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之智能穿戴設計

3 評論 9430 瀏覽 105 收藏 30 分鐘

本文以智能穿戴設計為討論話題,并從用戶分析、應用場景、智能穿戴現狀及環境三個大的維度分析,最后提出智能穿戴用戶體驗設計的方法。

研究背景

如今UI設計領域已經是一片紅海。

這幾年培訓機構已經打破了市場的人才供給關系,連基層UI設計崗位的競爭都非常激烈和殘酷的,人才供過求。甚至有培訓機教學員各種造假,把各大公司的產品胡編亂造成自己的作品?;ヂ摼W的其它技術領域也都紛紛抱怨競爭壓力大。

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我們如何破局提升競爭力?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人才何況不是。

在當前市場凈空不足的情況下,設計師唯有打破現有的技術瓶頸,上升到新的空間去尋找更大的舞臺,提前布局才能趕上時代的列車,在物聯網時代享受人才紅利。

說到物聯網設計,智能穿戴是其中一大熱點。自2013年,Google 發布了Google Glass 以后,引爆了整個可穿戴市場。智能穿戴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時代的關鍵入口,是連接人和物的鑰匙。

下面我以人機交互的視角“人、機、環”,從用戶分析、應用場景、智能穿戴現狀及環境三個大的維度分析,最后提出智能穿戴用戶體驗設計的方法

一、用戶分析

▲ 數據來自騰訊研究中心

用戶是人機交互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只有了解目標用戶特征、行為偏好以及應用場景才能更好地服務好用戶,設計出用戶體驗好的產品。

用戶特征

目前智能穿戴的用戶大多數為喜歡追求新奇事物、偏愛科技的年輕人,以80、90后為主,年齡分布在18-40歲,其中80后占38%,90后占36%,00后占10%。而這些消費人群大多分布在北京、廣東、浙江等發達城市。85%用戶是男性用戶。用戶的學歷普遍較高,大學以上學歷占85%,本科以上學歷占57%。目標用戶學歷高,因此學習能力較強,對新鮮事物接受程度高。

由于智通穿戴覆蓋范圍較廣,部分產品的愛眾為老人用戶,例如智能防護腰帶等。針對具體產品在設計過程中可對用戶進行分群。

消費心理及行為偏好

消費心理:用戶喜歡追求新奇事物、偏愛科技,嘗鮮是購買的主要驅動力。同時滿足“裝B”的虛榮 心里,被賦予高科技、智能的光環,成為關注的焦點。

行為偏好:女性消費者的虛榮心弱于男性消費者,相比應用功能和品牌,女性消費者往往看重智能手表的外觀設計,女性消費者對智能穿戴的則更看重外表,把它當作科技氣息的配飾。

18-40歲的消費群體更注重體驗,有68%的人愿意為體驗買單。

如今消費升級,消費分層,消費者由注重物質享受轉變為追求精神享受,更多消費者愿意為精神享受支付更高的金額。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從人性的角度,把人類的需求層級分為五層,物質是第一層需求:生存需求;而精神層面的需求是第三層需求,這也就是為什么消費者注重體驗感受,愿意為體驗付費的底層邏輯。

▲?馬斯洛需求層級

二、應用場景

智能穿戴并非狹義上的人體可穿戴設備,而是覆蓋各行業的智能化未來。

市場涵蓋了醫療、保健、游戲、娛樂、音樂、時尚、交通、教育等,甚至還有動物、寵物的智能穿戴設備,農業、畜牧業、林業的可穿戴。

▲圖為?服務行業的應用-Athos智能運動服

醫療智能穿戴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未來醫療智能穿戴將有更多的潛在市場。健康是生命的本源。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生活變得數字化。

記錄每天行走的步數、消耗的卡路里,安排減肥的運動量;記錄心率、睡眠情況來改善睡眠質量。智能穿戴把人體靜態、動態的生命體態特征進行數據化,給醫療提供科學依據。

個性、優質的醫療服務將會成為一種趨勢

智能可穿戴設備提供實時健康檢測以及遠程醫療服務,這將會顛覆傳統醫療。

▲遠程醫療

醫療智能穿戴將會改變現有醫療模式。

醫院由被動為患者提供服務轉變成主動幫助潛在患者預防,通過生病前期的表現來提供醫療服務。

未來物聯網下的醫療健康,可以連接到云端,與所有醫院和相關的醫療機構鏈接,提供醫院管理和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應用服務,簡稱“健康云”。

