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非所得”,交互設計上的坑
“所見即所得”原則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提到過,但是沒有詳細說明。最近筆者在體驗一些產品時,發現很多交互設計上的坑,都可以歸納到“所見非所得”上。接下來,筆者將與大家一起討論:什么是“所見即所得”原則?以及,如何在交互設計上實現“所見即所得”原則?
所見非所得
我們可以首先來看一下“所見非所得”的案例:
上周寄件去北京,在填寫收件人信息時候,發現了一個“智能填寫”的功能很有意思。
所謂“智能填寫”就是OCR識別技術,系統可以識別圖片上的地址,例如:你的收件人地址正好是身份證上的住址,那么你就可以上傳身份證照片,系統直接識別照片上的地址而不需要手動去輸入。
用戶具體的操作流程是:
- 拍攝/上傳照片:點擊“上傳圖片”按鈕,用戶可以選擇拍攝或者上傳相冊里的照片,框選合適的識別區域。
- 系統識別并展示結果:系統會自動識別圖片中的地址信息,并且在輸入框中展示,如果有識別錯誤的地方,用戶可以手動編輯修改。
- 用戶確認:用戶對地址信息確認無誤了,點擊“智能填寫”按鈕,輸入框里的地址信息會自動回填到地址欄。
了解了大致流程,我們來看一下兩款競品。
產品A和B都提供了“智能填寫”的功能,但是在交互設計上存在差異:產品A,當用戶上傳完圖片才會出現“智能填寫”按鈕;產品B是全程展示“智能填寫”按鈕的。
我個人更加偏愛產品A的處理模式,因為當用戶都沒有上傳圖片時,給用戶展示“智能填寫”按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里的“智能填寫”雖然可見,但是不可得,用戶也不能點擊。
當然有人會說,雖然不可點擊,但是展示了也沒什么問題吧?
當然有問題,它會給用戶帶來兩個痛點:
增加了用戶的學習成本:
對于新用戶來說,產品A肯定更加容易上手。因為新用戶一進入這個頁面,只能看到上傳圖片的按鈕,用戶明白了我首先要上傳圖片。
產品B是直接一股腦的把所有選項展示出來,用戶不知道這些選項之間的聯系和操作順序。
阻斷正常操作流程:
給用戶展示了他們本不應該看到的元素,可能會阻斷正常的操作流程。
用戶如果還沒上傳圖片,就點擊“智能填寫”按鈕會直接報錯。而“所傳參數不能為空”,用戶哪里看懂這是什么意思。
之前在火車站取票,前面排隊的大嬸跟我說她的票取不了。我湊過去一看,發現她沒有關閉購買保險的彈框。因為這個彈框沒有蓋住底部“確認打印”按鈕,用戶誤以為還是可以點擊的,導致無法正常完成取票流程。
了解到這些痛點,那么,如何才能在交互設計上實現“所見即所得”原則呢?
我總結了兩個方法:限制和就近。
限制原則
了解限制原則,我們需要回答兩個問題:
1. 為什么要限制
——因為多才要限制。
那多會帶來哪些壞處?
