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個性化?不如提供定制化!
個性化(Personalization)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詞。百度百科的說明為:非一般大眾化的東西。在大眾化的基礎上增加獨特、另類、擁有自己特質的需要,獨具一格,別開生面的一種說法。
在互聯網上,它的意思是指程序或者系統為了滿足我們的行為和需要而進行的操作。比如記住密碼、根據最近的搜索項提供推薦等。
而定制化(Customization)是指人們對屬于自己的設備或程序進行的某種操作,其目的是讓它適合我們的需要,比如設置自己手機的鈴聲和壁紙、排列手機應用的順序之類的。
說白了,定制化是通過用戶自己的設置來改變界面,而個性化是通過程序的自動計算來調整呈現給用戶的內容。
大多數的情況下,定制化都不會帶來很多的易用性問題。因為幾乎所有的定制化活動都是用戶自己有意而為之的。但是個性化的操作卻不是這樣,很多時候,系統或者應用做的一些改變反而會妨礙我們的進程。
一些程序會利用用戶上一次使用后留下的數據進行分析,然后在用戶下一次再使用該程序時,提供給該用戶與上一次搜索的物品相關的東西,即自適應界面。并且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以及軟硬件功能的越來越強大,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個性化網頁及展示方法。
可是問題在于,用戶這一次搜索和使用留下的數據,很可能與他下一次需要使用的東西截然不同。作為產品經理,我們提供給用戶的,很可能是一堆他們完全不感興趣的東西。
舉個例子:我的亞馬遜賬戶根據我之前的搜索結果,給我提供了一些推薦書籍??雌饋矸浅YN心,對吧。
然而,這只能代表我上一次使用時想要搜尋的東西。用戶是善變的,他們不會只對一個類型的書本感興趣。如果下一次我想要英語學習的資料,那么系統怎么會知道我想要的已經不再是之前的那些東西了呢?
網站應該保持導航的一致性,不要讓個性化限制了用戶的選擇。因為無論用戶曾經多少次地訪問過界面,對于網站和系統來說,他們的每一次訪問都應該是獨一無二的。
就算是手機音樂APP這樣的應用,他們提供的個性化推薦很多也都是不盡如人意的。用戶上一次聽了民謠,下一次就自動推薦一大堆民謠;用戶上一次聽了搖滾,這一次就推薦一大堆搖滾。殊不知沒有人的口味是一成不變的。如果用戶上一次聽了民謠,下一次想試試搖滾。打開APP,看見自動推薦全是民謠,也許也會勉為其難地點開一首(反正只是一首歌而已,懶得找其他的就算了)??雌饋?,程序自動提供的推薦好像是有效果了(用戶確實點擊了?。5怯脩舻膯栴}并沒有得到解決,我仍然沒有得到我想要的(我要搖滾)。
怎么辦呢?開發團隊沒法去猜用戶的喜好。我的想法是:解決問題還是要靠制造問題的人。把決定權交給用戶,提供一個頁面,讓用戶在里面選擇感興趣的音樂類型(可以選擇多個),讓系統把推薦的歌曲集合到用戶選擇的各個類型里面。用戶下一次使用時,可以從他自己選擇的類型里面找。兩次點擊而已,問題解決了。(也許還有更好的方法,作者在這里只是拋磚引玉了)。
在這一點上,騰訊做得就非常好。我還記得在零幾年的時候,QQ界面上提供的部分功能是根據用戶數據自動計算出來或者強制推送的,導致用戶的界面上出現了諸如“QQ炒股”或者“搜搜個人中心”之類的功能。我從來都沒有見過周圍有人用過這些程序,但是它們就是那么直挺挺地立在那里,甚至不斷地自動變化(我知道這當然有商業方面的考慮),讓人感覺很困擾。后來的版本騰訊改進了這塊的做法,將功能的展示由個性化匹配變為了用戶自己定制,用戶體驗立刻改善了很多。
如果根據系統自動匹配,我的菜單項與我以前的使用位置相比有了相應的變化,那么當我第二次登陸的時候,就很難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可見,在上述的情境下來說,自動定制很大程度上并不會讓界面變得更好。反而會讓一切變得復雜,給用戶帶來極大不便。主要原因如下:
- 很難保證默認菜單的準確性。雖然大部分人只會使用像Excel這樣的軟件的一小部分功能,但是每個人最常使用的功能差別卻非常大。對某些人是合適的,對另外一部分人就可能是不便的。
- 用戶最終不知道去哪里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因為這些功能的位置隨時都可能會改變。其實對用戶而言固定路徑才是最近路徑。
舉個栗子:很多人可能會奇怪為什么在微信中,不能讓最近發送的表情出現在最近的位置?原因在于:如果每發送一次表情都要改變表情順序的話,反而會延遲用戶找到想要的表情所花的時間,覺得這項功能不好用。
確保你提供的功能都是一目了然的。不用去調整什么,用戶自然會輕松地使用它。
想一想,你的產品有沒有類似的問題?如果有,改善他們。
除非你使用的算法非常完美(然而并不存在完美的算法),否則不要把用戶的界面換來換去。
想象一下,當你每天晚上睡著以后都會有一個人出來把你擺放藏書的位置全部顛倒一遍,你會作何感想?
