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說明書”,用戶喜歡容易上手的產品
不用看說明書就會使用的產品,用戶喜歡嗎?肯定喜歡啊!一款能讓用戶滿意的產品,設計一定是便于用戶使用的。這在我們看來是非常簡單的道理,但是,產品設計師們卻常常反其道而行之。所以,說到底啊,產品設計還是要多站在用戶角度。
在整個設計界,我們經常從嘲笑產品裝配說明中得到樂趣——特別是那些來自宜家的扁平包裝產品。
不過,我最近經歷了一些關于產品說明和產品設計的不同的啟示。
通常情況下,我們必須按照工廠的想法來裝配產品……
當我終于找了一個水管工來更換樓上浴缸滴水的水龍頭時,我趁機更新了一些其他的配件,包括一個帶軟管的新的淋浴器/噴霧器。包裹送到后,我把它拿到浴室,毫不費力地打開盒子,發(fā)現所有產品的零件都被裝在一個小袋子里。
典型的情況是:我們必須按照工廠的想法來組裝產品——把所有的小五金部件裝在一個或兩個袋子里,充其量是一張說明單,幫助我們了解哪種螺絲是什么。
但這個產品不是,相反的,每個袋子只包括屬于某個特定硬件部件的部件,例如:軟管兩端的墊圈位于軟管袋中。
本產品的設計是為了確保用戶對其裝配的內在理解。
我成功地組裝了整個東西,根本沒看說明書,這是因為制造商設計了易于裝配的產品。
我要連接軟管兩個供應托架和魔杖,但是我認為沒有必要查看任何指示。即使不看,我也不會裝配錯誤,因為在兩端的線程是非常不同的,不會有第二次猜測。
除了通過一些嘗試和錯誤來匹配線程之外,我又能通過什么方式知道軟管的哪一端去了呢?
——墻壁上的連接與它所安裝的支架相匹配,并且有一個需要扳手才能擰緊的矮胖螺母。作為魔杖一端的一部分的錐形部件與淋浴頭具有相同的拋光效果,并且與魔杖的角度相匹配。
本產品的設計是為了確保用戶對其裝配的內在理解。
我成功地組裝了整個東西,根本沒看說明書。
說明出了什么問題?
內在理解是重要的,因為沒有人會真正閱讀指令。
沒有人閱讀說明書,這不僅僅是無聊的哀嘆。我們都知道,典型的用戶會瀏覽和跳過我們認為他們應該想讀的數字內容的很大一部分——比如在產品詳細信息頁面上。
在設計時,應該假設用戶應該能夠理解用戶界面(如果沒有文本)。
用戶很少閱讀標簽和錯誤信息,所以在設計用戶界面時,我總是從這樣一個假設開始設計:如果沒有文本,用戶應該能夠理解用戶界面。
為什么呢?
這些典型的交互系統(tǒng),我的意思是:用戶希望滾動,手勢,作出選擇,并點擊或按按鈕。
用戶期望交互,但是指令并不是他們與之交互的項、對象或控件。
為什么要讓他們用他們的腦力來理解指令,并將它們與用戶界面中的適當元素相關聯呢?
例如:有一些應用程序可以阻止用戶在點擊他們所描述的功能之前,繼續(xù)下一步。這些人試圖將指令與相應的動作聯系起來,而只是強調了這兩種理解模式之間的不和諧。
使用戶界面文本變得有用、具有上下文和相關
當測試新的應用程序或網站時,我們可以追蹤到許多可用性問題的系統(tǒng)行為與用戶的心理模型不匹配。
這種情況經常發(fā)生,是因為我們已經對一個數字系統(tǒng)的結構和行為做出了決策,這些結構和行為與數據結構或后臺進程的實際工作方式不匹配。
你必須解釋任何不屬于產品的部分,確保你這樣做的方式,以確保人們能夠找到信息。
我們試圖通過解釋來消除這種差異,但在這種情況下解釋不起作用。
不只是因為人們不閱讀,而是因為產品團隊太接近他們的產品,所以默認使用行話。用戶常常誤解或忽略與功能沒有緊密耦合的標簽和指令。
然而,標簽和簡單的解釋,如提示文本,可以填補任何差距。用戶的理解,加強他們的期望,并向用戶保證他們正在采取正確的行動。
當我們正確使用時,漢堡包菜單圖標就會起作用。類似地,當用戶有問題時,他們會尋找更多的信息。所以,給他們有用的,易于使用的,易于理解的信息。
雖然我總是試圖設計一些簡單有效的系統(tǒng),而不需要幫助主題中的信息,但是在您的設計中,您根本不能為數字體驗解決某些問題。用戶必須按下按鈕,在其他系統(tǒng)上工作,為東西付費,更新和升級。
讓我們考慮另一個家庭實物產品:不久以前,商店-真空?在我的工作間里,我需要一個新的袋子。真空被貼上了標簽,但他們都吹捧它的特點和品牌,提供了一些規(guī)范,并提供了一些警告。但是,這些標簽沒有一個告訴用戶購買什么類型的替代袋。
你必須解釋任何不屬于產品的部分,你只有這樣做,才能確保人們能夠找到信息。這些信息應該是上下文相關的,并且緊挨著功能。幫助部分不是上下文的,因此是無效的,而問答集比無用更糟糕。
可以還是取消?