智能穿戴通過云端傳輸數據,醫生或人工智能可以實現遠程醫療服務直接診斷。

特別是老人或高危病發人群,例如“心臟病”患者,及時有效的監測數據是保護他們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礎。

智能穿戴隨時隨地監護患者心率,與醫院后臺大數據進行連接,當心率發生異常時,自動識別病情的嚴重程度,并做出趨勢判斷,在關鍵時刻自動連接醫院進行急救報警。

在未來,健康云覆蓋到每個家庭。

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查看自己的病歷、在線就診,如POC診斷設備,只要帶上醫療智能可穿戴設備,可以隨時隨地看病,通過聯網獲得診斷報告。

隨著醫學需求拉動,在醫療智能可穿戴的帶動下,專家預言智能穿戴市場將會迎來新一波的熱潮。

?1)?生物印章技術:隨時監測人體健康?

▲生物印章技術(biostamp)

智能穿戴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小型計算機,分為體表智能穿戴與植入式可穿戴。

生物印章是由美國電子系統公司MC10研發的一種新型醫學薄膜體檢儀,使用方便,適于攜帶,輕薄如一張粘紙,貼在皮膚表面或皮下,可以隨時監測人們的身體狀況、生理指標,記錄血壓、脈搏、心律、呼吸頻率等身體健康狀況。

可以作為長期監測的工具,為人們身體可能發生的變化、可為患有的疾病提供預警作用。隨時隨地監測,提醒醫生和患者病情發展的情況,以便及時就醫。

未來智能穿戴能嵌入到我們的消化系統、感覺器官、血管甚至細胞,實現人機共生的未來。

?2) 智能眼鏡:遠程醫療手術?

▲ Mendez 博士使用 Google Glass 給患者進行檢查

Google Glass 智能眼鏡通過將信息映射在鏡片上,解放了雙手,帶來新的交互方式,翻閱信息、拍照、搜索都無須雙手參與就可以實現。通過增強現實連接真實世界與數據世界。

Google Glass 智能眼鏡在遠程醫療的應用,解決部分偏遠地區醫療水平不足的問題,為病人提供遠程手術。

醫生可以更加高效辦公,它的指令能快捷呼出某個文檔方便即時查看,并且它還能具備 AI 自學習的能力。醫生能隨時快捷地調看病人的健康記錄、病歷等信息,減少醫生在電腦上翻閱查詢資料的時間。

?3) 血糖測量智能穿戴??

▲omron 血糖測量手表

蘋果研發的測量血糖的智能穿戴設備One Drop?給糖尿病患者帶來極大的便利。

甚至目前市場上已經研發出可測量血糖的智能手表。

對于需定期測量血糖的患者,傳統的穿刺皮膚獲取血液樣本的測量方式極不方便,還存在衛生的問題。簡單的佩戴智能設備的方式獲取到準確的測量結果數據,對于患者來說非常便利。

獲取的數據能夠上傳到 iPhone 和 Apple Watch 的「健康」app 上。由于糖尿病需要長期管理,因此可以通過智能手機記錄和提醒,讓糖尿病人知曉自己病情。

?4) 臨產監測智能穿戴 ?

臨產前6周左右的準媽媽可以以租憑的方式租用產品。

穿戴設備是通過貼在準媽媽的腹部的傳感器和手機app進行藍牙傳輸數據。通過宮縮的數據來提供臨產征兆,準媽媽可以在手機上觀察實時結果以及歷史情況。判斷假臨產,減輕準媽媽不必要焦慮,同時減少頻繁跑醫院。

?5) 智能防摔腰帶 ?

