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的知乎:當“水化”危機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種可能

1 評論 12966 瀏覽 203 收藏 32 分鐘

此為《萬能的知乎》下篇:《“水化”危機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種可能》

在近幾年的中文互聯網上,知乎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沒有一個網站能像知乎這樣,雖然只有2000多萬用戶,影響力卻無處不在;沒有一個網站像知乎這樣,同時扮演了問答社區、搜索引擎、大眾點評、新聞社區、情感論壇、 第一人稱文學網等這么多角色;沒有一個網站像知乎這樣,從鄙視鏈的頂端滑落的速度這么快;沒有一個網站像知乎這樣未來充滿了無數可能性,然而每一條路都困難重重。

更沒有一個網站像知乎這樣,從成立之初就有成百上千顆聰明的大腦為其設計各種各樣的盈利模式。

知乎是如何從當初那個封閉高冷的“精英圈子”一步步成為網民的游樂場的?知乎大V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在知乎求職、交友、混圈子是一件靠譜的事嗎?人人都在說的“知乎水化”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知乎。

5.知乎的危機

5.1 “水化”會最終毀了知乎嗎?

如果開端良好,氣氛不錯,那接下來就會增加新用戶數量。短時間一定程度的水化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低質量內容,沒有搗亂用戶,沒人喋喋不休,天天打架的社區不叫社區。知乎的發展最終由用戶來決定,「質量」和「數量」的最強大的平衡力量也是來自用戶。

面對“社區水化”這個感染了天涯、人人、豆瓣小組并使之一蹶不振的“瘟疫”,選擇了開放注冊的知乎遲早會與之狹路相逢。早在2011年初,周源就已經做好了與之長期作戰的準備。

然而,當初周源可能低估了這個“放倒了無數英雄豪杰”,幾乎成為“社區宿命”的對手。知乎的“水化”不是階段性問題,而是一段有一溜到底危險的“斜坡”。

萬能的知乎(下):當“水化”危機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種可能

當我們在討論知乎水化時我們指的是什么?

1.??? 用戶規模的擴大在“帶來更多新鮮的問題和答案”的同時,也涌入了大量未曾深思熟慮、隨手一寫的低質量答案。

知乎前期辛辛苦苦醞釀的“認真你就贏了”的社區氛圍,還是很難抵抗人多勢眾的后來者帶來的“使用習慣”。因為問題向所有人開放,無論是否專業、是否認真,人人都可以“插上一腳”。大量未經深思熟慮、隨手一寫的回答降低了整個網站的信噪比,讓優質的內容更難被人發現。再醇的酒,水兌多了,味道就變了。

2.??? 人人手中都握著決定一個回答生死沉浮的“選票”,答主討好“選民”的現象自然是大勢所趨。而網站的平均用戶認知水平就決定了受歡迎回答的水平。于是,專業問題的討論只能限于讓大學生都能看懂的科普階段;于是,網絡流行語、咆哮體、gif圖像胡椒面一樣在高票回答中被到處亂撒;于是,雞湯、情感、故事類回答正在把知乎變成網絡版《知音》、《故事會》。

3.??? 社交蒸發冷卻效應。當專業人士面對的都是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的小白,再難找到棋逢對手的討論對象時,他們就會移步至門檻更高的場所。如果說封閉期的知乎是一間高端用戶三三兩兩探討問題的咖啡館,那么后來蜂擁而入、大呼小叫的客人肯定會把他們趕走。

4.??? 知乎上有很多用戶都在關注一個問題:知乎正在貼吧化嗎?按照知友葉落孤舟的說法“知乎何止貼吧化,還人人化,知道化,豆瓣化,微博糗百化?!敝跫热挥脝柎疬@種“萬能生成器”部分替代了貼吧、知道、豆瓣、糗百的角色,也就難怪很多用戶在把知乎當作貼吧、知道、豆瓣、糗百來用了。

“社區水化”為什么是知乎的一個致命威脅?因為它動搖了知乎“高質量內容社區”的立身之本,使之泯然眾網矣。

5.2 ?過高的社交門檻讓用戶成為“隱身人”