從網站或移動應用程序斷開說明的是什么?你怎么能解決這樣的問題?
讓我們從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開始。
人們依賴的是動覺記憶而不閱讀,所以他們最可能會點擊他們期望的位置的按鈕,而不去閱讀他們的標簽。
對話框是眾所周知的糟糕的信息顯示方式,但是盡管至少十年來,在設計人員不應該做的事情列表中名列前茅,我們仍然看到了到處都是壞的例子。
圖1顯示了一個典型的糟糕確認對話框,在這個對話框中,標題描述了內容以更詳細的方式解釋的條件,然后動作按鈕為用戶提供了兩個選擇。
圖1-A通常是錯誤的確認對話框
用戶在確認對話框中遇到的典型問題包括:
- 標題中的行話。
- 在描述的開始部分重復標題文本所以用戶不需要瀏覽它,實現提供不同的數據和停止讀取。
- 防止用戶將內容與流程和上下文關聯的不一致的術語。
- 冗長的標題和描述。
- 模糊的信息,如:“文件將被刪除”,而不包括文件名,以便那些真正閱讀的人可以得到他們需要的信息。
- 與當前任務或條件不相關的一般按鈕標簽,因此要求用戶閱讀和解釋詳細的說明。
- 與整個任務沖突的按鈕標簽——例如:在一個確認對話框中使用默認按鈕標簽OK和Cancel,該對話框允許用戶取消正在進行的進程,其中的是OK按鈕而不是Cancel按鈕,執(zhí)行取消功能。
不反映用戶期望或與應用程序的其馀部分不一致的按鈕放置 ,例如:一旦用戶熟悉了單擊右邊的按鈕繼續(xù),將確定放在左邊。
記住,人們依靠的是動覺記憶而不是閱讀,所以他們很可能會點擊那些位于他們預期位置的按鈕,而沒有閱讀他們的標簽。
盡管使用確認對話框通常是不合適的,但是設計一個好的對話框是很容易的。
一定要遵守以下準則:
- 將標題設為問句,以問號結尾。用戶可以通過點擊與特定動作相對應的標記清楚的按鈕來回答這個問題。你是在邀請用戶做決定,而不僅僅是通知或責罵用戶。提問會引起更多的審查,因此用戶更有可能閱讀信息。
- 保持短語簡短,并以關鍵信息引導。人們?yōu)g覽的時間比閱讀的要多,所以他們閱讀任何短語的頭幾個單詞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 使用平易的措辭。然而,如果你確實使用品牌或技術文本,使用的術語與產品的其他部分相同。
- 要具體,提供背景。不確定或擔心流程的用戶通常會閱讀消息文本,因此提供特定信息,比如:文件名、位置、源和目的地,并且總是提供結果或結果的清晰描述。
- 避免歧義。如果用戶會誤讀文本嗎?他們會。添加指令永遠不會修復含糊的按鈕標簽,因此彌補核心問題并修改標簽文本。
- 確保按鈕的順序與整個應用程序的順序一致。
圖2-更好的確認對話框設計
露而不述
在軟件中實現的許多流程都遵循壞的、舊的或不透明的方法。
例如:在紙張時代,有人在一個窗口或通過郵件提交了一個表單。然后,他只是等待,并希望一切都得到解決。
好的交互系統(tǒng)不應該讓用戶產生疑問。當用戶對流程的工作方式有信心時,他們會更快樂,你會更容易使用,同時減少顧客關懷電話和降低成本。
當用戶加載新軟件或同步配置備份時,請使用已連接的藍牙設備((物聯網)設備,許多簡單明了的術語,如上傳和下載可能會變得模糊。實際上,甚至像設備這樣的基本術語也會很快變得很麻煩。
因此,與其解釋或假設用戶將得到培訓或閱讀幫助,不如描述將會發(fā)生什么,如圖3所示:
圖3-解釋過程的圖
用戶可以看到將要發(fā)生的一切。
這個圖表顯示了整個過程中的步驟,因此用戶不會得到延遲指示器。因此,用戶可以準確地知道系統(tǒng)正在做什么,并能更好地理解諸如超出范圍或失去電源之類的事情的后果。
使用相同風格的圖表,這種過程可以有多個版本,但是有步驟、方向和其他反映實際過程的細節(jié)。
設計為選項卡
特別是在設計應用程序時,為了便于開發(fā)和實現一致性,我盡可能使用操作系統(tǒng)或框架默認值。
然而,設計標簽經常讓我心痛,并不是因為標簽的概念本身有問題,而是因為這個接口設計解決方案最近經常讓我們失望。
一個與內容區(qū)域相鄰的選項卡在本質上很容易理解,因為我們對文件夾選項卡的工作方式有著長期持有的思維模型。
與最終編碼版本相比,人們通常更容易理解系統(tǒng)的高級概念草圖。因為選項卡可能比較模糊,弄清楚標簽的意思需要思考太多。
圖4顯示了一個典型的現代例子:
圖4-用于Android的Quora應用中的選項卡
粗體標簽、高亮顯示和下劃線都是區(qū)分當前選項卡內容的好方法,但是標簽仍然需要解釋,只有兩個標簽是有問題的。
你怎么知道哪個標簽是高亮的?
