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性vs資訊建筑(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0 評論 2034 瀏覽 4 收藏 18 分鐘

UCDChina編輯注:這篇文章原文為繁體,我們簡單翻譯成了簡體中文的,或有誤差,請以原文為準。

摘要:

良好可用性的網站的目標就是協助使用者去尋找他們想要的資料,如前所述,使用者經驗是可用性的基礎,而「資訊建筑」(Information-Architecture)則是在執行上的工具。在一般人的認知里,資訊是屬于科技、文化的領域,建筑則是屬于土木、工程、與設計的領域,當兩者結合成在 一起時,相信很多人會覺得納悶,什么是「資訊建筑」呢?

英國文學家Samuel Johnson(1709-1784)曾說過:「知識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們已經吸收為己有的,另外一種是我們知道該去那里尋找的?!梗↘nowledge is of two kinds: we know a subject ourselves, or we know where we can find information upon it.)

良好可用性的網站的目標就是協助使用者去尋找他們想要的資料,如前所述,使用者經驗是可用性的基礎,而「資訊建筑」(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則是在執行上的工具。在一般人的認知里,資訊是屬于科技、文化的領域,建筑則是屬于土木、工程、與設計的領域,當兩者結合成在 一起時,相信很多人會覺得納悶,什么是「資訊建筑」呢?

資訊建筑其實就是建構、組織資訊的「工程」,在網路方面來說,資訊建筑指的是將資訊系統化地分門別類后,以適合的介面設計讓使用者順利得到這些資 訊,以下僅就幾個方面做粗略的探討。

基本概念:以簡單易懂的表現方式來達成一貫性

資訊建筑是可用性的執行工具,其最基本的就是在于維持一貫性及簡單易懂兩個要求。

一貫性(或整體性)是網站資訊建筑、亦是可用性的最高準則,指的是網站不論是在版面、內容、導覽方式等方面上都具有一致、整體的設計。良好的一貫性 就像一部設計良好的電梯,當我們按下一樓的按鈕,我們知道門打開時會是一樓,而不會在我們按了一樓后,結果門打開時卻發現我們被送到了非州某個荒野,當使 用者可以預期網站的各種反應時,他們在我們的網站里瀏覽時就會愈覺得安全也愈有in control的感覺,成功的網站是將主控權交給使用者,而不是緊緊地握在手上企圖控制使用者瀏覽的自由。

除了一貫性之外,資訊建筑的好壞亦取決于網站是否簡單易懂,版面設計太過艱深、內容架構不清楚、導覽方式是否符合使用者的思考邏輯,都會影響到使用 者在瀏覽網站時的反應。

對有心從事電子商務的網站來說,簡單易懂更是重要,網站里商品的位置架構、搜尋功能及展現的方式,都必須讓網友能夠一目了然,網路上的購物行為和現 實生活不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到百貨公司買東西,即使一時間找不到想要的東西,多半我們還是會選擇繼續在店里尋找,因為要離開再去別家百貨公司比較之下更 為麻煩,但是在網路上卻不一樣,當使用者一覺得這個網站不好用、找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結帳手續繁雜,彈指之間就可以到五、六家不同的網站去繼續完成他們 的購物行為。根據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一份報告指出,有超過65%的網友在將商品放入購物車后,沒有完成結帳手續就離開,約略估計網站損失了約一百五十億美金的生意!

因此網站應該強化產品搜尋功能、歸類與顯示方式,并且簡化結帳的步驟,只要能盡量減少使用者思考的機會(思考如何使用該網站的介面,或思考是否真的 需要購買某產品) ,交易成功的機率就愈大,如Amazon.com的One-Click Checkout就是簡化設計下的產物,它將結帳的步驟縮減到點一下滑鼠即完成,省去每次訂購都要重新輸入地址、電話、信用卡號等繁瑣步驟。

組織網站資訊

網站最重要的構成單元就是內容,也就是資訊,當數量龐大的資訊聚集在一個網站時,要如何地去規劃分析這些資訊,讓使用者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得,是所有 的網站經營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首先是資訊的分類問題,現在有太多的網站上的資訊是依照該公司企業的內部架構來分類,而不是依照使用者的行為與造訪動機來分類,分類的方法有許多種 方法可循,如一般的任務分析(使用者來訪一定有特定目標存在,此種方法是設定了某種目標后,分析使用者會經由何種路徑去達成它),或是網站經營者可以將網 站中所有要放的資訊都寫在一張一張的卡片上,交給可能的使用者請他們去歸類,網站經營者可以訂定類別名稱,也可以交由使用者去自創,將卡片收回后,看看多 數使用者會如何歸類網站的資料,就可以以此為依據設計出更符合使用者認知的資訊組織系統。

