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交互設計案例:特斯拉中控屏的功與過
本文筆者將以特拉斯的交互設計為案例,剖析其設計方面有哪些優缺點,以此講述:該如何做好汽車交互設計?
汽車設計必須要遵循的原則包括:車輛的控制要足夠方便,駕駛員無需過度分心,同時與駕駛相關的信息顯示一定要清楚易懂。
對于有幾十年駕齡的老司機們來說,新型汽車的操控是完全不同的一種體驗。新型汽車相較于傳統汽車增加了后視攝像頭、障礙傳感器、倒車雷達、變道輔助、自動巡航、自動駕駛甚至網頁瀏覽等功能,這一切功能都是為了駕駛更加安全和舒適。
不過有一點不容忽視,汽車的設計者必須要考慮到:這些紛繁復雜的輔助功能不應當喧賓奪主,駕駛者仍需要全神貫注以保證行車安全。
讓人分神的虛擬按鍵
特斯拉Model S車型上的物理控制開關很少,僅有的幾個也都配置在方向盤附近,主要是一些與駕駛操作相關的功能,例如:巡航控制、自動駕駛、雨刮器和車燈等,但絕大多數功能(包括后視攝像頭、電話、影音播放器和空調)的控制并沒有物理開關,而是通過駕駛位和副駕駛位中間一塊17英寸的觸摸屏實現的。
這塊觸摸屏似乎已經夠大了,差不多是iPad屏幕的3倍,但還是不能放下所有的功能,在特斯拉第9版的操作系統中,很多功能甚至還被放在擴展菜單里,這使得操作變得更加復雜。
特斯拉Model S車型的觸摸屏:空調、播放器還有后視攝像頭等功能都能通過17英寸觸屏下方的菜單欄啟用。
圖上的箭頭圖標(主菜單欄左數第三個圖標)表示子菜單,里面包含了一些附加功能的操作按鍵,而用戶想要關閉子菜單,還需要再觸碰原位置處的“X”圖標。
盡管觸屏相較于傳統的操作配置更加靈活,但也有一個顯著的問題:駕駛者不能獲得觸覺反饋——也就是說,要確定有沒有按到對應的功能,還必須要分神,邊看邊操作。
物理控制器至少還能通過觸碰感覺到它的位置,而不太需要花費太多注意力(就像音樂家可以邊彈鋼琴邊看樂譜,我們可以邊看屏幕邊打字),但想要觸碰虛擬按鍵,就必須要從視覺上確認其位置所在。
虛擬按鍵都緊密排布在觸屏的菜單欄中,更何況還有二級子菜單,在多個界面點選功能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注意力。而對于駕駛員來說,在車上的用戶界面投入了很多時間,就意味著不能全神貫注地關注路況和駕駛信息。
糟糕的按鈕設置
圖標的位置太偏,導致操作時間變長。
費茨定律指出:指點觸碰到既定目標的時間取決于兩個因素——目標的大小以及與目標之間的距離。因此,配置在離駕駛員初始位置較遠的控制按鈕,相較于手邊的控制按鈕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碰到。
上一輩人學車的時候,標準的控制開關都在方向盤2點鐘到10點鐘的位置內,而隨著安全氣囊和小型方向盤日漸流行,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出最安全的控制開關要配置在3-9點鐘區間內(相當于方向盤下半部分)。
無論是上面哪種配置,對于特斯拉車型來說,觸摸屏上最佳的操作位置都應該是屏幕中部偏左的位置,因為這樣最接近駕駛員的右手。然而,特斯拉Model S車型的觸控按鈕都放在17英寸大屏最下面那一欄,操控體驗非常不友好,尤其是大屏幕右下方的按鈕。
特斯拉第9版操作系統把控制菜單放在離駕駛員手位很遠的位置,上圖中的紅色箭頭就是從方向盤3點鐘位置到控制區的距離,可以說是很難以操作了。
控制菜單放在屏幕最下欄,還會讓駕駛員不得不把視線從擋風玻璃移向觸摸屏,一旦路面上出現突發情況,駕駛員都無暇顧及。
按理說,操控菜單里最常被使用到的功能應該最容易被找到,然而特斯拉在控制按鈕的安排上更是令人費解。
放在第一個的按鈕竟然是車輛的個性化設置,這個功能通常很少在行駛過程中打開。
而后視攝像頭(非常重要的一個功能,北美要求換道和轉彎時側頭看確保盲區無車。這一功能解決了一般汽車后窗被座椅遮擋的問題)和電話功能卻被放置在箭頭表示的附加功能子菜單里,這兩個功能竟然沒有被放在首要的位置,甚至在附加功能子菜單中都沒能排在前幾個,取而代之的是日歷、油量、網頁瀏覽器等功能被放在了最前面。試想,在駕駛過程中你到底是日歷用得多,還是后視攝像頭用得多?
