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設計方法論之二:4種方法重新組織你的產品

0 評論 12603 瀏覽 251 收藏 14 分鐘

組織,是簡化設計的另一個重要策略(簡化四策略:刪除、組織、隱藏和轉移)。相比起其他三種,組織是簡化設計最常見的一種辦法。這種方式一般不用太大投入,只是改變一下產品界面的布局、標簽和引導,也不用面臨像刪除功能那樣艱難的抉擇。

在重新組織界面時,我們會發現有各種各樣的考慮問題的角度。比如從尺寸的角度出發;從位置的角度出發;從層次的角度出發等。

如果我們想通過組織來簡化設計,要記住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強調一兩個最重要的主題和功能。隨隨便便地組織只會讓產品變得混亂不堪沒有重點,帶給用戶的只有煩惱。

一般來說,常見的組織方法有以下幾種:

  • 科學分塊
  • 圍繞行為進行組織
  • 分類清晰
  • 搜索與瀏覽

我們一項一項地來說。

科學分塊

顧名思義:分塊,就是把產品中的的功能組織起來,分成一個個的區塊,達到方便用戶操作的目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論斷是說一個人能夠瞬時記住的最大數目是“七加減一”。一旦超過這個數量的話,看到后面就很容易忘記前面的?;谶@一點,目前大多數我們能夠看到和使用的應用都將功能的分類數量定在這個范圍內。不可否認,這個結論確實幫助用戶大大簡化了操作。

kindle閱讀器被視為極簡化交互設計的標桿之一,它將六個功能(七減一)的圖標以一四一的分布方式顯示在頁面頂端。這樣分布圖標的好處在于讓中間四個最常用的功能看起來自成一體,方便用戶使用。也不會讓兩邊的兩邊的兩個功能顯得太過于被“排斥”。將那些比較少用或者雜亂的功能整合到右邊的“設置”里,做到了功能入口淺并且直觀。

而反過來說,如果這些功能圖標都以一樣的間距排列在界面頂端,想象一下那個樣子,相比較之下至少我會選擇現在的排列。等距排列讓人有些暈,覺得搞不清楚重點。如果你想突出什么功能,最好把他們和其他功能分開,能讓人感覺到他們和其他功能不一樣。

QQ截圖20151206181446

而且我相信,即使是中間四項功能的排列順序,也都是有講究的。這樣的順序滿足了用戶對于易用和簡潔的要求。想象一下,如果把這四項功能的第一和第三項的位置調換一下,或者第二項和第三項調換一下,你會不會覺得別扭?兩個帶有圓圈的圖標不應該放在一起對吧;返回項的左邊不應該再有東西對吧。(但如果把返回項放在整個界面的最左邊,用戶就很難點到它了。常用選項更應該易用才對)。

一四一的分布,真是漂亮!

而如果你的產品提供了上百項功能,被界面的分配搞得焦頭爛額的話,同樣可以使用這個方法來幫助你

微軟的word文檔包含幾百項功能,為了方便管理,他們將這些功能組織成了八個大類(七加一),每個菜單里又包括了十幾個命令,乍一看還是非常多,于是開發團隊又將這些命令分成了塊,單擊菜單欄中的一項,在一些選項上又會看到一個小三角,移動鼠標上去,出現第三層的功能。這些繁瑣的功能通過通過分塊,被賦予了清晰的層次結構。

QQ截圖20151203164238

PS:若干年以前的word其實是有9個功能區塊的,經過微軟的改良,它變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樣子。我相信憑借微軟的努力,今后的office軟件可以更加簡潔。

有的心理學家認為人的瞬時記憶甚至比七個更小,可能只有四個。但是不管怎么說,目前來看七個左右的分類區塊還是夠用的。

分類越少和越清晰,用戶的選擇也越少,用戶的負擔也就越輕。

圍繞行為進行組織

圍繞用戶的行為進行組織,意味著我們首先要了解我們的用戶。他們想要什么?如果他們要完成某件事情(如網購),他們打算用怎樣的思路和過程來完成這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研究這些事情絕對不會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無數次地開展用戶研究,無數次地頭腦風暴、一對一訪談、電話調研、在線問卷調查都是在探究一個問題:用戶在想什么;以及用戶會怎么做。

在現實的大賣場里,如果客戶想買一臺電視機,那么他會先找到買電視的區域,搜索自己中意的商品,也許問問導購員的意見。然后確定某一款產品,填好地址付完了錢等待收貨。那么,用戶會怎樣在網站上進行這個過程呢?網站沒有導購員,我們也無法與用戶取得即時有效的交流。進入網站后他們怎么知道從哪里開始,下一步又是什么?

