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信息架構,你需要知道這7點
作者基于工作實踐,為我們介紹了信息架構的相關知識,供大家一起學習和參考。
一、什么是信息架構
信息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簡稱 IA。它是從數據庫設計的領域誕生的,在百度搜索的時候;給出了一個定義:IA 的主體對象是信息,由信息建筑師來加以設計結構、決定組織方式以及歸類,好讓使用者與用戶容易尋找與管理的一項藝術與科學。 講的通俗一點,就是合理的組織信息的展現形式。
那么基于以上的概念,我認為在軟件行業中常說的信息架構,就是設計出方便用戶理解和查找的內容結構。
如果想知道什么的信息架構才是便于用戶理解和查找的,那么我們首先要了解用戶一般情況下會如何理解,如何查找信息內容。
1. 查找的方式和方法
關于查找一般會有以下幾個場景,知道自己要找什么、從查找A變成查找B、想要獲取某一類的內容、再次查找之前查過的東西。
知道自己要找什么。 例如,小明今天想要去圖書館去借一本書回來看,那么他不知道去圖書館的路線,于是他打開地圖軟件,搜索圖書館,并按照路線去往圖書館順利借到書籍。這就是日常生活中典型的知道自己要找什么。
從查找A變成查找B。 例如,小明從圖書館回家的路上,感覺走路很吃力,突然發現自己現在太胖了,需要減肥了,那么他又不知道如何減肥比較有效,于是他在網絡上搜索相關的問題,發現跑步和游泳對減肥比較有效。
他又搜索了關于跑步和游泳的相關信息,發現家附近只有一個游泳場所,收費較高,而樓下的公園剛好適合跑步,所以他決定放棄游泳,選擇跑步;于是他又去搜索關于跑步的注意事項,適合跑步的時間,如何熱身等等。
那么,這就是比較典型的從查找A變成查找B。在開始的時候,小明想要要解決某個問題,但是不知道如何解決,于是通過獲取的信息加上思考,不停的對搜索問題進行迭代。原本只是想要查詢如何減肥,最后變成了查詢關于跑步的注意事項。
想要獲取某一類的內容。 我們繼續小明的例子,小明快畢業了,在準備畢業論文,因為剛好最近在跑步,減肥效果明顯,所以他想寫一篇關于減肥的論文。
那么小明在搜索網站上搜索了關于減肥這一類的信息,把所有有用的內容都進行了收藏或剪切,從而他了解到了,現在目前肥胖人群的占比,他們的困擾,他們大多數人選擇的減肥方式,減肥效果等等;于是小明通過這些信息,很快完成了論文。
這就是想要獲得某一類信息的場景,通常情況下,會進行多次查找,使用類似且相關的關鍵詞。
再次查找之前查過的東西。 來,繼續小明的表演,不對,是舉例:小明寫完論文之后,在檢查的時候發現有一個關于減肥者目前現狀的內容給漏掉了,于是小明同進入搜索網站,在搜索記錄中找到上次查詢關于這方面信息的關鍵詞,重新查詢,找到上次相同的內容,并補全了這方面的信息。
這就是再次查找之前查過的東西的場景。通常情況下會使用原來相同的關鍵詞,查詢相同的內容,獲取相同的信息。
在查找的場景中,人們使用的常規方法是瀏覽、搜索、詢問。這一類就比較好理解,再此就不做過多介紹。
2. 理解的方式
理解尤其對于中國五千年的文化來說,是博大精深的,不同的話語,在不同的場景,使用不同的語境,表達的意思完全不同。
那么文字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場景中,不同的文字也表達著不同的意思。 那我們如何理解呢?
