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視頻動態”功能,為何刷不出存在感?

1 評論 7439 瀏覽 24 收藏 12 分鐘

2018年微信推出的「視頻動態」(Time Capsules ),對標的是Instagram 的 「Story」?功能,但為何「Story」 可以成功,而「視頻動態」卻一直平平無奇?

眾所周知,微信在2018年底推出「視頻動態」(Time Capsules )功能,但是貌似這個功能用大家用的并不多,我們也很難看到周圍的人經常用這個功能。

「視頻動態」(Time Capsules )對標的是Instagram 的 「Story」?功能,兩者在功能效果和初衷上沒有太大差異,但是為何Instagram 的「Story」 可以成功而「視頻動態」(Time Capsules )用的不多,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尷尬的境地呢?

分析產品時需要從用戶、市場、產品本身、競品等多個層面分析,從每一個層面我們都能分析出一堆原因,比如從用戶層面,你可以說 00 后都在用QQ,微信的這些 80、90后用戶都懶得發朋友圈了;你也可以說微信里的聯系人大家太熟了,想一個合適地人設太傷腦筋,「視頻動態」 (以下簡稱「Story」 這個功能不適合偏內斂的東方人等等眾多因素。

在這里我們僅從產品功能這個角度分析,而且只從 「Story」?展示入口的角度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由于工作原因需要經常刷下Instagram,這里對照Instagram 的「Story」分析一下微信展示「視頻動態」的入口功能設計。

實際上Instagram?的Story 功能也是copy 了Snapchat 的創意,但為什么要分析Instagram 而不是 Snapchat 的 「Story」?呢,因為Instagram?的Story 屬于后來居上,「Story」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Snapchat,可以說做做得非常成功非常成功了。而且,微信的story 也屬于后續推出的功能,兩者更有可比性。

在沒有推出Story 功能之前,Instagram 更像一個圖片博客,社交屬性較為弱,其推動了多年的DM 功能始終沒有什么起色。在推出「Story」功能后Instagram 社交屬性更強了,因為「Story」的內容特點是個人的生活化內容,非常隨意,非正式,反正看過就消失了,沒看過24小時后也會消失,大家發的沒有壓力。內容一旦隨意就親民,各種社交交互就來了。

可以說Story 功能的推出,極大地提升了Instagram 的用戶留存。

Instagram 的「Story」入口是如何設計的?

入口一:首頁頂部

首頁navigation bar 下面信息流上面,用紅紫漸變色線圈圈起來的頭像,非常顯眼。

這個入口的設計可以說是「Story」與 Instagram 自身產品完美融合的典范(當然作為一個家族的Facebook也是這樣的),這與早期Snapchat 的「Story」入口完全不同。

其實說是 Instagram原創我倒覺得也不是,記得Tinder 的新的匹配對象也是以橫排圓圈的方式出現在聊天列表頁面,但是肯定比Instagram 這個「Story」要早。

仔細查看這個入口你會發現,這個入口包含這些元素:

  • 自己的頭像:  頭像上有個?,很明確告訴你你可以點擊自己的頭像發「Story」
  • 關注者的頭像:沒有看過的「Story」頭像加了紅紫漸變的圓圈,在白的底色背景上非常明顯,看過的「Story」 返回到首頁后這個圓圈會消失,應用退出到后臺再打開后,看過的人的頭像也會直接從這個新發「Story」列表里移除。
  • 關注者名字: 方便瀏覽者識別
  • 直播圖標: 在Instagram 看來,直播應該是實時「Story」,所以現在放在這里了
  • 首頁而且是頂部的的黃金位置,為用戶提供了發現和發布Instagram 「Story」?的絕佳入口,而且輔之動效UI, 點擊率非常高。

為何微信的 「視頻動態」 沒有存在感

入口二:信息流

雖然首頁頂部區域可以滑動,但是滑動起來太累,未必能夠看到所有發「Story」的用戶,如果只關注了幾十上百個用戶倒是還好,但Instagram 上大家關注的用戶是成千上萬的,所以首頁這個入口是遠遠不夠的。

在信息流中,如果某個用戶發了「Story」,那么他的頭像也會被紅圈圈起來,這時點擊頭像即播放「Story」了。因為信息流的流量最大,所以這個入口可以極大的提升「Story」的閱讀量。

為何微信的 「視頻動態」 沒有存在感

入口三:個人主頁頭像

打開某人的個人主頁后,如果此人24小時內發過「Story」那么他的頭像也將會被紅色圈圈住,而且進入這個頁面的時候圈會有一個動畫提示,也是非常明顯。同樣點擊頭像即可觀看此人發布的「Story」。

