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晾衣架引發的設計思考:設計的偶然性

2 評論 6146 瀏覽 7 收藏 10 分鐘

很多時候,用戶如何使用產品,往往在設計者意料之外,這也就使得原本的設計被誤用。

今天的話題由一個衣架開始說起。我個人覺得晾衣服是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只要遇到不順就會非常惱火。一次晾衣服讓我非?;鸫?,因為每一個衣架之間都在打叉(圖1),使得想要從中抽一個出來相當困難,如果想拿一個出來,就會把另外一個帶出來,另外一個又把另一個帶出來,于是衣架就這樣散落一地。

一個衣架引發的設計思考:設計的偶然性

在我一邊氣一邊晾衣服的時候,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在之前晾衣服的時候就不會這么不爽呢?于是便想起來了以前用的衣架的設計(圖2,左)。它的獨特在于,衣架兩邊有個凹陷的地方,主要用于掛背心時背心不容易滑落(圖2,右)。然而,我發現了它另外的用途:防止衣服之間相互打叉,讓衣架之間干凈利落得分隔開來。于是,我陷入了沉思……

可以想象,凹陷的設計目的只是為了方便掛衣服,這也是它的可視化賣點。但巧合的是,它卻能滿足另外一個本來連我自己(在購買時)都沒發現的痛點。而自此之后,我都會優先選擇購買那些帶有凹陷的衣架,原因并不在于它能方便晾背心,而是它能防止衣架打叉。

一個衣架引發的設計思考:設計的偶然性

圖1

一個衣架引發的設計思考:設計的偶然性

圖2

這就是我今天想說的主題,用戶如何使用產品,往往讓設計者意想不到。運氣好的話設計結果可以剛好切中用戶痛點,或者也可以切中另外一個本來沒意識到的痛點,運氣差的話或者根本沒切中痛點,甚至帶來更多痛點。設計就像買彩票一樣,充滿著偶然性。

悲觀來說,正如“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被誤用也是設計者的宿命。就以我們最熟悉的微信為例,我能隨口說幾個比較特殊的用例:

置頂功能會被用戶當作“置底”使用;與自己聊天當作備忘錄;利用群發來驗證好友是否把自己刪除了;微商還會在自己名字前加A,利用通訊錄的字母排序規則來讓自己顯示在前列;有的情侶用對方的微信搜索聊天記錄“晚安”來尋找其潛在的危險人物;還有現在愈演愈烈的,原本用于分享生活的朋友圈,慢慢變為建立人設的朋友圈;微信收藏變為“稍后閱讀”;朋友圈的折疊功能被玩出各種段子;向自己發送一條信息檢驗網絡……

不知以上的用法,微信的設計師是否預判到,反正我覺得腦洞挺清奇的。我不禁想起了這張在網絡上流傳已久的圖片(圖3),真的又無奈又搞笑。

一個衣架引發的設計思考:設計的偶然性

圖3

可是,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這些設計的偶然結果?我歸納了一下幾點:

我們的關注點是否過于狹隘,未能窮盡用戶場景?

在設計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只關注用戶的主要使用場景,而一些邊緣場會被我們忽略掉,或者關注得不夠。

比如微信的撤回功能,很多人會疑問,為什么撤回了還要讓用戶知道,感覺多此一舉。但,不妨可以這樣假設:假如微信撤回后不給予用戶反饋,那么就會有一些好事分子不斷向其他用戶發送消息后不斷撤回,這時用戶就會不斷地被打擾,而且還不知道誰在打擾他,這樣的體驗比起收到撤銷反饋糟糕一百倍。

這顯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是這個極端的例子卻可以有力地反推出撤回反饋的必要性。所以,盡可能地還原出可能存在的用戶場景,能讓設計更加全面。

我們的決策是夠過于感性,忽視了科學方法?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扔有太多設計師對方法論存在蔑視的態度,全憑經驗。當然經驗有其優勢,但它的缺陷也非常明顯:不可傳承,不能成體系,切換一個陌生環境,經驗可能完全失效。而一些經前人驗證的科學方法,可以彌補這一缺點,至少,能在一些無從下手的情況下提供依據。

比如,卡諾模型在判定功能需求優先級的時候依然非常管用;用戶體驗地圖在定義用戶痛點的時候仍非常有效;用戶接受度測試在驗證設計方向的時候仍非??尚拧褂每茖W的方法,將我們需要解決的用戶需求篩選出來,不要將注意力分散在無關痛癢的小點上。

就如上述那些微信的使用場景,雖然各種用戶有其需求,但其實大多都沒有必要去滿足。

我們是否缺少了可量化的數據的支持?

沒錯,可量化的數據很難獲取,而且,這不只是設計師一角色可以解決的問題。這需要我們跟運營、開發、研究員等角色打好關系。

否則,想看點什么數據都會受到很多阻力。而量化的數據就是一個裁判,判斷你的設計假設是否正確,數據也是一個向導,指引你應如何設計。

回到上文圖3的例子,假如園林設計師知道游客們在這區域內運動路徑的如何,他就能設計出一條更便利于游客的道路,那種為了方便而踐踏出來的“人造”路徑將不復存在。

時代變化很快,我們的認知是否仍停留在原地?

外界環境正在變化,我們的用戶在變、用戶的場景在變、場景里的動作也在變……

比如移動支付的發展,使得在城市里已經很多人不帶現金出門;從前我們可能還會有記賬的習慣,現在支付寶已經可以為你生成年度賬單;從前我們在錢包里放的是現金,現在我們的錢包里都是各種卡;從前我們還會計算買7塊的東西,會給10塊加2塊,現在我們幾乎忘了有這樣的技能……

當舊的產品不能滿足新的需求時,我們可能會換種方式使用它以解決新問題,甚至我們會直接棄用它。所以,不斷刷新認知,才能讓我們的設計跟上時代的步伐。

最后的迷思,這種宿命一定是壞事嗎?

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哲學問題。我詢問了一名做園林景觀的朋友,如何看待圖3的現象。

他大致作了以下回答:“我們平時真的需要這么趕時間嗎?為什么不能慢下來呢?我們設計各種動線,為的就是讓你們能以最好的視角觀賞景色。我們當然可以將彎彎曲曲的路徑改為直來直去,但這就是我們所期望的生活態度嗎?”

他認真的回答震撼了我。想想也是,我們如果一味只為了滿足用戶需求,這就是最好的嗎?用戶也未必也清楚什么才會更好吧?

就好像當年的AirPods外觀被瘋狂吐槽,但它極佳的使用體驗讓我們紛紛“真香”。讓用戶知道什么是更好,或許也是每個設計師應有的義務吧?

 

作者:genrry,公眾號:設計師阿余。熱愛設計,關注用戶體驗,分享設計思考。

本文由 @genrr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會思考的設計師,才是個優秀的設計師,特別是設計,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也沒有絕對的優秀和糟糕,那些隨意評價設計好壞的外行,總覺得自己最懂設計,殊不知自己才是管中窺豹。

    來自北京 回復
  2. 我就想知道…為啥有凹槽的衣架不會相互打架呢…我感覺還是會打架啊

    來自重慶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