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產品如何抓住“人性”指導設計

1 評論 15579 瀏覽 326 收藏 14 分鐘

在我看來,所有產品、商業模式都離不開“人”、“公司”這兩個主體?;谶@兩個主體,互聯網產品會根據服務的對象被劃分為“C端產品”、“B端產品”,當然也有同時服務于B端和C端的“平臺產品”。這次針對C端產品來展開探討“人性”與產品規劃、產品設計之間的關系。

對人性的理解

很多產品人將人性按照“貪嗔癡”、“七宗罪”、“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等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讀,以指導對需求的分析,這樣的分析感覺有些片面。一開始我也是馬斯洛的簇擁者,但后來逐漸發現這樣的模型解釋不了很多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比如馬斯洛理論很難對貪婪、懶惰這樣的性格特征解讀,也很難對“小悅悅”事件中路人見死不救這樣的行為的解釋。所以,研究了下心理學對人性的解讀,希望利用這個模型更全面的對人性與產品設計進行思考。

所謂人性,是指一切人都具有的共同屬性,也就是人區別于動物的屬性。心理學把人性劃分為三種基本屬性:自然屬性、精神屬性、社會屬性。

人性的共同屬性

自然屬性:人作為自然存在物的生理需要,主要包括生長、發育、繁殖、新陳代謝、衰老死亡等生命現象,比如吃飯、睡覺、呼吸、色欲等都屬于自然屬性。

心理屬性:人腦中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用以指導人的各種行為,是人性中的心理屬性。人的內心感受、情緒、欲望、追求都屬于心理屬性。

社會屬性:人存在于社會中體現的社會依賴屬性,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關系帶來的社交屬性。人的語言、社會行為、生活與工作、創造財富、傳承文化,都屬于社會屬性范疇。

人類生活行為的方方面面,都是可以以人性的三類屬性中的一個或多個進行解釋。比如懶惰就屬于心理屬性,貪婪是心理屬性但也結合了社會屬性,“小悅悅”事件可以用“對攤上事的恐懼(防衛)心理”、“從眾心理”和“人情冷漠的社會風氣”來解釋。

從產品角度舉個例子。下面是某新聞客戶端的首頁,看頁面中的幾條新聞:

Screenshot_2016-04-09-16-16-28-833_天天快報

  • “紋身師”這條,利用的就是“色欲”這個屬性來吸引用戶點擊,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屬性,雖然大部分人對紋身師這個職業不感興趣,但相信一多半的男人會本能的點擊去看看。
  • “告全國人民書”這條,用戶看到了“污蔑XXX”的標題會由于對名人的認同和維護感點進去看看怎么回事。
  • “急速塑身”這個,利用了心理屬性中的獵奇心理和一些有塑身期望的用戶的共鳴心理,吸引用戶點擊進入。

回過頭來看,實際上這三條新聞跟我們一毛錢關系都沒有,但還是會有很多人點進去,這就是內容抓住了人性的一個例子。(作為一個新聞客戶端,首頁充斥著這樣的內容,我認為是行業中很可悲的事。但是沒辦法,由于人性的原因,這樣的帖子就是受歡迎,點擊量超高,為產品帶來的利益遠比放些真正有價值的新聞來得快,運營者不得不這么做。)

從人性角度分析需求

所有C端互聯網產品都是以滿足人性為產品目標的。我們來看看手機里常用的APP都是滿足了哪些人性的需求。

人性

對于互聯網產品的需求分析來說,將三個人性的共同屬性分別展開。

自然屬性層面,主要為基于人的生理需要的色欲、食欲和其它生理需求。

社會屬性層面,主要劃分成人際交往、娛樂、社會活動三類需求。

心理屬性層面,找了6個常見的心理特征:

  • 好奇心(獵奇心理,也包含求知欲)
  • 貪婪(愛占便宜、不知足、投機、急功近利)
  • 懶惰(怕麻煩、不愛思考、拒絕新鮮事物、拖延)
  • 虛榮(愛面子、愛炫耀、成就導向、渴望被人贊賞、好勝心)
  • 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對生病的恐懼、對接觸陌生事物的恐懼)
  • 自卑(自我否定、渴望別人的認同、害羞、對自我提高的期望)。

互聯網產品要解決的是這些人性需求中的核心痛點,解決了痛點才能讓用戶對產品產生依賴性。這些痛點大致可以歸納為四類:

  1. 更方便
  2. 更便宜
  3. 更有效
  4. 更豐富的內容。

舉幾個例子:

