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菜譜APP的思考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活的品質涉及到了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其中吃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每個人都需要一日三餐。隨著互聯網不斷發展,網上涌現出來很多與“吃”相關的APP。這些APP主要分為三類:
- 第一類是外出就餐APP:主要是各種團購APP,點評類APP,比如美團、百度糯米、大眾點評。
- 第二類是訂餐類APP:主要是外賣類APP,比如美團外賣、餓了么;還有餐廳的專屬APP,比如肯德基宅急送。
- 第三類是菜譜類APP:比如美食杰、下廚房。
在大中城市生活的人們,一般生活節奏較快,加班可能比較多,時間比較緊張。尤其是未婚單身的人們,他們也是前兩類APP的主要用戶群體。他們可能多數是在外就餐、定外賣或是購買速凍食品。長期這樣存在一些問題:
- 可能餐廳和外賣的菜油比較大,不易長期食用;
- 長期這么吃飯沒有一種家的感覺,也不能體會到經過自己辛勤勞動后的這種成就感。
但是現在對于年輕的人們來說,自己做飯存在幾個問題:
- 他們沒有經驗,不會做,這個可以通過上面的菜譜類APP解決
- 可能他們比較忙,沒有時間去菜市場挑選新鮮的食材,而且可能沒有時間處理這些食材。
所以菜譜類APP還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傳統的菜譜類APP的功能主要是告訴用戶做一道菜的食材用料、做法和進行答疑。并且根據這道菜大家的的類別和評分情況等,為大家提供篩選和排序。并且為用戶提供了添加到用戶的菜譜、類似菜品推薦和分享等功能。
但是這種菜譜類APP只是基本解決了用戶不會做菜的問題,但是并沒有解決的很徹底。其中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首先是僅僅提供了簡單的菜做法的圖文可能還不夠。
做飯的時候,邊做飯邊看屏幕并不方便,并且在做飯的過程中,用手上難免有油,用手觸摸屏幕會弄臟屏幕。還有圖文的方式可能也不夠直觀。現在網上也提供了一些做菜的視頻,視頻是更直觀了,但是用戶看一遍視頻就知道做這道菜的全過程,用戶的記憶成本太高,并且在視頻中會對做菜的過程的時間進行壓縮,用戶在不手動暫停的前提下,沒法跟著視頻同步完成。
所以我們應該在圖文菜譜的基礎上,開發做菜步驟導覽功能:
- 用戶先瀏覽一遍菜,并準備好做用到的食材、廚具等。
- 在處理好食材后,用戶點擊開始,APP開始用圖文加語音的方式告訴用戶下一步該做什么。
- APP定時,等到再該進行下一步的時候,還是用圖文加語音的方式告訴用戶。
這樣用戶在做菜的過程中不需要手動滑動屏幕,也不需要看著時間。
第二,在一些生活節奏快的城市,可能人們沒有時間去菜市場采購印象的食材,但是又想享受做菜的過程,可以在菜譜中加入電商,菜譜軟件充當電商的入口。但是更為方便用戶的是,如果在菜譜的詳情頁能夠直接購買這道菜的半成品就更加有吸引力了,但是面向的用戶應該主要的大城市的中青年人群。
由于電商中物流的成本很大,在推廣的時候,應該選擇青年人多、工作忙的小區推廣。并且應該和倉庫合作,因為由于加班等原因,人們下班的時間可能不統一,所以每單單獨送貨的成本高,并且有些食材可能需要冷藏或冷凍。此外,在菜譜軟件中進行菜品展示的時候必然會涉及到餐具等,用戶如果對其感興趣,可能會到淘寶搜索,但是用戶可能不一定能夠準確的搜索到,如果能夠在菜譜軟件中直接購買,就極大的方便了用戶,也帶來了新的贏利點。
第三,在團購類APP、點評類APP和外賣類APP中,一般是通過餐廳這個維度來供用戶進行選擇??赡苡脩粝氤阅车啦耍怯脩舨⒉幌胱约鹤觯膊恢肋@道菜該去哪吃,哪家周邊的飯店有,哪家飯店做的正宗?如果菜譜軟件中,當用戶瀏覽完一道菜,并有想去餐廳吃的想法時,能夠告訴用戶,你周邊哪些飯店能吃到或是所在的城市都哪家飯店做的最正宗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數據比較難建立,但是可以從點評軟件中導入一部分。
于此同時,在菜譜軟件中應該提供不同風格和種類的成套的菜譜,比如適合季節夏天的、適合節日的,適合不同年齡的,適合不同地域的,當用戶想聚餐或宴請的時候,如果覺得自己搭配菜的水平一般或是不知道該吃什么好的時候,可以為用戶提供了很有效的參考。
如果用戶綁定了社交賬號,并給予了相關的權限,那么還可以通過用戶用戶社交賬號中的信息和用戶的過往瀏覽記錄進行菜品的智能推薦,供用戶參考。
本文由 @Richard 原創投稿,并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編輯。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跟我想的一樣,有機會聊聊。
你怎么沒事就寫這個
還需要更精準的解決用戶的需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