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方法論: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用戶
一件產品,作為用戶和程序員獲取的信息是截然不同的。普通用戶接受的是“表面認知”,而程序員則是“后臺認知”,產品經理需要做的就是把產品的“后臺認知”轉化為用戶能接受的“表面認知”。具體如何實現?筆者從提取需求和隱去技術兩個方面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手機是一個近代產品,最初的功能是為我們提供移動通話服務,但現在手機作為一種工具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里。
移動支付、照相攝影、計時器以及各種形形色色的App,你已經習慣了手機里各種各樣的功能,但你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手機作為一款產品,它到底是如何運作的?作為用戶,我們已經習慣了從表面獲取信息,從產品的表現層去提煉信息,這種獲取信息的方式我們稱之為“表面認知”。
用戶要看到的是這個表面,而作為公司內部的程序員,他們需要得到的是產品具體的實現邏輯,他們需要看到的是產品后臺的業務。程序員的這種能獲取信息的方式我們稱之為“后臺認知”。
作為產品經理,我們最開始的時候肯定是要擁有產品的“后臺認知”,再將其轉化為用戶能接受的“表面認知”,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下如何做到這一點,即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用戶。
一、學會提煉需求
要做到“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用戶”,我們要先學會把支撐用戶需求“表面所呈現樣子”背后的機制先給整理出來,只有這一點對了才能保證我們后續的行為不是無用功。
很多公司習慣于不斷迎合用戶的反饋,基本已經到了用戶說什么,產品就要做什么。可即便做到這種程度,產品上線后用戶往往還是怨聲載道,而產品最終也做成了四不像。這是因為作為公司的產品經理,你只看到了用戶的需求的表面,而沒有了解的需求的本質,我們用一個案例來輔助說明如何去提煉需求的本質,這案例來自顛覆性創新理論的創始人克里斯坦森。
有一家店除了奶昔賣得特別好,其他都不怎么樣。一般店主就會想奶昔賣的好,我就多進貨奶昔給予奶昔更多的貨架空間就好了??蛇@個店主比較較真,他希望了解為什么用戶會熱衷于買奶昔而不是其他的飲品,搞清楚這一點,他才能保證自己提供的商品會持續熱銷。
經過反復調查和琢磨,他漸漸有點兒明白了:用戶表面上買的是奶昔,實際上買的是“在車上的一種方便性”。
購買一般飲料,會有幾個問題:如果車開得足夠快,很容易晃蕩出來;純液態的飲料喝起來特別容易一下子就喝完了,或者一下子喝了一大半,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開車的人就沒東西可喝了。所以,用戶希望購買的是一種既像是飲料,又不是飲料的飲料;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飲料擔當了類似于香煙的角色——他不抽煙,但開車的時候比較無聊,時不時就要拿起一個東西喝一下,這個飲料還要有一種自動阻止一下子把它喝完的功能和機制;
這種飲料相對的熱量也要比較大,因為它代替的是類似甜甜圈這種吃的東西。但吃的東西拿著吃會掉渣,而且拿起來也麻煩。
因此在場景足夠細分以后,我們就可以知道奶昔就是應對這個特定場景下的一種解決方案。那么,“用戶買的是什么?” 答案肯定不是我們表面認知的“奶昔”,而是剛剛提到的解決一系列問題的方案。
二、隱去技術
我們已經了解的用戶需求的本質,通過整理,我們將其轉化為了公司內部能理解接受的“后臺認知”,那投入開發、上線產品,這樣就足夠了么?如果你的產品具有壟斷性異或市場本身是一片大藍海,這當然沒有問題。如果不是,你還是需要仔細考慮如何將’后臺認知’設計為用戶能接受的“表面認知”,這種設計能力,我將其歸為三檔:
第一檔: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這是大多數初/中級產品經理具備的產品設計能力。他們會習慣于從老板、市場、用戶、競品等渠道直接獲取需求解決方案,依樣畫葫蘆的進行產品設計。
這樣的產品通常經不起市場的考驗,因為只抓住了需求表象,未抓住需求本質。
第二檔: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這是部分中高級產品經理具備的產品設計能力。他們已經不再局限于需求的表面,而會善于運用各種工具與方法來挖取需求的本質。騰訊的產品經理在進行內部溝通是,基本不會提到產品,而強調給用戶提供服務。
這正是因為,如果我們總是說做產品,就會很容易以產品為中心,就容易陷入表面設計的死循環,而從服務角度出發,就會以需求的本質為中心進行設計。
