想起你。
APP的運營對于維系用戶來說非常重要,業內常說的打榜雖然可能一時有效,但如果后續沒有運營也沒有意義,那么,我們該如何理解運營呢?
它包括產品運營與市場運營兩部分,其本質是建立起產品與用戶的關系,而不能僅僅理解為做活動。
產品運營的方式很多,比如信息推送就是最為常用的,在產品中增添好玩的細節、功能也是一種自我運營,比如我們會時常更換有趣的開機界面,圣誕節時將圖標變成舉小牌子的圣誕老人,目的是讓用戶感覺你的產品一直有人在用心去做,你的APP是活的而不只是冷冰冰的工具。
此外,恰當管理用戶預期也是客戶運營的智慧所在,我們曾拒絕一個人連續給5個人訂5間房的用戶,盡管這并不違背行業規則,但對于APP產品來說,這種情況會讓預訂的驗證程序變得更加復雜,從而影響其他用戶的體驗。
為了讓產品做得更簡潔,寧愿犧牲這類用戶,面對此類需求,我們會實話說自己做不到,或者請用戶多等一段時間,而不是隨便答應改變,為用戶設置一個合理的期望值,在合理限度內為用戶提供盡可能好的使用體驗,這也是打造良好用戶體驗的重要方面。
本文作者:@馬海祥
轉載自:http://www.mahaixiang.cn/App/811.html
難怪看著眼熟
不知道這位馬先生和朱坤是啥關系,文章從第二大段開始基本上和朱坤發布于《中歐商業評論》2013年1月號上題為“一個產品經理的用戶洞察法則”的文章完全一樣了,只是把朱坤相關的具體APP產品名稱隱去了,另外對段落進行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