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PPT | 產品迭代與減法設計

9 評論 26556 瀏覽 510 收藏 12 分鐘

在創業公司做產品是一件很鍛煉人的事情。因為可以親身經歷到一個產品從無到有的歷程。

作為一名親歷了四個產品設計的產品狗,有些心得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是我做的一次內部培訓,一共24張PPT。期望對一些新人有些幫助。

幻燈片1

一條產品線,我把它分成4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需求和工作方向。分別是孵化,成長,成熟與突破。

幻燈片2

很多產品新人,可能第一次接觸到的產品項目是一個功能的優化。因此會對孵化這個有些不以為然。但事實上,孵化,不僅僅是產品,也可能是新的需求。

這個4W原則,在任何一個時間段都是通用的。

幻燈片3

相信大部分產品經理都做過微信的產品分析,我也不例外。自家的產品可能存在行業跨度的問題,不太好理解,所以就用微信來舉例說明這4W原則。

這是微信1.0版本的界面。

幻燈片4

在創業團隊,時間就是金錢。老板每天都盯著問,什么時候上線?這時候,孵化期的效率要求格外重要。那么,如何提升孵化期的效率?

幻燈片5

斷離舍這個詞很火爆。在產品的設計上,尤其需要如此。懂得取舍,才能夠快速的進行產品規劃。并且提升產品開發的效率。

幻燈片6

還是拿微信1.0版來舉例,看一下微信是怎么做取舍的。

幻燈片7

產品經理的崗位,被稱之為需求的篩子,篩選出有效需求并完成。但是在孵化期,產品經理應該更像一個漏斗,把最核心的需求過濾出來。

幻燈片8

產品孵化出來后,就要進入一個成長期,這也是大部分產品經理經常做的事情,產品迭代的需求。這時候,我們會發現,產品功能越來越豐富,運營提過來的需求越來越多,用戶反饋的事件越來越奇葩,后臺節點越加越多……

合理的加法,是迭代順暢的保證。

幻燈片9

依然以微信舉例,微信幾個經典的加法案例。

幻燈片10

幻燈片11

幻燈片12

做加法,對于產品經理來說并不難。因為產品經理的腦洞總是天馬行空。但是加上了這些限制,再回顧一下自己做的加法,是否真正的對產品有幫助?

產品的核心功能已經完善,產品的戰略方向也確認,流量穩定,運營正常。那這個時候,產品經理會迎來一個讓人糾結的時期。

成熟期的需求怎么處理?

幻燈片13

產品成熟期,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當初這個功能是你要加的,怎么又要改?”;“上次說這樣做,這次又要這樣做?” ;“你知道這個改動要動多少東西嗎?”

在產品的成熟期,產品經理需要更多的思考減法。因為這時候,已經有了足夠的數據,市場也驗證了一些東西,用戶開始成長。減法,并不等于做錯了,而是趨勢在變化。

幻燈片14

這些功能,你們可曾記得?

幻燈片15

只會做加法的產品汪,不是一只好汪,會做減法的產品狗,才是真正的產品狗。

做減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次減法時,都要跟各部門PK很久。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去嘗試。

幻燈片16

用這些原則來驗證功能模塊哪些可以減。

幻燈片17

減法設計時,格外需要注意的事項。數據接口是否會導致舊版本出錯?功能地圖是否完整了?用戶怎么引導?還有沒有沒清理的入口?

幻燈片18

產品經理很長一段時間會在加法與減法之間糾結。當無可糾結時,突破期來了。

幻燈片19

少有的產品經理,能直接面對突破期。這是需要運營、內容、等等其它部門共同面對的。在這個時期,不僅僅是產品經理,整個業務部門,甚至整個公司都會有一些茫然和誤區。

幻燈片20

突破有質變與量變,而這個變化,是與產品模式相關的,產品模式決定了突破的方向。偏離自己產品模塊的突破方向是不現實的,你不可能讓一個工具型產品,積累到一定用戶后自行進化。也不可能讓社區型產品在沒有用戶和內容的時候一夜爆紅。

幻燈片21

突破期,會有很多新的需求,這些需求源自運營,也源自用戶。

而真正的痛點,并不一定能起到突破的作用,但至少我們知道,假痛點肯定不能突破。這里拿自家的APP做例子了。在閱讀器上,思考過很多怎么促活的方法,最終發現,用戶的社交行為并不會因為你這些方法而發生變化。對于他們來說,閱讀器的核心功能是看書,怎么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書才是關鍵。所以在一個版本迭代中,我增加了一個書架下拉的智能推送,根據用戶的閱讀權重,智能推薦一本小說。

什么人閑的無聊會去下拉書架???當然是沒有書看或者書架的書沒更新??!

幻燈片22

互聯網思維,喜歡說風口上的豬。產品的突破期,每個產品都想做那只豬,但是不考慮場景的功能。是吹不起來的。列舉同行的兩個產品,一個是閱讀頁顯示了吐槽,這個影響閱讀體驗的功能,反沉浸的閱讀體驗。想同視頻彈幕一樣的功能,卻忽略了閱讀場景的實際需求。

另一個產品,同樣的模式,但是已經停止了運營。

幻燈片23

最后一點,做產品的時候,總喜歡說,給用戶超出預期的體驗。這種超出預期,在突破期的時候,經常發生。但并非那么簡單。

就像圖片里的Plam和蘋果一樣,在電話還只是用來通信的時候,plam提供了超出預期的體驗,可是最終敗給了蘋果。因為硬件的瓶頸,讓Plam的一些超出預期的功能并不能獲得完整的體驗。用戶的預期是隨著時間、環境發生變化的,太過于超前的預期,最終反而過猶不及。

幻燈片24

對于這一點,我之前也有一次這樣的經歷。大概12、13年,音頻應用還沒有火起來的時候。我在一個閱讀客戶端上設計了一個新的功能,以文字內容為載體的音頻UGC功能,大致上就是荔枝電臺現在的播客吧。用眾包的方式,對小說進行有聲配音??墒悄菚r候用戶普遍的使用環境還是2G和3G,流量問題都沒解決,電臺型應用才剛剛萌芽??上攵莻€功能最終的命運。

產品是有時間線的,需求也是如此。做好產品的迭代設計,并不像我這24張PPT里描述的那么簡單。不同的產品具備不同的屬性,不能一概而論。拋磚引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天堂路3號(新浪微博:天堂路3號;微信公眾號:天堂路3號),6年移動互聯網產品及運營經驗。曾任久邦數碼高級產品經理,主導3G書城PC及手機站,書蟲小說安卓版等多個產品項目?,F任九庫文學產品主管,擅長內容社區、文化閱讀、垂直社交類產品。

本文由 @天堂路3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不錯,學習了

    來自上海 回復
  2. 文章不錯,條理清晰。謝謝!

    來自山東 回復
  3. 不錯的文章,很實用。

    回復
  4. ?? ?? ?? ??

    來自北京 回復
    1. ?? ?? ??

      來自廣東 回復
    2. 111

      來自廣東 回復
    3. 11

      來自廣東 回復
  5. 果斷收藏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