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案例說明什么是產品模型(4):蟬游畫報和蟬游攻略

4 評論 17058 瀏覽 85 收藏 12 分鐘

蟬游畫報

蟬游畫報是我2014年做的一款短命APP,兩個月后停止產品維護,半年后停止內容維護。還好也只開發了一個月,浪費不大。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好幾個人跟我說,你家游記圖片的質量很高,neng出來做壁紙應用給蟬游記導量啊。我被他們說得心癢癢的,心想游記是小眾應用,壁紙總是大眾應用吧。一天能導個千兒八百新用戶給蟬游記就值回票價,還能帶動蟬游家的品牌呢。

由于挑選和處理壁紙很花時間,按照至少半年的運營周期來規劃,一天只能更新1張原創的精品壁紙——被評價為風格獨特。我心想1張壁紙也太少了吧,就追加了5張圖文故事,介紹世界各地的5個景點。你看,每天1張壁紙5個景點,通常打包在一個旅行主題里。你猜結果怎么樣?

哦不對,我之前劇透過,兩個月后它就掛了。

即便如此,蟬游畫報依然有很少的一群忠實用戶,停止維護一年后,日活還穩定在1K左右(因為內容循環更新)。慚愧慚愧,我早已放棄了它。

商業模式

蟬游畫報歸在壁紙類或精品閱讀類,只有一種商業模式,就是用廉價的流量把體量做大,然后再賣廣告給別的應用導量。因為本身屬于大眾應用,有做大體量的可能性,但推廣成本必須壓得很低很低,否則這套賣流量的模式就玩不轉了。

產品架構

媽的我踩了個雷。

從2014年開始,我已經趨向于極簡風格,蟬游畫報一天只更新1張壁紙5個景點,自然按極簡的路數來設計——每天起床刷一刷今天的優美壁紙,看一看全世界的美好風景,是不是起床氣就散啦?

散個屁。

測試下來的結果是,對壁紙有需求的用戶更喜歡海量圖庫,而不是精品推薦;而5個景點介紹還不足以支撐穩定的閱讀場景。雖然我還做了一點附加功能,收藏景點后自動按國家聚合,使用一段時間后一看收藏夾,哎喲我最想去這個那個國家啊。但雕蟲小技不足以拯救失敗的產品架構。

總之壁紙應用只有海量圖庫這一種選擇,而精品閱讀需要更厚實,更多元化的內容來支撐。

運營體系

我花了十幾萬來推廣蟬游畫報,CPA2塊錢出頭,次日留存35%+,但用戶流失較快,第三個月就只剩下了16%,再說給蟬游記導量的效率并不高。當時算了筆賬,花錢推廣蟬游畫報,再給蟬游記導量,絕對是虧本買賣。而蟬游畫報的自然量并不大,還得靠錢來推。

于是我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賭蟬游畫報,再投100萬推廣,賭這100萬投下來自然量能帶起來。二是壯士斷腕。我這個人沒什么賭性,砍了自己一只手默默認輸了。要知道蟬游記全家3年來的推廣費還不到300萬,對不起,我賭不起。

同時在內容運營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借力于蟬游記和蟬游家的口袋書,制作內容的成本很低,一天一期只需要兩三個小時。但一是最美的景點數量有限,一天5個,一年1800個,臣妾找不到這么多驚艷的景點啊,運營一兩個月后,隨著內容質量自然下滑,各種數據也自然下滑。二是內容架構的初衷是講一些景點故事,很快發現從游記中扒拉故事的成本太高了,只能換成干巴巴的景點介紹,沒有預期中驚爆的內容沖擊力。

半年后,狠下心來,就連一天兩三個小時的投入我也不愿意支出了,內容停止維護,但特別奸詐地循環更新,首尾相連。

蟬游攻略

如果你看過第四季,就知道我反省過蟬游記口袋書作為旅行攻略殘缺不全。因為查看大量POI做攻略是一件特別繁瑣的事情,同時POI無法覆蓋“面”上的交通攻略,購物攻略,簽證匯率WiFi攻略等等。它應該是對目的地有全面了解之后的單點補充,而不是攻略的主要單位。

眼紅窮游錦囊帶動了整個窮游家的上升,2014年中,我也開始做同類的攻略書產品:蟬游攻略APP。

窮游家有強大的社區基因,所以采用出版社的約稿模式做錦囊。蟬游家有產品和媒體基因,所以我啟動了“珊瑚計劃”。流程是這樣的:

  • 為每個目的地定制數百個目錄
  • 每個目錄定制幾個問題
  • 采用邀請制,從精華游記中拉來能回答這些問題的作者
  • 回答被采用,立刻就給錢,每周結算一次
  • 回答經過編輯的精心修剪之后被正式采用

簡單來說,我做了一套定制版的旅行WiKi系統,基于WiKi來制作蟬游家的攻略書。

一位適應我們規則的好作者,一天下午寫答案可以賺到500-1000元。一年半以來,珊瑚計劃收羅了3000位旅行達人的3萬條小貼士,支付了80多萬報酬,在信息量和信息覆蓋面上超過所有競品。來自用戶經驗的可讀性與時效性更佳,再加上有著蟬游記加持的海量精美配圖,攻略風格迥異于窮游錦囊與螞蜂窩攻略書。

這是一本在路上的旅行活字典,集結三千達人之力,很多目錄強到我這個老司機都驚嘆不已。

但你根本沒聽說過它對不對?你聽到我講這個產品,很吃驚對不對?叫好不叫座就是我的宿命對不對?

