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4小時演講中“隱藏”的那些設計邏輯

4 評論 7557 瀏覽 35 收藏 19 分鐘

相信上周大家都已經刷了張小龍的4小時演講,今天再來談這個話題似乎是在“炒冷飯”,但是演講中還有很多精彩的環節都需要去解讀,才能讓大家更好的理解背后沒有提到的設計邏輯。

最近朋友圈被張小龍先生4個小時的演講刷屏,大量粉絲轉發張小龍先生對于微信的設計理念的敘述。的確,張先生對于微信的設計見解特別深刻,但是我覺得在很多精彩環節都需要解說去詳細描述,才能讓大家更好理解背后沒有提到的設計邏輯,也能讓大家別盲從于套用微信的成功經驗。

大家可以認真的了解一下微信的前世今生、當時歷史條件和所處的階段和資源特點。別生硬套用“微信模式”來衡量自己的作品。這對于自身的產品不會有參考價值,盲目效仿反而會帶來巨大危害。在這一點上,產品設計者的獨立思考真的很關鍵。特別是產品這個行業混越久會越發現這種能力能為你排除大多數的風險。

首先越優秀的產品設計者看到的維度就越豐富。

如圖初級設計、中級設計、高級設計師看到同一個問題的時候,大腦中會閃過的層次是斷然不同的。優秀的產品可以從多個角度去論證和思考自己的產品。可能資深產品和初級產品偶爾也會指向同一個結果,但是他們描述和思考的維度千差萬別。總之就是你思考的越豐富,能避免犯更多的錯誤,得出的結論會得到多方面的論證;你思考的越簡單,就難以抓住本質,很容易帶偏產品的方向。

我們今天來解讀張先生的微信產品觀,從微信所在的系統和社交產品屬性還有整個騰訊戰略層面來解讀張先生的過人之處。從中希望大家更客觀看到不同產品特點帶來的競爭能力,也學會真正獨立看待自己的產品。看本質、不盲從、獨立思考。

下面我就選取張小龍先生的演講內容來進行詳細的解讀:

今年是8年,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微信的日登錄量超過10億,這是一個特別大的里程碑,這可能是國內歷史上第一款APP有10億DAU的數量級。做微信的兩個原動力——做最好的工具和讓創造價值的人體現價值。

對于這種處于絕對市場中心地帶的產品往往采用防御性策略,產品的口碑、形象非常重要。它并不需要能顛覆利益鏈條的創新,相反它更希望通過這種持續的維護來保證微信的正常運作。這個時候創造正確的價值觀很重要。

所以微信很早就去掉了“搖一搖“里”約炮屬性,今天你用這個產品都是搖到1000公里之外的用戶,而之前都是附近的人,這種設定本身就非常高明,看起來自廢武功。 但是通過這種方式避免了負面產品事件帶來的影響。比如滴滴司機謀殺事件、百度黑心醫院事件等,都是沒有很好管控帶來的負面結果,而微信的管控能力的確驚人。

百度付費排名這個事件曝光后,很容易沖擊百度產品的公信力,導致相當多的用戶對于百度搜索到的信息都產生明顯信任感下降。這對于一個產品來說,長此以往是非常致命的。百度若不加以重視,將來還會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微信的“搖一搖”:一個完全被弱化的功能。每次開啟都是默認尋找“歌曲”也不是找陌生的人,并且搖到的人也是幾百公里以外的用戶,完全沒有風險。這么笨拙的設計反而是一種高明。避免出現類似百度、滴滴那樣的風險。

有一次我問同事一個問題,PC時代,PV最大的頁面是什么?答案是IE瀏覽器的404頁面。

我問大家,微軟為什么不在這個頁面放廣告呢?同事們回答不出來。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是啊,為什么微軟不在這么大流量的地方放廣告呢?為什么微信不在啟動頁放開屏廣告呢?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微信有8年了。想一想,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時間有多少?你花在最親密的朋友家人身上的時間多,還是你花在微信的時間多?如果微信是一個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愿意花那么多時間給它。那么,我怎么舍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臉上,貼一個廣告呢?你每次見他,都要先看完廣告才能揭開廣告跟他說話。

首先不在出現錯誤的頁面加載廣告是一種聰明的做法,因為當頁面出現問題之后,用戶往往帶著負面的情緒。若這個時候發廣告推送,對企業產品的信任反而起到不良影響。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情感。