迄今在知乎留下來的優質用戶,都是在知乎交到新朋友的。周源、繼新和我是做內容出身的人,我們當然知道優質內容的價值,同樣,我們也知道內容的局限性。坦率說,這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是你不讀會死的,如果只是提供給用戶他們覺得有趣的東西,知乎并不具備真正的存在的不可替代性。

一語成讖。張亮2012年時的擔憂正在成為現實。媒體人背景的創始人團隊在內容運營方面可謂得心應手。然而,知乎在社交化方面卻面臨著DNA層面的困境。

不能否認知乎團隊在激勵用戶活躍度方面的諸多嘗試,比如將“人”作為主要的傳播節點,比如早在2012年4月就在個人主頁加入了很多社交元素:個人資料新增“職業經歷、居住地、教育經歷、擅長技能”,會顯示用戶獲得的贊同和感謝數。總結起來就是一方面引入了社會身份,一方面建立了知乎站內的榮譽體系。

其實,知乎創始人周源對于知乎在社交網絡譜系中的定位已有著深刻思考。相比于Facebook、Twitter、Instagram、Pinterest這些形態各異的社交網站,知乎有著自己獨特的社交邏輯。

在與鈦媒體的交談過程中,他認為”Facebook上產生的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各種聯系,以及 activity。Twitter其實是把人分為關注者和被關注者的關系,而知乎產生的信息邏輯是更立體的,人和人之間可以產生關注,人和信息之間也可以產生關注。比如知乎某些新用戶,在一個回答下面得到了認同,關注他的人很少,但卻獲得了很多的贊同。這完全不是人和人之間產生的連接,而是通過問題。如果他經過多次的回答,在一個領域里不斷讓人看到,他才有可能讓更多的人去持續關注他?!?/p>

然而,這種基于持續回答問題不斷為人所認識的社交方式,在所有的社交網站中無疑是門檻最高的。在知乎打造個人身份、品牌的超高門檻使得社區內涌現出了少數孜孜耕耘的“達人”,其余大多數人則很少在上面留下自己的痕跡。一方面,他們并沒有動力去完善自己的個人資料,引入社會身份;另一方面,寥寥可數不專不精的回答勾勒出的也是一個模糊的社區形象。早在2011年,知友李季就指出“用戶無法在知乎上建立一個完整的數字化‘自我’”。

一群“隱身人”之間如何找到彼此?知乎又怎么能走出陌生人社交的怪圈呢?

然而知乎連退而求其次,回歸“問題解決平臺”也已經沒有了退路。如果“一問一答”能成就一對社交關系,如果用戶的所有問題都能迅速找到解答者,知乎也能成為一個強粘性的社交平臺。然而,當初將投票權賦予圍觀者而不是提問者時,知乎已經自己斷了這條路,從此回答者競相追逐的就是讀者的眼球而不是答主的“痛點”,借別人的問題兜售自己的私貨、講述自己的故事的風氣也就不足為奇了。在這樣的激勵機制下,回答者的動力變成了狂攬粉絲,積攢點贊和感謝,而不是針對性地答疑解惑。

“在行”這樣收費的一對一咨詢平臺不是出自知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5.3? 從認真你就贏了到認真你就輸了

梁歡:留下來吧?????張小北:我們不能把這個世界輕易地交給那些壞人??????羅登:解決之道在于一點點地改良?????負二:知乎的問題在于,一切信息都是公共的……

萬能的知乎(下):當“水化”危機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種可能

去年, 許多大牛由于不堪忍受評論區內的“謾罵和惡意揣測”紛紛出走,引發了一股“逃離知乎”的風潮。而唇亡齒寒的大牛們則連鎖反應一般,齊齊站出來互相打氣,同仇敵愾地向站內的暴瘧之氣說“不”,打響了“知乎凈土守護戰”。然而,除了通過“大v的朋友圈”的互相轉發刷了一陣屏之外,并沒有什么亂用。

社交網絡的蒸發冷卻效應幾乎是不可逆的。無論是加大反對票權重,還是賦予用戶在評論區judge答主的權限,都是為了提高“小透明”的參與度、活躍度。畢竟,隨隨便便評論一句要比畢恭畢敬寫一篇回答容易多了。

