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考:體系化設計流程與思路

UX
6 評論 12775 瀏覽 88 收藏 13 分鐘

本文作者從工作實踐出發,結合案例分享了關于體系化設計流程相關的思考與建議,與大家分享。

大部分交互設計師接到需求后,就開始分析下競品、然后結合自己產品和自己的想法,就著手交互原型制作了,在這樣一個設計流程中,交互設計師很難有體系化的思考。

有沒有一套體系化的設計思路,讓交互設計師做出的方案又專業、又全面、又經得起挑戰和用戶的檢驗的設計方案呢?

本文是我梳理的一套體系化設計流程與思路,希望可以幫到大家。體系化設計思路大綱如下:

  1. 拆解目標
  2. 確定設計方法
  3. 設計方案過程
  4. 方案細化和走查
  5. 數據跟蹤
  6. 后續迭代

01 拆解目標

作為一個交互設計師。在我們接到需求之后,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產生需求的業務背景是什么。其次是基于業務背景了解產品的目標是什么。最后弄清楚產品的用戶人群有哪些,用戶目標是哪些。

交互設計師通過從產品經理或者其他需求發起方那里了解需求生產的業務背景,了解為什么要做這個需求。在了解清楚之后,追溯需求最原始本質。

在我們實際工作的大部分情況下,大部分產品經理不會在需求文檔中將業務背景寫清晰,這時候我們交互設計師就可以將業務背景在交互文檔中輸出,并清晰的展示出來。

業務背景是什么?

業務背景通常是我們為什么要做這個功能。通過做這個功能,對業務有什么幫助。通過業務背景,我們可以推演出業務訴求,并得到對應的產品目標。

產品目標是什么?

產品目標是產品能得到什么樣的結果,對產品來說可以獲得什么樣的好處。所以在交互文檔的設計中要重點體現出產品目標。通過明確產品目標,可以清晰的指導我們做交互方案。

用戶人群是哪些?

用戶人群主要是通過我們對現有產品的用戶畫像得到,并推算出使用這個需求的用戶人群是哪一類人,通過明確的用戶人群,這樣我們在做設計過程中,可以很清晰知道這個需求為誰而做。

用戶目標是什么?

用戶希望通過使用這個功能達到什么樣的好處或目的。

設計目標是什么?

通過業務背景、用戶人群、用戶目標和產品目標拆解出對應的設計目標。

以登錄注冊為例。業務背景是目前產品的登錄和注冊的效果不理想。對應的用戶人群分為兩類,分別為新用戶的注冊流程和老用戶的登錄流程。用戶目標是方便快速的完成登錄注冊流程,越簡單越快越好。產品目標是提升登錄注冊的完成率。

設計目標是拆解,如何能提高登錄注冊的完成率。那么設計師可以拿到登錄注冊的完成流程,看看登錄注冊過程中,哪些步驟轉化率低,那么對轉化率低的地方進行設計優化。

目標拆解就是對頁面進行數據提升具體優化方案,例如文案問題、視覺布局問題、交互路徑問題等。

02 確定設計方法

對于設計師來說設計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常見的有:目標導向、數據分析、用戶調研、設計走查、場景化設計、用戶體驗地圖、競品分析等。

在做設計方案過程中,一般不會將上述的方法全部用到,更多的是使用其中的一種或者幾種混合使用。

根據具體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方法。例如在做登錄注冊這個優化流程方案過程中,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找到轉化率低和設計走查思考如何提升數據,就可以完成設計目標。

03 設計方案過程

1. 不同場景梳理

我們需要以場景的思維做場景分析,通過場景分析就可以清晰地描述這些場景,從而確定用戶的需求,并在這基礎上用交互方案滿足需求。

舉個栗子,產品提出一個需求:應用添加“商品列表按照價格從低到高排序”的功能,這還是老思維,是在“定義我們的應用”;

而如果從場景的角度來思考,用戶搜索某種商品,在列表頁會列出一長串商品,而用戶此時只想快速找到符合他的要求的那一個;而有些用戶在挑選的時候,會需要買價格便宜的,此時排序功能就是用戶的需求。

這樣從場景來理解,會更清楚地理解需求發生的環境,便于做出好設計。

比如,順著排序的場景,可以進一步想:有這樣需求的用戶在我們的應用里多嗎?如果多,那么意味著用戶經常需要進行排序的操作,所以在設計的時候,可以把排序的入口放的明顯一點,好操作一點,方便用戶輕松地進行排序。

對于使用滴滴快車的用戶,整個流程包含三個階段,分別為上車前,坐車中和下車后。每個階段都存在多種用戶使用場景。

2. 不同角色用戶

有時候需要考慮不同角色的用戶,例如后臺系統,需要同時考慮普通用戶、管理員角色和超級管理員。

三個不同角色的使用權限也是完全不同的。權限:普通用戶 < 管理員角色<超級管理員。三種角色的主操作流程也是不一樣,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差異化設計。

