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產品結構時,這4個錯誤別犯了

2 評論 14496 瀏覽 150 收藏 9 分鐘

本文內容屬于產品設計當中的基礎范疇。我盡可能用簡單的描述說明這些問題以及開發者在背后思考的漏洞。

很多產品在出現結構問題的時候并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那種嚴重錯誤。恰恰相反,從技術層面上,都是很簡單甚至微小問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開發者在細節上沒有意識到客戶的使用角度(或者說還是太過于站在自我對產品的認識上),有些產品甚至在設計上需要開發者擁有實際的相關生活經驗,我向來不提倡閉門造車,特別是創業團隊苦守寒窯,辛苦做出來的產品很可能僅僅只是自我的認知。

優化方向一:四步之內必見結果

在產品流程中,“下一步”是引導用戶的操作行為了解產品的功能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然而簡單直白并不代表可以任意且毫無規范的使用。有很多產品在“下一步”的設置中,不斷的讓用戶重復同樣的行為,形成所謂“手把手”的教導場景,這種做法在短時間里的確有效,然而這種接受時效性非常短暫,如果在交互行為中使用“下一步”作為引導,那么開發者需要掌控一個時間原則和用戶心理,也就是對用戶來說任何新的功能需要在四步之內見到結果。

  • (行為開始)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完成(行為結束)
  • (行為開始)下一步—下一步—完成(行為結束)
  • (行為開始)下一步—完成(行為結束)

之所以這樣的結構最有效,一方面在于用戶的耐心十分有限,他們并不會帶著研究學習的態度來使用一款產品,他們使用產品是為了更方便或者更娛樂。在這里情況下,引導必須是一個短暫的行為,并且讓整個行為從開始到結束是單線流程。如果點擊超過四步,用戶幾乎就會忘記第一步的內容,時間、記憶、興趣、好奇心瞬間消失,從而變得沒有耐心操作下去。

優化方向二:不要人為設置用戶的觀摩成本

為了讓用戶能快速無障礙觀摩產品,直接連接社交賬號登陸是非常聰明的做法。但在進一步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會再次出現正式的注冊頁面。或者從一開始不注冊登錄就無法瀏覽產品,對用戶而言這些都是造成重復操作的門檻,當然,從產品結構和程序設置上,很多時候這是有必要的,但用戶的心里是使用邏輯,而不是產品的程序邏輯。

這里需要明白一個概念,產品功能是對產品經理而言的事物,產品搭建是對程序員而言的事物,產品設計是對設計師而言的事物,產品發布是對產品運營而言的事物,最終到用戶手里,他們什么都不會想,只會認為這是個工具。這當中,每一個環節的制造者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個事物。如何把每一個環節的立場最終統一到用戶的工具立場,需要全局掌的控能力。

對用戶來說一個新品它應該是零門檻,也就是沒有任何因素能夠阻止他們看到產品的全貌,并且能夠看到別人在做什么(看到別人做什么很重要),產生好奇并且激發了使用需求,才會開始考慮注冊。而不是不注冊就不能看。比連接社交賬號登陸更聰明的辦法是無條件瀏覽,當用戶開始在瀏覽中尋求個人設置時出現注冊引導(此時用戶的心理狀態是“我要用”),這時的注冊對用戶而言就是順理成章的行為。

優化方向三:能用圖形不要用文字,能用短語不要用長篇。

關于圖形與文字的關系,我之前在文章寫過很多,產品的開發者需要樹立一個概念,在未來的互聯網環境中,文字是成本最高的傳達形式,圖形是成本最低的傳達形式,能用圖形表達不要用文字,圖形無法表達的部分,用短語而不要用長篇,今后的產品經理需要有把文字精縮簡化的能力,這樣一方面可以為設計留下更多的空間,另一方面也能讓用戶獲得信息的成本更低。關于這一點看我之前的文章即可。

圖形設計的優勢在于激發用戶的好奇心

情緒渲染在產品設計中的作用

優化方向四:突出用戶的個人場景

很多產品會急急忙忙的去找設計師優化產品形象,作為設計師,這是一件好事,意味著有更多的人會來做設計業務,但是從專業的立場,我會更建議他們把用戶的個人場景下血本研究開發。

很多產品在初次開發的過程中,會把搭建重點放在特色功能上,往往這方面會做的比較完善,但用戶個人的使用場景卻非常簡陋,幾排表格,幾行信息,完了。讓用戶的個人場景變得有豐富的表現性能夠激起用戶的好感,互聯網能夠將人性的自戀放到無限大,這與產品是否屬于社交類工具無關。在個人場景功能設計中,滿足自戀是非常高明的做法,這不是說要讓用戶去自拍加好友,自拍加好友僅僅是自戀的最直白的一種表現。每一個人,每一個不同的職業,都有各自不同的自戀形式,他們很隱秘甚至不易察覺,但這并不意味著就不存在。事實上,讓用戶感到自己的重要所產生的粘結性比僅僅提供一個專業的使用功能更能抓住人心。

 

有人建議我多寫技術層面的內容,不要總寫是是而非的題外話。我的觀點是:

一:心理學,傳播學對產品設計的影響是很重要的核心內容。

用什么版式,什么顏色,什么音效,什么交互流程,什么圖片樣式都離不開這兩個層面,這其中不是一個“美”就能代表設計的全部。

二:能熟練掌握設計的技能不等于會產品設計,關鍵是意識,在大家都能做到的前提下,是否能夠想到才是差別。

 

作者:王沛(微信號:106799482),自由人,獨立設計師,手藝狂人。14年創建上海翕和視覺設計事務所,以自由人身份入駐企業團隊,提供IT互聯網項目研發設計服務。崇尚自由人的自由聯合,相信自由商業能夠給每一個人帶來獨立和尊嚴。

本文由 @王沛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讀了你的文章以后,感到自己的想法和你非常相似,有種:“天吶!真想和他交流一下”的想法,我是一名產品經理,方便留下您的博客或者微信,以便我之后關注您更多的文章嗎,我的QQ是1415572838,如果可以互加好友,我將倍感榮幸!

    來自浙江 回復
    1. 謝謝,我的微信號碼是:106799482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