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析:用戶反饋模塊搭建(附原型模板)

4 評論 14093 瀏覽 64 收藏 13 分鐘

用戶反饋功能,可以說是我們的產品,尤其是移動端產品,必不可少的一個功能了,這個功能是獲取用戶直接需求的重要途徑。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一下,此功能模塊是如何搭建的吧~

場景

我們先來看一下用戶使用此功能模塊的場景: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遇到了某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產品使用方面的,也可能是業務理解方面的;

總之,用戶使用產品時遇到了障礙。這個時候,用戶是多么迫切希望能夠有一個途徑,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因此用戶反饋功能應運而生。

較真一下,將此功能以“反饋”二字命名,總感覺有些怪怪的。個人覺得反饋更像是一個單向的過程,只是A to B,to完以后,就沒有以后了……

這讓我想起了在電視劇中看到的那種“意見箱”,里面也經常塞得滿滿的,都是人民群眾的反饋意見信,結果呢?大家腦海中可自行腦補此場景~

所以,與其說是“用戶反饋”,我覺得用戶更希望得到的是一個“留言互動”的功能:自己有問題提出來,可能由于現實情況的制約,不一定能夠及時得到解答,所以可以是“留言”;

但每一個提問題的用戶,都肯定希望能夠得到回復,不然人家還提問題干嘛,直接卸載拉倒,所以用戶也希望能夠得到“互動”!

好了,我們回歸主題。既然大家都叫做“用戶反饋”,那我們也隨波逐流吧,此篇文章,我們討論的內容,依舊叫做“用戶反饋”~

產品參考

本來寫這段內容的時候,情不自禁的想寫“競品分析”四個大字,可轉念想了一下,小弟配不上啊……

因為筆者查看的都是淘寶、支付寶等這些互聯網班級里面的尖子生,我一個渣渣輝,豈敢跟大佬們談競品。(小弟只是學習學習,膜拜膜拜,參考一下大佬們的產品,抱緊大佬們的大腿,僅此而已~)

筆者一共參考了9個產品,分別為:淘寶、支付寶、知乎、智聯、BOSS、馬蜂窩、抖音以及qq。

我們選取其中的三個產品,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1. 馬蜂窩-常見問題與反饋

1.1 分析對比

我們可以看到,馬蜂窩此處的功能是比較簡潔的。我們來解剖一下,其實從功能上進行歸類,就只有兩部分,一是問題的列表,二是留言反饋功能。

其中問題加入了問題類別的字段,然后留言反饋是以對話框的形式。

1.2 功能框架

我們給這三個界面脫去美麗的外衣,來看一下他們的骨頭架子,就是這樣的: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只看這一個產品,我們無法評判,我們就繼續往下看吧~

2. BOSS直聘-幫助與反饋

2.1 分析對比

首先相同的是,界面上都是問題類別的列表。

然后BOSS上面,增加了搜索框的功能,就是筆者自己標注的那個地方,因為一個界面無法截全.

這個功能做的還是很有必要的,大家想啊,如果一個用戶的問題很清晰,然后在問題的列表框中,一時半會又沒能夠找到自己的問題,然后咨詢客服吧,又不能得到及時性的回復,此時直接搜索自己的問題,快速地尋找現成的答案,就顯得非常必要啦。

第三點有所不同的是,此處的反饋采取的是信息列表的形式。

2.2 功能框架

又到了“脫”的環節了,我們來看一下:

通過以上兩個產品的分析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反饋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對話框的形式,另外一種是信息列表的形式。筆者思考了一下,得出如下兩條結論,不知道大家是否贊同:

  1. 信息列表的形式,相較于對話框而言,便于數據的收集與整合,是常見問題的數據來源基礎;
  2. 對話框本身讓人感覺是一種一問一答的及時反饋形式,在沒有AI客服的情況下,我們最好采用信息列表的形式,來處理這種延時性的用戶反饋。

3. 淘寶-問題反饋

3.1 分析對比

  1. 淘寶將用戶反饋的處理方式分為了兩類,一類是及時性的AI客服,另一類是延時性的問題反饋;
  2. 在聯系客服中,首先展示的依舊是“猜你想問”,此處和“常見問題”的功能如出一轍;
  3. “我要反饋”界面中,不僅有問題描述和圖片,還加入了問題類別。

3.2 功能框架

我們可以看到此處簡直是“骨骼驚奇”呀!

