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交互設計總結(一):運營類

4 評論 9614 瀏覽 51 收藏 12 分鐘

什么是界面交互設計這個話題,早就已經被反復說了很多次了,但是繼續深入下去——如何做一個好的界面交互設計,卻鮮有大范圍的深入討論。就著這個方向,我會分兩期深入分析總結一下,實戰中的界面交互設計應該是什么樣的?

針對界面交互設計的細分

關鍵詞: 領域屬性 / 運營活動&常規功能類型界面交互設計

界面交互設計在實戰中其實也是有細分的,如不同的領域,像教育、社交、新聞、視頻直播等等都會有不一樣的屬性特質。

例如直播比較在意互動的體驗,社交比較在意關系鏈中信息交換的體驗,這些都是基于產品所在領域的特質,而存在的一些差異點,需要不斷的深入研究。

當然,無論是任何屬性特質的產品,粗分一下,又會有運營活動類型的設計需求和常規功能類型的設計需求,放在界面交互設計上又應該如何去處理?

此處結合我所處的電商領域,先對運營活動類型的界面交互設計進行總結,常規功能型的界面交互設計會在下期進行總結。

運營活動的特質

關鍵詞: 短期節奏 / 階段升級 / 認知培養

互聯網的運營活動是基于一款線上產品的基礎功能之上,針對對拉新,促活,留存等等目標所展開的線上活動,這是一個基本定義. 但是對于運營活動,我們仍需要先弄明白幾個特質:

1.“活動有開始也會有結束”

如果一直都存在,那就是穩定的功能,例如京東的618大促,會有十幾天的周期;淘寶的雙十一,前后也會有個幾天的周期,大家好像只熟知6月18號和11月11號這些時間節點,那是因為這都是活動的高潮期。實際上會有開始前的“蓄水期”,開始中的“活動期”,結束后的“返場期”,而“活動期”又會有些“初期”“高潮期”“末期”等階段參雜其中。周期很短,節奏很重要,需要在不同階段做不同的處理。

2“用戶參與動機各不相同,但又會隨著階段變化而升級”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現在大型選秀節目遍地都有,一開始肯定都不是沖著素人選手去的,沖著明星導師的幾率可能會更大,或者就是為了吃瓜,又或者就只是因為大家都在追而已。

但是隨著節目的往后發展,大家的注意力開始跟著節目走了,開始有自己一直在關注的選手,開始擔心復活賽能不能突出重圍,開始瘋狂的投票站隊這就是認知動機的變化與成長,依托于內容階段的變化而升級,要把握好不同的認知動機。

3“花錢做活動是為了培養用戶”

這里所說的培養是用戶的成長周期里的培養,是不是由非產品用戶,變成了產品用戶,由一般用戶變成了中度或者頭部用戶。

所以基于產品和內容層面,需要統一的對用戶的認知進行引導,在一個好的體驗的環境中,依托于內容,按著節奏并結合認知動機變化的特性,進行引導培養,所以此時對于業務方提供的資源,例如打折活動等等,需要好好想想怎么呈現。

界面交互設計需要的視角意識

關鍵詞: 營銷&認知 / 產品&資源 / 用戶體驗邏輯

說完運營活動的特質,還要再提一下運營活動中界面交互設計的思考維度,此刻要再三強調:

優秀的交互設計師一定是好的平衡者,因為雖然你是一個設計師,但也一定會碰見商業層面的問題,或者產品資源層面的問題——用戶不喜歡廣告,但是Banner又必須存在,用戶喜歡便宜,但是打折又有參與門檻,種種情況都必須考慮得到怎么處理,體驗稍微處理不好,用戶就會流失,所以要有三種視角意識,分別是:

1.“營銷訴求&價值認知”

因為什么業務目的才做的這個活動,對應能給用戶帶來的價值又是什么,業務收益又是什么,怎么平衡負面感知,用戶參與買完東西之后,能記得是在京東買的還是淘寶買的,還是哪個模塊買的。

2.“產品策略&資源限制”

產品策略上有一定的限制和門檻,用戶怎么樣才能接受,沒有“耐克”這些大牌店鋪資源,用戶怎么感知一般店鋪,放爆品圖肯定比logo和店名有用,用戶最起碼能知道有什么。

3.“用戶體驗分層”

引導新手如何快速上手,一般,中度,頭部用戶分別都關注什么,不同的用戶對整體活動進程的關注度都不一樣,那是不是需要頁面位置錨定引導,這些都需要分層考慮,站在不同的用戶角度上去想想。

運營活動的設計策略與關鍵節點的把控

關鍵詞: “人、貨、場”/ 前后臺內容區分 / 用戶分層 / 流動數據定義

對于運營活動的特質在開篇的時候已經做了相關的分析,實戰中界面交互設計的維度意識我也進行了解釋,接下來就要剖析下詳細的設計策略要怎么思考,還有關鍵節點要怎么把控.

