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3 評論 8764 瀏覽 85 收藏 23 分鐘

表格是B端產品中最常見的交互組件之一,甚至在某些業務場景下是最核心的交互組件。但由于表格的樣式復雜和操作繁瑣,用戶在使用時會出現諸多體驗問題。本文我會以自身的項目經歷,分享一下表格組件的優化。enjoy~~

1. 思路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圖1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設計的基本思路,圖1羅列了部分我們產品中表格組件的現有問題。但是直接針對問題點進行優化可能會有更多的問題:

  • 首先,問題未必全面,解決方案可能顧此失彼;
  • 其次,沒有還原出用戶真實的場景,解決未必是對的;
  • 最后,單點的解決方案難以形成規范,復用性較低。

所以,在執行前我制定了以下思路,圖2。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圖2

  • 第一步,由于表格組件可能出現于產品內的多個頁面。所以,需要對產品內的所有頁面進行清查。在清查過程中盡可能地發現組件存在的問題,以及梳理該頁面下的使用場景是什么。
  • 第二步,將梳理出的組件抽象化并按場景歸類,歸類的目的在于讓組件的優化具有通用性和一致性,而不是針對個別頁面的個別優化。而且能讓我們分析出該場景下用戶的行為模式,由此推導出解決方案。
  • 第三步,基于場景發散解決方案。我們可以依據競品分析、文獻研究和用戶行為分析等方式,推導出解決方案。在此階段可以先不判斷,而是盡可能窮盡所有情況,這會讓我們的優化方案更全面。在項目中,我將表格組件的使用場景歸納為錄入場景、數據處理場景、選擇場景、數據統計場景、特殊場景和通用場景?;谶@6個場景的分析將在下文詳細介紹。
  • 第四步,聚焦出可執行落地的方案。在第三步所發散的方案不可能全部落實,需要定義出優先級。而優先級的依據可以是上一步歸納的問題、設計原則、業務場景和技術框架限制等等。
  • 第五步,撰寫文檔,形成規范輸出。便于以后的溝通對接、回溯和迭代。

2. 場景、行為模式、優化點

2.1 錄入場景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2.1.1 場景描述

在錄入場景下,用戶需要錄入大量結構化數據到系統內,用戶在此場景下的主要目標是高效且無誤地將信息錄入到表格內。例如:銷售人員在開單時,需要在訂單中錄入商品、數量、型號等多維的信息,且錄入的商品明細可多達上百條。所以銷售人員會在表格上進行大量重復性的操作。

2.1.2 行為模式

  • 逐條新增行錄入:當錄入的數據超出默認提供的行數時,用戶會新增一行→錄入一行數據→再新增一行→再錄入……
  • 先新增后錄入:用戶已經知道他需要錄入的行數,所以先新建足夠多的行數,再依次錄入數據……
  • 全鍵盤錄入:用戶會延續在Excel中的操作習慣,如,按tab鍵切換單元格編輯或者其他快捷鍵操作,全程脫離鼠標。
  • 尋找錯誤:保存后系統報錯→用戶找到不合法的字段→修改。
  • 再次修改:再次進入頁面→修改數據→再次確認修改過的數據→保存;再次進入頁面→修改數據→中途變卦→找回修改過的數據→還原/再修改→保存。
  • 重復操作:用戶錄入的數據都是一致的,或者有規律的。例如:錄入商品的倉庫,通常都是同一個倉庫。
  • 錄入打斷:錄入場景的持續時間較長,用戶會在這段時間內被打斷,然后再次回來錄入。

2.1.3 優化點

  1. 當用戶錄入到最后一行時,系統默認自動新建一行,省去用戶新建行的麻煩。
  2. 新建按鈕始終靠近行,用戶能在錄入過程中,縮短鼠標的移動路徑。
  3. 提供tab鍵等快捷鍵,實現選中態在單元格內跳轉;當跳到不可錄入的單元格時(如禁用狀態的輸入框、開關控件等),直接跳過;當跳到下拉選擇框時,直接展開下拉;當選中態跳到視窗外時,自動挪動表格,保證選中態始終可見。
  4. 降低表格內的輸入控件類別,讓用戶使用同樣的操作邏輯進行錄入。例如,單選控件可能會打斷用戶的全鍵盤操作(必須用鼠標點擊),可將單選改為下拉,用戶可以通過↑↓鍵進行選擇,操作流將不會被打斷,圖3。
  5. 即時校驗,用戶輸入后會即時校驗,無需要等到保存是再校驗。
  6. 報錯時,自動定位到報錯的單元格并高亮顯示,用戶無需要在一堆數據中尋找。
  7. 針對報錯的內容給出修改建議,讓用戶知道如何正確錄入。
  8. 對修改后的數據加上提示(如:字體加粗),讓用戶可以快速返回查找。
  9. 記錄用戶的當次的修改記錄,減少用戶回憶之前的內容是什么。
  10. 提供批量錄入功能,或者如Excel表中的一鍵填充功能,可降低重復的工作量。
  11. 提供行復制功能,快速錄入相似度極高的行數據。
  12. 當表格在草稿狀態下再次被打開時,光標自動定位到最后編輯的單元格,幫助用戶回憶上次錄入到哪里。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圖3

