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旋律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哼唱搜歌應用“音樂雷達”iOS版正式上線

DT
1 評論 11948 瀏覽 1 收藏 4 分鐘

最近不知道是誰讓一首熟悉的旋律住進了我的腦子里,很好聽卻不知道歌名。用了百度搜索搜了歌詞才知道它是南拳媽媽的《下雨天》。像我這樣知道歌詞還好,如果只知道歌曲旋律怎么辦?哼唱搜歌應用音樂雷達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據音樂雷達創始人王磊介紹,哼唱搜歌這事也是有難度級別的。國外最早的 Shazam 等同類應用大多只能做到原聲搜索。也就是說,當你坐在咖啡館里小資的時候,突然音響傳來一首熟悉但不知名的旋律時,你可以打開 Shazam 把歌曲原聲錄一小段,進行搜索。而音樂雷達不止如此,除了原聲搜索,它還支持人聲哼唱搜索。人聲處理起來肯定會比 MP3 要難,因此技術難度大家可以想見。

王磊表示,目前人聲哼唱搜索技術真正投入商用的就只有他們家和另一款國外應用 SoundHound。事實上,音樂雷達團隊最大的優勢就是來自技術。王磊本身來自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在語音識別領域頗有造詣。音樂雷達的人聲識別技術也因此在國際上獲得過大獎。

必須要說的是,音樂雷達做的事情還沒完全滿足我心中的期待。我認為比起大眾音樂類 App,能讓用戶用到哼唱搜歌 App 的每一首旋律背后都是有故事的。我們之所以熟悉這些旋律肯定是因為它曾經出現在我們生命的某一個階段。搜到歌名也會讓我憶起曾經的往事,比如《下雨天》就讓我想到了我的高中。為什么不讓大家在搜到歌名的同時也分享自己關于這首歌的記憶呢?看看我的這首歌在別人的生命里又是扮演什么角色。另一方面,類似社交概念的加入或許能讓音樂雷達更有資格做一個 App,而不是一個簡單可以植入到任何音樂類 App 的功能。

在談到商業模式時,王磊談到老前輩 Shazam 目前用戶已經超過 3 億,去年的收入也過了 3 億美元,還計劃在年內上市。Shazam 的主要收入來源都是通過為 iTunes、亞馬遜等音樂服務導流量,并從中分成。國內雖然沒有類似 iTunes 這樣的付費音樂平臺,但不是還有運營商嗎?運營商通過主要為三、四線城市手機用戶提供付費彩鈴、振鈴的下載,每年也能幾百個億。如果作為第三方平臺為運營商的這些音樂類服務導流量,提成會挺高。

音樂雷達在今年一月上線了Android版,而在最近又上線了iOS版。和 Android 版支持完整試聽和下載不同的是,iOS 版音樂雷達由于版權問題只支持 30 秒試聽,不支持下載。另外,音樂雷達目前也向第三方開發者提供相關的 open API 服務,開發者和合作方通過音樂雷達提供的 API 接口就可以享受現成的音樂識別和分析的服務。

 

文章來源:36氪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沒有大平臺支持,這種很細分的應用很難坐騎里,所以一般它們最好的收尾就是被大BOSS收購。哼唱搜索的用戶訴求并不大,微信的搖一搖搜歌選擇了折中的方式,識別度也很高,在音樂識別非常給力的實現方式。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