想得到及時性的反饋,可選擇AI客服功能;沒有及時性要求,或者AI客服無法解答的,可選擇問題反饋功能。

并且強大的AI客服,聊天對話功能可以說是自帶搜索能力;界面上無處不在的各種問題引導,不僅能幫助用戶準確定位問題,還可以幫用戶拓展知識;

“我要反饋”界面中的問題分類,將數據進行了第一次的過濾,減輕了人工的維護成本。

試問,一個用戶反饋功能,除了以上內容,我們還能加入其它的么?簡直是完美!

BUT,偏偏這么完美的功能中,還是讓我發現了一個槽點:

大家看,就是這里,筆者剛剛提交過一個問題反饋,但在我的反饋中,卻沒有找到我提交的記錄……看此處字面意思,也許是提交的內容如果沒有受理,那么就不會顯示出來?

筆者想不大明白,淘寶是出于何種考慮,將此處功能設計成這樣。但是筆者切身感受,此處以用戶體驗的角度,批評一下淘寶同學~

好了,以上我們對于三個產品進行了分析,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查閱其它產品,其實內容已經是大同小異了~

接下來我們思考一下兩個問題:

  1. 一個完整的用戶反饋功能模塊,都需要包含哪些功能呢?
  2. 為什么不同產品的用戶反饋功能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

用戶反饋功能框架

ok,我們來直接說結論,看結論的過程中,大家可自行體會,以上兩個問題是否解決。

我們根據用戶反饋模塊中,數據量級的大小,將用戶反饋功能分為三個階段,筆者也想不到什么高大上的命名,就以阿拉伯數字命個名吧~

第一階段

定義:

產品的初始階段,無用戶反饋數據的積累,用戶反饋的數據增量也不是很大,此階段可采用人工線下回復的方式。

框架:

說明:

最簡單的一個框架,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新上架的小型APP,會采用此種框架。

文字描述是必填項,圖片和聯系方式都是選填項,此種框架,只能等待著工作人員進行線下回復,前提是,用戶還需要暴露自己的聯系方式。

第二階段

定義:產品已經有了一定量的用戶反饋數據積累,此時可以將積累的反饋進行歸納總結,整理成“常見問題”,對于新的問題,可采用線上人工回復的方式。

框架:

說明:

常見問題可以包含搜索和分類,這個兩個功能我們文中提到過,不再贅述。

至于換一批的功能,其實說的是一種交互體驗,一個界面的空間有限,如果常見問題比較多,我們總不能讓用戶一直下滑加載吧,直接一個換一批按鈕,簡單好用~

既然此階段采用的是線上人工回復的方式了,那么用戶提交的反饋內容,需要有一個地方來查看歷史記錄吧,這也正對應了,我們開頭提的“互動”二字!

說到此處,對于我們的支付寶同學,筆者也想叨叨兩句~支付寶在用戶反饋的功能中,竟然沒有歷史記錄可以查詢~就是我們前面提的A to B,to完以后,就沒有以后了的情況。

此處,筆者作為支付寶的忠實用戶,對此功能設計,進行點名批評~

第三階段

定義:產品有大量的用戶反饋數據積累,此時我們可建立AI客服系統,進行自動回復。并且,當問題超出AI客服回答范圍時,可轉人工客服進行回復。

框架:

說明:

此處就強調一點,無論是通過信息列表,還是通過對話框的形式,反饋的歷史記錄是一定要保存的,絕不能夠“to完以后,就沒有以后了”~

另外說一下,客服系統,可以說一個專門的領域,我們此處不展開~

結語(小福利)

筆者自己總結整理了一下用戶反饋的原型模板,大家可下載查看。

本篇文章如果對您有所幫助的話,也希望您能夠贊賞一下曉莊同學,這將是筆者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當然,有任何不足之處,也希望大家能夠批評指正~

另外關于原型總結方面的知識,有興趣的同學,可前往查看筆者的另外一篇文章《以“封裝”的思維,來做原型》。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Eh_MNNon861Mcc-OKa-j1g;提取碼:s460

 

本文由 @曉莊同學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曉莊的每篇文章我都有認真讀過,良心好文,真的受益匪淺,觀點從實際出發,直擊痛點。

    來自廣東 回復
    1. 哇塞,你知不知道,作為一個作者,聽到讀者這樣的反饋,真的很感動~~~
      歡迎關注我公眾號:曉莊同學產品筆記。
      另外我的微信:znc0520,希望能交個朋友 ??

      來自河南 回復
    2. 哇,我也感到非常榮幸。曉莊回復我了哇哈哈哈哈。
      我目前在外企從事交互設計師,同時也接觸一些邊緣產品工作,未來也想轉崗到產品,望曉莊同學多多交流指點。

      來自廣東 回復
  2.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