首先,打造場景,有場所感。例如小明在寫關于減肥的論文的時候,如果提到了茶,那么讀者想到的一定是減肥茶相關的信息。這就是在文字場景中打造的場所感。
其次,要模塊化。例如我們準備看小明的論文,那按照我們的常規思維,標題應該在最上面。下面是作者信息,目錄,然后是正文。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要關注各個信息的位置、結構、外觀、布局規劃等。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借鑒物理環境的設計。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剛好在圖書館,我找了一本書,然后了解到,這邊首先通過樓層來區分成人,青少年,少兒,展覽等。其次是通過字母的排序來對書籍進行分類,比如IT類書籍就可以去I類的書架上去找;再然后是每個書架的兩側都對當前書架的書籍進行了分類說明,比如這個書架包含SQL,python等書籍;然后在找到書架對應的位置,根據每本書對應的唯一編號,來找到相應的書籍。
這就可以理解為信息架構的設計,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場景中發現它們。
二、信息架構的介紹
信息架構一般分為自頂向下的架構和自底向上的架構。
信息架構的組件一般包含:組織系統,標簽系統,導航系統,搜索系統。
能夠以一種預設的路徑來協助我們更加清晰便捷的瀏覽網站的內容,我們叫它瀏覽幫手,主要包含:組織系統,全站導航系統,局部導航系統,站點地圖/目錄,索引,指南,網站向導,情景式導航系統。
可以讓用戶查詢字串符,并顯示給用戶一組滿足條件的查詢結果。我們叫它搜索幫手,主要包含:搜索界面,查詢語言,查詢構造器,檢索算法,搜索區域,搜索結果。
用戶去達到目標,查看內容所需的組件,主要包含:標題,嵌入式鏈接,嵌入式元數據,塊,清單,順序式幫手,標識符。
除此之外還有不可見的組件,例如:受控詞表和敘詞表,檢索算法,最佳匹配。以上的內容都會在下面做不同程度的介紹。本章就不做過多的說明了。
三、組織系統
我們把信息組織起來,讓人們能夠找到問題的答案,并提供了了解這些答案的場景,并且支持隨意瀏覽和定向搜索,這就是組織系統,它是由組織方案和組織結構組成的。
1. 組織方案
我們就先來說說組織方案,我們可以理解為把信息歸類、排序的方案就是組織方案。組織方案又分為精確的組織方案和模糊的組織方案。
精確的組織方案非常好理解。常用的有字母順序,時間順序和地理位置順序方案例如我們的手機通訊錄,按照字母來排序的;新聞軟件中的新聞是按照時間來排序的;地圖軟件中的信息是按照距離來排序的。
那模糊的組織方案呢?常用的有主題組織方案,以任務為導向的組織方案,特定受眾方案,隱喻驅動的方案,混合方案等。
例如淘寶中對各個品類的分類,這就是主題組織方案;word中頂部功能區的分類就是以任務為導向的組織方案;手機中的兒童模式就是特定受眾的方案。
2. 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層級結構,它是一種自頂向下的方法。還有一種是數據庫模式的,它是一種自底向上的方法。
層級結構主要是對信息的互拆,但是互拆時會需要注意它的深度和廣度。
如果不考慮深度,拆的層級過多,那么用戶在瀏覽的時候,需要不停地點擊才能查看到最終的內容,這是很不好的體驗,所以要進行寬而淺的互拆。這樣,將信息放在主要頁面,用戶進行瀏覽,只需點擊一次或兩次即可到達最終目標頁。
數據庫模式主要是通過數據庫中的元數據來記性組織信息。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考慮的是元數據的映射關系,還有超文本中內容的關系。
四、標簽系統
標簽在日常中常見的就是日記本某一頁的邊上貼上相應的標簽標注這是XX內容;軟件中常見的就是某些文章中會有一個標簽,我們通過便簽可以搜索到所有貼有相同標簽的內容。
某些軟件的話題也是一種標簽,在發布內容時,添加一個話題;當我們查詢該話題時,就可以看到所有添加該話題所發布的內容。以上都是標簽,但也不止于此,例如網站或移動軟件的菜單,或者手機頂部的圖標等都是標簽,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常見標簽的類型。
1. 標簽的類型
常見的標簽類型有:情景式鏈接的標簽、標題的標簽、導航系統內的標簽、作為索引詞的標簽、圖標的標簽。
舉例,當我們在看一篇文章時,文章可能講到了某個專業的術語,同時這個術語可以點擊跳轉到對這個術語的詳細介紹的頁面,那么這種就是情景式鏈接的標簽。它通常是出現在文本內容中的超鏈接,用來說明某些內容或引出一些相關的內容。