有人譏諷出走的大牛“玻璃心”,只聽得進好話,聽不進歹話,這群原本籍籍無名之輩還不是靠大家一個個的贊同紅起來的么?然而,正向激勵的生產力與反向打擊的殺傷力不過是硬幣的兩面。隨著低素質用戶的大量涌入,知乎前期煞費苦心培養起來的正向激勵正在受到反向打擊的沖擊。成名于彬彬有禮的討論氛圍的老一輩知乎大牛自然無法適應了。

哪些回答容易遭到反向打擊?專業度高的,爭論對錯的,愛在評論區與人較真的。哪些回答最不容易“招黑”?美女爆照的,雞湯勵志的,傳授實用知識的,娛樂大眾的。

在“知乎還有「來得很晚卻獲得大量關注者」的例子嗎?”問題下君陌Faust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到,知乎粉絲數Top榜排名靠前的早期用戶很多已經不再活躍,反而是這兩年才開始答題的一些用戶短短幾個月就收獲了大量的點贊和關注。長江后浪推前浪。崛起于開放注冊之后的新一代知乎紅人早已深諳知乎“新常態”下的生存之道——只有娛樂化的回答才是群眾最喜聞樂見的,與其與他們辨明真理,不如逗他們一樂。在人人都不打算認真的時候,你認真你就輸了。

在他們的推波助瀾下,知乎并沒有因為“出走風波”而放慢高歌猛進的步伐。只不過,它已經不是一個可以認真討論問題的地方了。

5.4 ?移動時代的“內容碎片化”

每一個根植于網頁端的產品都面臨著如何在向移動端遷移途中丟盔卸甲、前功盡棄的挑戰。豆瓣(再次躺槍。。。)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

作為一個內容生產平臺,知乎還面臨著“人們很難在手機上長篇大論點并保證旁征博引、事實無誤、嚴謹周密”的挑戰??勺勺髯C的是,到2014年時,維基百科還只有1%的內容通過移動端編輯。

據周源透露,新增回答中來自移動端的數量已經過半。蘇莉安同學的統計結果也顯示,2011—2014年四年之間,知乎答案的平均字數并未出現明顯的下降,基本處于150-200字之間。百字以上的答案占比雖然自開放注冊以來略有下滑,但走勢基本平穩。而千字以上的答案占比從最初的1%一路上升到如今的3.5%。

萬能的知乎(下):當“水化”危機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種可能

知乎似乎躲過了“內容碎片化”的命運,然而正如上文的分析,內容長度的穩定不代表質量沒有下滑。在移動端,研究型、知識型的回答可能會讓位于故事、經驗、觀點、灌水。

在移動端,人們更傾向于消費內容而非生產內容。在“看知乎”這個需求點上,知乎和知乎日報兩者在手機的方寸之地上已經是競爭關系。所以,知乎日報2.0版加入了主題日報,引入了優質的站外內容,成為了一個基于知乎編輯curation的新聞客戶端。

而“人人都是主編”的知乎日報3.0則希望發動用戶去分享自己的“判斷力”,篩選組織互聯網上的內容,在降低用戶參與難度的同時,打造一個基于內容發現的媒體社區。打破知乎主站內容生產的高度中心化,實現內容發現上的人人平等,在此基礎上,讓更多用戶得到關注,建立聯系,向SNS的方向再進一步。

然而,人肉信息過濾這一套知乎一開始就在玩了,只不過演變成了用戶不勝其擾的大V刷屏。哪怕知乎日報3.0把權利再一次下放給每一位用戶,中心化還是大勢所趨。最終,知乎版的“朋友圈+微博”可能會產生一批專職“爬蟲”、搬運的大V,重蹈微博的覆轍。

