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設計,不會過分打擾用戶

42 評論 29487 瀏覽 136 收藏 7 分鐘

讓用戶感覺到被打擾,一般分為這3種情況:信息重復出現;用戶不需要時出現;信息展示強度大于信息價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斯萊德或者ONLY的店買過衣服:你一進入店面,店員瞬間眼睛一亮,三步并作兩步來到你面前,臉上掛著職業假笑,問到:

“先生/小姐想買點什么?”

“emmm,我先自己看看吧?!?/p>

“好的?!?/p>

“先生這件是我們店新款,最近搞活動,滿1000加500送任意一款襯衣,很劃算?!?/p>

“先生這條褲子還有另外一個顏色,你要不要試試?!?/p>

“先生……”

聽著服務員的各種介紹,內心真的希望她原地消失……

在這樣的購物體驗中,服務員太過主動的介紹,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打擾。

相反,在一些更注重顧客體驗的店里,服務員不會黏在你身邊,而是會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適時地出現,解答你的疑問。

這個生活中的體驗,讓我聯想到電腦上一些網站,打開以后撲面而來就是一股廣告的氣息,而且……還是動圖。

好的設計,不會過分打擾用戶

我還能說什么?

只能默默關掉一堆彈窗……

上面描述的幾種現象,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用戶的打擾過大。

造成打擾的原因,有以下3種情況:

1. 信息重復出現

比如下面這個例子,用戶點擊“關注”按鈕,按鈕變為“已關注”。在這里,按鈕本身的狀態變化,已經說明了“關注成功”這個狀態,沒有必要再次彈出toast提示。

好的設計,不會過分打擾用戶

這里的toast,就是重復出現的信息,會對體驗造成干擾。

需要注意的一點:點擊按鈕后是否應該出現“XX成功”的taost,判斷的標準是信息是否重復,如果存在必須說明的額外信息,點擊按鈕后是可以彈出toast提示的,比如下面的例子:

好的設計,不會過分打擾用戶

由于需要說明“可在‘我的’頁面查看”這個額外信息,因此這里點擊后,有toast彈出。

2. 用戶不需要時出現

有段時間我發現自己在手機上花的時間太多了,決心改變。因此下了很多“保護注意力”類的應用,小容是其中之一:它可以幫用戶查看手機的使用時間情況,了解每天用手機花了多少時間、查看了多少次;另外,還可以“進入關屏挑戰”。下載了之后,說實話沒有太管它,但我允許了該應用彈出push。沒想到在這之后,應用每天中午12點會堅持不懈給我發送一個push。

好的設計,不會過分打擾用戶

這條push,應該是應用的設計者,自定義在每天12點發送,企圖提高應用的打開率??墒?,都中午12點了,我本應該開開心心地吃午飯、玩手機,為啥這時候要進行關屏挑戰呢?關屏挑戰,是為了防止用戶不停玩手機浪費注意力,午休時段真真是最不合適的場景之一了。在最不需要做某件事的時候,頻繁出現“你該做某件事了”的提醒,這樣的打擾對應用的體驗傷害很大。

3. 信息展示強度大于信息價值

在一個頁面中,必然存在一個最希望用戶執行的主任務。例如下面的頁面,購買會員套餐是主要任務,聯合會員套餐是次要任務,而頁面其它信息,都是在輔助主要任務的。

好的設計,不會過分打擾用戶

在當前的設計中,頂部黑色的用戶信息區域,在上滑過程中一直置頂展示,強度較大,但它對于當前頁面的價值不大,因此構成了干擾。在頁面的首屏信息中,“優酷VIP聯合會員套餐”的標題進行了加粗處理,也會導致對主要任務有爭奪注意力的作用,因此也是一層干擾。

好的設計,不會過分打擾用戶

在現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用戶的注意力被到處拉扯,如果我們的設計不能很快告訴用戶產品提供的價值到底是什么,用戶很可能就會離開。Don’t make me think,是設計師克魯格在多年前提出的理念,現在它正在真正成為許多人已經養成的習慣。

好的設計不會向用戶不斷拋出無價值的信息,而是珍惜用戶的注意力,以最恰當的方式告訴用戶需要了解的信息。這大概也可以算作是設計師對用戶的一種人文關懷吧。

歡迎留言!