- 內容多,用戶處理不過來;
- 選項多,用戶挑花了眼;
- 時間多,優惠券沒有有限期限制用戶懶得用。
2. 限制什么
——限制用戶與界面交互的觸點。
還是以智能填寫為例,當前界面有三個觸點:上傳圖片按鈕、輸入框、智能填寫按鈕。
這三個觸點分別對應著步驟一、步驟二和步驟三。如果我們在步驟一的階段給用戶提供了步驟三的觸點,保不齊會有用戶嘗試去交互,這樣的無效操作會觸發報錯場景。
所以,當用戶處于一個線性的操作流程中,根據用戶所處的階段,分析用戶可能進行交互操作,提供交互觸點,保證用戶看到的觸點都是可交互的。
罔顧用戶的操作階段,一股腦的把所有觸點都提供給用戶,這樣設計師倒是很省心,但是用戶卻會很糟心。他們需要花時間去判斷和分析每一個觸點的作用,以及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系。這個工作應該由我們代勞,我們來分析用戶處于不同階段所需要的功能觸點。
舉個知乎的例子:
知乎有一個“向知友提問”的功能。但是這個按鈕只會在用戶滑動搜索結果頁3屏后才會出現,因為滑動了3屏,我們可以猜測用戶對當前的搜索結果不滿意,引導用戶去提問。
當然限制原則不僅僅是限制交互觸點,還可以應用到產品邏輯中,幫助用戶解決很多問題。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場景:
公司上線了一款優惠券,用戶點擊“立即領取”按鈕即可領取。但是,有些用戶會被風控判定為了風險等級過高,導致領取失敗。對于這個報錯文案,我們改了好幾版,但是每次都會收到用戶的投訴。
我們無法直接告訴用戶,你是因為風險等級過高導致無法領取,因為用戶風險等級過高是因為開通了某項業務。而當時開通的時候,我們并未告知開通后會被判定為高風險用戶。
所以,為了不必要的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判斷前置,如果判斷用戶為高風險用戶的話,那么就直接不展示該優惠券。
就近原則
從上面的闡述中,我們可以發現:“所見即所得”原則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節省用戶的操作時間,提升產品易用性。
廣義的操作時間還應該包括了用戶對于反饋的感知時間,因為只有充分理解系統反饋的信息才能進行進一步的操作。
如何幫助用戶快速的消化反饋的信息呢?
因為反饋是系統對于用戶操作的回應,那么,我們可以讓操作和反饋盡量的貼近一點,這就是就近原則。
就近原則可以分為兩類:位置就近和形式就近。
1. 位置就近
所見即所得,這里的“所見”即:代表著用戶的視線。
而用戶的視線總是停留在上一個交互觸點附近。
例如:還是寄件的場景,要填寫發件人信息,我懶得重新填寫一遍地址,正好看到輸入框右邊有一個附近地址的功能。
我點了一下,沒有反應,又點了幾下才發現底部出現了一個“附近地址”的列表。
這里的交互觸點是“附近地址”的文字鏈接,我的視線也是停留在附近,沒有注意到下拉列表已經出現在底部——操作和反饋完全不在同一視覺區域。
2. 形式就近
形式就近,這里的形式特指反饋形式。
目前最通用的反饋方式是彈框,彈框的弊端也就恰恰在于它的“通用”上。
所有類型的反饋都可以用彈框來承載,用戶無法立刻感知到彈框所傳遞內容是什么。既然反饋是系統對于用戶操作的回應,而用戶操作又是一個個交互觸點所觸發的。如果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觸點自身形態的變化,來完成信息的傳遞,用戶感知起來會更加容易。
舉個例子:用戶在輸入登錄密碼的時候,其觸點是輸入框。當用戶密碼輸入錯誤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抖動輸入框的方式告知用戶輸入錯誤。
這里抖動是現實生活中“搖頭”的映射——我們都知道搖頭代表著否定的意思,用戶不用看到彈框上的“密碼錯誤”幾個字也能明白密碼輸錯了。
總結
以上,就是我對交互設計中“所見即所得”原則的總結和分析,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歡迎留言。
#專欄作家#
王M爭(微信公眾號:王M爭),人人都是經理專欄作家,資深互聯網人。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提出抖動彈框的這個人是個鬼才啊!
所謂“智能填寫”就是OCR識別技術,系統可以識別圖片上的地址,例如:你的收件人地址正好是身份證上的住址,那么你就可以上傳身份證照片,系統直接識別照片上的地址而不需要手動去輸入。
你對智能填寫的功能都理解錯了。開頭理解已經錯了,后面就別提了。
用戶不會去理解什么是就“智能填寫”技術,用戶眼睛看到了這個按鈕,就會去點,但是點了卻沒有達到普通用戶心理預期的效果。
我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作者要去做界面交互優化,首先要先正確理解功能的使用流程。
曲解了一個功能的用法流程,做的交互優化方向就不對。
我經常都是地址輸入框復制內容后,點擊智能填寫,很少用拍照,所以按鈕是需要的。
我覺得這個是主要場景
可以參考最新的 順豐速運+ 小程序對于個人地址的添加過程。拍圖片是一般是收藏過得圖片上有地址信息,而去復制內容后,右下角才有識別按鈕,點擊后自動分解到省市區,比較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