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無貴賤:用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做設計

1 評論 8996 瀏覽 7 收藏 7 分鐘

這段時間和產品組、設計組的同事聊了一下手里負責的某 B 端產品之后的設計工作如何規(guī)劃,反思了存在的一些體驗痛點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歸納其本質原因,是自己在前期做設計的時候態(tài)度還不夠端正,沒有用一視同仁的認真態(tài)度對待產品所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比如覺得產品前臺的體驗很重要,但后臺做得渣一點就沒關系,PD 說你把下關就好就象征性地走過場,結果后臺(B 端的后臺可以稱得上是后臺的后臺了)糟糕的體驗正是整個產品核心鏈路體驗問題的來源,而僅僅優(yōu)化前臺設計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比如覺得服務好當前定位的核心目標用戶群就夠了,而有意無意減少了對同樣在使用產品的其他用戶群的關注與思考,在產品設計上沒有帶給他們想要的東西,讓一部分用戶因此隨便看看就離開,失去了一些帶來更廣范圍影響力的機會。

而在兩年前還是實習生的時候,我的心態(tài)問題要更加嚴重,和一些年輕朋友們一樣,我渴望成就感和聚光燈的榮耀,而對看上去技術含量偏低(如在現(xiàn)有規(guī)范基礎上搭積木拼湊小模塊)或自帶 UV 天花板(不直接面向普通消費者,而是偏后臺的 B/D 端產品)的設計工作心生排斥,或敷衍應付或消極避戰(zhàn),只想著以最快的速度做完脫身,來龍去脈一概不管,結果不但做得不開心,還很長一段時間陷在瓶頸期里原地踏步,重復的錯誤過了很久還在犯,被吐槽「這樣下去你永遠無法獨立 Own 項目」。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這些入行資歷尚淺的初級設計師,多數(shù)情況下對項目不會有太多的自主選擇權,也會遇到一些看上去很枯燥、低技術含量、低成就感的工作,但如果不主動調整好心態(tài)應對的話,最終只會傷害到我們自己。在萬眾矚目的臺前,面對隨便一個小改動都可能導致的鋪天蓋地的質疑責罵,作出準確的判斷并堅持下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在門庭冷落的幕后,面對需求方/工程師們「隨便設計一下/把關一下就好,保證功能就行」、「后臺的產品不用在意那么多體驗細節(jié)」的想法,依然以認真執(zhí)著的專業(yè)態(tài)度關注體驗細節(jié)、思考業(yè)務方向,做出力所能及的最好設計方案,取得超出預期的結果,是比難更難的事情。

回首自己過去摔得最狠的幾次,多是內心浮躁帶來一系列反應的結果;痛定思痛,當被安排正式轉入 B 端產品線之后,我開始逼迫自己改變過去那種挑三揀四不服安排的倔脾氣,在項目組成員的熱情感染下投入自己感到陌生、茫然的新領域,而當我開始放下個人喜好(移動、C端)認真思考對待手里的一些事情后,自我提升改變和他人的認可也在悄然產生:我對業(yè)務現(xiàn)狀的主動研究,使我對產品方向的思考建議得到 PD 認可,在很早的階段就和我共同討論規(guī)劃,共同打破傳統(tǒng)的 Prd 評審 – 設計介入工作流模式,有了更深的設計參與感;我對評審效果的反思總結,使我能不斷改進提升自己的設計交付物質量和形式,從只有粗糙混亂漏洞百出的線框稿,到體驗分析報告、交互文檔注釋、高保真原型應有盡有,得到業(yè)務方更多的認可;上線的項目數(shù)據(jù)結果超出預期,我的產品設計技能棧被點得更全面,對問題的看待方式更全局和深入,性格帶來的一些優(yōu)勢得到更好發(fā)揮……而剩余的那些我對待仍不夠認真的事情(如之前提到的「后臺的后臺」),其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被人吐槽體驗太差時只能屢次尷尬地以「這塊我之前沒怎么介入」來掩飾,不過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最近我在改變對這一塊的態(tài)度,準備來一次全新的設計改版。

來公司前我和很多人一樣覺得只有核心部門做核心業(yè)務才足夠酷和有成就感,但后來我了解到一些業(yè)務從起初被外界一致唱衰到逆境中主動求變突出重圍的故事,它們更令我感到震撼和心生佩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固然風光,但那些成就也許并不真正屬于你,換一個人來結果也差不多成功;而在看似無人在意甚至備受質疑的角落,始終保持自己追求專業(yè)極致的態(tài)度做好每一件事情,而不是浮躁地想著盡早抽身為快,從量變到質變,早晚也能得到回報。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鴻影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你好,我是公關公司的,想問下您合作撰稿嗎?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