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心理學:如何在產品設計中利用好“損失規避”現象?
本文筆者將為大家講述:損失規避的本質與影響因素,以及損失規避在產品中的應用。
在我們開始叨比之前,先來做兩個有趣的實驗:
第一組實驗:
參與實驗的人員(簡稱:被試)人手持有1000元現金,接下來,被試們面臨以下兩個選擇:
A:50%的概率將手中持有的1000元現金增加至2000。
B:100%的概率將手中持有的1000元現金增加至1500。
第二組實驗:
參與被試人手持有2000元現金,接下來,被試們面臨以下兩個選擇:
C:50%的概率損失1000現金。
D:100%的概率損失500現金。
大家可以想一下自己會做出哪種選擇?
這個實驗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設計的一個實驗,實驗的結論是:
- 第一組實驗:16%的人選擇了A,84%的人選擇了B。
- 第二組實驗:69%的人選擇了C,31%的人選擇了D。
早在 1759 年,現代經濟學之父 亞當·斯密 在其《道德情操論》中描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狀況由好變壞時,人們所承受的痛苦要比由壞變好時所體驗到的歡樂多,并認為這種現象具有普遍性。
在200 多年后的 1979 年,Kahneman 和 Tversky(1979)用實驗證實了這一觀點:損失和獲益的心理效用并不相同,客觀上的損失比等量獲益產生的心理效用更大,并把這種現象命名為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收益帶來的正效用的2~2.5倍。
簡單來說,人們普遍對損失更敏感,100塊錢的損失所帶來的痛苦,需要至少200元的收益才能彌補。
損失規避的本質與影響因素
損失規避是人類普遍存在的機制,內在的機理可以從神經學和進化的角度來看??茖W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對收益和損失的處理區域是不一樣的,人類對損失的處理區域與多巴胺系統是相關聯的。
從進化的角度看,損失規避是人類個體適應惡劣環境產生的普遍機制,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保障個體的生存和繁衍。
Ariely, Huber, & Wertenbroch(2005)研究表明,影響損失規避的原因雖然紛繁復雜,但是具體可以總結為兩類:情感依戀和認知角度。
情感依戀,簡單來說,就是相對于沒有感情的物品來說,有感情的物品的失去,給人帶來的痛苦更深更持久。與實用的物品相比,人們更不愿意放棄有情感依戀的物品。所以,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患有“囤積癥”,這并不是因為他們懶,而是因為舍不得。很多人,在賣掉自己喜歡的物品時,往往要價更高,期望通過更多的物質補償來彌補失去該物品所帶來的傷痛。
認知角度,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認知是不一樣的,買賣雙方對商品的認知不同,會造成買價和賣價的差距。當人們愿意交易時,就不會產生損失規避。
損失規避的產品應用
現狀偏差 — 確定性與依賴
現狀偏差,意思是人們有維持現狀的強烈傾向。
改變,意味著不確定,不確定則意味著有損失的概率。我們都偏愛確定的東西,而對不確定的東西心存顧慮。只有當改變帶來的獲益遠遠大于損失時,才愿意進行改變。
我們為什么留戀自己的家?因為自己的家是一個確定的存在,但如果兩人天天吵架,動不動就分手,離婚,這就會產生不確定性,產生不安全感。不確定的東西,是沒有辦法讓你投入時間和持續依賴的。
應用到產品領域,有一個著名的公式,可以說明。俞軍老師曾經提出過產品價值公式:
產品價值 = (新體驗 – 舊體驗)- 遷移成本
其中的遷移成本,就是從舊有產品遷移到新產品,從確定遷移到不確定所帶來的損失。如果新舊產品的體驗差,無法覆蓋遷移成本,人們的損失規避傾向就會驅使人們放棄新產品。
為什么大企業打小企業很容易?同維度競爭,體量大占優,即使它后發。在《定位:爭奪用戶心智》一書中,產品是否是你第一個做出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第一個占據用戶的心智。
而對于小公司而言,即使第一個做出了新產品,但是沒有足夠的資源推廣,占據用戶心智,大公司很容易就能快速模仿,后發先至。
這也是BAT慣用的打法,因為用戶遷移成本極低,新產品并沒有占據住用戶心智,大公司用自己的體量優勢,一點一點優化用戶體驗,一點一點的占據用戶心智,小公司對此只能無語凝噎。就像兩個人打架,大個子打小個子,總是大個子贏。
小公司想贏,就必須創新。因為,在新的領域,用戶就沒有遷移成本,也沒有舊體驗,只要你的產品做到60分,就是及格的。