▲?Active Protective醫用可穿戴智能腰帶。

皮帶上的傳感器能準確判斷用戶是否即將發生摔倒。

通過傾倒的方向性準確判斷出即將摔倒的位置和部位,提前采取保護措施,并且在危險瞬間快速充氣,釋放氣囊,起到緩沖作用,降低摔倒時骨折的風險。

解決老人摔倒損傷問題,與此同時,智能腰帶還會通過藍牙尋找附近的緊急救援。還可以應用到高層建筑工人的防護應用場景中。

寵物智能穿戴?

▲ Whistle?寵物智能穿戴

如今寵物不再是單純的“玩物”而更多被當作親人,朋友甚至被當作孩子一樣來呵護。

通過項圈或皮下植入智能穿戴,除了可以實時定位防止寵物丟失,還能設置寵物每天的活動量目標,關注寵物的健康成長。

通過云端與附近的獸醫進行對接,定期對寵物進行健康體檢及寵物保健。

可以實現寵物與主人之間的自由交流,根據新創公司Whistle聯合創始人Steven Eidelman的介紹,該設備上的加帶儀會監測寵物的活動,根據寵物活動、休息的時間,運動量,判斷寵物狀態是否不佳,及時發現寵物的病情。

農業智能穿戴

▲騰訊、美團進軍智慧農業

▲美團?“未來食物農場”

農業智能穿戴將人們從傳統的田間作業中解放出來。

它可以為農作物播種、施肥、蟲害防治、收割等。同時,通過農作物的傳感器及時采集環境的各類實時數據,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跟蹤和策略定制;根據蟲害狀況數據,制定噴灑的農藥劑量。

根據土壤及陽光等綜合數據分析,發出施肥量的指令等,從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除此之外,農業智能穿戴將實現生產、流通、銷售過程的全程信息感知、傳輸。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追溯。為農產品安全保駕護航。

在物流過程中,通過RFID射頻識別技術實現產品信息的采集和跟蹤,有效提高倉儲和物流的效率;構建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實現自動監測。

美團、阿里餓了么等互聯網巨頭已經紛紛布局智慧農業。美團“未來食物農場”?實驗基地在北京郊區已正式落成。

畜業智能穿戴?

智能穿戴在豬流感、畜流感頻發期,可以更好地監控生畜生長和健康情況,能在流感疫情第一時間進行治療和把控,把危害降到最低。

同時最大限度地保障進入市場的豬肉、雞鴨鵝的食品安全,為人類的健康飲食提供保障。

通過RFID射頻識別為動物進行標簽,進入市場后,消費都可通過掃碼等方式了解食物的來源及其安全性。

▲ 戴RFID射頻識別標簽的雞

根據Indepen-dent網站介紹,蘇格蘭公司開發的動物項圈,內置的重力感應器,能讓農戶追蹤奶牛的活動、健康信息,及時發現奶牛生病的情況,另外還能檢測到奶牛是否在發情期,有效確定授精準確時間,增加奶牛受孕概率,使奶牛產量最大化,節省飼養成本。

▲ 戴智能項圈的牛

林業智能穿戴?

智慧林業是智慧地球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穿戴開辟了植樹規?;牡缆贰?/p>

通過傳感設備和智能終端,對林業資源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和管理,更透徹地感知摸清生態環境狀況。

傳感器使林業系統中的森林、濕地、沙地、野生動植物等林業資源建立鏈接、相互感知。

人們可以隨時獲取需要的數據和信息,改變以往“人為主體、林業資源為客體”的局面,實現林業客體主體化,有效遏制生態危機,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環境。

分析完用戶、場景、產品,我們算是對智能穿戴有一個全局的概念。

那么我們如何設計出一款交互體驗好的智能穿戴設計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智能穿戴的交互方式遠遠超出了傳統移動產品的范疇,智能手機、pad等傳統移動產品主要以屏幕互動,手勢交互為主,而智能穿戴的出現讓人機交互將發生較大的轉變,產品形態越來越小型化、微型化。重塑現今的交互體驗也就變得勢在必行。

三、智能穿戴現狀與環境

目前智能穿戴產品主要集中在智能手環、智能手表、可穿戴相機、VR眼鏡和頭盔。小米、華為、阿里巴巴,Google、高通風投、J.P.摩根等企業都一致看好并投資了該領域。

然而經過一波熱潮后,智能穿戴并沒有預期那樣持續地增長,智能穿戴科技市場整體萎靡。甚至有人質疑智能穿戴到底是不是一個真實的市場?

