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滴滴順風車的安全策略,我有幾點思考
本文作者從產品經理的角度出發,對滴滴順風車安全策略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并進行了分析總結,與大家分享。
滴滴順風車公布新試運營方案后,引起了各界全民大討論,拋開女性權利歧視問題,用戶最關心的仍然是經過一年整改后的滴滴順風車還安全嗎?
滴滴順風車還有哪些安全措施可以使用,作為互聯網行業從業者也思考了下如果我是順風車的產品經理,我該如何解決順風車的安全問題?
滴滴自整改以來在安全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也公布了很多方案,本文寫的不合理地方請各位大佬批評指正。
我們先回到順風車定位:順風車定位應該回歸到順路的本質,與快車不同,順風車應該是為了給車主提供相對固定線路訂單以減輕車主的路費,油費,停車費,而非以此為職業盈利謀生的產品,順風車司機不是一種職業。
網約車安全問題某種意義上是社會性安全問題,很多突發事件發生前都是沒有任何征兆的,技術手段只能降低事件概率,根據司乘及道路等信息計算一個危險系數,從而來建立司乘的準入,道路安全等級,行前的安全評估預判及行中的安全事件應急解決制度和保護策略。
基于此我認為順風車安全問題至少需要從準入策略,行前預防,行中的保護及客服體系建立完善的安全應急制度及策略.
準入篇
順風車準入應該從司乘人員準入,順風道路與路線準入,車輛準入等策略上細化,并建立安全等級評估體系,準入的根本是回歸順風車的本質。
1. 認證體系
基于司機職業建立認證體系,讓乘客選擇前有更充分信息進行判斷,至于無職業的司機是否允許接入順風車還得滴滴根據數據做出判斷,如果我是乘客我希望是不接入的。
2. 車輛準入政策
只想問下貨拉拉的面包車能拉順風活嗎?
3. 路線認證
司機常用順風路線認證,每個順風車司機至少有一條固定常規路線,如公司-家,這條路線位置需進行認證,如在公司拍照打卡,上傳水電單由客服審核;當然順風車司機可在固定路線基礎上增加兩到三條非常用路線。
舉個例子:如果你下班回房山的家,一個固定上下班路線的順風車和每天都有幾條順風路線的司機,相對來說你會選哪個?
4. 安全等級評估
建立道路安全分級評估制度,目前公布的試運行城市中支持的順風車道路相對粗略,以北京為例可實行順風車的道路包含部分偏遠郊區,且有無路燈高速路段,這類道路的安全等級應低于城市道路。
建議根據道路按有路燈城市道路,無路燈城市道路,郊區高速路段,無路燈郊區路段分類結合交通事故,報警案件數據評估出不同類型道路的安全分級。
行前篇
1. 路線安全評級
當乘客發起順風車路線后,智能數據后臺通過對該條及可能行駛的路線進行安全評估,評估維度包含交通事故,刑事案件事故及道路安全等級進行全方位的計算,并對高危路線進行后臺監控及同步緊急聯系人實時狀況。
2. 司機安全評級
在順風車司機接單后評估司機的安全等級。
3. 安全等級監控
根據道路及司機的安全等級在乘客發起順風線路時,客服后臺建立對應等級的實時監控機制;對于高危道路,乘客必須設置緊急聯系人并在上車后系統自動將相關信息推送至緊急聯系人手機。
4. 危險駕駛預警
通過高精準地圖,結合車輛急加速情況,判斷司機是否存在急速變道超車等危險行為,并及時推送預警提示。
5. 聲紋識別
同人臉識別技術一樣,聲紋識別更有利于行駛中的汽車場景,通過聲紋可以在高速或短暫停車后確保安全情況下識別司機是否為同一人。
6. 智能安全盒子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智能安全駕駛盒子,包含基礎的安全駕駛輔助提醒功能,通過這個盒子集成滴滴司機的監控,可識別司機人臉,是否犯困,是否在座位上等信息。
行中篇
我認為準入規則是提高司機門檻,建立安全評估等級,而行前的策略也是預防,那么行程中的功能則更多提現在出現安全事件時如何保護乘客,如何最快速度有效干預并解除安全問題。
1. 求助機制
允許乘客行程中,顯示附近的滴滴司機,在發生緊急安全情況下乘客可向附近司機發出求助信號,附近滴滴司機在收到信號號可查看求助者實時位置并導航跟蹤;滴滴通過設立相關基金及對司機進行身份認證鼓勵司乘之間的互助行為。
2. 乘客提醒機制
乘客提醒司機策略避免直接口頭提醒,app支持通過乘客端發出設定好的提示語,并由平臺通過司機端app進行相關警報語音提醒,偽造成此提醒是由平臺發出的行為,避免部分過激司機產生新的安全隱患,由平臺發布警示性提示也更有震懾力。
3. 語音識別
根據語音及聲紋識別技術,判斷司機是否在聊微信,及是否有其他威脅性語言。
本文由 @高梁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最近坐車發現滴滴已經給司機安裝了內置和外置記錄儀,押金600
對于車主這么多的額準入條件,我認為真正想做順風車司機的一大部分人會覺得體驗很差,我上班路上就順路拉個人,你讓我做這么多的認證,還要搞什么聲紋識別、智能安全盒子…對于滴滴來說,除了乘客,順風車司機也是他們重要的用戶,從供應端的體驗就這么差,如果這么實行,是安全了,可平臺也別想再做了。有大把的人能從微信拼車群、滴答等地方接到穩定順路的單,要是這么實行,司機還為啥要來滴滴呢?司機也是人啊,人家也是有正經工作的,憑什么滴滴如此不信任我,乘客中就沒壞人嗎?