2.2 數據處理場景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2.2.1 場景描述

用戶需要對大量結構化的數據進行處理,用戶在此場景下的主要目的是快速篩選并處理數據(新增、刪除、修改、查看、啟用/禁用、復制等)。數據處理場景的表格通??煞Q為列表,因為它通常只是一個入口載體,用戶如果想了解更明細信息,需要進入新的明細頁。

所以這種表格所承載的數據既復雜又不全面,一般來說,用戶會經歷三個階段:篩選、審閱、處理。例如:銷售人員需要對之前開出的銷售單進行審核,他需要將目標單據從大量的單據里篩選出來,然后審閱單據的信息是否有誤,最后進行確認審核操作。

2.2.2 行為模式

  1. 精準篩選:用戶在處理數據前,已清楚知道數據的某個信息片段,如商品編碼,他會通過信息片段直接搜索。
  2. 模糊篩選:對需要處理的數據印象模糊或不清楚需要處理的數據有什么,只能縮小數據范圍。
  3. 快速處理:篩選出數據→只審閱關鍵數據或狀態→批量選中要處理的數據→處理。
  4. 謹慎處理:篩選出數據→進入詳細頁面審閱詳情→處理→返回列表。
  5. 逐一處理:逐行審閱行信息→處理→再審閱下一行信息→再處理→直至待處理的信息全部完成
  6. 操作錯誤:系統報錯→了解原因→找到未處理的數據→重新操作。
  7. 新增操作:新增數據后→找到已新增的數據→對新增數據進行操作。

2.2.3 優化點

  1. 提供搜索功能,直接篩選出用戶需要處理的數據。
  2. 提供多維的篩選和排序,減少用戶尋找信息的時間。
  3. 提高處理的效率:將關鍵數據和關鍵狀態做特殊的視覺處理,讓用戶迅速搜尋并理解;點擊整行可選中,無需用戶瞄準勾選框。
  4. 幫助用戶快捷查詢明細:雙擊/單擊整行可以跳轉至相應頁面,無需用戶瞄準查看按鈕或超鏈接; 在表中展開更明細的信息或者用側拉浮層或氣泡承載更多信息,無需用戶跳轉頁面查看,如圖4。
  5. 當逐一處理為主要場景時,操作按應鈕直接顯示在行上,用戶可以直接操作。
  6. 允許用戶批量處理;告知用戶已選多少條數據;允許跨頁選擇。
  7. 協助用戶完成任務:系統先將沒有問題的數據全部處理完畢,再向用戶報錯,而不是直接終止進程;如果報錯內容可被更正,直接引導用戶到相應頁面更正;如果報錯內容不可被更正,告知用戶原因,自動定位到報錯的數據行并高亮顯示,避免用戶找不到報錯的數據。如圖5。
  8. 新增數據行后,視圖定位到新增的行并高亮顯示,讓用戶快速聚焦。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圖4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圖5

2.3 選擇/挑選場景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2.3.1 場景描述

選擇場景的表格通常也可以稱為列表,因為其本質是對選項的羅列,用戶需要在大量選項中進行選擇。此場景下用戶目標明確,操作路徑單一,時間短暫,能高效識別出目標信息是核心需求。

由于目標明確,用戶關注的信息會更聚焦。由于用于記憶有限,多維信息能輔助用戶決策,但信息量過多會影響用戶選擇效率。

例如:銷售人員需要在表單上錄入客戶信息,他需要呼出客戶列表彈窗,在彈窗內選擇客戶并將信息帶入到表單上。但由于同一個客戶可能配有多個聯系人、多個地址或多個子公司等情況,所以銷售員在選擇過程中需要快速過濾這些信息是否選擇正確。