一波熱潮過后變冷的原因是什么呢?

智能穿戴變冷的原因分析

(1)缺乏創新,非剛性需求??

部分穿戴并不是剛需,初期用戶只是為了追個新潮,趕個時髦,被賦予高科技、智能的光環。然而,對于非剛性的需求是不能持久熱度的。

其次目前智能穿戴市場主要集中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甚至走向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低價不是用戶的主要購買驅動力。

因此用戶會變得理性,用戶的熱情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

簡單的功能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如同雞肋。

只有找到剛需的產品形態,才能真正凸顯產品的價值。

智能穿戴產品的核心是為人提供更有效、更捷的生活方式。真正的智能穿戴不僅外觀時尚、佩戴舒適,而且還具備高效精準的數據分析處理能力,融合人工智能成為人類的的私人保健助手、貼心的智能管家。

(2)技術環境尚未成熟??

智能穿戴的續航能力和計算能力等技術未成熟;每一個新技術的發展至少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新技術概念炒作期,形成熱點,但實際市場上并沒有形成,熱點會慢慢冷卻;目前智能穿戴正是處于這個階段。

第二階段:

開始有巨頭進入布局,尋找可以落地的場景;隨著技術的成熟、市場會慢慢形成,

第三階段:

資本助推和熱炒,引發各行各業加入。這時會重新熱起來,這才是真正的持久熱度。
目前智能穿戴產品主要集中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手環普遍采用皮膚吸引光學信號的變化實現心率測量。由于受周圍光環境、使用者的配戴情況影響,目前還存在較大的誤差。

另外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大家采用的技術差不多,交互方式簡單粗爆,目前智能穿戴還處在一個可有可無的狀態,很多用戶認為作用不大。

(3)應用場景未被挖掘 ?

智能穿戴要從產品供應鏈轉變成顧客需求供應鏈。

商家不再是單純賣已有產品,而是要根據消費者的生活場景,發現痛點與機會點,制定場景,提供新產品、新服務,讓用戶體驗升級,從而滿足消費的隱性需求。

學習完用戶、應用場景、以及智能穿戴現狀和環境后,我們算是對智能穿戴有了一個相對全局的了解。那么我們在智能穿戴的用戶體驗設計上需要注意些什么?

四、智能穿戴的用戶體驗設計方法

消費升級改變了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對智能產品的需求理念轉向了“體驗“需求。使用不方便、體驗感知差是用戶最不能接受的因素。智能穿戴的設計需要考慮佩戴的舒適度、佩戴的位置。

▲sproutling嬰兒監測器

▲Mimo智能嬰兒服飾

創建角色模型,構建行為路徑 ?

智能穿戴的用戶體驗設計要從人機交互的角度,關注“人”“機”“環境”三者之間的因素。

例如:人與智能穿戴、智能穿戴與其它智能終端以及各種傳感器之間的關系……固定佩戴在身體哪個位置?還是元件化,可在不同位置、多種方式自由佩戴?

因為往往每只手最多只能佩戴1-2種配飾。如下圖所示:

▲ 多個智能穿戴的佩帶尷尬

在確保用戶體驗順暢的前提下,哪些信息呈現在智能穿戴上?哪些信息可以分配到關聯設備上?信息如何呈現?操作方式如何?我們需要認真審視每一個功能存在的必要性。

結合用戶使用場景和用戶類型創建角色模型。

繪制任務流程、泳道圖、構建智穿戴產品用戶體驗模型。明確用戶的使用目標,洞察用戶行為背后的動機,關注關鍵任務和主要使用流程。

采用故事板的形式描述出用戶完成任務的過程。通過問卷調查、用戶訪談等方法進行用戶研究,深入了解用戶的真實使用情況。

從用戶的使用心理、行為、動機、以及情境進行分析。從用戶認識、感官、情感體驗、接受信息的角度來解讀智能產品的用戶體驗。

結合當代技術展開設計思考?;凇耙匀藶楸尽钡挠脩趔w驗設計理念,以用戶為導向,提升智能穿戴的可用性和易用性,設計出滿足用戶情感需求的產品。

不同周期,不同體驗策略

產品萌芽期:

