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款比較叫好的app“黃油相機”的優化建議
在互聯網社交的環境下,或者更直白的說是因為虛榮心的作祟,人們所拍的每一張照片,基本上是在拍之前,就已經想好了,“恩,拍完這張照片,我要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微博”,但其實不管這張照片有沒有人看,他們的目的,除了保存,大多都是用來給別人看的,而不是給自己看的。
以下我列舉幾個用戶場景:
- 我出去旅游了,拍張照片,讓大家都知道我出去旅游了,那我不是專業的攝影師,我拍出來的景色不好看,灰蒙蒙的,我要修一下,讓大家感覺我的旅程多么高大上;
- 我吃了頓飯,這頓飯好貴啊,拍張照片,讓大家都知道我是土豪,最好還能覺得這是我的家常便飯,我拍的美食得加個濾鏡,好像看起來更可口一點;
- 我搞了個自拍,雖然我天生麗質,但沒緣由的單發一張自拍好像有點做作,我要加一點貼紙啊文案啊在上面,好像顯得很文藝的樣子;
……
上面羅里吧嗦一大堆,其實我想說,那么多修圖app當中,我今天要說一個叫做“黃油相機”的app,太細致的功能不一一贅述,僅就某些體驗和功能方面進行思考,是我的個人意見,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
產品現狀:
黃油是一款修圖類軟件,與其他比較側重于濾鏡的app相比,黃油更加側重于文字的編輯及排版,并可以將其他用戶編輯好的圖片作為模板,直接套用在自己的圖片上面。
底部導航分為關注、大家、拍照、賣的及我的幾個模塊,在大家這一頁頂部又再次劃分了次級導航,如下圖所見為作品及用戶:
優:
作品一欄通過上方banner、圖片列表來展示整體布局,其中banner作為流量和廣告,并沒有引起用戶的反感,原因有二:廣告基本與修圖有關,賣的如字體、貼紙等;除廣告外,還穿插類似于修圖課堂、精選圖片等欄目,整體廣告感不強。
劣:
下方的圖片列表內容綜合了人物、美食、景色多種類別,風格綜合了文藝、搞笑、簡約等多種類別,而每位用戶一般都有自己的修圖喜好,設想一個用戶拍了一張風景的圖片,進入app后需要在各類人物及美食內容當中去找、去篩選掉跟自己這張圖不太相關的、風格不太搭調的,難免有點盲人抓蝦,浪費時間。
思考:
挑一張自己喜歡的圖片,就跟買東西一樣,很多女孩買東西,并不是因為真的需要,而是因為這東西讓她“癢”,感覺心癢癢,就會去買了。
我舉個例子,好比你打開一個購物app,呈現到眼前的是各個品牌的名稱和logo,這樣確實分類清晰,但只能激起一部分對品牌有強烈忠實感的用戶;但假如你打開這個app,呈現在眼前的是類似于“氣死閨蜜的透明感妝容”、“懶人必備的10夏日套裝”、“懶人專享:創意好物解救你”、“輕松打造心機小V臉”……這樣的設計和文案既能清晰的告訴用戶我這賣的是什么,又能讓你的用戶感覺“癢”,一癢,離購買就不遠了。
另外,也可以在首頁top導航欄增加“附近”用戶的分享,人們往往對于自己所關心的,和自己身邊的,會產生好奇和瀏覽量;
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說的幾點,我對黃油“大家”板塊做了如下的優化:
首頁切換到用戶一欄,是對一些熱度用戶的關注推薦,上方還有可選擇的微博好友、官方帳號的推薦,如下:
思考:
如果用戶如果不仔細觀察首頁的頂部的“用戶”一欄,可能搞混與底部導航“關注”的關系,容易造成用戶困惑,既然一個是推薦用戶關注,一個是已關注用戶,都是基于關注的功能,可以合并。
在“關注”一欄中,黃油在頂部又區分了“關注”和“動態”,如下圖,關注一欄中,黃油此頁面圖片為限制寬度不限高度的一整張大圖,經常出現整個頁面只顯示一張圖片的情況,會使用戶瀏覽時出現過多向上滑動的操作,造成疲憊;所謂動態,就是自己關注的一些人,他們贊了哪些圖片、收了哪些圖片、他們又關注了哪些人、回復了哪些人,這部分內容本身價值不大,而且容易出現一些“垃圾動態”(如隨意點贊、隨意回復等),造成信息壓力,這些垃圾動態用戶即使看見了,也沒什么意義,還容易涉及被關注人的隱私問題,截圖如下:
解決方案:
合并上方top導航欄的關注與動態,并將推薦關注作為新的導航加入,同時頁面布局進行一定的優化,以便于展示更多內容,另,動態要進行篩選、并不全部展示,詳細如下圖:
小結:
整體來說,黃油還是很文藝的,對于文字編輯的功能的確強大(相對其他修圖類app來說),但是我一般都比較懶,看誰的模板好看,直接拿來就用了,嘻嘻~
歡迎有不同見解的,給我留言,一起討論。
本文由 @奶酪 原創投稿,并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編輯。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小小PM 與我及時溝通、討論~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