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方法論: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用戶

10 評論 11268 瀏覽 137 收藏 13 分鐘

一件產品,作為用戶和程序員獲取的信息是截然不同的。普通用戶接受的是“表面認知”,而程序員則是“后臺認知”,產品經理需要做的就是把產品的“后臺認知”轉化為用戶能接受的“表面認知”。具體如何實現?筆者從提取需求和隱去技術兩個方面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手機是一個近代產品,最初的功能是為我們提供移動通話服務,但現在手機作為一種工具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里。

移動支付、照相攝影、計時器以及各種形形色色的App,你已經習慣了手機里各種各樣的功能,但你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手機作為一款產品,它到底是如何運作的?作為用戶,我們已經習慣了從表面獲取信息,從產品的表現層去提煉信息,這種獲取信息的方式我們稱之為“表面認知”。

用戶要看到的是這個表面,而作為公司內部的程序員,他們需要得到的是產品具體的實現邏輯,他們需要看到的是產品后臺的業務。程序員的這種能獲取信息的方式我們稱之為“后臺認知”。

作為產品經理,我們最開始的時候肯定是要擁有產品的“后臺認知”,再將其轉化為用戶能接受的“表面認知”,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下如何做到這一點,即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用戶。

一、學會提煉需求

要做到“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用戶”,我們要先學會把支撐用戶需求“表面所呈現樣子”背后的機制先給整理出來,只有這一點對了才能保證我們后續的行為不是無用功。

很多公司習慣于不斷迎合用戶的反饋,基本已經到了用戶說什么,產品就要做什么。可即便做到這種程度,產品上線后用戶往往還是怨聲載道,而產品最終也做成了四不像。這是因為作為公司的產品經理,你只看到了用戶的需求的表面,而沒有了解的需求的本質,我們用一個案例來輔助說明如何去提煉需求的本質,這案例來自顛覆性創新理論的創始人克里斯坦森。

有一家店除了奶昔賣得特別好,其他都不怎么樣。一般店主就會想奶昔賣的好,我就多進貨奶昔給予奶昔更多的貨架空間就好了??蛇@個店主比較較真,他希望了解為什么用戶會熱衷于買奶昔而不是其他的飲品,搞清楚這一點,他才能保證自己提供的商品會持續熱銷。

經過反復調查和琢磨,他漸漸有點兒明白了:用戶表面上買的是奶昔,實際上買的是“在車上的一種方便性”。

購買一般飲料,會有幾個問題:如果車開得足夠快,很容易晃蕩出來;純液態的飲料喝起來特別容易一下子就喝完了,或者一下子喝了一大半,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開車的人就沒東西可喝了。所以,用戶希望購買的是一種既像是飲料,又不是飲料的飲料;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飲料擔當了類似于香煙的角色——他不抽煙,但開車的時候比較無聊,時不時就要拿起一個東西喝一下,這個飲料還要有一種自動阻止一下子把它喝完的功能和機制;

這種飲料相對的熱量也要比較大,因為它代替的是類似甜甜圈這種吃的東西。但吃的東西拿著吃會掉渣,而且拿起來也麻煩。

因此在場景足夠細分以后,我們就可以知道奶昔就是應對這個特定場景下的一種解決方案。那么,“用戶買的是什么?” 答案肯定不是我們表面認知的“奶昔”,而是剛剛提到的解決一系列問題的方案。

二、隱去技術

我們已經了解的用戶需求的本質,通過整理,我們將其轉化為了公司內部能理解接受的“后臺認知”,那投入開發、上線產品,這樣就足夠了么?如果你的產品具有壟斷性異或市場本身是一片大藍海,這當然沒有問題。如果不是,你還是需要仔細考慮如何將’后臺認知’設計為用戶能接受的“表面認知”,這種設計能力,我將其歸為三檔:

第一檔: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這是大多數初/中級產品經理具備的產品設計能力。他們會習慣于從老板、市場、用戶、競品等渠道直接獲取需求解決方案,依樣畫葫蘆的進行產品設計。

這樣的產品通常經不起市場的考驗,因為只抓住了需求表象,未抓住需求本質。

第二檔: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這是部分中高級產品經理具備的產品設計能力。他們已經不再局限于需求的表面,而會善于運用各種工具與方法來挖取需求的本質。騰訊的產品經理在進行內部溝通是,基本不會提到產品,而強調給用戶提供服務。

這正是因為,如果我們總是說做產品,就會很容易以產品為中心,就容易陷入表面設計的死循環,而從服務角度出發,就會以需求的本質為中心進行設計。

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雖然已經能很好的應對市場需求,但是經常會因為加入太多的主觀因素,而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第三檔: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這是少數高級/資深產品經理才具備的產品設計能力。他們學會了“如何將產品設計隱去,重新變成需求”的能力,讓用戶根本無法感知到你有在進行產品設計。這種產品能迎合或引導用戶的潛意識,用戶基于自身的需求與習慣自然而然的和產品進行交互。

