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會增加用戶購買中的迷惑,是一個能不做則不做的部分

0 評論 2183 瀏覽 2 收藏 7 分鐘

題目簡單歸納:網站上,類似購物車這樣增加用戶困惑的部分,可以不放。這是一個非此即彼的武斷結論,本篇短文主要質疑這種流行論調(xxx功能讓用戶提問很多,目前也沒多大用,不必放)是否值得商榷。

首先有一個常識,只要是功能,就會增加困惑,只不過程度輕重而已(活著很累,還活么?)。功能的繁簡適中程度是一個微妙的協調把握,網站的獨特風格也正出于對這種協調的不同理解,并不是簡單的 “全放上”或者“全拿下”可以解決的。本文認為,僅以購物車為例,其潛在重要性,相比這點困惑而言,完全是值得的。

那么購物車是否就是電子商務系統中一個叫做cart的模塊呢?在用戶眼中,它是什么呢?

參考傳統購物流程,網購的“自助式”體驗最接近于賣場?;叵胍幌?,在傳統賣場出口處,除了結帳臺以外,是否堆放了大量促銷品/日常品/易耗品?是否集中了賣場促銷活動的通知和受理?當你將購買的東西一樣樣放到出口臺子上,確認種類、數量、結算金額,并且拿出vip卡打折參加活動時,有沒有意識到在網上這正是一個購物車的流程?

正如賣場出口,購物車也是一個網上購物過程的“終點”,很多人都知道入口很重要(很多產品經理整天就盯著登錄按鈕的大小顏色呵呵),其實出口的重要程度絲毫不弱。有一個航空公司,他在資金實力上比不過競爭對手,軟硬件都略遜一籌,結果管理層出奇策,在航班體驗的“終點位置”推出服務–幫助乘客領行李,結果大受好評,過程中服務好不好大家都忘記了,只記得最后特別爽,品牌的第一下打響了。。。。

那么購物車應如何發掘潛力呢?

購物車功能作為購物行為的出口,每一步都是call to action式的重要交互,包括種類、數量、支付、物流、優惠活動等。購物車最大的潛力在于,進入這個流程的用戶已經動了購買的“念想”了,這是跟進二次銷售的最好時機。這里插一句,現在有許多tb大賣家號召說關掉客服qq,就是因為想買的人,無論如何都買了,辛苦回答問題累的半死,卻并不增加多少轉化,我想補充的是,辛苦回答問題主要是為了二次銷售,對于本次銷售來說,確實這個時候再想改變顧客的心意已經很難了(想買的始終都會買了,你不理他他也照樣買)。

簡單小結一下購物車的價值,即如果要提煉、選擇出適合鼓動用戶的心理時機、實際操作位置,并增加相應內容功能,那么購物車流程無疑是最理想的選擇之一,如前文所說,購物車一方面在用戶眼中具備了良好的傳統體驗積淀,另一方面在商戶角度,又能通過簡單的數據庫關聯,明顯提升轉化率。

如果大家使用過交通銀行的atm機,他在最后取卡之前,會跳出是否參與近期活動的欄目,雖然作為用戶多點一下是很討厭,不過這個轉化率肯定比貼在墻上好得多了。同理,國外包括亞馬遜在內的B2C網站也在去年大范圍卷入了關于強制促銷的投訴,就是因為購物車最后跳出了關聯銷售,由于過于嚴重的捆綁,導致了大量用戶投訴,這些的原理都是和購物車相一致的。

最后提一句題外話,在國外網站設計中大力強調的call to action(在國內甚至沒有權威的翻譯方法),在改進購物車方面特別重要,這個詞的大概意境就是,在某個流程頁面設計中,會引導和刺激用戶點擊一個call to action按鈕進入核心流程的下一步,包括加入訂單、參加活動之類。目前國內的網站產品優化文章,大多還是在停留在自編用戶卡片和yy人物背景故事的初級階段,而且由于我一直寫的分工過細,即便得到了很好的用戶測試結果,離開前端體驗優化還隔了n個部門,往往就不了了之了(因此編用戶卡片的人自己懂js真的很重要,不然就別浪費時間了)。與寫人物卡片,改注冊按鈕大小相比,優化購物車這種直接帶來經濟效益的改動,可能是產品設計部門提升自己地位的好領域。

最后,如何避免類似“購物車應取消”這種觀點呢?

回到正題,如果說購物車增加困惑,我認為將本應放在購物車里的活動、促銷、關聯銷售信息放在外面,才是真正的令人困惑(在不恰當的時機提供給用戶信息,是很大的干擾)。本文的延伸觀點還可以在于,網頁設計應避免將設計人員工作上的麻煩,潛意識里想象為用戶的麻煩,而應增加設計人員的工作(例如,不是僅僅把通用的cart模塊放進去這么簡單,而是必須要二次定制)來減少用戶的麻煩,盡可能不要說“購物車都是這個樣子的”、“用戶自己試試看就會了”、“用戶只要成功一次就會了”或者“幫助里不是都寫了么”,時刻保持自我懷疑、循環測試、以事實為準繩,才是一種有追求的工作態度,也才是能贏得尊重和配合的工作態度。

來源;http://hi.baidu.com/scvhuang/blog/item/ecdc913c1232f63171cf6c71.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