圖標太小
另一個影響操作時間的因素是按鈕的大?。猴@然按鈕設計得越大,越容易更快地觸碰到。
然而,第9版操作系統中,特斯拉卻進一步縮小了圖標,或許是為了在菜單欄中放下更多的功能,第8版中只有7個按鈕,而第9版有10-11個。
功能越來越豐富是許多移動設計師追求的目標,但這卻并不意味著設計更完美。
媒體播放器的控制鍵(播放/暫停、喜歡、下一首等)比推薦的1cm*1cm觸控按鈕規格還要小,然而播放器下面的選項卡(廣播、流媒體、電話等)就設計的相當大(包含了圖標和標簽——這倒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一種做法)。
誤觸的可能性很大
由于操控按鈕設計得非常緊湊,有時候很容易就點選到了其他功能。
例如:我經常在想要打開空調開關的時候,不小心打開了座椅加熱功能,而且座椅按鈕和附加功能按鈕離得也非常近,如果駕駛員想通過上劃小箭頭圖標打開其他功能(可能是受iOS系統的手勢控制啟發),就很容易碰到座椅加熱的按鈕。
從上圖可以看到:座椅加熱功能和附加功能緊靠在一起,像圖中紅色箭頭所示,通過上劃可以打開附加功能。同時,右邊又是車內溫度調節按鈕,座椅加熱功能非常容易被誤觸打開。
地圖影響信息可讀性
如果要通過屏幕給駕駛員提供相關信息,首先要保證屏幕上出現的信息清晰易讀,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都能清楚看到。如果字體太小、背景雜亂或是文本與背景反差度太小,都不能很好地滿足使用的要求。
然而,特斯拉的地圖界面永遠都放置在大屏幕上,始終會作為其他應用的背景。其結果就是:屏幕最上方的狀態欄很難看清,因為周圍都是地圖信息。此外,如果剛好應用窗口之間的背景是非常明亮的地圖道路,就會從視覺上帶來干擾,就像下方的屏幕截圖顯示的那樣。
更糟糕的是:所有的應用都不能被置于屏幕頂端,所以駕駛員不得不在屏幕頂端一小塊地圖背景上辨識狀態欄的信息。
地圖作為屏幕背景還有一個問題,會影響駕駛員對其他應用的操作——例如:你想要放大某個應用的窗口界面,那么你必須要按住應用的邊框來拖動,一旦你不小心手指點到了窗口之外,操作系統會默認你在操作地圖界面,而不是這個應用。
地圖是所有應用的背景,潛在地會影響其他應用的展示效果,同時也會對其他應用的操作帶來不便。上圖中紅色的路況信息,也會讓駕駛員在瀏覽應用信息的時候受到不相關信息的干擾,而且日歷窗口的關閉還必須要點中“X”,不像音樂播放器可以通過下劃收起。
令人困擾的屏幕展示
駕駛特斯拉的時候,如果你想變道,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
- 最傳統的方法,觀察后視鏡里的路況信息,左右側頭判斷旁邊的車道是否有來車。
- 或通過后視攝像頭,在老版本的特斯拉操作系統中,你可以把后視攝像頭固定在觸屏的上方。但現在的版本里再也做不到了,要看攝像頭必須得把視線從道路移到屏幕上。
- 通過附加功能里的變道輔助功能,當你打開了轉向燈,如果目標車道有來車不能變道,那么屏幕上會顯示紅線警告(見下圖)。
操控面板上會提示駕駛員是否可以安全變道(第一張圖表示可以變道,第二張圖表示不可以變道),不過只有最近的兩條車道才會被顯示出來。
問題在于:每一種方法提供的信息都是有限的,但駕駛員不可能把每一種方法都結合起來用,等你把幾個方法都挨著用完了,可能都到達目的地了。
因此,絕大多數人只會選用最省時省力的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最受青睞呢?
當然是操作難度最低、交互時間最少的變道輔助系統,因為只要你打開轉向燈,這個功能就會自動跳出來,幫助你判斷路況。
這是一個很好的范例,許多設計師都掙扎在怎么才能讓用戶學會使用新的功能,不妨學習一下特斯拉:只要你把功能設計得比之前所有方法都更加簡單實用,并且在最恰當的時候展現給用戶,那么他們自然會對這個功能產生依賴。
那么,只要用戶能更快實現目的,就一定更好是嗎?