這種潛意識的安全感,不會讓用戶去思考,也就不會觸發用戶的心理防御。產品經理將最具親和力、吸引力、甚至可以稱為殺傷力的設計理念,將這份理念的卓越和不平常隱藏在了平常的設計中,從而對用戶實現了最大化的引導和控制。

有些朋友可能已經被繞暈了,內心可能在問那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達到“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每個產品經理的方法都不一樣,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這邊介紹一個我常用的方法,叫“視野融合”。我們借用一個案例來進行說明:

我們經常會在各種場合遇到家長教育孩子的情況,這種教育方式通常是批評和打罵。我們把這個現象進行整理,孩子就是我們的目標用戶,家長就是產品經理,教育方式就是他設計的產品的“表面認知”,但這個產品的本質是“幫助孩子從錯誤中成長”。

這些家長喜歡將孩子犯的錯誤歸結為品質問題,集中批評孩子的缺點甚至人格,并且通常采用強硬的命令和教訓。的確產品的設計本質沒有問題,但這種表面認知存在三個很嚴重的錯誤,反而會適得其反。

  1. 沒有告訴孩子錯在哪里,他無法改正;
  2. 對人不對事,擴大批評范圍,將孩子進行全盤否認;
  3. 居高臨下的心態,讓孩子抵觸與抗拒。

問題這么多,我們使用視野融合,加入孩子的視野重新設計這款產品,這款產品應該包含如下特點:

  1. 告訴孩子錯在哪里,要知道批評孩子的真正原因是幫助他成長,而不是宣泄你的情緒。要讓他們明白這件事為什么是錯的。跟孩子講錯誤的緣由,其實就是在道理,講原則;
  2. 就事論事,不貼標簽。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講他這件事情本身哪兒做的不對,千萬不要翻舊賬,不要把他一次的錯誤,無限放大。無理由的擴大范圍會造成失焦,也給不了孩子具體的指導,而且很容易激起孩子的抗拒和反感情緒;
  3. 告訴孩子如何改正,因為錯誤是相對容易改變的,而品格是難以改變的。并且批評孩子前,先指出他的優點,告訴他其實可以改正缺點的。孩子也是有面子和自尊心的。

我們把上訴內容具化為產品流程,這也就是《曾國藩家書》里,曾國藩教育他兒子的套路:

  1. 進行一番深刻的自我批評和自我反??;
  2. 對兒子的某個優點進行表揚;
  3. 告訴兒子“我當年跟你一樣,也遇到了這個問題”;
  4. 把自己作為一個父親、一個過來人的經驗教訓告訴自己的兒子。

這樣一來,一個顯性的、強勢的命令轉化和隱性化,把命令和流程預埋在互動過程中——你覺得是按照你的意愿、立場、視角在認知、選擇、決策和行動,實際上,是沿著我事先設定的一個你看不見的軌道在運行。

所以作為產品經理,我們可以通過結構層、框架層以及表現層的產品設計,營造一種和用戶舒適的對話語境。這種語境要把從“我想說的和我認為你應該做的”灌輸模式,改為“雖然你有的視野,我有我的視野,但最后你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共同看到的視野融合模式?!?/strong>

三、小結

喬布斯在設計蘋果產品時提煉過兩個影響非常深遠的產品哲學:

  1. 越是好的技術,就越是別人感受不到的技術;
  2. Keep It Stupid and Simple,一個產品要保持很蠢很簡單,連傻瓜都會用。

熒幕前的你,一定要謹記,你不是需求的傳話筒,你是需求的提煉者。

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用戶。

 

作者:Pirate,用白話說大數據給你聽。

本文由 @Pirat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送給用戶

    來自上海 回復
    1. ?? 的確是更合適的標題

      來自浙江 回復
  2. 視野融合,學到了

    回復
  3. mouth

    回復
  4. 很好的文章,很好的例子,很好的觀點

    來自北京 回復
    1. 感謝認可

      回復
    2. 感謝認可

      回復
  5. 樓主,問下在使用戶放下防備心理上有哪些經驗心得可以分享下

    來自廣東 回復
    1. 我還是舉個小例子
      芬蘭著名設計師阿爾托喜歡在房間里加上特別明亮的黃色,也喜歡把金屬的樓梯扶手設計成帶有明顯木質感的扶手。在寒冷的北歐,你看到他設計的房子,第一時間就會產生一種溫暖感,而這種溫暖感會左右用戶的認知心理。
      所以我們設計的頁面結構、頁面框架以及頁面表現和交互,就是在不斷卸下用戶的防備心理

      來自浙江 回復
    2. ?? 有點抽象 謝謝哈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