目的是為了快速驗證市場需求,往往聚焦于產品的核心功能,解決用戶的核心痛點需求,產品設計更注重產品的功能性和可用性;

產品成長期:

提升服務體驗成為用戶的基本需求;

產品成熟期:

用戶體驗上升為提高用戶滿意度,讓用戶愉悅等更高層次的需求,追求使用產品的情感增值體驗。在整個產品體驗過程中表現為滿足的心理和愉悅的情緒。這就是設計師要追求的產品的用戶體驗目標。

解放雙手,重塑體驗

相比計算機、pad、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與用戶有著更親密的接觸。

它是人與物之間進行有效鏈接的鑰匙。與用戶如影隨行,甚至成為用戶身體的一部分。

例如:植入式智能穿戴。如果說pc時代,用戶與計算機的黏度是按小時來計算,那么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與智能手機的黏度則是按分鐘來計算,用戶的碎片時間基本都被手機占用了;到了智能穿戴時代,用戶與穿戴設備的黏度將發生更大的變化,以秒為單位進行計算。

用戶需要一種更加自由方便、不受屏幕限制,不需要繁瑣的輸入,如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那樣和智能設備互動。語音交互便成了智能穿戴主要的交互方式,只需通過聲音就能實現控制拍照、視頻通話和方向指示、檢索和翻閱資料、上網沖浪、處理文字信息和發送電子郵件等功能,解放雙手帶來新的交互體驗。借助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甚至可以連接真實世界和數字世界。

然而語音交互不并適合所有應用場景,特別是私密性的信息交互。

因此智能穿戴的交互模式是多模態的:

多模態交互

  • 視覺交互:屏顯
  • 聽覺交互:語音
  • 觸覺交互:觸摸、震動、手勢操作
  • 物理按鈕交互

多設備交互

跨設備體驗生態形成,多設備之間無縫連接,設備間通過云共享傳輸信息,跨設備、多情景的交互滿足用戶對內容和服務的復雜需求。用戶可以在任何一個終端,自由獲取信息。

總結

智能穿戴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時代的關鍵入口,是物聯網連接人和物的關鍵。智能穿戴并非狹義上的人體可穿戴設備,而是覆蓋各行業的智能化未來。隨著醫學需求拉動,在醫療智能可穿戴的帶動下,專家預言智能穿戴市場將會迎來新一波的熱潮。

智能穿戴要從產品供應鏈轉變成顧客需求供應鏈。從用戶剛性需求出發,商家要根據消費者的生活場景,發現痛點與機會點,制定場景,提供新產品、新服務,讓用戶體驗升級,從而滿足消費的隱性需求。智能穿戴消費者大多數為喜歡追求新奇事物、偏愛科技的年輕人,主要是滿足虛榮心里,被賦予高科技、智能的光環,渴望成為關注的焦點。大多數用戶愿意為體驗買單。

智能穿戴的設計需求考慮佩戴的舒適度、佩戴的位置。從人機交互的角度,關注“人”“機”“環境”三者之間的因素。創建角色模型,構建行為路徑,關注用戶的主要任務,了解用戶真實的使用情況。在產品的不同周期采用不同的體驗設計策略。智能穿戴的交互解放了雙手,以語音交互為主,多設備、多模態的交互方式。

 

作者:吳玉玲;公眾號:UXD全鏈路設計。靈機文化設計中心總監,精深UI/UED設計16年,9年28人+團隊管理經驗、4年設計總監經驗,擔任過多家企業設計總監。熱愛設計、較強的產品思維、商業思維,持續學習并輸出新的設計理念和新的管理方法。

本文由 @吳玉玲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巨頭布局,估計還是很難找到智能穿戴的必要性,如果非要不可,那就有可能,巨頭會布局,智能穿戴不是雪中送炭,只能是錦上添花。感謝分享,好好學習!

    來自廣東 回復
  2. 第三方支付

    回復
  3. 感謝分享??!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