#專欄作家#

沐風,微信公眾號:沐風與體驗設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2017年度作家評選最佳人氣獎。愛奇藝資深交互設計師。留德海龜,曾任職騰訊微生活、網易、宜人貸。6年交互設計經驗,專注設計領域,歡迎關注。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個也看用戶群體,我老媽從之前啥軟件也不太會,到后面拼多多自學的,手機給她從低端機一直換到旗艦機,要不帶不動了。最初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后來被她帶著我也玩拼多多了才知道拼多多是怎么教育用戶的。拋開商業方式,產品提示方面做的就跟游戲新手村教學一樣,這一步是什么,下一步是什么,什么東西怎么操作,各種指導很詳細。因為他的目標群體就是二三線甚至更低的市場,很多都不見得會玩智能手機,淘寶京東教育那么多年,其實大家也就是知道,但是沒用過沒體驗過,拼多多是把用戶當完全的小白來教育。并不是所有用戶都玩的那么六的,還是看用戶群體屬性,該加的東西不能去掉

    來自北京 回復
  2. 對用戶的體驗都要摳的這么極致了么,這是一種進步吧。不過感覺做B端產品時沒有摳到這么細致。

    來自江蘇 回復
  3. 比如現在的手機都不做息屏時的消息閃爍燈了

    來自廣東 回復
  4. 物以類聚,人與群分。
    產品的目標用戶也有分類的(用戶畫像,數據支撐),
    就你說的這個功能來講,
    定位問題–反饋是否要2次?
    分析問題–狀態的標明是有的,但是很細膩,需要有較高的覺察和熟悉
    結論是–用戶也分初級、中級、高級(對細節的敏銳度),這些用戶的數量和產品經理的價值觀將決定這塊功能的設計決策,沒有對與錯。
    永遠都會有人高興,有人痛苦。

    來自浙江 回復
  5. 表示贊同,無關緊要的通知,都不必要通知,即使通知了,我也沒有精力處理。

    回復
  6. 我覺得作者說的挺對的,靠打擾用戶換來商業價值的交互,低級。

    回復
    1. 挖抓

      來自北京 回復
  7. 我天天被他們打擾,不厭其煩

    回復
    1. 我也是,不喜歡被打擾。。

      來自北京 回復
    2. 不厭其煩意思是嫌煩瑣與麻煩,是不是用錯詞了? ??

      來自廣東 回復
  8. 以后可以劃分下用戶群體,對反饋敏感的弱提醒使用精簡版,對反饋不那么敏感的使用標準版,不過,商業大于天…高效并沒有錢賺…推不動啊

    來自北京 回復
    1. 確實,這種細節體驗比較難量化,也難以衡量價值?,F在看都是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對體驗的追求

      來自北京 回復
  9. 現在人都不愿意給別人找麻煩,怕打擾別人。做為一款產品,能在幫助到用戶的同時盡量不去打擾用戶,讓他們用的舒服當然是最好的。但做為商業化的產品又很難做到像微信這樣克制自己(雖然到現在它越來越不克制自己了 ?? )。

    來自廣東 回復
    1. 確實,很少有產品能像微信一樣克制。但我覺得設計師有必要去守護用戶,守護體驗。其實好的產品方案都是商業和體驗的平衡。

      來自北京 回復
  10. 作者還是太年輕。 ??

    來自廣東 回復
    1. 你好輕易就判斷別人呀。
      商業價值和用戶體驗價值需要平衡,這一點我沒有否認。文中提出的觀點是過分的打擾會影響用戶,而這會影響體驗。商業和體驗之間,需要有平衡。

      來自北京 回復
    2. 做產品幾年了?

      來自廣東 回復
    3. ?

      來自廣東 回復
  11. 針對這類大眾型的產品,點擊收藏后的 toaster 反饋是有必要的,單純收藏按鈕的狀態轉變反饋太弱了。如果說toaster 的反饋形式和位置倒是可以做進一步的弱化,減少打擾的程度。

    來自上海 回復
    1. 你看微信的朋友圈,點贊了之后,從不會給你出個toast,告訴你“已點贊”呀~

      來自北京 回復
    2. 微信點贊需要兩步操作,但你舉的例子里只需要一步

      來自上海 回復
    3. 微信點贊分兩步,是由于不想讓點贊廉價,所以才收起來。先搞懂產品用意再bb

      來自北京 回復
    4. 但實際上微信這樣設置確實是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誤操作。。。你牛逼,做產品靠意淫,真的有站在用戶角度考慮過嘛