1. 運營活動設計策略需要立足于 “人、貨、場”三個通用基本點

“人”指的就是用戶,不同的用戶所表現出來的特質肯定是不一樣的??鋸堃稽c,老年人和年輕人就是最不一樣的,前者看字都可能看不清,最好多用圖;后者則可以結合一定量的文字,又或者像上文中我提及的體驗分層中,所出現的新手、一般用戶、中間用戶、專家用戶等等,維度也有很多。

“貨”其實指的是內容,電商購物最多出現的是圖片,因為圖片是可以支持最基本識別的,但是如果是電影,最好有短視頻之類的內容來輔助識別,因為這是個有內容深度的“貨”。此處僅為示例,其實還會有更多的情況——生鮮和電器、長視頻和短視頻等等,都是不一樣的,運營活動中的內容也一定是特別資源。

“場”指的是頁面場景,例如搜索是強目的場景,信息流是無目的或者弱目的的引導場景,運營活動的不同階段就是不同的場景,以此參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這是個必要的環節,就像在醫院看病,解決病痛拯救生命才是最重要的,用不著慢慢挑醫生,除非不著急治病。

2. 結合運營活動的特質,保持全面的維度思考意識,遵守設計策略的基本原則,接下來就要按照前后臺來進行區分,后臺用戶看不見的,要弄清楚的是:

  • 業務目標 (訴求的優先級)
  • 業務制定的玩法策略 (針對什么用戶 / 在什么場景下 / 機制是什么)
  • 產品資源 (有什么”貨“內容 / 開發環境是否支持動效或者語音等特別設計方式等)

3. 前臺用戶看得見或者感覺得到的,根據活動的不同階段階段(前 / 中 / 后),高潮期分成幾個階段,體驗的關鍵節點分別為:

運營活動前期要如何給用戶種草,這里就需要對用戶的目標動機等,結合”貨“來制定界面設計,使其預約等,在開始之后能夠大量的被喚回。

運營活動中,要對用戶的心智進行分層,可結合”人群標簽分層” “活動目標定向分層” 等分層方式來,設計功能位置、認知框架、認知內容、注意力強弱、觸點媒介(icon使用,字大字小等)、行為路徑、行為成本、行為節點、特殊狀態等等。

當然,何種分層方式還是基于處于何階段,活動初期用戶還沒有認知,利用其固有標簽特質,可能會更有效,活動中期或者后期用戶認知有深淺,結合心智變化,利用“活動目標定向分層”會更有效。

另外需要考慮到場景的變化,在站內還是站外,也需要考慮,現在絕大多數的運營活動都會涉及到站外,例如微信場景、站外的裂變觸達、有效喚回要怎么做、陌生人觸達與熟人觸達的設計策略也需要進行分類處理,直接給一段文字和用對話框給一段文字,感知上就有本質的區別。

活動結束后的返場期,如果需要進行沉淀留存等,相關的體驗節點就變成了,向常規模塊的引導的體驗要怎么做。

4. 監控運營活動數據

運營活動換句話說也可以算是用戶成長的助燃劑。那既然用戶有變化,那就要在數據層面,進行相對應的監控,畢竟一場運營活動會涉及到那么多不同的階段和站內站外那么多不同的場景,所以需要定義對應不同分層人群的每個階段的體驗指標,應該是什么,細節包括某個按鈕的點擊、停留時長等等。

大略的用戶層級流動變化,可以通過定義訪問次數等,進行活動前后進行對比,詳細的體驗數據定義策略,我會單獨用一篇文章來說明,但是需要強調的是,數據的監控是必要的,這也是我們對相關交互設計進行優化的重要手段。

總結

以上為針對運營類需求,在實戰中界面交互設計的一些總結,由于篇幅有限,其中的一些細節點仍然有待補充,往后的文章中,我會逐步進行詳細的總結。

 

本文由 @signore 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袁總威武

    回復
  2. ?? 不錯嘛

    來自北京 回復
  3. 有例子就好了

    來自山東 回復
    1. 下次會拿案例詳細分析一波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