傳統(tǒng)的顯示選項卡的方法是復制實際的、物理的文件文件夾選項卡,這就是我們叫它們標簽的原因。這是一個例子,在這種情況下,斯凱歌變形并不壞,因為它不是一種裝飾風格,而是利用了一個核心的組織原則。
好的制表符設計效果很好,因為制表符標簽與選項卡的內容相接,就像卡片股票標簽貼在物理選項卡的內容之上一樣。所選選項卡的背景繼續(xù)進入下面的內容區(qū)域,如圖5所示,沒有顏色變化或分隔線。
圖5-與其內容相接的選項卡
一個與內容區(qū)域相鄰的選項卡在本質上很容易理解,因為我們對文件夾選項卡的工作方式有著長期持有的思維模型。
人們知道標簽和內容區(qū)是一個單一的東西。用戶希望物理定律在應用程序中仍然有效,因此,他們假設所有的標簽都附在它們的內容上。所以,點擊背景中的標簽之后,會把標簽放到前面,從而暴露它的內容。
避免混淆你的設計
還有更多這樣的例子,我想提供,但我將總結一個不相干的風險:使用過于容易使用的元素,與用戶的其他期望沖突。
人們不讀書,尤其是在沒有明顯的理由這樣做的情況下,如果交互元素似乎滿足了他們的期望,那么他們就沒有理由費心去閱讀標簽或解釋圖標了。
我曾經在一個網站上工作,在頁面頂部附近的工具條上有一個單步注冊表單。用戶只需在一個域中輸入他們的電子郵件地址,然后按下一個按鈕,就可以注冊以接收交易通知、小費等信息。
但是,我的團隊被引入來修正這個表單,因為很大一部分結果——工程師們故意沒有驗證,都是胡言亂語,而不是電子郵件地址。很快我們就發(fā)現它們實際上是搜索詞。
搜索應該包括一個輸入框,而不是一個鏈接,也不只是一個放大鏡圖標,用戶可能會誤解。用戶非常喜歡搜索,希望在頁面頂部附近找到它,并被輸入框所吸引,所以如果他們看到頁面頂部附近的搜索輸入框,他們將使用更多的搜索。
因此,如果您在頁面頂部附近放置任何輸入框,用戶將認為這是一個搜索輸入框,而不管字段或提交按鈕實際表示什么標簽。
結論
本專欄沒有提供清單或風格指南,但傳達了一種哲學或概念,以一種真正以人為本的方式對待設計。不幸的是,許多產品開發(fā)本質上是將使用了多年的PowerPoint培訓平臺或Excel文件轉換成面向客戶的數字產品。我不是在夸張,實際上這已經發(fā)生了太多次了。
然而,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更好,更滿意,更有效的產品的設計,以反映人們真正的工作方式和人們實際消費和理解信息的方式。在整個產品開發(fā)生命周期中記住這些目標,而不僅僅是只在設計一條快樂的路徑時才記得。
本文由 @小光蛋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通常情況下,臥槽裝了這么久竟然裝反了
哈哈
講可讀性的文章自己都沒有可讀性,完全讀不下來
所以可能我跳過了 大多數你想要我閱讀的文字????
翻譯軟件翻譯的吧
設計心理學
說明書的字一看就眼花
翻譯的國外文章 讀起來嚴重不通順 建議不要簡單的翻譯 可以結合本土案例
對!
想來學干貨,結果蒙?了
浪費我的時間
亂七八糟的,都看不懂作者到底闡述什么
說明書的重要性小編居然搞不明白
為啥這篇會被反復推薦?!
翻譯后自己梳理一遍吧,安軟管還要魔杖,,,,
您翻譯文章為何不表明來源呢
原來不只是我一個人覺得讀起來費力。。。
h?ou?p?E
尼爾森交互原則,易掃原則,太不易掃了
企業(yè)庫
可讀性太差了……還在說怎么有效傳遞信息,有點諷刺哈,建議還是翻譯后梳理一遍再發(fā)布
太水了,就是翻譯了一篇文章。
這是翻譯出來的文章吧,讀起來怪怪的。
q
想起一本書《不要讓我思考》
嗯
十多年前的版本我也看過,Don`t make me think?目前我就有個產品處于矛盾中。
1111
哈哈
感謝作者總結
1
emmmm
蘋果的原則,大道至簡!贊
前面案例能看懂后面就不行了
寫的啥??兒玩意 太干了 片面沒有主題
自己沒看清楚嗎
1
哈哈作者一看后面的評論,直接不回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