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洛客賈偉“布道”,看新設計思維如何與分享時代疊加

0 評論 2324 瀏覽 6 收藏 17 分鐘

本文以設計師賈偉的事例與設計思想為內容,向我們講述了新設計思維如何與分享時代疊加。

伴隨移動互聯網對大眾生活的迅速改變,消費者/用戶的需求已經開始逆向影響到每一個產業鏈條環節,這其中就包括我們每使用一件產品背后都必然有的“設計”。

“設計”在新時代面臨嚴峻的革新挑戰,各行各業的設計從業者開始尋求理念和技能的革新。

在得到APP上,盯住產品創新設計的共享設計平臺“洛客”掌門人賈偉開設的《跟賈偉學設計》課程,第一天居然就有超過一萬兩千多人購買,可見大眾對設計創新知識的渴求程度。

而與設計大師往往是“老外”不同,賈偉是地道的中國設計師,公開資料顯示其應當是中國首位紅點獎獲得者,中國最大的設計公司洛可可設計的創始人,且曾獲得iF金獎、IDEA等“設計界奧斯卡”多個獎項。

具體來看,讓賈偉備受推崇的課程其中講的核心內容亦是其設計思維和實踐的革新,從用戶出發的“新設計思維”是其主要亮點,受到大量訂閱粉絲認同,反響頗佳。

而關注用戶視角,關注用戶參與創造,正是賈偉二次創業的洛客共享設計平臺推崇的全新創造方式。

今天洛客平臺擁有了超過4萬個在線的設計師,近百萬用戶,5000多家細分行業的生產供應商,以平臺為載體給大量中小企業創造好產品。

這背后的驅動是需求市場的變化,更是設計行業從供給模式上發生了本質的改變。事實上,這件事恰恰說明了數字化時代的產品設計已經開始主動革新自己,從舊有格局中跳出。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不僅僅是設計師行業的需要求變,制造業大國走向制造業強國、塑造設計話語權,也需要這樣的設計師“布道”。

有馬云提“新零售”,就會有人提“新設計思維”

“新設計思維”與當下風行的新零售、新消費、新金融等“新”字輩概念有相同的“淵源”。某種程度上,當馬云提出“新零售”開始,某一天就一定會有人站出來提出“新設計思維”,而賈偉實現了這個必然的結果。

1. 所有“新”概念,都是同一用戶群體變化的結果

為什么要談“新”?

因為消費者/用戶不一樣了。

移動互聯網改變生活方式,消費升級改變消費理念,直接沖擊的是零售市場,電商面臨流量見頂、線下零售陳舊而同質化的促銷玩法不再帶來競爭優勢,由個性化、體驗、場景等關鍵詞組成的新零售登上舞臺。

隨后,新消費、新金融……各行各業都在求“新”,在根本上,所有面向消費級市場的“新”都面對相同的目標受眾群體,他們在這里是零售買家,在那里又是服務享受者,換個地方又是金融客戶……

這個群體,同樣是產品設計的最終受眾,設計思維隨他們而變動不在意料之外,蜚聲國際的賈偉這樣的設計師提出新設計思維,既是個人技能和創業經驗的凝華,更應當是趨勢使然。

2. 設計有條件進入“用戶洞察”時代

受眾需求演化是動因,但最終能不能實現新設計思維,還需要客觀條件的支撐。

既然是從用戶角度出發,而不是從產品和功能角度出發,這樣的設計思維必然是建立在對用戶的深刻洞察基礎上。

這一點,恰恰被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天量數據所滿足,在各行各業都強調用戶畫像、千人千面時,從用戶出發的產品設計其實已經有了天然的優勢,設計已經有條件進入“用戶洞察”主導的時代,而不用像過去一樣僅依靠設計師蒙頭想,或者有限的“市場調查”了。用戶更在意個體主權,關注參與創造,不斷在表達“這是我自己的標簽,這是我參與的創造”

