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 用哪些指標量化你的設計效果?
量化分析可以用最直觀的數據來反映效果,常常用于用戶、市場等方面,在看似沒有標準的設計領域,用哪些指標、如何使用?才能知道設計效果究竟怎么樣呢?
為什么我們需要量化設計的效果?
我們可以每天對其他同事說注重用戶體驗是必要的、自己的設計是有效果的。但是空口無憑,只是說說的力度也就僅限于此。
基于用戶行為進行設計,聽上去是挺有道理的。但是如何才能向他人證明這樣的設計是真實有效的呢?有哪些方法可以量化設計成果呢?如何向老板證明在設計上的投入是值得的呢?
量化設計效果并不是一件很虛幻的事,下文中,我就會列舉很多實際的方法,來證明設計的價值。
行為類指標和態度類指標
我們和各行各業的各種公司都有過合作,期間我們發現了一些很常用且廣受用戶認可的設計效果量化指標,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
行為類(他們是如何做的)
從用戶研究的角度,了解用戶在做什么和他們怎樣使用你的產品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各種任務設置的可用性測試是一種基礎且通用的方式,這不僅限于在小范圍進行的“Think-out-loud”研究,還包括一些遠程的數據統計和監控,以高效的方式獲取更廣泛的用戶樣本。
例如:
- 放棄率
- 頁面瀏覽量
- 困難與挫折
- 任務成功率
- 任務時長
態度類(他們是怎么想的)
用戶對產品的感受如何?在使用前、中、后期他們是怎么想的?這些感受是如何影響他們對品牌的印象的?……
為了衡量這些,你可能需要以下的態度類指標:
- 忠誠度(通過SUS或NPS等指標衡量)
- 可用性(或使用產品的輕松程度)
- 可信度(包括對產品的信賴程度、產品價值、貼心的服務等)
- 外觀(例如“太好看了”或是“辣眼睛”)
有了這些指標后,要如何把意見量化呢?怎樣把這些“太好看了”“辣眼睛”的評論和想法轉化為其他人也能迅速掌握的一組組數據呢?
下面就讓我們來仔細了解下這些衡量指標。
行為類用戶體驗指標
放棄率(Abandon Rate)
這一條很簡單,可以統計下有多少人打開你的電商平臺,將商品放入購物車,但最終沒有真的購買。
放棄率是遺棄在購物車的商品數和用戶發起的交易總數之比。
想象下如果宜家的實體店有很高的放棄率,那么必然會給店面運營帶來很大的壓力。
平均訂單價值(AOV: Average Order Value)
AOV代表著平均每單的價值。這個數值來自于總收入/總結賬次數。根據VWO的說法,這個數值是在利潤層面的直接反應。如果你的設計和銷售直接相關,那么可以用它作為一個指標。
轉化率(Conversion Rate)
如果設計上的改進能夠觸發一些具體事件,例如提高用戶的注冊率或是任務的完成度,那么這個設計就可以說是有用的。如果設計的改動直接對用戶的行為造成了正面影響,并且你可以監測這個變動的數值,那么你就可以自信地說這個設計有效。
就像NNgroup內說的,“轉化率衡量了用戶在使用你的網站后發生了什么。這個指標受到設計的影響很大,是用于跟蹤和評估設計策略是否有效的重要參考”。
但同時我們也應意識到,升高的轉化率也可能和營銷活動相關,所以監測數據時也應進行區分。
此外,并不是所有訪問你網站的人都有可能被轉換,這也受到了訪問者自身特征的影響。
頁面瀏覽量(Pageviews)
頁面的瀏覽量和點擊量是很常見的衡量標準,可以覆蓋手機APP、網頁和其他許多產品,記錄選定頁面或功能的點擊量、瀏覽量、功能間跳轉次數等。
你可以通過一些數據統計工具,去自動抓取這些信息,還能減少數據分析和報告產出的時間。
困難與挫折(Problems and Frustrations)
我們可以通過統計有多少用戶遇到了某種問題,從而來評估設計成果。
我們建議先進行“Think-out loud”測試來定位問題,然后再通過一個更大的受訪群體(在一定的可信區間內)來了解這些問題到底有多大比例會出現。
收集到的這些數據可以和一段時間后/產品改進后的數據進行對比,或者也可以用來和競爭對手的產品數據進行對比。
任務成功率(Task Success)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邀請一組用戶,要求他們完成一些指定的任務。這些任務可能是:在付款流程中到達某個具體的頁面、在宣傳頁上找到某個問題的答案或是在使用APP時完成某個步驟。
這項測試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對成功和失敗做出明確定義。
在使用這些衡量指標時,我們不能疏忽了取樣的區間。
例如10個人中有8個人完成任務,和100個人里有80個人完成了任務,都可以視為80%的任務成功率。但是,后者的置信度明顯要比前者高出不少。
任務時長(Task Time)
任務時長通常是一個具體的數字,例如3分鐘。
對于目標是提高使用效率的產品,更短的任務完成時長也就可以反映出更好的設計方案。當然,除了高效的工具類產品,還有很多產品的目標是讓用戶停留更長的時間,例如Facebook的信息流。
對于任務時長的判斷還是要看具體任務場景,即便是在Facebook的信息流里,用戶搜索信息的任務時長也是越短越好。
關于時長,我們即可以看完成任務用戶的平均時長,也可以統計所有用戶完成任務的平均時長。
態度類用戶體驗指標
態度類指標需要量化各種定性的數據,例如忠誠度、信賴程度和產品可用性等。
目前,行業內有很多用于衡量這些數據的標準,下面我挑主要的幾組詳細解釋下。
顧客滿意度(CSAT: Customer Satisfaction Score)
這項指標用于評估用戶滿意度,但是并不像NPS一樣有統一的問題和標準,評估結果以百分比的形式顯示。
優點:沒有嚴格限制,自由度較高。
缺點:通常只有非常喜歡或是非常討厭你產品的人,才會愿意接受又長又詳細的調研。
凈值推薦(NPS: Net Promoter Score)
凈值推薦評分通常用在你設計的后期,它可以幫助你以最直白的方式評估用戶的忠誠度:您有多大幾率向朋友或同事推薦這個公司/產品/服務/使用體驗?