萬能的知乎(下):當“水化”危機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種可能

知乎日報3.0內測版

內容發現的門檻并不比內容生產的門檻低多少。

6. 知乎下一步

在中國,沒有一個網站能享受知乎這樣的待遇:從成立之初就有成百上千顆聰明的大腦為其設計各種各樣的盈利模式。

從2011年到2015年,關于知乎如何賺錢的問題從來沒有間斷過,出謀劃策者幾乎窮盡了知乎“鍍金”的各種可能性,然而官方卻從來沒有回應過。

萬能的知乎(下):當“水化”危機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種可能

不過,沖刺5000萬用戶的2015年顯然是知乎商業化戰略的啟動之年,出版、廣告這些過去兩年的商業化試水之外,知乎可能需要去探索更多未來的可能性。

“現在大家都喜歡先在發布會上講清楚,但我覺得這件事不重要,我覺得結果最重要。我傾向于讓用戶本身、讓產品來告訴我們應該做什么是最合適的?!碧煨缘驼{的周源并不愿意太多透露下一步的戰略規劃,他告訴鈦媒體記者,“既然原生廣告才剛剛起步,那么下一步就是先把這一塊做好?!?/p>

不過,知乎的守口如瓶并不能阻止站內、站外“好事者”以己之手為它描繪藍圖。畢竟,對于這樣一個身份多樣、角色復雜、用戶爆發性增長的網站來說,未來充滿了太多的可能性?!翱赡艹嘶閼俳挥?,知乎都可以做?!睌[在它面前的一千零一條道路中哪幾條最有可能走的通?我這位“好事者”也斗膽尋幽探微,勾勒幾條知乎未來最有可能的商業化路徑。

6.1? 升級版的LinkedIn

據說,知乎團隊在融資時參考了三個對象,除了 Quora、豆瓣,另外一個就是LinkedIn。LinkedIn在人脈價值上變現的耀眼成績令人艷羨,面向B端的人才解決方案和市場營銷解決方案,面向C端的高級會員訂閱服務,都能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今年一季度的收入就高達6.38億美元。

LinkedIn雖然已經是一名11歲高齡的互聯網老兵,商業模式也早已得到了驗證,然而“中國版的LinkedIn”卻沒有一家長成氣候。就連去年進入中國的LinkedIn自己也遭遇了“水土不服”,只能另起爐灶去打造一款年輕化、本地化的“赤兔”。

而知乎自成立以來就被視為中國最有“LinkedIn相”的公司。

萬能的知乎(下):當“水化”危機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種可能

而今年3月知乎媒體溝通會上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75%的知乎用戶屬于職業人群。而知乎所定義的用戶價值有一半都與職業相關:建立個人口碑、獲得商業客戶、找工作、創業。周源傾情講述了一位留學日本的糕點師如何通過回答問題找到志同道合者,一起在上海開了一家“開門即被搶空”的面包店;一位P2P領域優秀答主被業內知名公司招為高管;因為“硬派健身”系列回答在知乎上聲名鵲起的斌卡被投資人看中,投入了創業浪潮……

“我們希望把知乎打造成個人品牌塑造的入口,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幫助用戶發現和收獲工作及人生的新機會?!敝茉慈缡钦f。無論是知乎“鹽”系列電子書,還是知乎圓桌以及今年推出的“職人介紹所”,都是知乎在幫助用戶塑造職業品牌方面的嘗試。

不過,對于怎樣在職業社交領域更進一步,周源并未想清楚,也不并急于大步流星。在他看來,“職業社交還是要帶一定的無目的性,更融洽的感覺才更容易聊起來。我覺得這一塊不能用一些簡單的、生搬硬套的邏輯。我們看到了很多知乎用戶樹立了個人品牌,在知乎找到了工作,我們在思考怎樣給他們增加更大的價值。這件事現在是下不了結論的,還是要再陪伴用戶繼續成長?!?/p>

早在2011年,知乎創始團隊成員成遠就點出了LinkedIn的基礎之所在:一個將職業經驗信息結構化很好的數據庫。正如知友鄧文博所言“公開的社會化簡歷是另外一項互聯網基礎服務,而LinkedIn把這項服務打磨得最好?!倍跎系膫€人品牌和專業聲望卻并不是來自于職場中的profile和工作經驗,而是用戶通過回答問題、通過用戶(不僅僅是業內人士)的點贊樹立起來的。這是一套和傳統職場完全不同的評價體系,所以,縱然已經有不少獵頭蹲守知乎以待良才。但知乎如果想系統化、規?;赝七M“人企對接”,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將用戶線下職業信息引入進來,讓知乎的評價體系與職場的評價體系相互結合。