有需求的革新,也有現實條件的滿足,從用戶角度出發的“新設計思維”走向實踐落地也就不在話下了。

“新設計思維”的實踐,有逐步接近用戶三部曲

在大趨勢下,每個頂級設計師都會有自己對“新”的理解,不同的理解會帶來不同的實踐。如果以得到APP上廣受歡迎的賈偉課程來看,其“新設計思維”的實踐做法,也是逐步“接近用戶”的過程,應該說,不論什么樣的“新設計思維”闡釋,都離不開類似的三部曲。

1. 長久的設計經驗才能支撐思維轉變

一個做新零售做得很成功的企業,一定對零售的基本規則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不是空手上陣,那些扎堆上新零售的創業企業失敗就是典型的反例。

新創的武功一定來自于舊有武功的融會貫通,回到賈偉個人身上,能夠總結和推出新設計思維的一系列課程,根本上還在于其對在傳統設計領域的深耕,打好了基礎。

例如,擁有近20年設計經驗的賈偉本人并非“設計理論研究者”,而應當被看作“長期的一線實踐者”,其設計過汽車、無人機、醫療設備、杯子、家具、內衣等諸多產品。

2004年賈偉創辦洛可可設計在10年后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整合設計集團,2016年創辦共享設計平臺洛客,每年大量風向標式的創新產品從平臺不斷涌出。

先有充分的設計經驗,才能談新設計思維。

2. 從細微處拆解用戶需求,而不是“居廟堂之高”

從產品和功能角度看,設計似乎是一個術業有專攻的行當。但如果按照賈偉“從用戶出發”的新設計思維,設計就得到了某種“解放”——可以涉獵幾乎任何產品,這是一種維度的變更。

這個時代,消費者/用戶的需求已經被各種極致創新的產品和功能“慣壞”,設計師從產品角度的創新越來越難,這就倒逼設計師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挖掘“細分、深層、潛在”的需求,由需求衍生產品設計,這種衍生反過來具備廣泛的適用性。

日本建筑與工業設計的教父、設計界的達·芬奇黑川雅之,是少有的“全領域設計師”,設計過住宅、美術館、家具、衛浴、燈、餐具、文具、鐘表、數碼相機等一萬多件物品,他自己對這種跨界能力的解釋是“一切以人為出發點”。

賈偉將這種解釋進一步注解為“站在人的角度,想辦法讓所有存在的物體更加合理化”,同樣,賈偉也是一個“全域設計師”。

這里不去解釋如何才算是從人出發做設計,畢竟賈偉在得到APP的課程里有詳細的介紹,但顯然,如果僅從產品和功能角度出發,一定不會形成這樣的全域設計能力。

3. 從觀察用戶、深入用戶到用戶參與設計

新零售有一個重要的實踐:消費者需求逆向回溯,改變消費品的研發、設計與生產,而不是傳統零售鏈條中做好了東西拿來賣。

新的設計思維與之類似,對用戶的進一步接近不但要有思維理念的轉變,在實際設計過程中也必須強調與用戶的交互,不僅要從外圍觀察用戶,還需要直接拉用戶進來參與設計。

賈偉提到的“用戶共創”就是如此。

來看一個烤箱設計的案例,按照傳統設計思維,其設計過程無非是先做用戶調查(問卷、隨機采訪等),綜合調研需求“設計”出產品投入市場。而賈偉團隊則去各個烘焙社區和微信群里當“臥底”,搜集資深烘焙愛好者的切實需要,根據需要做出原型機送給種子用戶測試、總結問題,逆向再提出針對性需求,反復修改方案。

最終,賈偉團隊設計出了更適合中國市場需要的單層烤箱,并創新性地在箱體內部加入高耐熱攝像頭,可以拍攝產品烘焙的過程(例如蛋液的加熱凝固),與手機APP連接又契合烘焙群體在進行社交分享的需求。

當從用戶角度出發、邀請用戶參與互動時,從產品角度已經發展100年很難有創新空間的烤箱,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自帶社交屬性的產品形態。

