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看”到“在看”,微信的閉環之旅
從“點贊”到“好看”,再從“好看”到“在看”,看似一個功能的簡單改版,其背后遵循著怎樣的產品邏輯呢?
“讓20%的人去挑選信息,其余80%的人去獲益。”
張小龍在微信八周年的演講中曾提到過一個數據:公眾號閱讀量其實80%來自朋友圈的轉發,只有20%是來自于訂閱。
而到了2018年底,擁有接近2000w公眾號,在官方統計下網民數尚且只有不到8億時但是DAU峰值最高達到10億的微信,作為社交類平臺無疑已經到了成長為了一個移動時代的巨人。
盡管微信依靠于公眾號打破了社交的局限性,成為了社交內容創造平臺。但在好友越來越多,閱讀平臺也越加豐富的當下,如何去利用社交屬性強化用戶與內容之間的關系鏈,完成一個由用戶(社交)到內容(公眾號)的閉環關系, 于是,強化公眾號內容入口,打造下一個“朋友圈”的看一看誕生了,從“點贊”到“好看”,再從“好看”到“在看”,其背后遵循著怎樣的產品邏輯呢?
一、看一看、搜一搜上線
2017年5月份的微信版本6.5.8中,微信實驗室上線了“搜一搜”、“看一看”功能。主流媒體也表達了一致的觀點:這是要革頭條和百度的命。
從某種程度來講,每個人空閑時間終究有限,當人的需求能夠在微信一個app上得到所需服務時,也就沒有打開其他app的欲望了。不過微信上的“看一看”和“搜一搜”,因自身社交屬性,和頭條以及百度又有所區別,更注重的是“用戶價值”。
在剛開始,這兩個新功僅在微信實驗室上線,這也符合了張小龍的產品邏輯:當一個新的功能沒有獲得一個自然的增長曲線,我們就不應該去推廣它。
從用戶體驗的路徑上,這種實驗室選項,無疑是直接暗含了AB test的概念。作為國民級應用,實驗室就像是一個紐帶,一端拴著克制不變,另一端拴著擁抱變化,從而根據用戶體驗數據去優化和打磨兩個新功能。
到了2018年2月份,微信團隊認為新功能已經打磨完畢,才開始正式上線。
而這時,看一看僅僅是作為熱點資訊的分發,主要信息來源是已關注的公眾號、好友在讀以及微信根據你的行為標簽推送的內容。
這時,微信“看一看”采用的推薦特征主要基于以下幾點:
二、演化背后邏輯
在微信八周年的演講里,張小龍透露了一點:“盡管好友越來越多,但是每個人每天在朋友圈里花的時長卻基本是固定的,大概就是30分鐘左右?!?/p>
基于這點,我們假設當你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分享的一篇好文章,按照平均閱讀時間5-8分而言,直接就占據每天瀏覽朋友圈平均時長1/6左右。而為了更多的看到關于朋友圈的日常,你只會更少的時間去點進去文章。
公眾號閱讀量其實80%來自朋友圈的轉發,這個值,近幾年卻在一步步的降低。正如張小所言“朋友圈本質上還是一個社交化的環境,是一個對自我人設進行強化的一個地方。而閱讀只是朋友圈的一個輔助性的副產品。”
當一個人的好友越來越多,他的朋友圈內容越來越多,他反而會跳過那些文章,去關注一下朋友們真實生活里面的照片。他其實并不太愿意從朋友圈里面中斷,花幾分鐘閱讀一篇文章,然后再回到朋友圈。
針對大部分人閱讀的需求,打造一個閱讀氛圍更好的入口“第二朋友圈”就勢在必行了,這也是“看一看”背后關于貼合人性產品邏輯。
但是,相比較于頭條的信息流算法推薦,“看一看”更加注重于社交推薦。
如同在現實生活中,接納新的信息,并不是我們主動到圖書館或者到網上去找的信息。大部分情況都是聽到周邊的人的推薦而獲得的,說到這里,就如同拼多多的社交電商一樣,比起陌生人的拼團,好友屬性總能讓你產生初始信任感,又或者遵循從眾心理。
而”看一看“有兩個tag欄,其實也是機器推薦和社交推薦的權衡。
“遵循人性,大眾閱讀”成為了微信或者說看一看唯一的基準。無論是”點贊“,還是”好看“,又或者是現在的再看,都是依照這樣的邏輯而產生的細節變動。而好看在演變中,其實經歷了兩個版本,我把它叫做好看1.0和好看2.0。
- 點贊:增加看一看中機器分發時到其他好友權重。
- 好看1.0:強化閱讀態度和行為,點擊好看時,會彈出一個小彈窗。相當于點贊+評論+轉發。然后就如我們朋友圈,很多人其實不想評論。
- 好看2.0:拆分點贊+評論+轉發,合并點贊+轉發動作。單獨剝離除評論動作,滿足不同人群的表達欲望。
- 在看:強調社交行為,弱化用戶態度。深化大眾閱讀屬性,加強用戶之間的聯系。與之前對比,盡管是只有一字之差,但無疑是降低了觸發動作時的心理抉擇?!蔽抑皇窃诳催@篇文章,順手把我瀏覽記錄分享出去而已?!?/li>
與此同時,不僅僅公眾號底部”好看“改成了”在看“,看一看中兩個Tag也變為了”朋友在看“和”精選“,”好“字去掉,進一步降低了用戶在進入這一欄目時的高期待。
同時,就如同選擇我們平常的社交,有好有壞。這里的“朋友再看”欄目文章也是如此,所以也要接受朋友興趣的差異化,退一步講,這也起到了豐富眼界的作用。
三、閉環社交
提供用戶需要的服務,就是微信的核心。盡管微信如今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狀態,然后我們可以發現,張小龍的“保持克制,保持簡單”理念體現在微信產品設計中的方方面面。如克制的群聊、克制的添加好友方式等等。
如果讓你使用像AI算法一樣標簽化微信,你會給出怎樣的標簽呢,通訊工具?內容平臺?又或者是支付助手?
