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在線一對一項目失敗復盤

4 評論 4561 瀏覽 38 收藏 14 分鐘

本文主要復盤一下,為什么在做高中英語在線一對一項目會失???原因是什么呢?


18年1月,我來到現在的公司,做高中英語在線一對一項目,主要負責的是教研端和教師端的后臺開發。據同組的同事說,這個項目在17年初就開始開發,投入人力如下:開發6人、產品3人、測試1人、UI1人、教研3人、教務1人、銷售1人。

整個項目的產品線如下:

  • 中學英語app:供學生使用;
  • 教師端小程序(微信):供招聘來的老師在微信上布置作業;
  • 家長端小程序(微信):供家長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
  • 教研后臺:供公司內部的教研人員使用;
  • 教務后臺:供教務招聘、管理老師使用;
  • 教師后臺:供招聘來的老師使用;
  • 三方直播平臺:供老師與學生上課使用;
  • 在線一對一官網:供宣傳使用。

當時的整體思路是:

  1. 教研打磨好所有的內容;
  2. 教務招聘兼職老師;
  3. 教研對兼職教師進行培訓;
  4. 銷售招聘學生;
  5. 教師使用教研準備的內容進行授課;
  6. 教師完成作業后,撰寫課后反饋,并布置作業;
  7. 學生完成作業;
  8. 家長接收課后反饋和作業情況;

結合產品線和整體思路,綜述如下:

  1. 教研打磨好內容,將內容錄入教研端。主要內容包括:教案、題庫、培訓視頻;
  2. 教務招聘教師,將信息更新至教務后臺。教務后臺主要包括:權限、教師信息、學生信息、銷售信息,其實就是CRM系統;
  3. 教師被招聘后,通過教師后臺查看自己的薪資、課表、手下的學生及上課情況,當然還有教案、題庫和培訓視頻;
  4. 銷售招聘學生,將信息更新至教務后臺,將已簽單學生分配給教師;
  5. 教師通過教師后臺查看教案和培訓視頻,通過三方直播平臺授課,并通過教師后臺布置作業,填寫課程反饋;
  6. 教師通過教師端小程序布置背單詞作業;
  7. 學生通過中學英語app完成作業;
  8. 家長通過家長端小程序查看課程反饋和作業完成情況。

項目失敗的原因

現在回過頭來看,除了背單詞要用教師端小程序布置這一奇怪的邏輯,整個流程是跑得通的(后來也確實跑了一兩個月)。那為什么這個項目死了呢?

我后來想了一下,主要有4點原因:

  1. 在線一對一本身獲課難,不是大玩家根本禁不住耗;
  2. 公司本身的用戶群與一對一的用戶群不搭;
  3. 項目初期做得太重了,想要盡善盡美再出發;
  4. 把太多時間花在了準備工作上,卻把教師的招聘培訓、學生的招收放在了最后。

其中,第1點屬于外部原因,第2、3、4點屬于內部原因,一點一點來談。

第一點:獲課難 成本高

在在線教育行業,一對一目前還是總體虧損狀態。因為單價高,簽單率低,而營銷費用又特別重。一對一想要獲得用戶,必須先打響品牌,讓別人知道。然而要想打響品牌,就只能投錢。當投錢獲得用戶后,用戶要進行試聽。這時候另一個問題出現了,試聽的是學生,付費的卻是家長。有時候學生愿意了,但家長卻嫌貴,最終也不了了之。

拿健身行業的私教舉例,同樣是一對一,同樣是高額,但私教本身就是推銷員,用戶就是付費者。而一對一,先是銷售打電話,然后學生答應試聽,試聽完由家長決定是否付費。前者是二級流程,后者是四級流程,其轉化率可想而知。

除了轉化流程本身繁雜以外,頭部玩家耗費巨額成本投放廣告,占領用戶心智。這種大額消費,一般家長都信賴頭部品牌,由于這種生態關系,導致新入場的玩家(尤其是中小玩家),簡直更難活了。

