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需求的收集與挖掘?

4 評論 12997 瀏覽 121 收藏 14 分鐘

需求的收集與挖掘是產品經理必備技能之一,是一個需求流轉的開始?!感枨蟆惯@個詞,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了。那么在本文開頭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工作中的需求都是哪里來的?

或許會聽到下面的回答:

  • 產品A說:老板提的、自己找的、同事提的都有。當然主要是老板提的;
  • 產品B說:大部分都是老大提的、老板提的、運營提的;還有一部分是數據分析、用戶反饋的;
  • 產品C說:我們是B端產品,需求主要來自用戶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或者直接從用戶收集的需求;

想問大家這個問題,是因為我發現現在很多公司(尤其是小公司),需求大部分都是來源于老板和運營等對外部門。一些產品經理正在慢慢喪失挖掘需求的能力。變成了唯命是從,被動接收和處理需求的機器。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需求的收集與挖掘,希望我們每個產品人都可以主動去發現需求,真正變成產品的主人。接下來,我會結合自己的經驗給你介紹一些需求收集和挖掘的方法,或許還不夠全面,但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需求的收集與挖掘

我把需求收集與挖掘分為了2種方式:被動接收和主動挖掘。

1. 被動接收

主要指被動的接收一些別人傳達的需求。比如:公司內部(老板、同事)的需求。我們每天都會接收來自運營、市場、老板等對外部門的各種需求。如果沒有明確的需求規則,那么大家提需求的方式就會千奇百怪,舉幾個例子:

  • 運營小a說:我們發現用戶對時令的關注度很高啊,我們產品內是不是可以提供一個時令內容聚合板塊?按時令去給用戶做推薦。比如谷雨時節推薦谷雨的內容。讓用戶可以快速的找到感興趣內容;
  • 運營小b說:積分商城兌換商品的用戶好少,這個商城入口是不是隱藏太深了,需要明顯一點。
  • 市場小c說:品牌方希望在直播過程中有更多品牌的露出。

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角度不同,對需求的理解也不同。這也就要求我們在接收需求時了解清楚需求,主要了解如下幾點:

1)需求來源:這個需求來自哪里?來自真實用戶?來自老板?來自某位客戶?來自數據分析?

2)需求背景:這個需求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需包括用戶場景。

3)需求目標:做這個需求,我們的目標和期望是什么?用戶的目標和期望是什么?

4)需求描述:詳細描述需求。

5)需求優先級:這個需求的期望完成時間。

如果上述這些沒有了解清楚,會對后續產品文檔輸出產生較大的阻礙。所以在接收需求這一步,我們要盡可能讓需求方表述清楚??梢灾谱鞒尚枨罂ㄆ?,提需求的人需要在卡片上寫明需求的必要信息,之后再進行面對面溝通,由此提高協同效率。

2. 主動挖掘

包括6個方向:數據分析、用戶反饋、用戶調研、內部調研、競品調研、行業洞察。

(1)數據分析

數據,是衡量產品功能成效的工具。在產品內通過埋點記錄用戶行為,通過大量用戶在產品內產生的行為軌跡,去發現和探究用戶需求。

  1. 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用戶在產品內的行為情況,可以評估產品改版(或新功能)效果,發現產品改進關鍵點;
  2. 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哪類內容最受用戶歡迎,這些內容也就是用戶真正感興趣和需要的內容。

數據分析可以讓我們得出一定的需求結論,但是對行為數據的分析不能完全替代在現實中對用戶的觀察研究,需要兩者結合。比如通過用戶行為漏斗去觀察用戶在某個流程的表現情況,從中就可直觀看出用戶在哪一步流失較大,緊接著就需要去調研用戶為什么流失。

(2)用戶行為反饋

用戶行為反饋是主動發現用戶需求的重要一環。我之所以把這點歸結于主動行為,是因為用戶的反饋有時不一定是直接主動告訴你,而是需要我們自己去發現。如下列舉了一些常用渠道:

1)產品內的用戶反饋入口

相信每款產品內,都會留有這樣一個用戶意見反饋的入口。當用戶對產品有任何建議、想法的時候,都可以通過這個入口來反饋。在這里反饋的需求,大部分都是比較誠懇的需求。用戶愿意花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做反饋,也就意味著你的產品對他而言的重要性,我們也就更要重視這些用戶的反饋才對。不管用戶提的對與否,我們都應給予其反饋。

有很多app的意見反饋入口都藏的很深,在二級甚至三級頁面才能找到(一般在【設置】中),無形之中增加了用戶反饋的成本。像Airbnb和簡書是讓我個人感覺體驗很好的產品,兩款app的反饋入口直接呈現在【我的】頁面,用戶可直觀的看到,并給予了明確的引導。

