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功能思考 | 淺談微信如何切入QQ的天下
前幾天面試的時候,被面試到了一個問題,在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具體怎么問已經忘了哈哈~~~這里大意表達一下):
為什么當初在有了qq的情況下你會去投靠微信,僅僅是開始玩微信的人多嗎?
額。。。額。。。額。。。
汗,這個問題說真的還沒怎么想過,當時好像的確是因為開始玩的人多了,所以也跟著潮流走。不過,既然是開始走產品之路的,那我們在這里也用產品的思維解答一下哈。以下就是我的一點拙見:
現在看回去,微信騰空出世的時候,主推的功能就是一對一聊天(語音、文字)、群聊、朋友圈、附近的人/搖一搖/漂流瓶。至于后來的公眾號成了商家入口,而后有了微信支付和發紅包,都是用戶多了之后微信開始做的事,這里暫時不討論這兩者。
具體分析一下吧:
聊天
一對一聊天,跟qq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不顯示在線/不在線狀態;默認語音發送。前者更像是發短信的一個場景,有空了,想找他(她)聊天了,那就發條訊息過去吧,而要是使用qq的話,則是這樣子的:有空了,想找他(她)聊天了,結果看到他(她)不在線,那算了,心塞塞,找別的聊吧,哈哈。從這兩個場景可看出來,微信的這一點更加切合了我們的生活。那么后者呢,默認語音發送,可以說更好地發揮了安卓機、蘋果機大屏的特點,也更適合手機移動場景,新穎的信息輸入方式也贏得了不少用戶群。
朋友圈
然后說下朋友圈功能,
非好友不能查看他人的評論和朋友圈,這相比于qq空間更注重了用戶的私密性;當時的qq已經有了龐大的用戶群體,久而久之,空間里的人有了各種各樣的,有親朋好友,有同事,也有只有一面之緣的甚至是沒見過的,于是,發東西發心情發狀態都有了顧忌,要考慮分組或者設密碼,仍覺得不保險心慌慌的。而朋友圈限制了非好友訪問,只要不是好友就看不見對方的評論,這樣平時發心情發狀態都寧愿去票圈發了。
相比于時下內容已經泛濫,充斥著各種鏈接、視頻、不知名的賬號引發瘋狂轉發的圖文的空間,朋友圈的內容更為簡潔純凈,信息量相對來說不冗雜,有效信息也更多,而上班族平時忙的要死要死的,偶爾閑暇肯定顧不上把時間花在心靈雞湯或者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上,投靠簡潔的票圈也是正常的了。
附近的人/搖一搖
而附近的人/搖一搖這一功能,在當時可算是新鮮玩意了,基于彼時較新穎的LBS地理位置,為人們添加新好友、陌生人提供了一個有趣的途徑,看到實時距離也讓“約”的場景相比于qq的網戀什么的更具真實感。所以說,這個功能雖不是當時的主力軍,但也吸引了不少用戶,給了用戶們一點茶余飯后的談資,畢竟,當時微信約誰誰誰可是屢見于報端和新聞報導啊。
好了,以上就是本人后來在回想面試環節的時候所想到的一點東西,相比于面試的慌亂準備,這里的也更有條理了。不過,微信和qq實在是兩個大boss級的產品,小的目前功力不夠,尚且只能淺嘗輒止,對于微信和qq這兩個產品的功能差異或者說用戶需求等方面,各位大神若有其他觀點的話,歡迎多多指教,在此謝過哈哈!
本文由 @許立堃(公眾號:PM小白分享記)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上次面試也同樣被這個問題尬到,留心細節,生活就是大學問秘
微信騰空出世的時候,并沒有所謂的朋友圈和搖一搖哦。
第一點:當時是一個從PC轉換到移動端的過渡期,QQ的定位是一個PC端的IM,即使是那個時候的手Q也是作為PC QQ的一個輔助品,而微信定位很明確,就是做移動端的IM。第二點:微信在推廣的過程中,剛開始的陌生人交友帶來了很大的用戶,搖一搖,附近的人以及漂流瓶,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的基本需求,對外界的獵奇心理。第三點:作為一種IM產品,關系鏈帶來的效益是巨大的,所以周圍的人使用多了,一定程度上也會促使自己去體驗。而熟人社交這個場景也跟手機本身是相符合的。
樓主的分析更像是說微信和qq有什么不同而且這種不同有什么優勢,但這種優勢真的是你當初選用微信的原因嗎?第一點語音通話還說得過去,更符合手機的操作習慣;第二點朋友圈就明顯是因為好友多了才去玩,假設來往易信也有朋友圈你會去玩嗎?或者說微博其實本質上已經充當了一定程度的朋友圈了,沒好友你還可以看大v的微博,沒好友你會用微信嗎?第三點就是陌生人社交了,這個功能從使用量來看當然厲害,但這是樓主選用微信的重要原因嗎?(沒質疑的意思,只是說我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樣對花時間在網上認識陌生人是有一定抵觸的,幾乎從來不用“附近的人”),其實在12年前后,那么多人開始使用微信,更多是因為厭煩qq關系鏈的臃腫而且又有qq關系鏈和通訊錄關系鏈雙重導流到微信!樓主所說的三點更多是吸引他們留下來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