2.3.2 行為模式

  1. 快速選擇:用戶選擇的依據單一,找到目標后馬上確認。
  2. 謹慎選擇:用戶選擇的依據多維,需要相互比對才能進行確認。
  3. 遺忘選項:用戶選擇選項→滾動表格→再多選其他選擇→重復多次→遺忘之前的選擇有哪些。
  4. 重新選擇:用戶再次打開表格→取消原來的選項→選擇新項目。
  5. 補充選擇:用戶再次打開表格→回顧原來的選項→添加新項目。
  6. 范圍選擇:選項帶有連續關系,用戶需要從頭到尾依次選擇。
  7. 習慣:用戶的選擇帶有重復性,某些選項會有更高的概率被選中。
  8. 嘗新:用戶更可能會偏好新的選項。

2.3.3 優化點

  1. 支持雙擊/單擊行確認選中行數據,無需要再點擊“確定”按鈕,省去冗余操作。
  2. 如果用戶更多傾向快速選擇,可將表格改成列表或卡片等形式。如圖6,騰訊文檔為例。
  3. 支持數據篩選(與數據處理場景一致)。
  4. 記錄并顯示用戶的已選項和個數,避免用戶遺忘選項。
  5. 允許用戶一鍵清除選項。
  6. 如果選項內容帶有強連續屬性,提供范圍選擇的快捷鍵。(如PS連續選擇圖層)
  7. 提供快捷選項:記錄用戶的選擇習慣,設置常用選項;或者允許用戶標記常用選項。
  8. 如果選項受時間影響較大,可按時間倒敘排列。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圖6

2.4 數據統計場景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2.4.1場景描述

用戶需要對數據進行審查和分析,其目標是在龐大的數據集中確認某些結果或得出某些結論。由于關注的數據會有主次之分,數據與數據之間也會有內在聯系,用戶會更加跳躍地掃視頁面,而且會更加反復地審查數據。

例如:銷售人員需要查閱本月的銷售情況,進入到商品銷售明細表中,分析本月的經營狀況,若其中某些商品滯銷,需要分析它們的內在聯系,并制定之后的銷售策略。

2.4.2 行為模式

  1. 數據審查:整體瀏覽報表→重點查看幾個關鍵數據→分析有沒有異常;
  2. 掃視概覽:整體瀏覽報表→留意數據整體的變化、趨勢等,忽略明細;
  3. 來源追溯:發現異常數據或產生疑問→追溯數據來源→分析原因;
  4. 閱讀習慣:用戶會延續現實報表的閱讀習慣,對新的報表樣式需要時間適應;
  5. 反復跳讀:用戶的記憶有限,當同時關注多個數據時,會反復跳讀。

2.4.3 優化點

  1. 系統能高亮標記異常數據和出錯風險較大的數據,提示用戶,并告知原因;關鍵數據使用更顯眼的形式展現,圖7。
  2. 如果用戶對數據明細不敏感,可使用可視化圖表(趨勢圖、餅圖)等形式展示;或者讓用戶選擇切換,圖8。
  3. 用戶可以由數據聯查到數據來源,并引導到具體的頁面查看詳情。
  4. 使用公認的標準模板展示數據;或者允許用戶自定義模板,較少用用戶的認知負擔。
  5. 盡量一屏展示所有數據;可以滾動頁面,避免翻頁,否則用戶需要頻繁切換頁面,打斷用戶心流。
  6. 支持用戶橫向或縱向拖動表格,直觀操作而不是使用滾動條。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圖7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圖8

2.5 特殊場景

由于B端業務的特殊性,上述歸納的場景仍可能不夠。在一些特殊業務下,會催生出更多表格使用場景,比如:在本項目中,我歸納了4種特殊場景:多維錄入場景、輕數據錄入場景、“報表+數據處理”場景和“選擇+數據處理”場景,我們可以針對這種特殊的場景做相應的優化。

以輕數據錄入場景為例:

2.5.1 輕數據錄入場景

銷售人員需要錄入收款信息到單據上,然而,客戶通常只會用一個賬號付款,所以銷售人員只會在表格內錄入一行分錄,這是主要場景。但也有客戶用多個賬號付款,所以銷售人員需要錄入多行分錄,這是次要場景。盡管基礎的錄入表格可以支持以上場景,但由于錄入的信息非常少量,使用表格的形式未免太復雜,所以可以使用其它錄入控件替代。如圖9。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圖9