實際情況是,沒有多少人會在知乎個人頁面上填入職業信息,畢竟大多數用戶只是讀者,并無打造個人品牌的野心。就在幾天之前,在我登錄時,知乎彈出了一個引導我介紹個人職業和專業的頁面。然而,我毫不留情地點擊了“跳過”。

就連周源也對鈦媒體記者承認“對于那些需要讓自己的信息更豐富,讓更多人的人能在平臺上找到他的人,平臺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我覺得我們在profile上的易用程度和符合用戶的期望方面,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p>

萬能的知乎(下):當“水化”危機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種可能

在周源看來,“再做一個 LinkedIn 其實沒有什么意義,這是一個非常老的產品了。但是職場和工作方面的需求可以仔細去想一想?!被蛟S知乎可以做一個升級版的LinkedIn,一個顛覆傳統職場評價體系、招聘流程、用人制度的產品(他介紹的三個案例都屬于此)。然而,純線上的個人品牌真的能在實際工作中落地嗎?在知乎上夸夸其談、動筆千言的人工作能力又如何呢?能博得讀者點贊喝彩的回答真的是專業的回答嗎?

只要看一下“在知乎上有可能編故事偽造身份嗎?”下面的252個回答,你就會知道為了網絡爆紅,人們講故事、自我包裝的能力有多么強大。惡魔的奶爸的回答雖然夸張,但還是獲得了200多人的贊同:知乎的工作和職場類話題下,大約聚集了你乎至少50%的小說家。

6.2 ?? 知乎版“什么值得買”?

通過知乎,我曾經一連買過4條一個牌子的耳機:舒伯樂 HD381F。雖然李楠有言:性價比高的都是垃圾。然而,知乎幾十位用戶的長文推薦還是讓我在淘寶上入手了這一條“百元價位,千元音質”的不知名廠商出品的耳機。果不其然,音質在千元以下確實是佼佼者,但線材卻是十幾元地攤級。任憑我如何小心翼翼、輕操慢擼,嬌弱的耳機線還是準時在一個半月的時候斷掉,連買4條之后我的耐心徹徹底底run out了。

正是我這樣的“知乎黨”支撐起了舒伯樂淘寶店的半壁江山。和我一樣“感情受到傷害”的知友開始追查“幕后黑手”。

“為什么在很多專業論壇都很少看見的牌子會在知乎那么火?一篇疑似槍文的問答就直接把你們忽悠著去買了。至少買耳機之前去看看那些專業的論壇,而不是在知乎看到某個耳機的介紹后就去買。”在知友楊帆的掃射之下,我覺得自己在中招之后又中槍了。

萬能的知乎(下):當“水化”危機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種可能

“知乎時間線上的軟文比例已經接近1/10了,與之相比,微博是2/10,朋友圈是8/10?!?/strong>伯通李所指的“軟文”當然不知是公關軟文,也有千奇百怪的導購類問題——淘寶上有哪些商品能讓你感嘆「啊,萬能的淘寶!」?有哪些可以滿足中二情結的日常用品?你用過什么性價比超高的彩妝及超級無妝感的底妝……知乎應該在這些問題下面加上說明:軟文在此出沒,請注意。

在很多買買買小能手眼中,知乎已經成為中文互聯網世界最大的“社會化導購平臺”。Kindle、飛利浦電動牙刷、舒伯樂耳機、華豐三鮮伊面等都是人氣超高的“知乎爆款”。

那么,知乎能不能像什么值得買一樣,從每一個淘寶、京東鏈接收取一點“返利”呢?與其被“搭便車”的軟文“揩油”,沒得到便宜卻無端挨罵,不如自己把這部分錢給掙了。

萬能的知乎(下):當“水化”危機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種可能

半數以上的知乎用戶每月網購次數在四次以上

當然,知乎要走好這一步棋,首先要鼓勵大家勇敢地放鏈接,放鏈接,放鏈接(重要的事情說三遍)?,F在很多答主為了免責,一再聲明“請不要直接在我放出的鏈接里下單!請不要直接在我放出的鏈接里下單!請不要直接在我放出的鏈接里下單!”他們鼓勵讀者去淘寶里直接搜索,如此一來,知乎就白白地為店家做了導流卻分文未得,到哪兒說理去?