這就是自動定制功能令人討厭的地方。而定制化可以解決它。(全文完)
(彩蛋)
順便一句:聽音樂是一種只取決于自我個性的事,與我周圍的人無關。就算我周圍的人全都喜歡優雅動人的古典音樂和小提琴,我依然堅持我的搖滾和電音不會動搖。
我很好奇“附近的人”這樣的功能究竟有多少用戶會點開它。我的品味就是我的品味啊,我就是我啊。我不會在乎附近的人聽什么的。如果你真的想推薦點什么,還不如一個簡簡單單的“隨機”按鈕。
對于一個音樂APP來說,這樣的東西是完全不必要的。與其花費時間和資源去開發一個這樣的功能,不如想想自己究竟滿足了用戶的多少需求。還有哪里沒有做好的。
(再一次全文完,網易對不住了)╮(╯▽╰)╭
本文由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舟行加勒比(微信公眾號:youciwanghai)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我覺得定制化和個性化的理解不是這樣的,最起碼不是說 電腦自動匹配的是個性化的東西,個性化更像是用戶自己定義的,或者說,系統或軟件開放了接口,允許用戶自己設置的那些的內容。
而定制化,這東西是完全用戶自己想的,軟件根本就沒有這個功能
可能理解的維度不太一樣,造成了偏差
用戶是很懶的,基本懶的去做設置,定制,很多情況下用戶其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東西,如聽音樂,很多時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聽哪首歌,我就會去聽推薦的,我比較喜歡未知的東西。
如果產品能夠通過大數據把個性化做到極致,個人覺得是會優于定制化的,個性化會用戶帶來的驚喜也是一個很好的體驗。
您好,我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很抱歉現在才看到您的回復。隨機推送歌曲這個事情也許是我有些想當然了,自己聽歌的喜好太單一,就覺得別人也是這樣。這是我的問題。另外這篇文章也有很多邏輯混亂和表達不準確的地方。讓您看這樣漏洞百出的文章實在是不好意思。感謝您的回復,指出了我的問題。謝謝!
1、記住密碼是用戶自己勾選的,按照題主對于個性化和定制化的定義,記住密碼應該也是定制化的;
2、附近的人是音樂APP為了加強社交屬性,是基于大眾的寂寞需求和聽音樂找共同愛好者的一種群體需求,題主屬于一小撮個性化的群眾,而產品經理在設計功能時肯定是以大部分用戶體驗至上的。
3、個性化=程序自動匹配,個人覺得這個定義不太準確
只是個人觀看意見,如有意見歡迎補充。 ??
您好,我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實在是非常抱歉,當時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沒有察覺什么,現在回過頭來看確實有很多自己都沒有想清楚的地方,很多東西也過于主觀化了。感謝您指出我的錯誤。急急忙忙地趕出一篇半成品來給大家看實在是不應該。是我的問題。見笑了,請原諒 ??
沒關系,你也給了我一個思考的機會,大家共同進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