那些靠嘩眾取寵、不良手段取得用戶關注的產品和人設往往都會快速崩塌。越是處于核心地帶的產品,越需要考慮人心向背問題。當一個產品做到市場核心位置之時,更不能給大家挑毛病的機會。當你的關注度高,任何一個錯誤的步驟都會被放大,會被對手攻擊。巔峰到深淵距離如此之近。

不加啟動廣告真正的高明之處是每次用戶打開之后都能快速進入聊天頁面,這是一個比較有趣的問題。

如果在啟動頁設置一個廣告招商,一定會有專門人處理這個位置,這可能帶來可觀的現金流。一旦這個位置形成收費,那么就有牽扯更多的利益方來控制這個區域,期待更多用戶可以看到啟動頁廣告。

但是社交這種產品非??粗厮_啟的效率,大部分用戶頻繁開啟微信。App始終會在緩存中保留,后臺默認一直開啟,所以用戶基本看不到啟動頁。如果期待在這里做廣告,那么因為更多利益群體介入,微信的啟動頻率和刷新策略可能會受影響。大多數用戶同樣要頻繁“被開啟”啟動頁。這對于效率極度敏感型的產品用戶體驗反而會造成致命影響。

這里我們要思考的博弈關系:系統、利益鏈條、效率敏感。

我們當時堅持了一個原則就是,一個新的產品沒有獲得一個自然的增長曲線,我們就不應該去推廣它,所以在前5個月里面,我們基本上沒有自己去推廣它,我們只是想看微信這樣一個產品對于用戶有沒有構成吸引力?用戶是否愿意自發傳播它,如果用戶不愿意,我們怎么樣去推廣它也是沒有意義的。

這段時間發生在2011年,實際上是米聊早三個月前就推出了這個功能,而微信三個月后才跟進,在這個過程里,兩家其實都在搶灘登陸,如果微信真這么佛系,很可能造成被米聊偷襲成功。

實際上大家看下圖在整個2011年里微信迭代的速度非???。據馬化騰回憶,晚幾個月米聊就成功了,所以當時騰訊表現出來的能力就是快速的反應作戰能力,再晚幾個月,可能整個騰訊公司都會比較危險,所以這里提到觀點有待進一步思考背后到底在說什么。

并非不發力,而是拼命的做產品,當產品容納能力更強,足夠成熟時快速發力,這種耐心才是最可怕的,而且對于時機的把握極其準確。

我記得從微信2.0開始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曲線,有了一個增長,雖然它還不是很快增長,但是它是自然往上走的。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我們可以去推它了。我們當時特別慶幸做了幾個很正確的決定,第一我們沒有批量導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過用戶手動一個一個挑選。第二,在一個產品還沒有被驗證只能夠產生自然增長的時候,我們沒有去推廣它,把這兩個事情做對,雖然這個時間會花得長一點,但是這樣使得它真正開始起飛的時候,它是很健康的。

從原文來看 ,雖然沒有大肆推廣,但是產品的迭代速度很快,這點來說張先生體現的沉穩還是令人欽佩的。核心功能沒有做準確的時候不輕易發力拓展用戶群體,不然很可能造成不好的產品印象,比如前段時間有一個很火的產品:

ZEPETO 因為大量中國用戶注冊,造成那段時間里訪問體檢很糟糕。往往開啟速度很慢,導致被大量棄用。產品有時像“做人”,建立一個好的印象需要很久,但是如果哪里做的不好,以后在怎么發力想挽回也會很困難。

但我知道短信、郵件,因為是可以不受控地群發的,這帶來的副作用大家都知道。于是想,如果微信提供一種基于訂閱的模式,即避免用戶被騷擾和欺詐,也讓服務可以可控地給需要的人發信息,其實是做一個C端和B端的橋梁。我還記得當時構思得差不多的時候特別興奮,跟Pony發消息說這樣一個機制會多么多么厲害。Pony說垃圾信息怎么辦,我說天然沒有垃圾消息啊。

停留時長讓我聯想到2000年左右,當時互聯網剛起來,流行的一個詞叫眼球經濟。所有的網站目標都是要獲取盡可能多的眼球注意力。所以大家會看到一篇文章被割成很多頁,看了一點點就要翻下一頁,這樣每頁都可以加一個廣告上去,讓它的PV量變高。這種體驗到現在還在延續,以致我們看到一些網頁,還是會有一個點擊展開更多。這個看起來是可以在短期獲得更多用戶的點擊,但我并不認為它是一個好的產品。

一個新生的產品若沒有強大的資源加持,必定需要做一些創新去吸引用戶。一個已經占領市場中心地帶的產品,則思考每一個創新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考慮多個群體的利益,有效加以限制。 微信本身是防御性的產品 ,所以在產品產品創新之前極力防止可能產生錯誤的設計和操作。

