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如何設計優秀產品?
這篇文章我翻譯于17年5月12日,但是在工作中,我還是常常會把它再讀一遍,每次總有新的收獲,對手頭在做的一些項目起到指導意義。后來,我索性把它的鏈接加入到了公司wiki的PRD的默認模版中,讓團隊中每位產品經理寫下PRD前都看一遍。
最近公司內部發起了一個產品社團,有幸加入其中,作為成員任務的一部分,我們決定翻譯一些外網優質的內容。從此自己的英文技能點也不再局限于給開關命名(諸如:login_switch),算是一大幸事。
本篇原名“Building Products”由Julie Zhuo(Product design VP @ Facebook)撰寫于Meduim,主要根據她的工作經驗,從“籌備階段、執行階段、衡量成果、團隊建設”四個角度,總結了一些她認為行之有效的產品設計原則。
我讀后,覺得有的和我過往的經驗很契合,有的有助于目前我遇到的一些問題。希望也可以給各位帶來一些收獲。
有一定英文基礎的同學,建議直接在Medium上搜Julie Zhuo。
最近,我參與了一場TNW Europe的訪談,探討我們在Facebook應用的產品設計方法論。參與這次訪談,讓我回想起以往在打造成功產品時所沉淀下的經驗。
以下這份產品設計check list,既不完整,也不絕對。如果世上能有一份完美的指引手冊(第一步:獲取靈感;第二步:???;第三步:賺錢了!),那我們早可以花錢把它買下,然后一邊拍著同伴的背,一邊看著神奇新穎的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冒出。
這里列出的僅僅是很小的一部分經驗,我們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學習。
籌備階段
1. 一個產品能成功,是因為它為人們解決了一個問題。這聽起來非?;A,但這是理解設計優秀產品唯一最重要的事情。
2. 設計新產品的第一步是去理解:你為誰,解決什么問題。這一點,在你開始著手設計任何方案前,必須非常清晰。
3. 你問自己的第二個問題,應該是:“為什么這個特殊的問題值得被解決?”。
4. 如果你的目標用戶群體的定義是非常窄的,那么你可以嘗試依靠自己的直覺去引導產品設計決策。如果不是,那么你需要依賴調查和數據來支撐你的決策;
5. 如果你是0到1創建一個產品,把目標用戶群定位得更加狹窄,會讓你的路走得更順一些。等產品吸引到一些注意之后,再嘗試擴大你的目標用戶群體。
6. 你解決的問題,應該很容易用一兩句話解釋給你的目標用戶。如果不能做到,預示著一盞大紅燈亮起。
執行階段
7. 好的執行的定義: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最可信的結論。
8. 壞的執行的定義:嘗試某件事情,失敗了,但是:a)從失敗的結果里無法得出經驗教訓(因為你不清楚到底為什么失敗了)或者b)它耗費了你一年的時間,但其實有一條更聰明的辦法可以在三個月內解決。
9. 辨別團隊是否成功,并不是它們做的事情是否失敗了,而是他們在多大程度上能持續地保持好的執行力。
10. 當你嘗試解決一個問題時,先發散,再聚焦。在作出決定前,先頭腦風暴10個、20個、50個方案。前5個方案,會是比較明顯的能想到的。創造力開始在第11個、第20個或第50個方案。
11. 如果你在演示一個方案的時候,別人問到:“你有想過X方案嗎?”,如果你的答案是“沒有”,意味著你的對解決方案的探索遠遠不夠。
12. 使用實證分析方法(empirical evidence)幫助你縮減頭腦風暴得出的方案。(例如,選擇前N個大家認為最好的方案,做出高保真的原型,放在用戶面前看實際效果)。
13. 一旦你決定了你想執行下去的方案,把它表達成一種預期:如果你真的把它做出來了,預期會發生什么結果?(比如:我希望解決的問題是確保每個居民都能知道本地的周末活動信息。我們的預期是:通過郵件列表,可以觸達X%的居民。)
14. 你應該持續尋找方法來檢驗你的假設。你可以嘗試在街上隨便問一個人,看你的方案是否能被理解。你可以嘗試做一份調查,看是否有足夠的人對你的想法感興趣。你可以創建一個并非盡善盡美的原型,嘗試快速得到一個明確的結論。
15. 一旦你的方案上線后獲得一些積極的信號,不要想著需要馬上鋪開全量(擴大用戶范圍)。做方案優化時,全量鋪開的標準需要不斷調整。測試和全量的檢驗標準應該有所不同。