在我們手機應用市場中,經常會看到某些分類,例如下載榜,免費榜單等。這些都是屬于標題的標簽,它通常是用統一的編號、字號、顏色、樣式、空白和縮進,或這些的組合來建立的。
我們打開一個網站,看到主頁頂部有幾個菜單,首頁,產品簡介,成功案例,關于我們;或者打開app,看到了菜單如首頁,社區,個人中心;點擊某一個菜單時,還會出現幾個菜單選項。這些都是導航系統內的標簽,它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強調一致性。
例如我在首頁的時候,首頁叫做首頁,我點擊個人中心,首頁就叫做主頁了,這樣就會讓用戶產生誤解,也會有不好的體驗。
剛才我們提到的搜索某一個話題,就可以看到所有添加該話題所發布的內容。這就是作為索引詞的標簽。它可以對內容進行精確搜索,是很有價值的一種方法。
當我們手機靜音時,我們的手機上方就會出現一個小鈴鐺的圖標;當我們設定了鬧鈴,手機頂部也會有一個鬧鐘的圖標;這就是典型的圖標標簽。它其實在生活中很常見,例如洗手間門口的男女標識。但是在圖標的使用中要注意表達的準確性,即圖標不會有異議,用戶看到后,第一反應就可以準確理解它要表達的意思。
2. 通用原則
在設計標簽時,會有一些通用原則,可以為我們在設計標簽時,提供很好的幫助。
盡可能的縮小范圍,在設計標簽的時候,范圍越小,就越可以明確有效的表達出它的含義。
一致性。如前面提到的,一致性在這個過程中很重要,而一致性不止包含命名,還包含風格、版面形式、語法、粒度、全面性、用戶。
除了以上信息之外,還有一點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要時常優化和調整你的標簽系統。
五、導航系統
導航系統主要分為嵌入式導航、輔助導航和高層級導航的方法。大多數網站中都會包含3種主要的嵌入式導航。輔助導航它可以提供查找內容和完成任務的輔助方法。
1. 嵌入式導航
嵌入式導航常見的三種,分別是全局導航、局部導航、情景式導航。
全局導航,就是要在網站的每一頁都會顯示的全域導航系統;局部導航一般會有一個或多個,我們可以稱之為子網站或網站中的網站,例如點擊全局導航的某個菜單,會彈出或顯示相應的子菜單,這個子菜單就是局部導航;情景式導航可以是文章內的超鏈接,也可能是標題等,點擊可以跳轉新的網頁、下載文件或指定某個對象。
2. 輔助導航
輔助導航包括站點地圖、索引、指南、配置器、搜索。
站點地圖比較適合層級結構組織的大型系統,如果架構本身層次不強,建議使用索引或其他可視化的表示比較好。
索引對于小型網站可以利用你對內容的了解來決定要引入哪些鏈接,然后手動創建索引。對于大型網站,在文件層次上可采用控詞表編制索引來自動生成網站索引。
指南包括導游,教程,以及針對特定用戶、主題或任務的走查;配置器可以理解為指南的特殊形式;搜索是輔助導航的核心部分,在下一章我們會進行詳細介紹。
3. 高級導航
高級導航主要分為個性化和自定義、可視化、社會化導航。
個性化和自定義可以針對個人的行為進行定制化,缺點在于不適用于較寬泛的研究;可視化即為圖片或圖標式,例如購買商品時圖片式的列表;社會化導航主要是基于算法的導航。
六、搜索系統
搜索系統主要包含確定搜索區域、選擇要建立索引內容的組件、搜索算法、顯示結果、設計搜索界面。
1. 確定搜索區域
首先來看看確定搜索區域,搜索區域其實就是信息環境的子集,在搜索的時候會把無關的內容剔除掉。一般常用的方式有
導航/目標,為特定用戶建立索引,按主題索引,索引最近的內容。
在導航/目標中,至少包含兩種網頁或者屏幕,導航網頁和目標網頁。導航網頁的目標主要是讓你達到目標網頁,而目標網頁則存放著你想要搜索的實際信息。其實針對這種搜索,本質上是屬于精確搜索。
為特定用戶建立索引。通俗的講,其實就是了解該搜索引擎面對的幾種用戶群,并對相應的用戶群設定針對性的功能或篩選條件。
按主題索引。 例如在電商平臺搜索apple,出現了很多結果,那么按主題索引就是在結果中再次進行篩選,我可以選擇手機、手機殼、電腦等,這就是按主題搜索。
索引最近的內容。 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就是搜索新聞的時候,因為新聞具有時效性,所以在搜索后,可以按照時間篩選。例如今天、昨天、近7天、近1個月等?;蛘咴谒阉髌渌麅热莸臅r候,可以選擇搜索某一時間段的內容。
2. 選擇要建立索引的內容組件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我們要確定什么內容是可以搜索的。例如大眾點評網,可以搜索的內容有商戶名、地點、菜名;只有確定要搜索的組件后,才不會在后面的使用中出現混亂的情況。
3. 搜索算法
其實搜索引擎有很多算法,而且有的已經存在好幾十年了。因為搜索算法屬于搜索引擎的核心,那么這里主要介紹一下模式匹配算法。