用戶其實并不會按照你的內容多少來決定它的時間分配,但我覺得這是很合理的。如果我們非要停留時間更長的話,我們當然有很多辦法來做到這一點。但是這只會讓用戶覺得不爽,因為他的社交效率降低了。如果非要把他半個小時能完成的事情延續到一個小時的話,只能代表效率降低。

用戶體驗VS商業價值,經典的案例和講解。永遠關注產品的核心價值,社交的效率 ,不違背用戶的意愿 ,時刻關注收發信息的效率。每個產品都有生死線,這里對于用戶效率的解讀非常精彩。

小程序的使命是,剛才提到的,讓創造者體現價值和回報。我們的一切都是圍繞著點展開。不能因為擁有流量,我們就要分發流量,要讓小程序來體現這個流量價值,這跟我們自己的原動力是完全不一樣的。

很多人看不懂為什么小程序要去中心化。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話,騰訊自己壟斷了頭部幾個小程序,那就沒有外部的開發者什么事了??雌饋眚v訊可以短期獲利,但這個生態就沒有了。
一個節制的產品,能始終做到和堅持這點,對于一個團隊多么不易,看似一個簡單的堅持。一般的企業,有老板的意圖、有市場的目標、有合作商的加入,很難這么節制。這就是企業文化對于產品的影響。

下面是張小龍提到的十個產品設計原則,我來進一步解讀:

第一個原則是好的產品富有創意,必須是一個創新的東西。

創新對于產品來說是核心價值,如果沒有創新,產品無法在市場贏得機遇。問題是創新如何把控,在今天這個時代大多數的創新都是盲目的,不了解企業情況和市場的創新,反而加速產品的死亡。

第二個原則是好的產品是有用的。

好的產品一定具備真正的社會價值,而不是發明人自己意想的價值。是否真的被用戶需求,是否有目標群體,是否能提升效率,是否能帶來好的用戶體驗,是否能優于競爭對手,都是前期要思考的點。

第三個原則是好的產品是美的。

本能層面上吸引人的,不令人討厭的,別丑人多作怪。然而美確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不同階層、文化層次、地域對于美的感覺不一樣。所以美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并非靜態的概念。

第四個原則是好的產品是容易使用的。

要了解用戶,要注意場景和效率。能提升用戶使用效率和體驗的產品才是合格的。不斷優化來換取更好的用戶體驗。

第五個原則是好的產品是很含蓄不招搖的。

這里提的是三觀要正,但是不招搖要看產品階段。產品前期搶市場的階段“不招搖”很難快速獲取用戶。例如微信早期“搖一搖”“附近的人”都是十分招搖的功能,很吸引用戶使用。但是越到后期三觀要正。處于中心地帶的產品一定要塑造一個正面的形象,因為關注的人多,你稍微出現錯誤,很容易被放大。但是邊緣型的產品的確需要“招搖”,就像陌陌的早期的確定位自己是“約炮神器”,到時到后期慢慢洗白自己。

第六個原則是好的產品是誠實的。

再次說明三觀要正,不誠信的產品都難以走入中心地帶。

第七個原則是好的產品經久不衰,不會隨著時間而過時。

這塊不太容易做到了,每個產品都有生命周期,社會節奏在不停轉變,人的意志也在變。有的產品形態周期長,有的產品形態周期短,沒有經久不衰產品。

第八個原則是好的產品不會放過任何細節。

強烈支持!越是精細化時代越如此,對于細節的認真推敲會真正提升品質感。

第九個原則是它是環保的,不浪費任何資源的。

環保這個詞可能容易被誤讀,但是好的產品的確在合理運用公司資源基本上提出方案的最優解,對資源的消耗會損傷。不浪費資源的確是能力。

第十個原則是盡可能少的設計,或者說少即是多。

這個容易有歧義 ,沒法評論這里的設計指的是哪里,少即是多的產品理念也比較適合信息傳播快速的時代,但是在信息傳播慢時候,少不會是多,人的饑渴感是比較強的。

 

作者:純色,集創堂創始人,公眾號:集創堂

本文由 @純色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PC最大的pv并不是404,而是鎖屏界面或者桌面。
    然后2016年,微軟就已經推出了鎖屏精準廣告,引流到應用市場。

    來自廣東 回復
  2. 優秀的產品都是從多個維度思考的,這點深有體會

    回復
  3. 我的微信號:jichuangtang

    來自上海 回復
  4. 做產品是需要贊揚真善美。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