——這還是要取決于這個解決方案能保證在任何場景下都能有效實施。
事實上,特斯拉并不鼓勵完全依賴變道輔助,即便是特斯拉能夠大幅降低傳感器失靈的發生概率(發生的可能性還是大過你的想象),也難易非常準確地向駕駛員展示清楚相關信息。
舉個例子:
如果你在三車道的道路上行駛,目前正位于最右側的車道,而你想要變道至中間的車道,那么首先你會打開左轉向燈,屏幕也會告訴你左邊的車道可以變道;一旦當你已經變道至中間的車道,可能還沒來得及關掉左轉向燈,屏幕上就已經變成了由中車道向左車道變道的相關信息,但是用戶有時并不見得清楚自己的位置已經到哪里了。
因此,用戶很可能反復確認屏幕,注意看有沒有出現紅色的警告線。如果變道到中間車道之后,左車道有來車,屏幕會顯示繼續向左變道的警告提示,用戶卻可能會誤解為不能變道——本來已經完成變道,看到這個警告之后很可能慌慌張張地變回原來的右車道。
上面這個例子就點出了目前汽車設計者和生產廠商面臨的一個困境。新型汽車上搭載了許多新功能,像是自動駕駛、變道輔助、碰撞檢測等,都有潛力逐步替代我們傳統的駕駛習慣。如果這些功能非常實用,比起我們在駕校學到的“左顧右盼”等方法更加簡便易行,那么這些功能遲早會替代傳統方法。畢竟人類一直都在追求最省事的解決方案,這并不是因為我們懶,而是提高效率的必然需求。我們經??吹接腥嗽谛滦推嚴锘瘖y、玩游戲甚至補覺,這是因為新型汽車讓我們覺得這非常安全和方便。
作為設計者來說,我們的任務就在于給予用戶正確的心理導向,讓他們首先理解我們系統的運作原理,告訴他們新型汽車簡化駕駛流程帶來的好處,并不是以更高的駕駛風險作為代價的。
優點
上面提到了很多特斯拉可以在用戶界面有所改進的方面,但必須承認特斯拉也有很多不能忽視的優點。
1)大屏幕是個加分項
它讓駕駛員能同時打開多個應用窗口,盡管轉換應用很讓人頭疼,各種選項讓人看花了眼。但不得不說,能同時兼顧后視攝像頭和地圖導航、影音播放,都讓駕駛更加容易。
駕駛本來就是一件需要全神貫注的事,駕駛員需要同時兼顧多方面的信息,如果能通過一塊屏幕獲取所有的信息,無疑會減少駕駛員的記憶負擔。遺憾的是,盡管這塊大屏幕的分屏顯示功能已經問世一段時間了,還是很少會有人同時打開多個應用窗口。
2)地圖軟件添加了特斯拉獨有的信息
盡管整個應用是基于谷歌地圖設計的,但還額外為特斯拉用戶增加了特別功能:
- 特斯拉專用的超級充電站會自動顯示在地圖上。
- 當設定導航目的地時,地圖軟件會自動測算到達目的地后,電池還能剩余多少電量。
- 導航功能可以為用戶提供共乘車道的相關導向信息。
地圖軟件會顯示沿途有多少個可用的充電站。
3)自動駕駛和自動導航系統能夠自動識別復雜路況,在需要駕駛員密切關注的路段,會提示駕駛員手不離開方向盤。
4)特斯拉隨時聯網,可以及時進行系統的更新。
這個功能可謂有利有弊,好處是系統中的漏洞可以被及時修復,用戶遇到的問題也會隨時聯網上傳。
不好的地方在于:用戶界面可能經常會變動,用慣了上一個版本的用戶或許會不習慣新的操作,而且用戶還必須要信任生產廠商提供的都是經過嚴格測試的安全系統。
結論
新型汽車都是強大的電腦系統,能夠通過各種傳感器突破駕駛員的能力極限,還能通過豐富的功能讓汽車的駕駛體驗更加便捷、享受。
但這一切的實現還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汽車的設計者們必須要深諳計算機交互設計原理,從用戶心理和實用性原則出發,設計出最實用的操作系統。
原作者:Raluca Budiu
原文鏈接: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tesla-big-touchscreen/
翻譯:「即能」小程序,公眾號:「即能Upskill」
本文由 @即能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看了下這牌你文章寫的比較早了,目前2024年來看,特斯拉的設計仍然有可以詬病的點,但是所謂的特斯拉獨有的有點目前所有車輛基本都支撐了,所以特斯拉仍然已環保為說辭不增加顯示屏我是不理解的,畢竟增加電子屏儀表盤從可控成本上花不了太多錢
各功能的層級排布順序不僅僅取決于用戶體驗,還有考慮產品策略
智能汽車是往更多功能方向去走,更花哨,更容易使得用戶心癢無法專心開車,這是一個矛盾。平衡這個矛盾是痛點
單看車載大屏使用場景的話,東風風神AX7的卡片設計以及蔚來NIO OS 2.0的快捷控制設計都非常貼合駕駛員,在方便找功能的同時設計的面積也足夠大,駕駛中的操作都比較自信、友好。在行駛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精確點擊對駕駛員來說比較困難,因此如果有一些快捷的全局手勢操作,會更友好。類似的,特斯拉有一個做的好是空調溫度可以在不點擊進入界面的情況下直接在底部滑動調節。此外,除了觸摸屏,當前各車廠非常重視的一個方向是語音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行駛中的屏幕操作,能夠更好的提升行車安全。畢竟從駕駛安全的角度來說,沒有車廠希望車主在行駛過程中將視線移到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