模式匹配算法是大多數搜索引擎都采用的算法之一,在這個算法中主要關注的是查全率和查準率。
查全率可以理解為,當我搜索吉他,那么所有關于吉他的信息都會被查詢出來。
那么查準率就會只查詢出準確率高的內容。 二者成反比。即若你想提高查全率,那么就會相應的降低查準率,反之亦然。
查全率=被檢索的相關文檔數量/系統中相關文檔的總數
查準率=被檢索的相關文檔數量/被檢索的文檔總數
其他方法還包括例如文件相似度、協同過濾、引文搜索等。在這里不做過多的介紹。
除此之外還會涉及到查詢生成器。它偏向于后端,很少面對用戶。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查詢性能。它包含拼寫查詢工具、語音工具、詞干提取工具、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受控詞表和敘詞表。
4. 顯示結果
關于顯示結果,在這里我們要討論關于要展示哪些組件、要顯示多少文檔、列出的結果如何排序、是否將結果進行分組、如何對搜索結果進行操作。
首先,我們要考慮,在搜索結果中,需要展示哪些組件。一般的建議是給那些知道正在查找什么的用戶顯示更少的信息,給那些不知道自己正在查找什么的用戶提供更多的信息。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給那些知道自己要找什么的用戶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內容組件,例如標題、作者。對那些不確定自己要找什么的用戶,則可以從描述性的內容組件中受益,例如摘要或關鍵詞之類的。那如果出現例如標題相似的情況時,則可以顯示更多的信息讓用戶進行區分。
然后我們在說要顯示多少文檔。說的簡單一些,就是搜索結果頁,每個頁面展示多少條信息。這個主要和兩方面的內容有關,一個是每個結果顯示的信息的多少,還有一個是和我們使用的屏幕大小有關。我們在設計它的時候,需要從這兩方面考慮。
然后再說列出的結果如何排序。關于結果排列方式,它應該區分為排序和排名。排序即我們常見的按照時間排序或按照字母排序;排名則是按照相關性排名、按受歡迎程度排名、按用戶或專家的評價排名、按位置付費排名。通常情況下他們會一起使用,例如結果會按照時間和評價進行排序。
那么了解了排序之后,我們要考慮是否對結果進行分組呢?
在考慮分組時,我們要考慮平臺內容的多少,按照常理我們平臺的內容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當內容變多的時候,就會出現內容混亂,那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分組了。例如豆瓣中,搜索結果會進行用戶,圖書,電影,小組等區分。
我們對結果進行分組之后,還有一點是我們要考慮的,那就是我們要考慮對搜索結果進行如何操作。
一般情況下是可以直接在結果上進行操作,例如app store中,可以對搜索的APP直接進行安裝或打開;還有一種情況是可以選擇結果的子集,例如電子商務網站中,可以將搜索結果中的任意商品加入購物車,然后在去購物車中進行批量操作。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就是保存搜索內容,而非結果。例如亞馬遜上,在搜索完成后,會在頁面的右上角看到保存搜索的選項。其實它也可以有另外一種表現形式,就像百度的搜索記錄一樣,具體如何實現,取決于實際的使用場景。
5. 設計搜索界面
完成了上面的事情,現在可以開始設計搜索界面了,那在設計搜索界面時,也包含了以下幾點:
搜索框。 常見的就是一個搜索框,用戶可以直接搜索它想要的內容。那么也會有一些特殊的場景需要多個搜索框,例如購買機票,車票等。至少需要出發地、目的地和日期三個搜索框。所以在設計搜索框的時候,除非真的需要多個搜索框,否則最好只有一個搜索框。
自動完成和自動建議。 這個比較常見的就是當我們買機票的時候,例如我輸入了北,則會出現所有與北相關的列表,北京,北海等可以讓我們快速選擇。還有一種就是在搜索網站中,例如我們輸入W,立刻就會出現與w相關的內容,例如we、windows等。
高級搜索。 一般在較專業的網站中才會用到。常用的是布爾運算,包括and,or,not。
支持修改。 當我們搜索完成之后,發現搜索的結果好像不太符合我們想要找到內容,想對搜索內容做修改,這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可以隨時搜索隨時修改。還有就是當搜索的結果很多,例如剛才提到的豆瓣的搜索結果,那么我們應該可以讓用戶決定擴大或縮小搜索范圍。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搜索的信息具有時效性時,我們應該考慮可以按照時間進行篩選。我們日常使用的產品設計大多都是整合了搜索與瀏覽的。有的是搜索后瀏覽,有的是瀏覽后搜索。那前者就是正常的搜索完成后瀏覽結果。后者則是瀏覽時進行篩選,排序等。