第二點:用戶群不匹配

關于這一點,在我剛來公司的時候就和老板聊過。我們公司主營的產品是背單詞類app,本身用戶群偏大學生群體,高中群體雖然有,但不多。也就是說,想從工具產品導流(像猿輔導、作業幫)那樣,有兩個問題:

  1. 是場景不對,背單詞和教學完全是兩個概念的業務,遷移成本很高;
  2. 是用戶群不搭,高中用戶本身基數就不多,如果轉做一對一,相當于是零基礎,本身沒有任何優勢。

另外,由于人手有限,一旦將重心轉移至一對一,原有的app必然顧不上,但后者才是公司賴以生存的根基。一對一項目,既無法借助原有app的力量,也無法通過一對一反哺原有app,反而由于自身人力的限制,必須要對兩者有所取舍。

當然,最后,由于剛進公司,還沒有和老板建立一定信任關系和認可度,最后這兩點并沒有聽,何況招我進去原本就是要做一對一的…

第三點:項目初期做得太重

在項目啟動之初,還沒有確定收益和成本時,就先做了1個app、1個官網,2個小程序和3個后臺。這其中所投入的成本,如果后面項目失敗了,就全打水漂了。大玩家當然可以這樣玩,畢竟有其他業務兜底。但小玩家這樣玩,就是賭博,其實完全可以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譬如mvp原則,先造輛自行車,跑起來再說。

另外,除了成本的投入外,也有時間的投入。戰場是很激烈的,晚一點入場,成本就會更高。一下子做7款產品,跨度超過一年,這意味著一年的時間是完全廢掉的。與此同時,同一賽道的玩家卻在入場狂奔。本來是草莽階級,非要在初始階段就備齊所有武器,甚至包括獲勝后的錦旗。在最終勝利之前,這些都是累贅。

第四點:準備工作時間太久

如果把整個項目的周期用10表示,那么一直到8都是在準備。準備什么呢?教案、培訓視頻、上課的ppt模版、特色內容。這里有一個小細節:我們甚至考慮到內容的版權問題,和老師可以在線編輯ppt的功能,甚至因此要去申請備案和開發一個在線編輯ppt的平臺?,F在想來,這些完全都是細節層面的思考。放到整個業務流程上,只不過才剛剛開始。

而由于k12特有的周期性,做完這些準備后學生就快放假了。于是急急忙忙開始招聘老師,又急急忙忙找銷售,拉學生群、想話術、打電話邀請試聽。而這些步驟,僅僅占了最后的2??墒聦嵣?,我們先前做的8,才是學生最后接觸的內容。

如何優化?

現在,回頭上面的這些操作,如果能重來,大概有以下幾點可以優化:

釜底抽薪:壓根不走一對一賽道

我一直奉行的原則是:互聯網最大的優勢在于網絡效應。而一對一說白了,只是降低了線下的場地成本,再借用兼職人員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省卻了家長和學生的時間成本。

但本質上,它不具備網絡效應。要想盈利,只能靠高凈值。說白了,利用中國的教育焦慮,賺中產以上的錢。有時候想,它和大學生線下家教兼職沒什么區別。都是同一撥群體,只不過美其名曰有專業化團隊培訓,炒出的都是同一盤菜。這不符合互聯網教育普惠的初衷。

另外,一對一太難走了。教育的臨場化是否可以被替代,家長們對這種模式的接受與否,都需要一批先烈來趟出一條路來。先驅催生大玩家,但死的更多。像咱這種中小玩家,還是別玩了。

先跑起來

不管任何項目,做到后期,想要形成優勢,一定會做重。輕資產吹的再厲害,局限太大。但這并不意味著項目開展初期就要把重型裝甲給搞出來。我們之前做的7款產品,其實都可以砍掉。教案、培訓視頻完全可以存在云盤上,設置權限即可。題庫可以用pdf格式,老師和學生各一份。如果這樣不方便還直接印刷成紙質,給老師和學生快遞過去。