16. 如果你的項目范圍非常大,涉及到非常多的改動,嘗試是否能把它拆解成更小的、可獨立測試的里程碑。不要陷入這種陷阱:改了5個地方,得到不好的結果,卻不知道哪一個改動出了問題。
17. 每個項目結束后,不管成功與否,都做一個組內回顧。從這個項目你個人學習到了什么?團隊學習到什么?將來你會做出什么改變?然后把這樣的經驗分享給全公司。
衡量成功
18. 你如何衡量成功對團隊的長期產出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大家關注的核心。要確保給這件事情足夠的時間和關注。(甚至,大于你在思考解決方案的時間)。
19. 你需要在產品發布前,定義成功。否則,如果在產品發布后,你試圖從結果進行解釋,證實性偏見(confirmation bias)會造成不客觀的解讀。
20. 使用“魔法球方法“幫助你找到衡量成功的正確方式:問自己“如果我能知道任何人使用我的產品,我希望聽到什么”,來告訴我我的產品是否成功?”(通常你獲得的回答不會是“某個按鈕的點擊率”,而是更為抽象的,比如“多少人通過使用我的產品,從中獲益”)。然后,從你獲得的答案,反過來想你可衡量的成功矩陣應該是怎樣的。
21. 你的目標應永遠建立在最新的有效信息之上。如果你在朝著一個早已定義好的目標前進,途中獲取了一些改變你想法的新的信息,你應該考慮是否根據這些信息來調整你的目標。
22. 如果你發現你的團隊無法理解或認同衡量團隊成功的方式,你應該點出這個問題。更早地暴露這種問題,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效率和創造好的成果。
23. 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跟團隊對于產品方向產生爭論,根源的問題很可能是各自認為的理解衡量成功的方式不同。你可以嘗試提出建議以其他的方式來衡量團隊的成功。
24. 如果你想弄明白你的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最好留意產品的用戶留存率(有多少用戶愿意當回頭客),而不是盯著獲取更多的用戶。
團隊角度
25. 僅按照自己的角色(產品經理應該做什么?程序員應該做什么?)來思考,會限制你的影響力。而應該換一種角度,以“我能做什么來幫助自己的團隊成功”來思考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
26. “喜歡挑戰問題”的團隊,會比“喜歡特定解決方案”的團隊獲得更多的成功。這是因為,即使失敗了很多次,值得被解決的問題仍會持續地激勵著團隊繼續走下去。
27. 對待團隊成員,要永遠懷揣善意。我的意思是,其實任何人都想做一些偉大的事情。也許這樣做,偶爾不會有好的回報,但你還是會因此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28. 你需要知道自己擅長的是什么,還有你的團隊成員各自擅長什么。然后把最合適的人安排在最合適的位置。
29. 良好的溝通是保持團隊健康的關鍵保證。任何成員都應該覺得可以很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盡管有的觀點可能存在局限)。有多樣化的想法才能幫助團隊獲得好成果。所以,不要害怕表達你的想法,不要害怕當別人可能沒有聽清或理解你的想法時進行復述,還有,要盡最大努力為其他團隊成員維護這種安全感的氛圍。
作者:張路,微信公眾號“PathsVIVI”
本文由 @張路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喜歡我寫的內容的同學可.關.注.共.眾.號:PathsVIVI(阡之陌路),會不定時更新(目前在努力做到周更)
用戶留存率是衡量成功產品的標準之一
是的 回頭客
要盡最大努力為其他團隊成員維護這種安全感的氛圍,這句話的感觸最深
很多管理者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學到了
希望能有幫助
很清晰很易懂很接地氣,國內的一些PM寫的多是很多華麗辭藻的長篇方法論,讀完卻依然一頭霧水。
是的,我有種常讀常新的感覺??雌饋矶己芎喍?,信息量實際上是很大的,一定是經歷了很多項目才能有這些感悟
學習了,感謝
希望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