2.6 通用場景

另外,還有一些情況無論在哪種場景都有可能出現,我們稱之為通用場景,包括:內容溢出單元格的情況、頁面空間不足的情況和數據密集的情況。

2.6.1 內容溢出單元格的情況

當單元格字段不可控時,字段長度會很容易溢出單元格,造成信息缺失。

優化點:

  1. 折行,將數據折成兩行,能應對大多數短文本的溢出情況。
  2. 鼠標懸停后展示全部信息,可以適應任何長度的字段,但會增加用戶的操作成本,對于高頻查看的數據不夠友好。
  3. 允許用戶拖動邊框設置列寬,并記錄設置,但弊端在于占用空間(可能導致出現橫向滾動條)。
  4. 上述幾種優化方案可以組合,以最大程度地覆蓋使用場景。
  5. 當單元格字段可控時,可以固定列寬度,以保證字段完整且可讀。

2.6.2 頁面空間不足的情況

當表格數據較多時,導致一屏無法裝下所有數據,閱讀效率會大打折扣。

優化點:

  1. 可固定表格窗體的大小,表頭和底欄固定,讓用戶始終清楚每列的數據是什么數據,當表格的內容可以自我解釋時,可以隱藏表頭,但這種情況很少見。
  2. 當列數太多,用戶需要橫向滾動表格時,允許用戶進行列設置(顯示、隱藏、凍結、調整順序…),讓重要信息時時可見,如圖10。
  3. 當列數和行數太多時,橫向滾動條和縱向滾動條會同時出現??v向滾動條可以當用戶滾動時或鼠標懸停表格邊緣時才出現,橫向滾動條建議始終顯示或者鼠標懸停表格時才出現。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圖10

2.6.3 數據密集的情況

用戶只會掃視我們的界面,而不會仔細閱讀。在數據密集的情況下,用戶很容易掃視錯誤,眼花繚亂。

優化點:

  1. 鼠標懸停某行時,整行高亮顯示,如圖11。
  2. 使用斑馬線,分隔每行信息。
  3. 當用戶需要進行行與行間的數據對比時,可以使用縱向斑馬線或縱向分割線,讓列更突出。
  4. 自定義行高,因為用戶習慣和用戶設備的不同,無法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所以可以讓用戶去選擇合適的行高。
  5. 定義合適的對齊方式,一般來說數值字段右對齊,中英文本左對齊,布爾值(是否、男女)居中對齊,多級表頭居中對齊。

表格設計的6個場景、27個行為模式和47個優化點

圖11

3. 下一步

事情還沒結束,47個優化點其實不一定都適合應用于我們的產品當中,這需要結合真實的用戶場景和業務需求等因素進行分析。

比如我們項目里,收到的反饋大多都指向于錄入場景的報錯問題,系統報錯后用戶的心流會被嚴重打斷,失去焦點。其次是快捷鍵支持問題,我們的目標用戶會經常使用tab切換,這時候他們會有輸入的預期,一旦這種預期不符合,心流也會被打斷,對于這種問題我們會優先處理。所以,盡管我們花了很大精力去發掘表格的優化點,但仍需要克制地去選擇。

最后,才發現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感謝堅持閱讀到這的你,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幫助~

 

作者:genrry,公眾號:設計師阿余。熱愛設計,關注用戶體驗,分享設計思考。

本文由 @genrr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來自上海 回復
  2. 有個問題:錄入場景下,如果是大批量錄入,是不是首選支持excel導入更好呢?可以說下你們不選擇這個方式的原因嗎,想知道有什么限制。

    來自上海 回復
    1. 當然,如果大批量錄入,導入文件會更好。但其實,這兩個屬于不同的場景。
      例如,客戶只是通過QQ、電話等方式下的訂單,銷售員則需要在系統中手動錄入,這是文中的錄入場景。另外,假如用戶發來的是已經編輯好的采購清單,那么用戶則可以通過導入快速生成訂單,這是導入+檢查場景。還有一種場景,客戶的系統與我們的系統數據打通,他們選購商品后自動生成訂單,這種場景就沒有錄入的需求了。
      我負責的項目中是有這樣的方式的,因為屬于不同的場景,所以在文中沒有提到。導入限制的話,會有兩點常見的:第一是對文件格式的限制,目前pdf、圖片等格式用OCR技術很難100%無誤地將信息解析出來;第二是字段的匹配度,例如商品編碼的命名有可能會叫商品碼、編碼、編號等等,如果字段不匹配也無法導入到系統中,所示需要梳理出用戶常用的詞庫。還有一些多維表單,導入的話就更難了。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