當用戶被卡住。 這種問題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一個是結果太多,用戶突然不知道要做什么了。還有一種就是沒有結果。針對前者,我們可以增加篩選的方式,讓用戶進行精確的搜索。針對后者我們可以給出優化搜索的建議或者推薦相關的結果。
七、敘詞表、受控詞和元數據
這一部分的內容,對于用戶來說很少見,因為他們都是后端的內容。這部分就簡單說一下元數據、受控詞表、技術術語、敘詞表類型、語義關系、多層級結構、分面分類法。
1. 元數據
元數據應該是產品經理和技術溝通時,見到的比較多的詞了。這里一般指的就是描述數據的屬性。例如性別,身高,年齡等。
2. 受控詞表
受控詞表聽上去不是很好理解,如果通俗的將,其實就是等價詞表。它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 同義詞環。 同義詞環就是把一組定義為等價關系的詞匯連接起來。例如iPadtouch和iTouch。我們都知道它們代表的是同一個意思。那我們搜索的時候,怎么讓搜索引擎知道呢?那就是利用同義詞環這樣的定義來編輯受控詞表;
- 規范文檔。類似于我們的日常寫產品文檔的格式一樣。這里主要會規范它的術語,來定義它的首選術語和可接受的值。并會按照規則,列出清單;
- 分類方案。這種分類法就類似于我們的郵編。例如010代表北京。統一規則之后,進行首選術語的排列。
3. 技術術語
這里的技術術主要是來傳達定義和關系的核心術語。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 首選屬于(PT)。一般也叫做可接受屬術語。所有的關系都是根據首選屬于定義的;
- 異性術語(VT)。被定義為等價于首選術語,或大致上與首選術語的含義相同;
- 上位類術語(BT)。它是首選術語的上層術語,它位于層級結構的第一層;
- 下位類術語(NT)。它是首選術語的下層術語,它位于層級結構的最底層;
- 相關術語(RT)。就是通過關聯關系鏈接到首先術語的;
- 使用(U)。異性術語使用首選術語,一般使用這樣的語法作為索引者的工具;
- 用于(UF)。表示首選術語UF異性術語的相互關系;
- 范圍注釋(SN)。主要就是首選術語的特定類型,用于限定術語的含義。
4. 敘詞表
敘詞表就是當你搜索某些內容的時候,可能內容中沒有你搜索的關鍵詞,但是卻可以搜索的到,是因為在內容的主題或描述中有包含你搜索的詞。敘詞表也包含了如下的幾種類型,而決策的依據是你準備如何使用敘詞表,它將對你的設計產生重大影響。
5. 語義關系
語義關系主要包含等價、層級、關聯。
等價就是剛才提到的,即ipadtouch和iTouch是等價關系。
層級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屬于,即子繼承了父的特性,例如喜鵲屬于鳥類;第二種是整體-部分,即子是父的一部分,例如手指頭是手的一部分;第三種是實例,一般是抽象的,例如江和長江。
關聯即兩個事物有關聯,例如鹽水和糖水的關聯是水。
6. 多層級結構
日常中我們見到的結構是每下一級都會比上一級的元素數量多或相等就,而對層級結構則會出現,下一級比上一級元素數量少的情況。
這種不規則的層級結果就是多層級結構,當你在處理大型信息系統時,這種多層級結構是無法避免的。
7. 分面分類法
分面分類法其實就是從多個面來對內容進行分類,通常會從主題、產品、文檔類型、用戶、地理位置、價格這幾個方面為緯度。
八、總結
關于信息架構,在日常的產品工作中舉足輕重;也有一部分東西看似有形,實則無形。
以上的這些內容只是從理論的角度,來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那在實際工作中該如何應用,相信大家結合實際的工作情況,經過不斷的實踐,都會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本文由 @侯學峰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沒有舉例子,有些概念不太清晰,有什么相關的書可以推薦的嘛
是的
學習了 感謝分享!
可惜了!這么好的文章現在才看到?。∵@么嚴謹的文章沒人看,現在的人都是喜歡寫一些大而全,花里胡哨的文章。這樣的好文章就這樣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