俞軍老師說過:“當你找到一片藍海,找到一塊用戶體驗為零的領域,你需要做的是什么?是把產品做到100分再發布,還是做到60分就上?當然是做到60分就趕緊上?!?/strong>
小公司,必須打大公司反應過來的時間差,在這個時間差里,快速迭代并迅速占據用戶心智,這就是給后來者最大的壁壘,最大的遷移成本。
價格敏感 — 用損失留住用戶
互聯網電商的崛起,徹底改變了優惠券的使用方式。
在過去,優惠券是非常稀罕的物件,獲得一張優惠券,你能高興半天。但是現在,電商平臺的優惠券,五花八門,商家打折的方式千奇百怪,沒有你見不到,只有你想不到。電商的崛起,優惠券可以說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功勞。它的核心目的,就是讓本來猶豫甚至是沒有消費意愿的消費者也來購買商品。
優惠券背后的原理,其實也是損失規避。通過發放一個優惠券,然后反復提醒你:“您有一張xxxx元的優惠券即將過期,再不用就虧大了?!?/p>
損失規避,可以運用在很多產品的領域,比如我們的會員體系,積分貨幣,積累的里程,都是你在產品中沉淀的價值,而商家就是通過這些潛在的損失,來捆綁你。
認識到損失規避,運營同學在設計文案的時候,就知道可以更多用損失的詞匯來代替收益,“贈送給你一張200元的優惠券”和“不領取優惠券將損失200元的優惠額度”,用戶對后者的表述方式會更敏感,更容易受到影響。
很多時候,商家還會在優惠活動中,設置一個有效時間。類似,我們經常逛街聽到的小商店的廣播或橫幅:“清倉,大清倉,最后1天!”。營造一種時間上的緊迫性,由于害怕損失,人一緊張就容易沖動消費。
付出行動 — 讓用戶愛上產品
損失規避,更多延伸出來的一個點是:用戶付出成本才能得到的東西,往往更珍惜,對白得的東西,往往不會看重。(這話,好像有點渣味)其中的機理,也是因為用戶討厭損失。
所以,在上面說到的優惠券案例中,用戶經過一番努力獲得的優惠券的效果,要好過白送的優惠券。因為前者,用戶付出了成本,例如:邀請好友點贊的社交成本,轉發朋友圈的操作成本,花錢或積分抽獎的金錢成本。
在《上癮》一書中,如何讓用戶上癮,其中第二個關鍵的步驟,就是讓用戶付出行動。用戶一旦付出行動,就相當于在產品上付出了成本,雖然剛開始的成本很小,但是有行動才能有下一步,產品就是要不斷讓用戶付出行動,積累成本,最后讓用戶上癮。
在心理學中還有一個概念,叫認知失調,指的是:當人們的行為與其認知不一致的時候,由于行為已經發生無法改變,為了規避行為與認知不一致所帶來的不適感,人們往往會改變自己的認知。
所以,當用戶在使用你的產品時(做出了行動),那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就會偏向好的方向(否則用不好的產品,是一種用戶無法接受的認知)。
另外,從這一點還可以延伸到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讓你在意的人,或者如何讓陌生人快速喜歡上你?這個對于單身男士,或者對于職場新人非常有用,我們其實可以利用損失規避的原理來分析。讓人快速喜歡上你最好的方式,不是跪舔,不是無私幫助他,而是讓他來幫助你。
如果你去跪舔,你去幫助對方,相當于白給的優惠券,對他來說并沒有損失,由于人類對收益并不敏感,所以他就會不在乎。相反,在乎的是你,因為你付出了成本。在愛情里,常常說,誰先認真誰就輸了,是有一定道理,因為付出更多的人,更放不下。
而如果是他幫助了你,那么就是付出了成本,由于損失規避,他不會不喜歡你,因為他不想自己的付出白費。
另外,根據認知失調的原理,他幫助了你(真實發生的行動),他不會幫助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認知),所以他會喜歡上你,至少不討厭你。當然,這里要注意的是:找對方幫的忙要稍微有技術含量一點,如果是那種非常簡單的事情,那對方可能會認為你是zz。
在產品的設計中,有一種讓用戶參與設計的策略,背后也是有這樣一種心理學的應用,例如:小米開發者社區。
損失規避是普遍存在的機制,在產品設計或運營中,我們可以巧妙的應用它,來讓用戶離不開產品,甚至是上癮。
總結
總結一下,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 產品價值 = (新價值-舊價值)- 遷移成本。不要低估用戶的遷移成本,遷移成本不僅僅是表明是看到的經濟成本,還包括用戶傾注在舊產品中的情感。
- 價格敏感型用戶更在乎優惠券,要注意的是,運營文案使用偏損失的詞匯,用戶會更加敏感。
- 用戶花費成本,付出努力獲得的優惠券,用戶更加珍惜,使用率更高。
- 讓用戶付出行動,在產品中發布更多的作品,幫助用戶在產品中建立連接。
本文由 @Jarva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產品價值 = (新價值-舊價值)- 遷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