舉例1:Airbnb

舉例2:簡書

2)觀察產品內的用戶行為

產品內的用戶行為主要包括:用戶發布的內容、用戶的評論、用戶的互動等。通過這些,可發現用戶的一些行為方式,知道用戶在關注什么,他們的所思所想。慢慢的我們自然會發現這個群體的一些行為特征,也就更了解我們的用戶群體。(看用戶互動,有時候也會覺得很有意思呢)

舉例:名廚app內的某個話題討論

通過觀察,你會發現其實部分廚師的工作和設計師很類似,他們需要尋找菜品的創作靈感。靈感源于生活(可以去旅行、去看書、去聽故事),他們會看各種各樣的菜譜、關注當下流行。此時你可能會聯想,那他們目前是怎么記錄這些靈感的呢?是手寫在本子上?保存在相冊中?還是也用印象筆記這類工具呢?這中間是否有未被滿足的需求呢?在整個思考過程中會迸發出很多新奇的想法。

3)官方用戶群內的用戶行為

官方用戶群,我想每個產品都會有幾個這樣的群吧,用于維護產品的核心用戶,促進用戶與產品的感情,加深情感聯系。用戶群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是我們產品的用戶,大家會在群內交流探討,當然也有對自己工作的吐槽,也有招聘信息等等。通過觀察用戶在群內的聊天,你會發現大家最近的關注點在哪里,大家的困擾在哪里,甚至會挖掘到一些用戶的需求。

4)社交平臺上的反饋

當你的產品對用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有些用戶便會在社交平臺(微信、微博等)去提及你的產品,或褒或貶。如果是正向的影響,那么用戶會贊美和傳播推廣你的產品,反之負面的影響那必定是吐槽或建議。

我們需要重視這些吐槽和建議,已經讓用戶在公開平臺去吐槽的事情了,那必定對他造成了不便或不好的影響。這些是用戶的真實聲音,也是我們需要考慮改進的。(當然,也不乏純屬吐槽的用戶,這時就需要我們去辨別需求的真偽)

5)應用市場的評價

各個應用市場的評價,也需要我們經常去關注(雖然有很多水貼),定期關注準沒錯啦。

(3)用戶調研

除了上述通過用戶反饋間接的發現用戶需求的幾種方式,更直接的方式是用戶調研。用戶調研包括:定性調研和定量調研。

  • 定性調研,主要調研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用戶的經驗和習慣、探索用戶行為背后的原因。最具代表性的是用戶訪談。
  • 定量調研,主要調研各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是通過各種數據呈現的客觀事實。最具代表性的是問卷調查。

此處暫不對用戶調研進行展開闡述,會在后續文章中進行系列講解。

(4)內部調研

這里的內部,指的是公司內部。了解公司下一步的發展計劃,了解運營、市場等對外部門的規劃。這些都有利于你的產品規劃;聽聽公司內部這些貼近用戶的同事怎么講,他們有發現什么需求,有什么新的見解。這些都有利于你全局的來看待產品和需求。

(5)競品調研

競品調研,這個相信都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梢苑Q之為競品的,說明和自家產品在某些方面存在著競爭關系。競品可以分為:直接競爭對手、間接競爭對手和潛在競爭對手。

  • 直接競爭對手:滿足同樣需求,產品目標和方向一致。這類產品需要持續關注。
  • 間接競爭對手:目標群體不一樣,但是在某些功能上重疊(也就意味著某些功能存在替代性)。這類產品需要在版本迭代時重點關注。
  • 潛在競爭對手:有可能形成競爭的產品。需要定期的關注。

(6)行業洞察

隨著行業的發展,都會不斷涌現出新的機會。同時,國家政策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我們也需要在自身及相關行業持續的關注著積累著。

總結

每一個想改變世界的產品人,愿你不要成為被動處理需求的機器,學會主動收集和挖掘需求。方法都整理給你啦,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也歡迎大家來補充和交流哦~

感謝耐心閱讀,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閱讀

一份完整的交互說明包含什么(上)

一份完整的交互說明包含什么(下)

?什么樣的原型更受開發歡迎?

?產品經理的日常會議,要怎么開才有效率?

 

作者:拾月,5年產品交互設計經驗,微信公眾號:用戶體驗研究所(ID:PM_Cynthia)

本文由 @Cynthia拾月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怎么收藏不了

    來自上海 回復
    1. 可以收藏的呀,或許是網絡延遲?

      來自北京 回復
  2. 感覺你寫的每篇文章都很棒哦

    來自安徽 回復
    1. 謝謝!??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