使用者介面

在資訊具備良好的組織架構后,網站可以開始進行使用者介面的設計來輔助使用者獲取資訊,一般人常會將使用者介面的設計(User Interface Design)和繪圖設計(Graphic Design)混為一談,事實上兩者是截然不同的,繪圖設計是著重于美觀、藝術方面,設計者通常需要俱備美術背景、設計概念,懂得操作如Adobe Photoshop、Photo Impact、Corel Draw等繪圖軟體,而使用者介面設計則是著重功能性與易用性(Ease of Use),設計者需要俱備良好的HCI基礎。良好的使用者介面須要以上兩者的合作,但是其順序必定是在完成了功能方面需求后才來進行美化的工作。

良好的使用者介面必須俱備以下幾點:

  1. 決定資訊內容的范圍。
  2. 分辨資訊的重點、主旨。
  3. 選擇合適的媒介來呈現。
  4. 注意不同媒介使用方式的協調性。
  5. 提供互動的機會。

總而言之,使用者介面是以使用的方便性為主,美化為輔,并且透過適當的媒介來傳達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資訊。

網站導覽流程

使用者在網站上瀏覽時,最常問三個問題:

  • 我在那兒?
  • 我該往那兒去?
  • 我去過那兒了?

網站的導覽方式決定了以上三個問題的答案。導覽方式的設計牽涉到針對使用者所進行的任務分析(Task Analysis),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網站在設計之前,可以組織一群可能的使用者,交給他們一個任務目標(例如買一本書)和一些路徑項目(如登入、搜尋 書籍、填寫訂單、送出等),觀察使用者如何將項目排序以達到目標。

良好的網站導覽應該是「透明」的,它的意思是使用者能夠自由地在網站中來去,但是不需要經過一層一層的固定的順序,也就是說瀏覽方式不應只是依據線 性流程來安排,可以使用平行或是互動的方式輔助,例如類似Windows功能表式的導覽方式,「聯合新聞網」的新聞選項就是采用此種延展的方式,讓使用者 在每一頁都可以很方便地看到整個網站的所有新聞,而不需要依循「首頁」>「地方新聞」>「北市」>「某新聞」的順序。

一個良好的網站瀏覽設計應該包含以下幾點:

  1. 符合使用者經驗:以使用者為中心,采用現行標準做為范本,使用者絕大部份的時間都花在瀏覽別人的網站,大家怎 么做,我們就怎么做。
  2. 易學易懂:相互連結不復雜、文字說明直接了當、圖示涵義清楚,讓使用者能夠快速上手,不需要參考任 何輔助工具就會使用。
  3. 省時省事:采用最符合網站類型、架構,及使用者目標與網站架構的連結方式,讓使用者能以最快速、最 簡單的方法找到他們想要的資料。
  4. 一貫性:網站的整體導覽方式標準化、固定化,例如不要用開啟新視窗等非標準化的功能,因為會造成使 用者的困擾與不信任感。
  5. 架構清楚:在英文里稱之為「面包屑型」(breadcrumbs)的連結方式,筆者個人喜歡稱之為 「足跡型」,因為它指的是以足跡地方式呈現使用者走過的路徑,或是以層層漸進的方式呈現該網頁位于整個網站架構中的那一部份,它的主要用途有三種:
    • 提供使用者關于整個網站架構的簡單資訊。
    • 當使用者循序漸進地到達某一頁時,可以快速地經由此種連結方式回到原處。
    • 讓使用者可以快速回到上一層,像在購物網頁中,使用者到了某一頁發現東西不完全是他們想要的,他就可以回到上一層去尋找類似產品,此點 有點類似瀏覽器里的Back功能,只不過Back是更上一層的跨站式連結。

    沒有架構型的導覽方式會讓網頁成為孤兒,因為有時使用者會經由搜尋引擎或書簽直接進入網站的某個部份,他們將無法得知該網頁是在整個架構中的那一部 份,而造成他們卡在那一頁動彈不得。

