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一個資料共享的中臺

5 評論 8793 瀏覽 26 收藏 8 分鐘

作者通過一個簡單案例,闡述如何在中臺搭建過程中使用中臺方法論,希望能夠給你幫助。

今天舉個貼近生活的中臺搭建的案例,讓大家更好理解中臺方法論。

前面我們有說到,我們所談論的中臺,其實是中臺方法論。

中臺方法論是一種將業務邏輯重構,整合功能價值相同或者類似的業務模塊,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企業生產、運營等方面的數字化管理,進而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效率的方法。

中臺產品是基于中臺方法論,結合業務特點,運用相關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形成的平臺或系統,包括業務中臺、技術中臺、數據中臺,甚至供應鏈中臺。

既然是方法論,其運用的場景就不單純局限于信息系統領域,我們可以借助這種方法論去改善適用于該方法論邏輯的場景。

就目前而言,以我的工作為背景,和你聊聊如何運用該方法論改善工作效率。

我前期主要接觸的是商務支持的工作,展開來說就是幫助我們的銷售在投標過程中,撰寫商務部分的標書。

每個項目的商務部分差異不大,相同的內容占據了90%以上。也就是說,我們在完成一個項目的商務標書部分,基本上就沉淀了大部分項目所需要的商務內容。

一般公司都不存在N個項目的商務部分由N個商務支持去支持,一般的情況是多個項目的商務部分由一個商務支持去主導,可能會有幾個不是商務支持的人去協助。

那問題來了,當一個部門存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務支持時,就會存在資料的盲區,即中臺戰略的可擴展區。

什么意思?

可以這樣理解,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務支持其實都在做同一件事。但是他們每一個人都在做資料的重復沉淀,很多彼此共用的資料,不能及時共享和傳遞。

這個時候,中臺戰略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臺方法論可以消除資料盲區,實現商務支持成員間的資料快速共享,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搭建資料共享的中臺戰略?

很簡單,我俗稱“1142”工程搭建中臺,即一個工具,一個標準化,四個流程,兩個意識,即可幫助我們快速搭建資料共享中臺。

一個工具

一個工具是指必須要有公有云空間,比如我們用的是鯨盤。

一個標準化

一個標準化是指對文件的命名必須標準化,比如,我經常命名的格式為:京邦達-XX資料-191229。

四個流程

四個流程,即四個步驟:

1)資料上傳流程

需要確定三件事:

  1. 什么人去上傳;
  2. 什么資料需要上傳;
  3. 如何上傳。

這些上傳流程可以根據自己公司的實際情況對資料上傳流程制定詳細的規則,要求相應的人員務必遵循規則。

2)組內人員通知流程

在資料上傳之后,務必建立一個聯系,這個聯系是需要通知資料共享組內的人員知道了某人某時間上傳了某資料。

這個流程可以很好地提醒組內的成員對資料的了解度。

因為要解決資料的盲區,既需要解決組內成員對資料的獲取途徑,也需要解決成員間資料的互通性。

3)資料下載流程

這個流程比較簡單,只要確定兩件事:一是確定哪些人可以下載;二是下載路徑和規則。

和資料上傳流程一樣,組內成員務必遵守規則。

4)定時盤點流程

有可能上傳者不能時時上傳相關的資料,建立定時盤點流程非常有必要。

定時盤點流程要求上傳者組織內部成員,在固定時間內,對現有資料的一次性盤點,對暫無上傳的資料進行整理和上傳。

兩個意識

兩個意識,分別是時時更新意識和資料維護意識。

更新意識要求“有新即時傳”,資料上傳者需要對新資料有足夠的敏感,對新資料及時上傳。

資料維護意識是要求對公有云中的資料進行不斷更新。很多商務支持的資料存在有效期,需要通過對資料的維護才能保證資料及時有效性。

以上是我對資料共享中臺的搭建邏輯,搭建起來很容易,但是執行端的效果卻經常不盡如意,其中有很多人為因素。

很多人習慣在自己的電腦存儲資料,一旦轉化在公有云上存儲和下載資料會特別不適應。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讓資料共享中臺更好地發揮價值。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培訓,組織相關的流程培訓、意識培訓和習慣培訓,能讓參與者更好地接受中臺。

搭建資料共享中臺最大的一個益處在于解決商務支持緊缺的情況下,支持多個并行項目的商務標書的制作。這種資料共享中臺對技術標書部分都要適用,只是技術標部分的個性化要求更多些,對售前人員要求高一點。

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步對我們來說都不陌生。其他的中臺也是一樣,中臺內部的架構其實對我們來說不陌生。陌生的是,支持中臺背后的方法論和邏輯架構。

如何借用中臺方法論解決實現適用中臺場景的業務流程,須對業務流程有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化骨療傷的勇氣和決心,才能讓中臺實現應用的價值。

最后,我們需要知道中臺的出現是工業化分工越來越精細化的必然結果,也是數字化進程中的必然。

正是因為用戶的需求多樣,全球分工精細化,導致每一項工作或者服務都會出現差異化。差異化就需要我們用精細化的管理,這就需要數字化管理。同時,為什么我們對中臺都很難找到一個具體、清楚的解釋。因為我們談論的中臺,都是基于大家認同的底層邏輯的中臺方法論。

中臺方法論是一種將業務邏輯重構,整合功能價值相同或者類似的業務模塊,借助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企業生產、運營等方面的數字化管理,進而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效率的方法。

 

作者:劉大林,微信ID:huil222333,微信公眾號:供應鏈產品分析。

本文由 @劉大林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難得留一次言,是因為實在不認同這個認知,這里只說中臺系統,不包括組織中臺,數據中臺一類
    文中說這一套東西,本質上就是一個業務系統,做好權限,串聯流程就完事兒了,你叫他業務后臺我覺得能接受,但叫中臺,除非是公司主張要不然它離中臺實在有些遠。
    中臺降本增效沒問題,去重抽象也沒問題,而實現線上化數字化管理這個就太基礎了,這明顯是業務后臺做的事情。
    個人認知,中臺會比較適合公司多業務且業務間存在多平臺多流程多規則的情況下+功能/管理/服務可模塊化組件化抽象化獨立才適合做,單一業務下如文中往往只是一個組織架構的問題或很明顯一個權限就能足以隔離做高效管理,或者只是一個不停在新增功能的一個工具集。
    只是討論,別見怪。
    多提一嘴,關于文中提到的所謂中臺系統的使用率,是需要配合運營管理的,標準化的能力輸出對組織成長是有幫助的,因此比如績效/任務管理/信息模版化會更高效。
    歡迎討論

    來自北京 回復
    1. 我一直不認為中臺就是一個單純的系統,中臺是一種方法論,只是恰好出現了中臺這樣的名詞罷了。

      回復
    2. 中臺是方法論沒錯 也不是萬能的 你舉的例子就是一典型的業務系統 兩個方法論除了業務線上化管理透明化以外 根本沒有任何相同點 中臺這么玩的話可算是被玩壞了

      來自北京 回復
  2. 中臺就是共享?

    來自安徽 回復
    1. 共享是中臺可以實現的功能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