用戶為什么不愿意放上鏈接?因為知乎畢竟不是什么值得買,沒有形成一種坦坦蕩蕩分享的曬單文化,用戶也沒有形成在上面找低價折扣促銷讓利的“功利性動機”。所以,用戶只能猶抱琵琶半遮面地與導購保持距離。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更多地知乎用戶分享出來的是自己玲瑯滿屏幕的剁手收藏夾,而不是親身使用過后的詳細評測,不靠譜程度之高只能戴上“免責聲明”的安全帽。至于這一點,知乎應該如何引導呢?這是留給諸位讀者的閱后習題。

6.3 ?學步Quora,做搜索廣告

“About one-third of visitors to Quora are looking to find an answer a specific question, and that could be a good opportunity to show them an ad related to their question.”

你看不懂上面那段話沒關系,只要知乎管理層看懂就好了。Quora首席執行官Mark Bodnick在年初宣布,將在未來12-18個月內啟動類似Google搜索廣告或TripAdvisor的廣告服務,會根據用戶的搜索或提問內容自動匹配相關度較高的廣告。

“從一月份到五月份,我們的整體搜索量翻了7倍左右,但還不能因此得出一個結論,只說明用戶更喜歡使用這個功能了?!痹谶@方面,周源和Quora的管理層一樣謹慎。

這一次知乎能否走在Quora前面,我們搬小板凳以待。

6.4 ?將媒體之路進行到底

如果上述所有的突圍都宣告失敗,知乎至少可以退守其輕車熟路的老路——媒體。雖然,媒體網站很難像社交、電商、搜索那樣獲得高估值、超強現金流和巨大的想象空間。

在“為什么媒體網站的估值或市值普遍不高?”這個問題下面,你可以看到大家是怎么樣用各種姿勢、各個角度來看衰媒體的。當然,你還可以看看另外一個問題“知乎最大的風險是走向媒體化嗎?”(你才是媒體,你們全家都是媒體,知乎君憤憤不平地說。)

當然,身為媒體人的我不會跟著眾人對媒體踩上一腳,然而媒體的致命傷連知乎也無法避免:優質的內容無法規模化、穩定化、流程化生產。這類似于中餐遇到的標準化難題。

萬能的知乎(下):當“水化”危機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種可能

知乎日報上的首支原生廣告,來自因特爾

雖然因特爾、路虎等幾十家大牌廠商都在知乎日報上投放了原生廣告。然而,隨著知乎用戶群體平均水平的不斷下降,知乎內容的正在變的魚龍混雜。而且,對于廣告主而言,傳統媒體還有“分眾”的作用——時尚雜志、財經雜志、情感雜志各有其受眾所在。他們看中的當然不僅僅是讀者數量,而是精準覆蓋。所以,雖然《故事會》曾經有百萬讀者,上面登的卻全都是些彩鈴下載、迷藥牌桌等小廣告。

對于知乎這樣一個“高端與低俗齊飛,雞湯共異聞一色”的大雜燴網站來說,當前期的“逼格紅利”慢慢消失,高端品牌必將棄之而去。那個時候,它恐怕就不能想如今這樣保持高傲的身段(傍大戶),而只能像今日頭條那樣不顧什么優雅不優雅,軟廣告無孔不入了。

那畫面太美我已經不敢想象。

看似萬能的知乎,當危機不可避免,還有拯救的可能嗎,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知乎,你又更看好哪種拯救?

 

本文由作者 @張遠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知乎現在變成灌水的天地了
    之前都是 數學,iT,等理工內容
    然后慢慢多了很多文史內容
    現在變成大媽、小屁孩的吐槽專區,甚至泡學都上專欄成為大v
    i 服了……走人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