  6. 多重而適度的連結:永遠不要只提供一種導覽方式,雖然說在單行道上比較不會撞車,但是要記得,一但我們在單行道 上走錯路就很難回頭,例如當使用者是經過搜尋功能來到網站中某個位置時,通常不是直接落在他們真正在找尋的資料上,不過也相去不遠,因此設計者應該提供相 關資料的互相連結,讓使用者在發現資料并不完全是他們想要的時候,可以迅速找到其他符合的資料。例如使用者選擇了某產品后,覺得該產品價格過高,這時如果在該產品旁列出其他類似但價格較低的產品,使用者就可以很方便地連結過去。

    但是也不能過度,很多網站經營者都覺得自己的網站里每一項資料都很有價值,因此深怕使用者沒有看到,于是就造成在網站的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地列出所有 的項目,但是說實在的,一個小小的螢光幕上能夠放置多少資訊?除了連結之外,還有一堆裝飾用的圖片、動畫等等,扣除這些,使用者真正關心的內容還剩多少? (試想如果Amazon.com或Yahoo把它們所有的分類項都列在同一頁,會是多么的「壯觀」?)

    沒有理由把一個網站所有的連結放在每一頁上,當使用者在某個網站買音樂CD時,他不須要知道這個網站的電腦產品有多少特價或是它的書有多少種分類。 針對使用者所進行的任務分析,加上系統化地分類資訊有助設計者決定那些連結是有必要出現在每一頁,有那些是只要出現在某些網頁就行了。

  7. 提供Feedback與幫助的機會:最容易讓使用者感到沮喪的是遇到困難時求援無門,必須適時提供輔助工具,例 如線上解答、FAQ、或二十四小時的客服專線。網站制作流程
    階段 問題 說明
    確定網站目標 網站的主要目標是什么?短程和長程目標是?網站的吸引力在那里? 首先要確定網站的屬性與目標,并且定出各項目標的優先順序。
    市場分析 訴求對象是些什么人?競爭者是誰?使用者的可能行為模式是什么? 分析訴求對象及競爭對手,以使用者的身份到競爭對手網站上進行模擬,以分析其優劣之處。
    確定內容及功能 需要提供那些服務?內容的深度廣度是否充足?功能的方便性?使用者會如何分類?各項功能服務的優先順序為何? 依據使用者的需求,決定網站提供服務與內容的范圍,并且研究資料的分類,及確立網站的架構。同時,有時候會在上市時間 (Time to Market)的壓力下,需要定出各項服務的優先順序,以隨著網站的擴張分批推出。
    導覽方式與使用者介面設計 網路上的標準在那里?網站的屬性是否適合?是否不復雜?是否能夠輕松上手?介面是否友善? 依據使用者經驗找出適合網站的導覽方式與使用者介面。
    撰寫程式 不同版本瀏覽器能否相容? 撰寫程式必須注意到版本的相容性與執行效能。
    可用性測試 各項功能是否運作正常?是否有嚴重問題產生?是否能夠跨平臺(Cross-platform)? 可用性測試是整個設計環結最重要的一部份,因為網站能否生存就在于是否俱備良好的可用性,進行嚴謹的測試有助于及早發現 問題并改善,資料顯示網站經過可用性的測試后可提升至少百分之五十的可用性。
    版面設計 畫面是否吸引人?是否采行非標準化的科技?頁面是否能快速讀???采用設計是否淺顯易懂? 這時才是開始用到網頁設計師的時候,有些人會覺得太遲了點,但是事實上如果太早就開始進行畫面的美化,一但出了差錯,修 改的成本與時間一定會非常龐大。
    可用性測試 使用者介面是否受到影響?是加分還是減分? 版面設計完成后還必須進行一次可用性測試,以確定是否有新的問題因為畫面元素增加而產生。
    正式上線 是否有緩沖期?有無危機處理機制? 網站上線并不是結束,而是真正的考驗的開始。
    觀察期 有無意料外的狀況發生? 在網站正式上線后,必須密切觀察網站使用情形一個月至兩個月,因為很多問題都會在這一段時間內出現。
    維護期 網站記錄有無異常?伺服器是否穩定?安全管理是否周全? 分析網站記錄(Log)有無任何異常狀況(如404、511等錯誤訊息),或是安全管理上有無漏洞,以期能在狀況發生時 能夠及時解決。

源地址:http://www.ou-online.com/……m/blog/?p=768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