請叫我踩雷小能手。(內心戲:此處應有掌聲)

商業模式

蟬游攻略是蟬游記延伸出去的攻略部分,商業模式和蟬游記一致,詳情請回顧第四季的內容。

不過,在這個項目失敗后,倒是拓展出來了另一套委曲求全的商業模式。我家的內容完整輸出給攜程攻略社區,跟干爹姓,改個名字叫攜程口袋攻略,然后靠攜程來支付人員與內容成本,說白了就是靠它養蟬小隊。2015年底攻略社區還將“口袋攻略”提名為部門年度作品,參加整個攜程的新業務評選,可見印象之佳。

產品架構

我來解釋一下蟬游攻略為什么不成功。

原因很簡單,2013年后,傳統的旅行攻略市場已經飽和。國內有螞蜂窩攻略書,國外有窮游錦囊,要想超過它們,靠傳統的攻略模式是完全行不通的。

旅行本身的低頻次,對于做攻略產品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這意味著你下載攻略APP的時候,很可能并沒有旅行計劃,下載下來也只是隨便看看。直到出行前需要攻略的時候,第一反應是搜索,第二反應是打開腦子里印象最深的那本攻略。

換句話說,決定攻略產品命運的是SEO和品牌。

螞蜂窩和窮游這兩家對手,都有10年以上的經營,也搶先占領了社交媒體陣地,新生的蟬游攻略全無品牌可言。而內容質量和業內最佳的窮游錦囊相比,雖然風格迥異,但并無壓倒性的優勢。即便優勢明顯,也架不住用戶下載下來,蜻蜓點水便放在一邊,出行前想起的還是耳熟能詳的螞蜂窩窮游。

2014年底,我一看新用戶停留時間就呆住了,然后默默地走去窗邊打算跳下去。

那么這和產品架構有什么關系呢?當然有。以POI與攻略書為主的傳統攻略市場,一丁點機會都沒有。旅行攻略產品未嘗不能一戰,但這需要產品形態上顛覆性的創新,給用戶留下有沖擊力的第一印象,而不是跟隨對手的套路進行漸進式改良。

運營體系

蟬游攻略的運營主要是內容運營,這需要強大的WiKi系統支持,優秀的編輯團隊,以及做內容的節奏感。我和主編們一起設計了復雜的內容架構,隨后強有力的珊瑚組完美實現了它,今年正在修第二版。

推廣方面,攻略真他媽難推。還是那個低頻次的老問題,找攻略屬于旅行前的突發性需求,小白用戶又嫌做攻略太麻煩,在螞蜂窩窮游已經占領市場高點的前提下,很難找到銳利的推廣點。2014年底的CPA已經做到了3-4塊錢,今年更加是直奔10塊錢去了,推不起,就那么躺著挺尸吧。

APP躺了一年不沒更新不推廣,還有數千日活。上周還有人在微博上@我,夸蟬游攻略怎么怎么好,不知道怎么回復她,下意識地翻了個白眼。

翻完白眼說正經事,推廣成本這么高那怎么做下去呢?有兩個辦法。一是找到銳利的推廣點,CPA控制在5元以內,次日留存20%-30%,從攻略到訂單的轉化率也很好,才算是可持續的產品模型。二是靠歷史品牌積累,每天的自然增長量過萬,比如螞蜂窩窮游,但新產品就完全行不通了,包括螞蜂窩窮游自家的新產品也行不通。

所以創新,創新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創新才能帶來新的推廣點,更好的留存率與銷售轉化率。

然而顛覆式創新談何容易。放眼全球,幾年下來,一個垂直領域也出不了一款顛覆式創新產品。與其流淌著汗水和淚水拼搏,還不如祖上積德。

系列文章

10個案例說明什么是產品模型(3):蟬游記

10個案例說明什么是產品模型(2):網易云相冊

10個案例說明什么是產品模型(1):開場白、網易相冊、網易攝影與網易愛拍

#專欄作家#

純銀V,蟬游記創始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網易網站產品部總監。一個文藝加文筆好的產品經理。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是蟬游攻略的超級粉絲,現在準備又出行了發現你們沒有在做了,我該怎么辦呀……感覺找不到娘家人了

    回復
  2. 垂直領域中做出顛覆式創新產品,還不如新創出一個新的垂直領域。

    來自北京 回復
  3. 想起了一句話,如果小廠產品不做顛覆式創新,所有的產品優化都是在給大廠做可行性測試,而且大廠還不用支付薪資 ?

    來自北京 回復
  4. 我是蟬游記的忠實用戶,我真的是被交互設計吸引過來的,我還在想為什么蟬游記的圖片都是辣么辣么的美,感覺跟精修過的一樣,直到現在我還在使用蟬游記,但是給我的感覺蟬游記一直很低調,沒有推廣,甚至運營做的也少,后來相繼推出了蟬游記畫報,我之前還跟你寫過郵件要合作的呢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