優質設計師“布道”背后,是優質設計能力的集群化發展需求

賈偉個人的突出是中國產品設計能力的一個體現,但從宏觀角度看,當前國際競爭環境下競相進行產業升級,由制造業大國走向制造業強國,設計能力亦是重要的要素,而這需要的群體設計能力的提升。

同屬東亞文化圈的日本可以躋身世界設計強國行列,這表明在全球范圍內“設計”這件事并沒有文化隔閡,而在國際上獲得設計話語權,無非是優質個人+集群化設計能力共同構成。

中國已經有了包括賈偉在內的國際拔尖設計師,而洛客平臺的資源共享又推動了更多優質設計師的成長,然而,在群體能力方面,我國的產品設計能力仍然有待提升,這其中最根本的是新設計理念的引入和創造。

我們經常在各種報道中看到國外產品的人性化細節,它們本質上都是“從用戶出發”的產物,所謂“中國制造”形象的改造,同樣需要這樣的設計能力改造。

所以,當賈偉拿出自己的知識儲備開課時,實際上一個頂級設計師的發展脈絡也浮出水面:從設計師的身體力行推動設計進步,到企業家為設計師提供資源共享平臺,再到布道者推動知識的裂變共享,由“獨”而“眾”,一步步將設計能量放大。

可以說,在當下中國設計領域,亟待更多賈偉這樣的頂級設計師變成分享知識的“布道者”,將更多新設計思維、從用戶出發的設計思維復制裂變到更廣大的群體中,推動中國制造業背后整體設計能力的提升。

賈偉的這一行動在得到APP上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饋,在課程評論區,得到用戶評價積極,有些還有自己見過的它案例作為呼應,毫無疑問,他們代表了包含設計師在內的大眾群體對“布道”的熱切需求:

總而言之,設計這個行業,正走在全新的階段,設計不再被僅僅視為附加值和錦上添花,而是作為融入各個產業發展變革的新推動力,設計思維,也作為全新思考方式開始影響更多人。

設計未來,我們準備好了嗎?

當我們從人的角度看設計時,就會發現關于未來、關于趨勢的設計語言更好掌握了——只需要不斷盯住人的需求即可,這某種程度上比僅僅從產品和功能出發的設計思維更為簡單、直接。

只不過,它考驗的是對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的貼合。

現在的新設計思維與新零售、新消費一樣,源自移動互聯網推動的消費理念、生活理念革新,而在未來,顯然,包括物聯網、AI、5G在內,人們的生活時時刻刻有著更深刻的變化。

這種情況下,從用戶出發這個根本原則還會進一步細分。例如,當大眾習慣物聯網生活習慣時,產品設計可能要更多考慮場景化體驗,讓物聯網生活更好地融為一體。

所以,新趨勢固然需要技術公司推動,但設計師們才是更貼近用戶的技術應用推動者。也正因為如此,設計群體始終走在時代的最前沿,更多的企業家和技術研發者想通過設計思維來讓自己的產品和技術找到用戶場景,解決用戶痛點,洞察爆款背后的規律和法則。

因此當賈偉這樣的設計師站出來推出設計課程時,被廣為推崇就更加可以理解了。

反過來,更進一步說,對賈偉這樣的“布道”設計師而言,出類拔萃固然是榮譽,但在分享時代也意味著對行業推卸不了的責任——

他們最核心的能力不是眼前已有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實踐經驗積累,而是不斷提升的理念、不斷貼合用戶需求的設計思維,引導更多不同行業的從業者構建新的思維模型,時時刻刻準備好“設計未來”。 未來不僅需要偉大的企業家,更需要偉大的創新決策者。

只有這樣,優質設計師+創新決策者的搭配才能走得更好、更穩、更遠。

#專欄作家#

曾響鈴,微信公眾號:科技向令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TMT新媒體“鈴聲”創始人,《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趨勢革命:重新定義未來四大商業機會》作者,《網紅經濟學》作者之一,《商界》等多家雜志撰稿人。重點關注SaaS、智能硬件、互聯網金融、O2O、新媒體運營方向。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