以淘寶為例,如果用戶的目標是買一雙跑鞋(這時并沒有確定具體想要哪一個牌子的跑鞋),當用戶在搜索框中輸入“跑鞋”兩個字的時候,會進入一個界面:它給用戶看的第一眼并不是各種各樣的鞋子,而是商品的分類。鞋子的品牌、鞋碼、功能等。然后才是各種各樣的鞋。

而如果用戶加上了某個具體的品牌的話(如亞瑟士),那么看到的這個頁面的第一眼又不一樣了。它不再讓你選擇品牌(用戶已經確定了他想要的牌子),而是直接從鞋碼和功能開始。

通過研究用戶行為和這樣的提示,可以指導用戶的購買過程,讓網站起到一個導購員的作用。

QQ截圖20151207164743

這是沒有輸入品牌的頁面。

而這是輸入的品牌名稱的頁面。

QQ截圖20151207164823

不光要考慮用戶的行為,因為我們是服務的提供方,所以也要考慮現實中的商戶通過研究用戶的心理獲得的經驗,以及他們根據經驗對客戶做出了怎樣的引導。

圍繞行為進行組織應該從現實生活中獲取靈感,就像我們自己去商店買鞋那樣。導購不會一開始就拿出各種各樣的鞋子來供客戶選擇,而是先詢問客戶想要的品牌、鞋碼和功能。

作為產品經理,我們應該根據用戶的想法進行組織。如果打亂這個節奏,用戶就會感到迷惑、厭煩和無所適從。悉心了解用戶所想,然后讓每個流程符合用戶的行為預期。

在最初設計的時候,畫出用戶的操作流程圖是必不可少的。把你的流程圖拿給大家看看,找出不清楚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盡力滿足用戶的預期吧。

分類清晰

剛才說完了功能的分塊,現在我們再來說說產品的分類。

作為消費者最終選擇商品時的參考,清晰的分類標準對用戶非常重要。然而,有時候我們也會對某個商品該怎么分類產生疑問。比如:西紅柿是水果還是蔬菜?山楂是中藥材還是普通食品?

一個簡單的分類模式應該具有清晰的界限。下面作者以生鮮食材的分類方法為例,試著說明一種理念:盡量找到商品重疊最少的那種分類方法。

假設一家網站提供了大量的生鮮食材,用戶來到這家網站購物的時候,如果不使用搜索框,僅僅依靠分類導航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網站應該這么做?

我能想到的分類依據有按類型(水果還是蔬菜)、價格、大小、顏色、形狀(球狀還是柱狀)、產地、甚至含水量來分類的。哪種方法最好呢?

  • 含水量這個依據太難把握,淘汰。
  • 產地基本只對土特產的分類有效,蘿卜白菜全國都產,淘汰。
  • 形狀無法區分種類,淘汰.
  • 顏色無法準確分類,蘋果就有紅的黃的綠的多種顏色,淘汰….。
  • 類型的分類方法也會造成部分商品重疊,淘汰。

也許我們可以按食材的部位來分類。根(果實)、莖、葉的重疊度就比較小。

QQ截圖20151207220939

選擇按部位分類,就不會有西紅柿是水果還是蔬菜的疑問;也不會有山楂是中藥材還是普通食品的疑問,它們都屬于根(果實)類。土豆紅薯什么的似乎也更適合按部位來分類。按照銷量排序,確保常用的食材在前面。

有時我們會遇到同屬于多個類別的東西,太多的重疊容易導致困惑。盡量找出重疊最少的分類方法,這樣用戶才能知道去哪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QQ截圖20151208154615

搜索與瀏覽

關于搜索,有幾種不同的論調。

有人說:“搜索比瀏覽好用,因為搜索可以快速地讓自己找到想要的東西?!?/p>

也有人說:“瀏覽在很多時候更好用。因為如果搜索的關鍵字沒有選好,用戶很難找到想要的東西,而一個簡明準確的瀏覽導航卻可以很快地幫助用戶定位目標。

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是這兩種方式都有各自的缺陷。

搜索的好處在于快速,然而有的時候,搜索的結果并不準確,還需要用戶在搜索的結果里面再次尋找目標。

瀏覽的好處在于準確,如果可以直接點擊看起來符合自己意愿的鏈接,誰會愿意再去想要用什么關鍵詞呢?但是瀏覽的問題在于:如果類似項非常多,比如在好幾個G的曲庫中尋找某一首特定曲目,那么用戶通過瀏覽找尋目標的效率就會非常低下。

其實搜索的結果想要做到精準非常困難,因為要考慮用戶使用的關鍵字的同義詞,還要對搜索結果進行有效的排序和分類。如果有人覺得簡單,也許是看到GOOGLE和百度太好用而產生的錯覺吧。

所以作者認為,如果我們想提供簡單的用戶體驗,至少要讓用戶先體驗到一種我們能做得較好的瀏覽方式,然后再考慮另外一種。(比如你的搜索實力不強,就應該先把瀏覽導航做好,然后再考慮改善搜索)。

結語

關于組織,有太多可以談論和探索的東西。作者在這里僅僅是舉例其中四種而已,即使這樣,依然有很多沒有說完的話。這篇文章就算是拋磚引玉,期望可以聽聽你的看法。

 

本文由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舟行加勒比(微信公眾號:youciwanghai)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