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社交 | 學習價值是否是新的藍海?

3 評論 17505 瀏覽 256 收藏 10 分鐘

社交無疑是互聯網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誕生了Facebook、騰訊等一批優秀的公司。前些年,一直想在社交領域分杯羹的從業者們一直都在探索社交的藍海在哪里,市場給出的其中一個答案便是興趣社交。而如今興趣社交的風潮已過,O2O風頭正勁的時候,我想重新探討思索一下「興趣社交的藍海又在哪里?」

首先,要想發現興趣社交的藍海,必然要先對興趣社交有足夠深入的認識。

興趣社交的四種模式

傳統的社交是基于“I already know you”的社交圖譜,大部分是線下人際關系在線上的反應或延伸;是基于已有的關系網提供溝通交流的功能,比如Facebook、微信等。

興趣社交則是基于“I want to know you”的社交意圖,用戶之間無需認識,而是基于某個興趣話題、某個共同關注點進行有明確主題的交流溝通,在此基礎上可能會沉淀出更加穩定的線上甚至是線下友情關系。我將興趣社交大致分為了以下四種模式:

一、基于興趣點,以UGC內容分享為主的輕社交模式

此類產品更加關注是如何引導用戶分享更多有質量的內容,并通過標簽/話題等合適的方式進行分類,最終目的就是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進來。在應用平臺上,更多頻的動作是對興趣內容的交流,譬如對喜歡的照片點個贊或者發表個評論。雖然可以follow其他用戶,但點對點的聊天溝通相對是比較低頻的一個動作,甚至是該類產品非必須的功能。

此類應用比較常見的商業模式就是提高平臺的流量,在高流量基礎上展開相關盈利的探索,比如廣告和相關的衍生品等。代表應用比如Instagram(圖片社交)、知乎(高質量問答社區)目前都有很高的人氣和流量。

二、以某個興趣點或特色功能為切入點,重在點對點的社交模式

此類產品與以GUC內容為主的模式完全不同,注重的就是點對點的社交功能,目的很“純粹”——就是讓用戶認識附近的陌生人,只是借助的方式略有不同而已。比如“請吃飯”類的應用,通過請對方吃飯為途徑來相互認識;“陪你看電影”類的應用,通過請對方看電影為途徑來結識彼此。還可能是以某個特殊的功能為切入點,比如“比鄰”以語音通話為特色連接兩個陌生人;“探探“配對成功后才能聊天,避免陌生人的騷擾。

因為點對點的陌生關系極不穩定,大部分都是短時的交友愿望,所以此類應用經常會被冠以”約*“的名義,其商業模式大多也是提供VIP服務功能或者購買虛擬硬幣,付費給用戶帶來的價值,無外乎是能夠更加便利的結識陌(piao)生(liang)朋(mei)友(zi)。

三、依托廣泛的興趣群組,結識附近同好的重社交模式

此類產品的重點是盡可能的涵蓋更廣泛的興趣,保證絕大數用戶都能夠從中找到同愛好的朋友或者內容。并且結合LBS功能,可以將線上的輕關系延續到線下的重關系,進而增加用戶的粘性。但由于興趣點分散,不夠聚焦,產品更深的本質還是線上社交的功能。

代表應用陌陌,最早是基于LBS的陌生人社交應用,在14年以興趣社交重新定位后,推出了“總有新奇在身邊”系列廣告,希望可以把用戶關系做的更深遠一點,另一方面也在極力擺脫”約*神器“的稱號。另一個代表則是豆瓣,更加文藝的一款社交應用,同樣是涵蓋了廣泛的興趣,并且有大量積累的興趣內容為基礎。

此類產品的商業模式,也是在積累了大量用戶以后,通過廣告、用戶會員、表情包等以用戶數量為基礎的產品帶來盈利。而前段時間,陌陌現場也是在大量用戶數量的基礎上快速產生預期效果和盈利的一次嘗試。

四、以線下活動為契機,線上組織報名的社交模式

此類產品是從用戶參加線下活動最原始的出發點為目的,來展開的剛性交友。出于對同樣興趣的喜好而聚集在一起的人們,對同類活動的關注度更持久,粘性也會更高。比如愛活動、周末去哪兒、懶人周末、活動行等一系列應用。在線上會組織各種類型的線下活動,用戶自主報名參加。某個角度來看,就是020模式的興趣社交,把有相同愛好和興趣的用戶從線上引導到線下。

此類應用的商業模式更加清晰明了,將線下提供活動的商家與線上感興趣的用戶聯系在一起,站在O2O的角度看,就是美團式的商業模式,通過售賣活動可以在兩方面獲利,一是在線交易產生的商家服務費,二就是商家廣告投放費用。

興趣社交的藍海在哪里?

興趣社交模式差不多可以被分成這四種,而每一類如今都有多家應用在紅海中比拼或者已經有應用達到了壟斷的規模。而《藍海戰略》一書中提到 “藍海開創者根本不以競爭對手為標桿,而是采用不同的戰略邏輯,也就是價值創新”。那對于興趣社交來說,價值創新的點又在哪里呢?不急,我們先來分析另外的一款產品——在行。

在行背后的邏輯很清晰,基于用戶存在獲取經驗和建議等“范知識”的需求,搭建互聯網平臺,使需求用戶能夠和相關領域專家對接。從而實現需求用戶、行業專家、應用平臺三方共贏的局面。

如果站在需求用戶和行業專家從線上最終走到線下,一對一的見面交談角度來看,這不就是某個層面的社交嗎?雙方之前并不認識,只是因為在行的平臺相識,并且展開了深度的對話溝通。如此拓展開來,我們是不是可以挖掘出興趣社交的一個價值創新點:社交能夠帶來的學習價值。

興趣社交的學習價值

在行所主張的跟專家一對一面談,是一種學習方式(指點迷津、出謀劃策),同樣一群人聽專家的一堂課,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取其精華、獲取經驗),再或者一群興趣相同的人一起交流溝通,也是另一種學習方式(取長補短、開拓思路)。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有一點很不同:傳統的興趣社交更注重的是找到同伴一起玩耍,而基于學習價值的興趣社交更注重的是在自己感興趣的技能或領域有所了解提高。對于在校生或初入職場的新人來說,個人成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堂,自學是一種方式,而通過線下講堂、活動、溝通、分享等方式不僅更能起到督促學習的作用,還能進一步開拓思路,了解到新的世界。

我們反過頭來再看《藍海戰略》中提到的良好戰略三個共同的特點:

  • 重點突出:線上整合資源,引導線下的學習交流或技能互補
  • 另辟蹊徑:基于學習價值的社交不同于傳統的興趣社交
  • 令人信服:線下課堂式的學習在某種程度上比閉門造車更有效

如此看下來,我們似乎找到了興趣社交的藍海在哪里?學習價值便是興趣社交的一個價值創新點。但是,這個價值創新點到底蘊含著多少能量,以何種方式能更好的滿足學習需求,這兩點我想是需要進一步探索思考的地方。

 

本文由 @劉鵬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覺得挺好的,現在的社交軟件基于娛樂方面的興趣愛好太多,關于學習價值以及個人提升的社交平臺太少,以這個點出發個人認為是實現社會公益價值和盈利價值雙贏的藍海戰略

    來自廣東 回復
  2. 寫的一手好軟文~前半段還是不錯滴~

    來自陜西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