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雖然已經能很好的應對市場需求,但是經常會因為加入太多的主觀因素,而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第三檔: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這是少數高級/資深產品經理才具備的產品設計能力。他們學會了“如何將產品設計隱去,重新變成需求”的能力,讓用戶根本無法感知到你有在進行產品設計。這種產品能迎合或引導用戶的潛意識,用戶基于自身的需求與習慣自然而然的和產品進行交互。
這種潛意識的安全感,不會讓用戶去思考,也就不會觸發用戶的心理防御。產品經理將最具親和力、吸引力、甚至可以稱為殺傷力的設計理念,將這份理念的卓越和不平常隱藏在了平常的設計中,從而對用戶實現了最大化的引導和控制。
有些朋友可能已經被繞暈了,內心可能在問那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達到“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每個產品經理的方法都不一樣,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這邊介紹一個我常用的方法,叫“視野融合”。我們借用一個案例來進行說明:
我們經常會在各種場合遇到家長教育孩子的情況,這種教育方式通常是批評和打罵。我們把這個現象進行整理,孩子就是我們的目標用戶,家長就是產品經理,教育方式就是他設計的產品的“表面認知”,但這個產品的本質是“幫助孩子從錯誤中成長”。
這些家長喜歡將孩子犯的錯誤歸結為品質問題,集中批評孩子的缺點甚至人格,并且通常采用強硬的命令和教訓。的確產品的設計本質沒有問題,但這種表面認知存在三個很嚴重的錯誤,反而會適得其反。
- 沒有告訴孩子錯在哪里,他無法改正;
- 對人不對事,擴大批評范圍,將孩子進行全盤否認;
- 居高臨下的心態,讓孩子抵觸與抗拒。
問題這么多,我們使用視野融合,加入孩子的視野重新設計這款產品,這款產品應該包含如下特點:
- 告訴孩子錯在哪里,要知道批評孩子的真正原因是幫助他成長,而不是宣泄你的情緒。要讓他們明白這件事為什么是錯的。跟孩子講錯誤的緣由,其實就是在道理,講原則;
- 就事論事,不貼標簽。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講他這件事情本身哪兒做的不對,千萬不要翻舊賬,不要把他一次的錯誤,無限放大。無理由的擴大范圍會造成失焦,也給不了孩子具體的指導,而且很容易激起孩子的抗拒和反感情緒;
- 告訴孩子如何改正,因為錯誤是相對容易改變的,而品格是難以改變的。并且批評孩子前,先指出他的優點,告訴他其實可以改正缺點的。孩子也是有面子和自尊心的。
我們把上訴內容具化為產品流程,這也就是《曾國藩家書》里,曾國藩教育他兒子的套路:
- 進行一番深刻的自我批評和自我反??;
- 對兒子的某個優點進行表揚;
- 告訴兒子“我當年跟你一樣,也遇到了這個問題”;
- 把自己作為一個父親、一個過來人的經驗教訓告訴自己的兒子。
這樣一來,一個顯性的、強勢的命令轉化和隱性化,把命令和流程預埋在互動過程中——你覺得是按照你的意愿、立場、視角在認知、選擇、決策和行動,實際上,是沿著我事先設定的一個你看不見的軌道在運行。
所以作為產品經理,我們可以通過結構層、框架層以及表現層的產品設計,營造一種和用戶舒適的對話語境。這種語境要把從“我想說的和我認為你應該做的”灌輸模式,改為“雖然你有的視野,我有我的視野,但最后你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共同看到的視野融合模式?!?/strong>
三、小結
喬布斯在設計蘋果產品時提煉過兩個影響非常深遠的產品哲學:
- 越是好的技術,就越是別人感受不到的技術;
- Keep It Stupid and Simple,一個產品要保持很蠢很簡單,連傻瓜都會用。
熒幕前的你,一定要謹記,你不是需求的傳話筒,你是需求的提煉者。
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用戶。
作者:Pirate,用白話說大數據給你聽。
本文由 @Pirat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送給用戶
?? 的確是更合適的標題
視野融合,學到了
mouth
很好的文章,很好的例子,很好的觀點
感謝認可
感謝認可
樓主,問下在使用戶放下防備心理上有哪些經驗心得可以分享下
我還是舉個小例子
芬蘭著名設計師阿爾托喜歡在房間里加上特別明亮的黃色,也喜歡把金屬的樓梯扶手設計成帶有明顯木質感的扶手。在寒冷的北歐,你看到他設計的房子,第一時間就會產生一種溫暖感,而這種溫暖感會左右用戶的認知心理。
所以我們設計的頁面結構、頁面框架以及頁面表現和交互,就是在不斷卸下用戶的防備心理
?? 有點抽象 謝謝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