誠然,盡管一直以來秉承簡單的理念去設計,但毫無疑問它現在已經承載了太多,以至于我們無法去準確的定義它。 但是當我們嘗試去理解張小龍所一直遵從的”做最好的工具并且讓創造價值的人體現價值“,我們似乎又釋然了。
就如同做小程序時,微信更多的是圍繞微信通過不同的APP,嘗試跟微信有某一種關聯的其他一些服務形態。
總結
“萬物之中,希望至美”。
微信的核心,是一群使用著它的用戶群體們,在微信第八個年頭的今天,如何更好的提供為用戶服務,已經成為下個階段的核心。
從“點贊”到“好看”,再從“好看”到“在看”,內容一直在強調的用戶和內容之間的社交屬性,打造社交閱讀。同時,打造除朋友圈外的第二個用戶連接點,用戶分發內容,內容激活用戶之間的閉環關系。也許,當我們有一天了解一個人時,除了瀏覽朋友圈,還有”看一看“記錄。
也許,當有一天,當微信能夠提供app所有的功能時,如出現如上圖,用戶分發內容,內容強化服務,服務進一步激活用戶的閉環關系。
本文由 @Pasca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我是文章 從“好看”到“在看”,微信想做些什么的 原創作者,文章見http://api.woshipm.com/pd/2078409.html?sf=mobile,我認為您這篇文章,盜用了我的原創圖片,并對我的核心內容進行了洗稿重發,我要求您,對您所引用的內容發表公開聲明,并對我道歉,期待您的回應。
這里首先先對您說聲抱歉,有個圖片確實是從您這里摘取的,這里未聲明,是我的過錯。
這篇文章來源是自己看到新聞得知,于是有點靈感,然后把大綱列好收集材料。因為自己也是人人的愛好者,所以閱讀到您的精彩博文,對其中一些觀點也非常贊同。
本來這篇文章還會展開,分為三個篇章(技術文檔寫多了),從社交壓力以及人性角度去更一步解析,后來發現,字數太多,自己又太懶,于是只寫下了第一個篇章。
如果您對于這些比較介意的話,我這邊可以刪除稿子??畢竟本來也是寫著交流的,不以盈利為目的
我相信我們發出來都是為了討論和交流,初衷是好的,但是該注意的東西不應該含糊。
首先,澄清一點,您這邊有兩張圖片是從我那里直接粘過來的(看一看的彈窗形態是我發文當晚截圖做的原型),且我注意到圖片上都被打上了微信公眾號”蛋蛋團“的水印。
其次,我理解本篇文章的重點討論內容為“看一看的閉環邏輯”,即本文的第二部分討論和第三部分總結,我理解我們可能會產生相似的觀點,但這兩部分內容和我的文章重復性很高,有很多句子甚至完全一樣,我認為存在洗稿嫌疑,請您理解。
第三,這篇文章被同步作為”原創“發表在了微信公眾號“蛋蛋團”上,同樣存在圖片加水印、觀點引用,以及未對參考來源進行說明的情況。
對于目前的情況,我粗糙地認為,微信公眾號“蛋蛋團”也是由您或您的團隊運營,下文也建立在此假設下。如果不是,煩請告知我,我將通過其他途徑反映該公眾號的問題。
我不在意您是否本來還有再寫兩篇的打算,但對于已經出現的問題,我希望您:
1. 保留本篇內容下,我們的對話;
2. 刪除微信公眾號“蛋蛋團”中的本篇原創內容;
3. 在微信公眾號“蛋蛋團”上推送一條消息,聲明上篇文章“引用了微信公眾號“杠仔的產品手記”的原創文章“從“好看”到“在看”,微信想做些什么”中的部分圖片和內容”,并對原創作者表達歉意。
感謝您的理解,祝您寫出更好的原創內容,分享更獨到的觀點,為社區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吃瓜
前排膜拜大佬~
作者你要努力呀,文章寫一半,兩眼淚汪汪
吃瓜群眾路過~
認真的比較了兩篇文章,作者的圖應該大部分都是網上摘的,不過說句公道話,現在寫作應該大部分都是從網上摘的吧
另外,弱弱的說句,這篇好像寫的比另外一篇要好。
重復內容是有的,說抄襲還不至于,兩位作者大大和諧交流哈,都是大佬 ??
兩篇感覺深度都不夠,泛泛而談
創新不夠??是我的鍋,主要學習交流吧。
一定引以為戒,標注圖片來源~
霍霍,這是一場抄襲?
你覺的呢
核心內容相近,垂直深度以及細節比前一篇文章更多,也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前一篇文章我也看過,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我覺得有些許內容借鑒了前篇文章,不是搬運,希望作者以后有借鑒內容請在文章內寫出聲明 ?? 這是對所有原創作者的一種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