- 給與9到10分的人是產品的推薦者。這些忠實又熱情的客戶愿意把你的產品推薦給他人,在未來也很有可能會繼續使用你的服務。
- 打出7到8分的人被劃分為消極接受者。他們對你提供的服務感到滿意,但是可能會左右搖擺,對你的產品并沒有忠誠度。
- 而打出0到6分的人,被歸類為貶損者。他們可能已經不想再多看你的產品一眼。
NPS的最終評分規則:推薦者%-貶損者%。
系統可用性量表(SUS: System Usability Scale)
用戶只需要填寫一個簡單的問卷,就可以從中得出分析用的數據。這個量表也是基于李克特量表的加總方式,用定量的數據表現出定性的觀點。
上圖為李克特量表示意
下面的問題摘選自SUS量表,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非常同意到強烈反對的維度之間進行選擇。
- 我認為我愿意經常使用這個網站
- 我發現這個網站沒必要這么復雜
- 我認為這個網站容易使用
這種評估方式非常易于操作,可用于小范圍的樣本調研,并且可以顯示出產品是否有改進。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量表并不能直接告訴你產品設計出了哪些問題,或是哪些新設計起了作用,它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評分。
任務績效指標(TPI: Task Performance Indicator)
Gerry McGovern對他們團隊提出的方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用以評估設計改動對用戶體驗的影響。
在TPI的方法下,你需要為主要任務設置10到12個相關問題。這些問題得是可重復的,因為在6到12個月之后大家還會向他們提出這樣的問題。
如果用戶完成了任務,就需要開始回答這些與任務相關的問題,之后用戶會被詢問對自己的回答有多大把握。
當TPI得分低于50時(滿分100),就意味著產品設計有重大失誤(具體實踐方式見鏈接)。
標準化用戶體驗評分問卷(SUPR-Q: Standardized User Experience Percentile Rank Questionnaire)
這是一份標準化問卷,包含8個用來度量用戶體驗質量的問題,覆蓋了可用性、可信度、忠誠度和外觀評價四個維度。
上圖為SUPR-Q的問題內容
更多關于SUPR-Q細節信息可以查看www.suprq.com。
有沒有一步到位的評估方式?
在UserZoom(作者的公司),我們自己創造了一種設計效果評估方式——qx評分(體驗質量評分/quality of experience score)。這個方法融合了許多評估方向,包括行為數據和態度數據。它的結果非常簡明,能在與老板或甲方的溝通中為自己的設計證明。
當你把各項評分輸入到這個qx分數表中,你會得到像下圖一樣的打分卡:
圈中的數字是72,代表著最終評分。
再仔細看一眼,可以發現小分里包括信賴度、美觀度等項目。很多時候,我們想要向上下游合作方和老板證明產品在經過設計后變得更好了,qx評分能為我們助力。
要對qx評分進行進一步分析,就需要與其他產品進行對比,沒有上下文的數據是空洞無用的。
我們也為此統計了份UZIndex,即根據qx評分對各個行業的不同產品進行測驗和總結,這樣公司就可以從中了解到自己產品在整個行業的體驗水平。
小結
我的文章并沒有完整覆蓋到每一個用戶體驗量化指標,因為集齊所有指標可能會花掉很長的時間。
但從上文我們也可以發現,作為用戶體驗設計師,在設計效果的衡量標準上有許多可選方式,能將各種定性和定量的結論結合在一起。
選擇哪種量化指標主要取決于你們公司的目標是什么,相關的合作方、老板想得到哪方面的結論。對于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要量化什么,以及為什么需要量化它。
作者: Christopher Ratcliff,Kuldeep Kelkar;譯文有刪減。
原文鏈接:https://www.userzoom.com/blog/what-metrics-do-the-experts-use-to-measure-ux-effectiveness
譯者:迷思特圓;譯者公眾號:迷思特圓(ID:mryuan55)
本文由 @迷思特圓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