至于人員管理,excel搞定。與老師的溝通,點對點微信群搞定。所有的前述步驟,都可以利用現有的工具進行簡化。只要保證教案的質量、教師的質量和題目的質量沒有問題即可。

甚至,還可以簡化的是,自身準備的教案,因為招來的老師,講得好的都有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風格,后來照過來的,沒有一個用的是我們準備的內容,當然也沒有一個用我們的產品布置作業。當然,這不是說規范化是沒必要的,只是說,時機不對。老師和平臺也是博弈方,平臺只有發展起來了,才握有主導權。

先找到學生

在一對一項目中,最重要的是先有買家,再提供貨源。稍微盜用一下JIT的概念,一對一要無庫存生產。說白了,一手招老師,負責教學生,老師有學生了,發工資;另一手招學生,家長付錢了,老師有工資拿了。平臺作為中間商的存在。

靠這種方式慢慢壯大,再謀求標準化、專業化、品牌化。

那怎么招學生呢?

  1. 逼格要高,985、清北、常春藤名校;
  2. 服務要好,但不要市井、像搞傳銷的。教育不是服務行業,它一定有自己的專業性在。

最后

走到這一步,其實已經沒意思了,產品終究是要向社會提供價值的。即使跑通了,產品也沒有給學生帶來新的價值,新的效益。(當然這樣說可能會被砍死,畢竟商業模式優先)

但說真心話,學生如何同教師勾連,我認真并不是最重要的問題。真正要解決的是學生如何同知識勾連,如何接受知識,理解知識,運用和檢測知識。老師不過是知識的載體、咀嚼者、過濾器之一而已。

以后努力的目標,還是會以先提供新的價值為出發點,在此基礎上找尋商業模式。當然以目前的渣渣水平,還是要不斷努力才行~

#專欄作家#

善寶橘,微信公眾號:善寶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個崇尚終身學習的互聯網斜杠青年,擅長學界理論與業界實踐結合,專注新媒體、游戲領域的運營策劃。當然,偶爾會寫點互聯網時事評論。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高中生的時間非常寶貴,核心訴求就是提分
    提分怎么提?掌握答題技巧+多做題
    在線大班課里高中生的到課率是最低的,都是看回放拖拽+倍速,全以自己的時間分配為準
    有1對1需求的學生已經是急需提升和關照的學生了,那干嘛不找線下老師呢,線上只需要提供一些技巧方法的講解就夠了

    來自北京 回復
  2. 1對1靠拆分續課

    來自北京 回復
  3. 寫得挺好,但是感覺問題可能沒找準,全文只是在討論流程上的事情,有沒有從用戶角度分析呢?
    在線教育產品用戶(家長+學生)最在意的是什么?
    產品質量+體驗效果

    何為產品質量?
    你的師資力量、課件、課程大綱,文章提到老師是臨時招聘的,銷售也是臨時拉來的,甚至于可能連系統的營銷方案也沒有,試問如果你是家長,會放心選擇這樣的教育平臺嗎

    何為體驗效果?
    在線教育平臺我們可以拆分為:課前、課中、課后3個階段
    課前:資料及時發放供學員預習,提醒學生按時上課…
    課中:師生間的良好互動,網絡沒延遲…
    課后:課后作業反饋、難題答疑

    用戶關心的大概就是這么些點,但是你們的項目里好像重心完全放在了模型和流程上

    以上是從一個普通用戶角度考慮的

    來自廣東 回復
    1. 可能我講的沒有很清楚,實際上恰恰相反,這些內容反而占據了大量的時間。我在文中提到,失敗的重要原因在于把太多時間花在了準備工作上,卻把教師的招聘培訓、學生的招收放在了最后。所謂的準備工作,就包括你說的課前課中課后。甚至連課程規劃要怎么說,課后反饋要怎么弄,每個都反復打磨了許多輪。但就是因為過分在乎這些,而沒有對其他地方有所重視。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