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線表情包評論,或許不是好的設計
微信最新上線了表情包評論,作為熟人社交,合適嗎?本文作者對這個問題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思考與分析,與大家分享。
具體觀點如下:
- 從產品角度來看,微信這類社交產品定位決定了評論區不能使用自定義表情。
- 從用戶角度來看,用戶自身為主導的定位決定了評論區不宜使用自定義表情。
- 從社交屬性角度來看,以信息檢索為需求朋友圈決定了評論區不宜用自定義表情。
- 從軟件交互的角度來看,界面顯示方式以及表達方式決定了評論區不宜用自定義表情。
詳解如下:
一、從產品角度來看
2013年微信給自己的定位是:2011年推出的一款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聊天軟件。這可能是微信最早的定位了,隨著近幾年各種功能的不斷增加與變化,很多功能的堆積,造就了現在微信生態。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卻一直沒有變化,換方式說,微信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朋友圈?微信朋友圈對于微信的作用是什么?
微信朋友圈有幾個特點:
- 發布用戶自身動態、情感、觀點、推薦等;
- 獲取朋友圈的圈信息;
- 尋求朋友的關注和認可(點贊)。
不難看出,微信朋友圈是以用戶為主導的輕社交產品,以我為主,既然已我為主,那產品就要有意識的維護用戶的導向,充分體現出用戶在“朋友圈”中的“王”地位。所以在朋友圈中只有發朋友圈的人可以發圖片,而評論區是不能用圖片圖片。
二、從用戶角度來看
用戶想通過發朋友圈得到什么?或者說用戶為什么會主動發布朋友圈?我想這個問題很多產品都思考過這個問題,各有各的想法,我的觀點是:“被關注”。
如此快的社會節奏下,很多人都是沒有過多時間去和朋友、親人、同事等進行社交活動以促進情感的,冰冷的城市生活也會讓很多人感覺到孤寂和冷落,世人總有被關注,被重視的心里。
所以,刷朋友圈刷的是寂寞,刷的是有多少朋友還在關注你。用戶的需求其實就是被朋友點個贊就可以了,表示被關注,評論的優先級首先就低了一個梯級,其次過多占據用戶評論區會削弱用戶被關注感,而且容易導致多名好友在自己朋友圈評論里面聊天,這個是最可恨的。
90后的聊天習慣多以圖及表情摻雜,而且頻次非常高,要是可插入自定義表情,那就不是對朋友圈的評論,那成聊天了。
三、從社交性質角度來看
作為用戶,你在刷朋友圈的時候,想得到什么?
有這么幾種情況,其一,自己留意或者留意自己的人,有沒有發布什么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其二,有沒有什么新聞或者重大事件發生了,自己不知道;其三,別人都在干什么;無外乎就這么幾種主要情況。
那給予這種情況的用戶,對朋友圈的需求是什么?在單位時間單位屏面積下盡量多的瀏覽朋友圈的信息。熟人社交中,很多人都是認識了,隨時可能產生在一個內容下面,多人評論的可能,有礙于用戶索取信息。
有朋友會說,評論打字也有礙,對!確實,但是移動設備的輸入成本還是很高的,為什么自定義標題在很多場景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因為在移動設備上一個自定義表情可能完全可以表達自己打字所產生的意思,而在這種的情況下,打字成為了一個壁壘,阻止用戶過多評論的障礙。
輸入五個字你至少要按鍵超過15次,而你發一個自定義表情,也許兩次點擊就完成了。這個有效的降低了評論的數量,讓那些需要表明自己看過,不想評論的人去點贊吧!
四、從軟件交互的角度來看
這個角度上的內容就多了,這里之談一點:“美觀”,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朋友圈發送圖片的規則,1-9張都可以的,但是大多數的人都是發1、3、6、9張,24578都是很少的,為什么?因為1369看起來很整潔,漂亮。即使你發的9張圖片大小不一樣,微信對外顯示的大小也是完全一樣的。
同理思考,用戶在評論時,一般發布自定義表情都是一張,怎么排列,大小怎么確認?即便對外顯示大小恒定,那排列呢?很難做到很規整,很漂亮,影響美觀。還有就是圖片遠比文字更吸引人,有有影響他人評論的嫌疑。
綜上所述,微信朋友圈評論區域,不能使用自定義表情(圖片),不能說是非常好的設計,但是針對現在以及微信以前的這個時間段是最優的選擇。
作者:半個金俗人;公眾號:半個金俗人
本文由 @半個金俗人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主要還是內容安全的事兒吧
有些牽強
同感到牽強…主觀輸出有點多…
個人認為朋友圈體驗最好的是視頻自動靜音播放
尷尬的讓人難以讀完整篇文章,現在的文章只要敢起標題,字數湊夠就能發表出來了?
贊同,不過小伙子敢想是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