為何微信的 「視頻動態」 沒有存在感

入口四:動態列表用戶頭像

動態里面顯示的是你關注的用戶最近發了什么圖片或者贊了哪些圖片,以及誰贊了/評論了你的圖片或者誰關注了你。用戶對于誰關注了你,贊或者評論了你比較在意,所以這個頁面的點擊率也非常高。 「Story」在這個頁面的入口跟信息流中的一樣,也是將頭像用彩色圓圈圈起來。

為何微信的 「視頻動態」 沒有存在感

其他入口:搜索、DM、粉絲、關注等列表中頭像

這些頁面用戶使用頻率沒有簽名提到的三種那么多,但是也是遵循了Instagram 的邏輯,有頭像的地方就加上圓圈,表明該用戶發了「Story」。

為何微信的 「視頻動態」 沒有存在感

總結下來,Instagram「Story」視頻瀏覽入口主要是在用戶的頭像上增加紅紫漸變的圓圈,然后在不同的位置進行展示,包括首頁頂端、信息流、個人主頁、動態頁、各種列表頁。

Instagram 「Story」的發布入口也比較明顯,首頁頂部兩個入口,底部中間tab 既能發post 也可以發「Story」入口非常明顯,這里并不對發布入口做深入探討。

微信的視頻動態的有哪些展示入口呢?

入口一:朋友圈列表頂部

如果好友發布視頻動態后,在朋友圈列表頂部會有一個提示,提示的樣式上 視頻動態+ 頭像(多人還有數量),設計非常中規中矩,但識別性也夠強,進入朋友圈頁面也是一眼能看到。然而從UI 角度,這種設計讓人點擊的欲望不是太強。而且點開進入后又是一個視頻列表,需要再次點擊視頻才能觀看,這比Instagram 「Story」 的點擊即播放的交互設計還是多了兩步。

為何微信的 「視頻動態」 沒有存在感

入口二:朋友圈列表中用戶頭像

朋友圈用戶的頭像上會有一個藍色的圓圈,這個圓圈代表用戶發布了「Story」,點擊這個用戶的頭像跳轉到用戶主頁,然后下拉才能看到這個視頻。

而且從UI交互的角度來看,個人主頁頂部的這個視頻預覽縮略圖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這個人的主頁banner圖,瀏覽視頻的引導方式是文字,文字在圖片上非常不明顯,而且是手勢下啦的操作方式,總歸沒有點點來的方便,個人認為這個主頁的入口設計真的并不友好。

其他入口:聊天窗口頂部、通訊錄列表頭像、朋友圈評論頭像等等

雖然微信號稱為「視頻動態」提供了8個入口,但是這些入口也都是非高頻入口,而且入口位置并非固定不變。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大家看到他人發布微信「Story」主要還是從朋友圈這個入口,其他的入口太深,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非常不利于用戶習慣的養成。

微信「Story」發布的入口在最后一個tab, 兩種方式打開攝像頭,一種是點擊右上角的相機按鈕,另一種是下拉,然后再點擊拍攝那個文字按鈕。對比Instagram 我們也可以看出拍攝也是比Instagram多了一步。

總結

通過上面對兩個產品的「Story」展示入口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微信「Story」的入口更深,交互更復雜,UI更粗糙。這里并不是想說微信的「Story」的展示入口設計有多糟糕,畢竟微信會從自己產品的角度思考。但是作為一個社交屬性的功能,入口太深,路徑太長,會降低「視頻動態」的瀏覽量,自然也降低了互動頻率。發完沒有任何反饋,而分享之后的社交反饋其實才是這個功能的關鍵。初衷是想要無壓力的展示真實的自我,但如果沒有了社交反饋,發視頻漸漸成為了一種無效的分享行為,久而久之用的人也就更少了。

如果在微信朋友圈列表頂部推出類似Instagram 的首頁「Story」的功能,點擊頭像直接就可以查看這個人的「Story」,是不是會增加「視頻動態」視頻瀏覽量和冒泡互動頻率呢?如果當用戶發朋友圈視頻時提供一個同步發送到「視頻動態」的選項是不是也會增加「視頻動態」的發布數量呢?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文中圖片來自Instagram @snowbabyq @photo_boiko @hectorsamuelperez

 

作者:Andrea,微信:happyxiaobaixiang,出海應用產品經理

本文由 @Andrea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個人是它剛上線時候玩了一次,朋友圈看別人也跟風玩了一次,后來沒人玩了;大家發的也沒人去看,朋友圈那個視頻提示也是看著很煩,每次要點進去才能清空?,F在微信都佛系社交了,誰會去玩這個,現在國人發短視頻的不多數是炫富,或者段子的嗎?記錄生活的都不想給別人看見的。當然,這所有的只是本人片面的想法 :mrgreen:

    來自湖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