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者模式對產品設計的啟示
我發現關于產品設計的資料或者書籍是非常零散的,仿佛都是各家之言,而程序設計卻有很完善一套套路,比如說各種設計模式,就很有意思。文科出身的我,只能一知半解,冒著被罵死的危險,跟各位分享下“中介者模式”這套套路對產品設計的啟示。
中介者模式是用來集中相關對象之間復雜的溝通和控制方式,如果淺顯點說,當然僅限于我的理解,也許不是特別準確,就類似于貨幣交易。比如說,一只羊換2把斧頭,一把斧頭換10斤花生,20斤花生可以換一只羊一樣,各個對象間都有一定關聯,然后有一個通用的東西產生了,那就是貨幣,貨幣讓羊、斧頭和花生之間不必發生復雜的交換,他們只需要告訴貨幣自己的價值就可以了,每個對象如有價格變動,也不影響其他對象,用貨幣來調節就可以實現人類各取所需的交換。 再舉個更為屌絲的例子,如果想知道各個明星之間的各種前任和現任之間的關系,可以集中定位在某一個人身上,然后翻來翻去,就能找到一圈子人的關聯關系,那么我們首先要定義一個核心人物,這個人是集中了很多交集關系的點,來展開人物關系的梳理,嗯,這大概更容易理解些吧。
在程序設計中,中介者設計模式的好處是解耦對象,邏輯集中,也使對象之間傳遞的信息也會簡單。所以你看,其實跟貨幣是一樣的道理,貨幣也是一種中介介質。一般研發人員是會根據業務人員提出的業務模式來選擇合適的設計模式,保證業務的靈活和可擴展,說起來感覺沒產品什么事,專門就如何實現業務需求來講的話,貌似都不如技術講的深入,而產品思維說起來又非常的抽象,多半像吹牛,所以我決定來舉個栗子,比如說積分商城。
首先,不同的供應商面對用戶會有不同的優惠補貼,比如說賣礦水的可以送水,賣床的可以送床,那作為商城而言,用戶買東西不是單一的,那是不是買水就送水,賣床就送床呢,從需求而言,我買水就不缺水了,買床自然也不缺床,那作為平臺整合資源來說,積分商城(再次強調我個人認為)本質上并不是要吸引用戶來不斷的賺積分,更重要的是能夠合理分配激勵資源,并且推廣資源。就好比,我買某個牌子的BB霜會送我眼霜的試用裝一樣。那么,積分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是我們給了用戶自主權,讓用戶選擇我們推廣的商品中他比較喜歡的,這不是被動的精準營銷,而是用戶主動的選擇被營銷。嗯,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作為一個平臺,想要做積分商城的話,那么所有的積分買賣商品實際上都是跟商家在用資源置換,而這些資源需要一個統一的中介,重新分配,而沒有必要賣水的只能送給已買水的用戶,對于商家而言,他可能會想去擴展不買水的用戶,那整個積分商城實際上就是一個資源互換的資源池,實現著用戶的互通,也是商家的一種推廣方式。
那在產品設計上,我們可以在顯示用戶積分數量上,從3個方面入手設計,第一,我們就可以展示推薦可兌換商品,把小于用戶積分值的產品推薦給用戶,這屬于用戶可支付承擔范圍;第二,人氣商品,可以推薦比用戶擁有積分多一點點的可兌換商品,刺激用戶購買積分或者攢積分。第三,猜用戶喜歡??梢栽O置簡單的規則,比如用戶已買洗發水,那推薦用戶沐浴露等關聯性商品。猜用戶喜歡這個邏輯我就不班門弄斧了,因為我還沒深入研究過。
然后說積分的流轉,一般在淘寶這樣的平臺,都是商家向平臺買積分,獎勵給用戶,刺激用戶購買商品再抵扣積分,最后再對賬結算。
那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本質其實就是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積分商城就是中介者,集合各商家資源和用戶之間的關系,用統一的維度去處理用戶和資源的關系,這樣用戶和資源都不是強依賴的關系,才使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那么其實最終的指導意義在于,積分推薦是怎么玩的。前文的三點其實是利用了用戶這樣的心理,第一,積分不是錢,兌換了就跟撿便宜一樣(其實并沒有)。第二,利用用戶可以努力一點點就能賺夠積分的心理,刺激用戶對積分造成心里依賴,實現綁定用戶的目的。這個好比商家說滿99贈10元,你發現所有的商品都是98,而有一款圍巾只要10元,嗯,你就上道了。第三,資源多重組合推薦,瞎貓總是能碰上死耗子,也不錯。 如果和商家談好是流量計費的話,用戶點擊一次就產品營銷費用了,不是更劃算嗎?
作者:劉雪梅(微信號:想個昵稱想半天),途牛旅游網產品經理,4年互聯網產品經驗。作為水瓶座女碩士產品狗一枚,不太喜歡高大上的詞匯堆積而成的各種高深莫測的深度文章,喜歡采用屌絲的語言,和不靠譜的邏輯和各位分享我的經驗和想法。
本文由 @劉雪梅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感覺這是一個比較新穎的思路哦,學習了。
你好啊,我是做需求分析師的,讀了你的文章覺得寫的很不錯,你的介紹你在途牛上班,我也是在蘇寧總部旁邊,希望能認識你,想跟你交流產品方面的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賬號,想個昵稱想半天
作者昵稱很高逼格,我喜歡。
咱兩品味一致,我也喜歡