  • 微信,讓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更加方便,相對短信來說又更加的便宜,溝通交流的方式、渠道更多樣化。
  • 餓了么,把吃飯這個生理需求變得更方便,手機點幾下就有人把飯送到門口。從心理屬性上看,又滿足了“懶惰”這個人性特點。如果不考慮補貼的情況,只要價格合理,仍然會有很多用戶繼續使用。
  • 美團,通過與商家合作獲取最低折扣價格,為用戶提供更便宜的消費產品。滿足了用戶“貪婪”、”占便宜“的心理。
  • 美顏相機,相對普通拍照軟件來說,通過技術處理能將人拍得更美,拍出的照片更漂亮。大大滿足了女性用戶虛榮心。
  • TED,提供了更豐富且持續更新的公開課內容,同時讓用戶足不出戶也能夠聽到專家、教授的課程和演講,更加方便。

在對產品做需求分析時,無論是為了指導產品定位,還是為了功能規劃設計,確保能夠思考到人性層面的核心需求,才能更有效的達到目的,避免走彎路。

從人性角度設計產品

在產品的每個細節設計過程中,都要先思考用戶的核心需求,以及當前功能的核心目標,以這兩點來指導功能的設計和實現。設計過程中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1,功能設計要找到用戶的核心需求

設計功能要考慮到用戶真正想要的需求,將需求轉化成功能體現出來。例如:

小猿搜題,其產品核心功能為拍照搜題,用戶使用場景是忙碌的做作業、考試場景。其設計將拍照搜題按鈕設計為盡可能大,這樣可以讓用戶盡可能快的進入功能,提高效率。

美顏相機,通過剛才的分析,產品滿足的人性需求是女性用戶“虛榮心”的需求。分析其使用場景,拍了美照之后用戶會進一步將照片分享到朋友圈,這樣才能將虛榮心最大化的滿足。所以,設計時,拍照之后在醒目位置顯示“分享”按鈕,以達到讓用戶快速分享的目的。

印象筆記,其核心功能為筆記的記錄。移動端的使用場景大多是用戶想到了一個點子想盡快記下來。所以在設計時,進入APP后讓用戶很明顯的看到右下角的“添加筆記”的按鈕,便于用戶快速記錄。

人性1

2, 細節設計時思考功能的核心目標

以下方三個APP為例,從左到右依次是:大眾點評、百度糯米、餓了么,這幾個頁面都是點擊首頁導航菜單中的“美食”按鈕進入的列表。但是突出的內容都不一樣:

大眾點評的用戶查看美食列表時,最關心的不是價格,而是店鋪的評分,所以點評列表中沒有顯示店鋪的人均消費價格,而是突出顯示店鋪的評分,即便有團購,價格也寫得很小。

百度糯米的產品定位是更低價,所以其突出顯示的是價格和折扣。

餓了么的用戶關心的也不是店鋪的平均消費價格,而是能不能送到我家,能送的話起送費用是多少。所以在最醒目的地方標注了起送費的價格。

人性2

3,內容引導要抓住人性

以淘寶首頁第一屏的導購功能設計為例。導購區域分成了四個版塊“淘搶購、有好貨、愛逛街、必買清單”,下面分析一下這幾個功能設計時思考的是人性的哪幾個層面:

淘搶購–限時秒殺活動:滿足大部分用戶的愛占便宜心理,秒殺的是性價比高的商品。有這樣心理的用戶往往會點進去看看今天有沒有可以秒殺的商品,沒有的話會返回首頁。

愛逛街–精選服飾鞋包:跟名字一樣,這個功能是給愛逛街的女性用戶使用的,里面的商品是逛街時的常見品類,衣服、鞋、包、飾品。有了跟逛街一樣的商品推薦,用戶也懶得去逛街了。

必買清單–達人推薦導購:這個功能思路有點像音樂類產品里的“歌單”功能,是按主題為用戶推薦個性化的一類商品。用戶群體是那些沒有太多主見(或不愿花時間細細研究),想聽聽別人建議的用戶群體。

有好貨–“品質生活指南”:滿足的是人們“期望追求生活品質”的心理,也就是虛榮心。從這個入口進入的用戶,會有一種“這里面推薦的都是高品質好貨”的感覺,所以更關心其品質而不是價格。

人性3

抓住人性引導客戶要有底線

最后要強調的是:一個好的產品應該引導用戶成長,而不是把用戶當傻子玩。

利用人性的設計不是騙術,從公司到產品設計者再到運營都應該有一個底線?,F在有很多互聯網產品為了實現KPI在不斷的降低底線。推送垃圾通知,浪費用戶的時間;發布惡俗內容,毀掉用戶三觀;標題黨騙點擊,欺騙用戶感情。這樣急功近利的行為,被用戶看穿后一定會得不償失的。

 

作者:周博文(微信號:pmzhoubw) 中云普華產品總監。公眾號 MobileGuideline:解讀移動設計規范,分析功能設計邏輯,整理產品設計思路。不標題黨、不扯故事、專心研究產品設計。

本文由 @周博文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很好,謝謝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