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個操作流程為例,探討產品的數據分析邏輯
you can learn great things from your mistakes when you aren’t busy denying them.
當你不再去計較對錯本身的時候,你會發現生活實在是太有趣了。
數據分析能力也是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之一,但是很多人認為數據分析是運營該具備的能力,其實不是的,運營和產品不是同一個維度的數據分析,況且運營也沒產品熟悉整個設計流程,經驗不足的運營想要可觀的去提優化產品的需求幾乎是不可能的,今天舉個小栗子來談產品經理的數據分析能力。
以某款產品為例,我們來看它的首頁邏輯:
首頁相當于摘要將主推的產品展示出來,以理財產品為例子,會將收益很高的產品放在首頁展示。當我在首頁點擊某個理財產品進入產品詳情時,這時候首頁導流轉化已經完成了,但我當我查看商品詳情以后,我發現我并不感興趣,于是我退出。這個時候,請問該退到哪里去?
按照常理說,是要退回首頁的,但是此刻退回到首頁的邏輯是否合適,是我思考的問題。
假設我今天想去逛街,但我也不知道買什么,在一家商店中有賣上衣、褲子、內搭、裙子等多款產品,我看到了一款上衣很別致,試了一下不是很滿意,脫掉,請問接下來店員會如何服務我?是問我您需要褲子,上衣,還是裙子?還是會問,那您看這一款上衣怎樣,比您身上這件會更顯身材些? 我想大多數情況都是后者,店員覺得我有買上衣的傾向,既然不喜歡,可以推薦其他款上衣,如果我表示不想看了,他才會繼續推薦店里還有褲子和裙子等,可以隨意瀏覽一些。那同樣的,如果我對這款理財產品不感興趣,可能會對其他理財產品感興趣呀,所以如果我讓用戶退回理財列表,供用戶來查看其他理財產品,是不是更合適些。這時候問題來了,有人提出異議,你從首頁進入產品詳情,退回到產品列表,而不是首頁,用戶會迷茫的。OK,此時,就需要你用數據分析的能力來去證明這樣的設想是否可行?那么怎么去設計數據維度來支撐你的設計呢?
首先,糾結的點在于到詳情頁面以后退回的路徑是首頁還是理財列表,那我要證明的點必然在這個過程中的轉化,那有以下三種情況:
- 從首頁進入產品詳情再返回到產品列表,如果用戶感到迷失,那用戶會退出應用;
- 用戶進入到列表頁,不感興趣,直接點擊底部首頁tab返回首頁;
- 用戶進入列表頁看到一款產品點擊進去查看詳情。
以上場景用思維導圖標識如下:
這三個數據指標的統計可以清晰的展示出用戶的行為習慣。它分別展示了用戶討厭進入產品列表,用戶對首頁更感興趣,用戶更愿意查看其他理財產品,這是基礎的數據源,按照比例我們基本就可以做出判斷,但是這個數據只能說明需求是否可行性,比如說用戶退出率很低,那就證明這個路徑對用戶影響并不大,就可以嘗試。但是這還不夠,這并不能證明這種設計是否能帶來收益,數據分析還要繼續細挖。
分析導圖如下:
1、用戶列表頁直接退出應用。 一種可能是用戶迷失,氣憤離開;一種可能是有事偶然退出;一種是雖然沒進入詳情頁,但是加載了當前的理財產品,一般首頁都會先加載出10條數據,用戶上推會繼續加載10條,這個動作是可以統計的,這個場景是用戶只是沒進詳情,但還是大致看了一眼你有多少種產品,也會潛在增加產品的曝光率。當然這個是場景推測,其實這部分數據就都算氣憤退出也沒什么。
2、用戶從列表頁回到首頁。然后退出應用,可以認為是用戶自然的行為;用戶繼續瀏覽其他頻道,那可以認為用戶的行為沒受到影響。
3、用戶從列表頁進入了其他產品詳情頁。也就是說,用戶瀏覽了其他一款或者多款產品,這個說明,這個引導是用戶認可的,他比較感興趣去查看了其他的理財產品。更好的情況是,用戶查看過后,在某個產品上下單,實現了最終的收益轉化,這個數據的統計就顯得格外有意義了。
所以,瀏覽列表+進入其他頻道+回首頁退出此類行為其實并沒有對用戶造成致命的強迫退出,可以只做參考,然后瀏覽其他產品+下單的轉化率,這部分數據即可評估產品這樣設計的效果了,目測是沒有問題的。
作為一個野路子的產品,很多時候都是靠直覺,在數據分析這塊研究剛剛起步,非常淺薄,歡迎有經驗的同行們來指點。
作者:劉雪梅(微信號:想個昵稱想半天),途牛旅游網產品經理,4年互聯網產品經驗。作為水瓶座女碩士產品狗一枚,不太喜歡高大上的詞匯堆積而成的各種高深莫測的深度文章,喜歡采用屌絲的語言,和不靠譜的邏輯和各位分享我的經驗和想法。
本文由 @劉雪梅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個人覺得你這純粹是靠個人的想象力得來的,正常的公司沒有人會在行業默認的規則中去做這種AB實驗,這樣的開發成本和收益是完全不成比例的,方案提上去就會被領導直接否掉。
我對這種有一點生氣,你說的情況固然存在,但產品如果總是被這樣的思維牽制,那你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了。而關于職場,本質是信任,機會總是會有的,機會來了以后你說,不好意思,你一直都不讓我做, 所以我沒想。產品沒有太多的自主權,不然也不會叫產品狗,但至少我們要盡力,而不是因為覺得領導不同意,就什么都不做。產品如果不死磕,難道指望技術來做這件事?
我沒有說不做啊,我同意你產品經理是要做這些事情啊,誰都知道產品經理要做這些事情,我看你寫的東西就感覺你就根本沒帶過一個產品,所有的東西都是靠自己在想,都是應該,完成沒有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去做。
你也是猜測
多嘗試總是沒有錯的
作者想的改變固化的產品思想,你的意思是按原來的邏輯去走。其實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調性;所以切記動不動就發火,這樣你們兩個都做不好產品的。作者的想法可以用到小功能讓用戶去試,之后得到的數據再說話,如果數據對于本產品的用戶轉化特別高的話為什么不可以改。
有些反人類的設計,會讓人有吃了蒼蠅那種感覺
請問數據統計結果是通過什么方法得來?大范圍的AB測試回收么?如有可能,請繼續深入分享,謝謝!
我也是剛剛研究,后繼有心得會繼續分享的。
看來這篇文章都看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