      來自上海 回復
    5. 點贊的誤操作可能較小,微博就把點贊按鈕放出來了,也沒有多少誤操作。好的設計是有目的和理由的,都有一定用意。那么多種方案,為什么用這種不用那種?成熟的方案背后都是思考。

      來自北京 回復
    6. em…可能是我說話不嚴謹把,反饋形式可以進一步弱化,它確實是沒有跳 toast,但是有愛心放大的動效,并且會在點贊的記錄列表里顯示你點贊的動作反饋結果。。。

      來自上海 回復
    7. 微博經常手滑點贊。。。

      來自浙江 回復
    8. 其實我覺得微信和這個購物APP在當下這個toast應用沒有什么可比性:
      微信定位只是一個社交產品,一個點贊對用戶的影響不大;
      購物APP一個收藏toast,可以讓用戶更有安全感,明確的提示用戶已對商品做了標記;
      我覺得toast是一個和應用場景強相關的東西。

      來自河南 回復
  12. 保持產品的克制

    來自江蘇 回復
  13. 當然商品的定位也有相關,如果是高品牌的商品正不需要這種熱情的推薦,因為品牌已經把用戶區分出來了。再說到我們目前的互聯網產品,大多數產品在進入的時候就會強行彈廣告、優惠券、活動鏈接等等。但是為了轉化率由不得不去執行,大廠的東西也避免不了這些問題。我曾注意到一個點就是餓了么給用戶推送優惠券只會在當天用戶第一次進入app的時候有優惠券領取界面,用戶同一天再次進入時自然不會在彈窗提醒。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當然也要根據產品的定位和用戶群體來區分。

    來自四川 回復
    1. 嗯,和定位有很大關系。轉化率很重要,但是如果過分在乎轉化率,就會導致文中的現象出現。我覺得需要一個平衡。

      來自北京 回復
  14. 第一種的買衣服的例子形容還是不夠貼切,你只是單純的站在了用戶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了。但是站在商家的角度來說雖然可能引起你心里的不適,但是為了抓住用戶的心里,當服務員強行跟著你,為你推薦,為你介紹,奉承于你,有絕大多數女生會因為這種的強行推薦而會覺得不好意思,會將可能覺得不是很喜歡的衣服也會購買下來。當缺少了這種推薦后那么這個用戶就流失了。

    來自四川 回復
    1. 贊同,作為銷售來說,KPI是銷量,根據不同的類型客戶采取一定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來自廣東 回復
    2. 這篇文章的確只是在考慮用戶體驗的問題。做設計當然也要考慮業務的訴求,但我認為,作為一名設計師,需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平衡掉一些過分的打擾,給用戶更好的體驗。作為設計師,應該承擔起讓設計更好的擔子。

      來自北京 回復
  15. 我們是產品經理不是產品用戶,提出解決方案大于發現產品問題!不過這個文章還是挺贊的

    來自天津 回復
  16. 京東那個收藏 根據尼爾森交互原則 系統狀態的可見性 是需要適當反饋的 單單只是button的變化實在是太弱了 起不到告知用戶的作用 。

    來自北京 回復
    1. 你有比較好的優化方案?

      來自福建 回復
    2. 這需要優化嗎?我覺得這個反饋挺好的是很有必要的,哪里干擾用戶了。收藏表情還會有個反饋呢,我收藏東西為什么有反饋就是干擾我了?

      來自北京 回復
    3. 比如京東關注商品的這個 toaster 反饋提示,可以在用戶操作關注或取消的的前10次或20次展示,之后就不再有了。這樣是不是就可以降低對用戶的干擾?用戶經過多次操作的教化已經知道自己是否操作成功了,再加上按鈕本身的操作動效,也已經起到告知作用。

      來自廣東 回復
    4. 我持保留意見。假如用戶已操作 10-20次會產生依賴心理,他肉眼看到通知才會知道操作成功。如果這時不彈toast,他會疑問我到底操作成功了沒有。

      來自上海 回復
    5. 按鈕本身狀態的變化,就符合尼爾森的“狀態可見性”,toast是又用比較強的形式告知了一次。當然每個人有不同的設計理念,我不喜歡多余的打擾

      來自北京 回復
    6. 贊同

      來自福建 回復
  17. 道理我都懂,有優化的辦法嗎?

    來自福建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