安全是雙向的,準入對司機和乘客同樣需要,聲紋識別跟人臉識別一樣都是一種身份認證,智能安全盒子主要功能不是監控人,而是對車輛的輔助駕駛功能,另外如果真有哪天實現無人駕駛了,那么車輛本身也是需要一個身份ID的(不指車牌),就目前安全問題如何解決司機人車不一致,好像只能靠乘客上車前確認吧,這些策略大部分是無感知的,如果說聲紋識別有隱私問題的話,那滴滴現在全程開啟的錄音就沒隱私嗎,應該更大吧,(保留智能安全盒子里提到的監控問題,這點我寫之前也確實擔心隱私以及司機成本問題);順風車確實要平衡安全,成本,隱私的問題,就看滴滴平估哪個更重要了;同樣這些策略在網約車上可以部分先試驗的,安全不止順風車,網約車也一樣會遇到
作為乘客,上述的機制我認為可行。但是這位同學,你忘記了順風車是由車主發起的行為,除了準入篇的第一條認證體系,我作為車主其他的我一概都不能弄,甚至具有抗拒心理,還聲紋認證,我只不過為了分攤那幾十塊的油費和路費,就需要像犯人一樣被監控?我作為車主就溜了溜了,惹不起。還有,作為車主,尤其是車型較貴的車主,我一定希望乘客是一個有素質的乘客,我不會希望一個隨口吐痰,打電話口吐芬芳的乘客來乘坐我的車。既然有車主準入機制,乘客準入機制也一定要這么嚴格才行哦!畢竟社會上大多報道的是乘客被侵犯,但是車主被侵犯也不少見的。
贊同乘客準入機制是應該的,只是本次沒寫乘客的問題下次有機會補上,安全是互相的,事實上也有過司機遇害的案例;
個人征信,乘客安全意識再加上技術條件。提高準入門檻,滴滴能切入社交嗎?
滴滴應該不會做社交,但是不是可以利用好社交數據是可以思考的
以乘客角度看,這些安全方案非常好,乘坐順風車的滴滴用戶肯定都會非常喜歡;但是,從順風車車主的角度看(比如說我),除了準入篇我能接受之外,其他的我大都是拒絕的,我覺得開順風車與乘車人是互惠互利互幫互助的關系,而不是司機提供服務給乘客的模式,行前篇和行中篇的很多方案對順風車司機來說實在是太不友好了,會非常明顯的提示我我是個被監控的壞人。除非國家強制所有順風車平臺實行這樣的機制,否則我覺得最后滴滴順風車會變成一個非常安全,乘客非常多,但是沒有司機的業務平臺……
非常同意,順風車設計之初是為了實惠車主大于乘客,快車和專車才是以乘客為核心出發的模式。
情緒識別可以應用一下
加入連坐機制,想開順風車,需要若干人擔保,比如若干個滴滴司機,互相擔保,這是基于線下社交的信譽,同時對司機做了分類;如果其中一個人最近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其余人為了自己可能會提前舉報,如果出事了,也可以及時追查;增加親人、朋友、單位擔保,出現丑聞會承受輿論風險,增加司機犯罪成本;我的思考角度是:光靠技術不能解決問題。
司機,單位相互擔保的話,換著你,你會愿意給一個陌生人和不公司不相單的事擔保么,不會哪家正經公司鼓勵你出去拉活,但是對于職業認證我考慮過對順風路線進行認證,如家到公司的路線需要提供例如水電單和公司前臺拍照打卡的方式進行認證,有穩定職業的相比社會穩定因素要更高;
我說的是可選項,不是提到的每一項都要滿足,出一個類似螞蟻信用分的機制,職業認證、家屬擔保、同事擔保、公司擔保積不同的分數
問題是像我這樣的車主,我注冊順風車車主的目的只是為了一個月去一趟外地辦事的時候能夠順便帶個人分擔油費,我去找誰擔保啊~公司的程序員們?我就為一趟100多塊的車費,還得去找某個群體,還得去找公司(私以為一般正常點的老板都不會給我做擔保的),成本也太大了
準入機制那里覺得挺好的,回歸順風車的本質。主職工作認證、路線認證、道路安全等級…
智能安全盒子考慮商業,順風車司機不會情愿花錢買個車內監控的盒子,所以還需要考慮到商業化能力,一定得基于安全輔助駕駛的能力進行建設,目前至未來幾年市場上仍有大量的存量汽車是沒有輔助安全功能的,打造一個安全駕駛并集成車內監控的盒子滴滴投入就更有理由了;車內監控基于網約車如何解決安全問題,可以集成人臉,聲紋的識別,可以監控司機是否在位置,是否為同一個人,以及網約車另一個交通安全隱患即疲勞駕駛目前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
認真看完了,有幾項是非常實用的產品策略,滴滴的產品經理快來接需求吧哈哈哈
認真看完了,不是這個行業的從業者能想到這么多很厲害了。除了行前的聲紋以及智能能安全盒子,取而代之是我認為是更好用的人臉識別和安全中心。對比了一下其余的在本次的順風車整改產品方案中都有體現。
智能安全盒子其實主要是要集成人臉識別,就像車內記錄儀一樣,但又擔心隱私沒太直說
現在滴滴快車是必須安裝盒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