3. 設計不同流程

明確設計目標、設計方法確定、弄清楚不同場景。接下來就是設計不同的流程。

一般先設計功能入口流程,接下來就是主流程和支線流程。最后才設計異常流程。

4. 方案細化和走查

在涉及到異常場景,且可以全局性復用的情況,則只需要全局性組件說明即可,不用每個流程都展示其異常場景組件或者頁面。

全局組件指的是整個產品通用的組件,例如全局斷網,操作成功、操作失敗、加載、空數據界面,404等

全局斷網:一般是在首頁使用tips提示。用戶在其他界面點擊操作時,也會出現toast反饋提示用戶。也有一些app在用戶進入出現對話框提示用戶網絡異常。相對于對話框,使用tips對用戶的干擾更小。

操作成功:一般操作成功都是根據具體的使用場景對出對應的提示。

操作失敗:異常情況導致操作失敗,這時需要統一的提示,通常使用toast,也有一些使用對話框強提示用戶。

加載:涉及到全局加載和局部加載,全局加載在設計中要統一說明,例如上一個界面點擊進入下一個界面,使用的全局加載就需要說明。如果是一些小場景的加載,那么需要特殊說明。例如上拉加載,下拉加載,局部小區域加載等。

空數據類型一共有三類:

  1. 初始狀態的定義:初始化狀態,沒有任何內容,需要用戶進行某種操作才能產生內容的界面。
  2. 清空狀態的定義:通過刪除或其他用戶操作,清空當前的頁面內容,產生了空界面,這時候需要有明確的提示,且告知用戶該如何處理。
  3. 出錯狀態的定義:由于網絡、服務器或者沒有找他其他結果等原因導致無法加載內容,產生了空界面,這時候需要有明確的提示,且告知用戶該如何處理。用戶操作反饋的無結果界面也可以用這樣的思路來設計。

05 數據跟蹤

通過核心指標判斷設計方案是否符合預期,以此驗證設計方案是否成功,并為后續產品的迭代優化做依據。

1. 關注設計的核心指標

設計過程中,要關注設計的核心指標,針對于核心指標,進行針對性的設計。

如果改版的最重要(核心)的指標是任務流程完成率,先查看用戶操作流失率,然后分析找出流失原因,給出對應的優化方案。等到優化方案的產品版本上線后,對比完成率數據變化。

如果改版的最重要(核心)指標是人均觀看次數,則要思考可通過哪些設計策略可提升產品的人均播放次數。

舉個例子,新浪微博,以前版本用戶看完視頻后,視頻會有重播按鈕和推薦視頻,用戶只有進行下一步點擊才能播放下一個視頻。

改版后看完視頻會自動切換到下一個視頻。這樣的設計策略雖然綁架了用戶的行為,用戶從一個主動接受者,變成了一個被動接受者,但是這種策略能有效的提升人均播放次數。

2. 核心指標帶來的價值/收益

當驗證了核心指標往好的方向發展,這時候,就需要總結核心指標帶來的價值和收益,這樣的話設計價值才可以直接被量化。

舉個例子:一個banner的點擊率達到3%的時候,每天GMV約200萬,當重新設計了這個banner,同時其他條件保持不變,點擊率提升到了6%,這時候通過數據查看每天的GMV是多少,如果達到了400萬,那么這增加的200萬的GMV則是通過設計優化所帶來的。

06 后續迭代

設計師在交付稿件后,容易松懈,以為項目告一段落,就疏于后續的跟進工作。其實后續的跟進也很重要。產品測試版上線后,交互設計師應該跟進后續的走查和設計問題的反饋。

通過數據分析,確定上線的方案有哪些問題需要優化,建立需求池方便后續跟進優化,不斷完善產品設計。

后記

以上設計的流程和思路不僅僅適用于交互設計師,ui設計師也可以使用,只是在具體的設計方法中,需要更多的使用ui層面的設計方法。

希望以上的簡單思路可以給你啟發,將文章思路進行擴展深化發揚光大,變成屬于自己的設計方法論。

#專欄作家#

UX,微信公眾號:Echo的設計筆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美團點評高級交互設計師。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一、01拆解目標,圖中第二個是產品目標;
    二、缺少了04的說明,是序號寫錯了么?

    來自湖南 回復
  2. 感謝分享!對于產品經理也同樣受用!僅僅停留在產品思維層面,市場調研,分析競品等遠遠不夠,還要從體系化的設計思路出發,具體落實到每個環節。

    來自廣東 回復
  3. fg。

    回復
  4. 不錯

    回復
  5. 感謝

    回復
  6. 很不錯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